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花城 作者:尤鳳偉 頁數(shù):154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衣缽》為尤鳳偉所著的小說。這部長篇小說用時空交錯的表述手法,以一個國民黨抗日地下工作者撤離大陸之后的經(jīng)歷和數(shù)十年后重回大陸的遭遇,從個人記憶的角度,書寫了戰(zhàn)爭與革命,忠誠與背叛,人性與愛情的多重人生況味與歷史意蘊。
作者簡介
尤鳳偉,生于1943年,山東牟平人,現(xiàn)居青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中國1957》、《石門夜話》、《泥鰍》、《色》等。中篇小說《生命通道》、《五月鄉(xiāng)戰(zhàn)》、《生存》等。 《衣缽》在《中國作家》刊發(fā)后,廣受好評,被評論界看作是尤鳳偉繼《中國1957》之后又一力作。
章節(jié)摘錄
1 姜先生是宋寧在美國的房東。在她不能回國我不能赴美的幾年中,姜先生扮演了“運輸大隊長”的角色,拖著行李箱往返于洛杉磯與青島之間。當然他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旅游,在青島辦完“交接”后便重登旅程。過一段時間,宋寧便會從美國打電話說姜先生回來了,帶的東西已經(jīng)收到。再過不知多長時間,宋寧又會在電話中說姜先生又要去中國了。這時“中國”這個概念就很自然轉(zhuǎn)化為青島,便等著他的到來?! ∥抑饾u了解了姜先生的情況:吉林人,青年時在偽滿洲國學醫(yī),同時參加地下抗日工作,四九年從大陸到臺灣,先行醫(yī),后經(jīng)商,七十年代移居美國,六十歲時中一次風,由于治療及時基本沒落下后遺癥,現(xiàn)在快八十歲的人還開著車滿大街跑,一副滿不在乎活到哪算哪的勁頭?! 〔贿^,我漸漸對姜先生的中國行產(chǎn)生疑惑,準確地說是對他旅游的合理性有質(zhì)疑,大凡旅游皆喜新厭舊,去未去過的地方,而姜先生幾乎是跑一個地方——山東的淄城,而據(jù)我所知,那里并沒有他的親朋好友,以他的年齡怕也不會有什么紅顏知己之類,可他一次一次地去,不僅去,還會逗留很久。有一回在他動身時,我忍不住問是不是對那里的瓷器有興趣?他答非所問:你在淄城有熟人沒有呢?我點點頭,他想想說這次怕來不及了,下回你陪我去一趟吧。我說沒問題。 當年淄城沒有去成,問題不在我,只因宋寧已可以自由往返,姜先生就不轉(zhuǎn)道青島,而由北京直飛淄城。與姜先生再次見面,就是在洛杉磯了。在姜先生的盛情相邀下,我和宋寧住在他家里,或者說住在他二女兒凱麗家,那是洛杉磯中產(chǎn)階級通常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別墅式宅第。凱麗是一個離婚的女人,不夠滋潤的面龐透出昔日的美麗,一個人帶三個女兒生活,很辛苦,也很從容,今天帶這個女兒去學琴,明天帶那個女兒去騎馬,而她自己則每隔一段時間便與幾個朋友一起去賭城。凱麗是十幾歲從臺灣到美國的,她的女兒們在美國相繼出生,與姜先生相比,她們更趨“美國化”,吃比薩,大杯大杯喝果汁,說一口流利英語,三個女孩惡作劇式地拒絕同爺爺說中國話,姜先生在反抗無效的情況下最終就范,他的大致不差的英語水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練出來的,這使他受益匪淺,盡管有些耿耿于懷。 在洛杉磯可以說與姜先生朝夕相處,早晨開車帶我們?nèi)コ栽琰c,順道買一份“世界日報”,早點端上桌報紙已瀏覽完畢,這是他一天中全部的閱讀,之后便帶我們?nèi)マk事或觀光,直到在外面吃了晚飯后回到住處。由于“全天候”相陪,便多有時間交談,我漸漸知曉他是個經(jīng)歷不凡的人。 一日,姜先生帶我們?nèi)⒂^好萊塢影城,路上說他很快要去中國。想到他不久前剛?cè)ミ^,覺得跑得著實勤了些,順口問這次準備去哪兒?他說淄城。又是淄城。我問他怎么總是往那里跑?他手握方向盤不語,我笑說一定是那里有牽掛的人啊,他嘆了口氣,說也可以這么說吧。我想原來如此。在影城吃午飯時我想起姜先生曾問我淄城有沒有熟人,想必是那里有事情要辦吧,我說回去后我可以去淄城與他會合,他說自然是好,只是你的時間……我說沒問題,你在北京轉(zhuǎn)機時給我打電話。淄城之行就這么約定?! ∪ビ俺堑牡诙煊秩ズQ笫澜?,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一個多小時后姜先生說很快就到,接著突然問:你們帶護照了嗎?我說沒帶。宋寧問帶護照做什么呢?姜先生說回來的路上可能會受到盤查,沒護照會被當作非法越境者拘留。我與宋寧面面相覷,問怎么會這樣,我們又不是非法滯留美國。姜先生說主要針對老墨(墨西哥人),這里離邊境很近,不斷有老墨偷渡,讓當局很頭疼,就采取這種盤查行動。我倒不關心這些,問如果查出我和宋寧會怎樣處理呢?姜先生說最終會澄清,但麻煩免不了。我說玩的事出麻煩不值當。姜先生說也是,那就回去吧,明天再來。就打道回府。從高速轉(zhuǎn)向也是夠麻煩的了,幸虧姜先生是老洛杉磯。我和宋寧為自己的疏忽充滿沮喪,而姜先生卻把賬算在老墨身上,憤憤地說老墨們像蝗蟲樣擁來美國,把整個美國都弄亂了,現(xiàn)在的洛杉磯墨西哥人占多數(shù),竟然通過投票選出一個墨西哥人市長來,這樣反過來他們又可以為所欲為。我心想姜先生對老墨有偏見,這可以理解,但也不完全合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姜先生不也是從臺灣跑來的嗎?是差別造成的局面。姜先生似乎窺視到我之心聲,嘆了口氣說,一個國家管理不善,老百姓往人家國家跑,是政府的罪過啊。停停嘆了口氣,說將心比心,其實我也是個逃亡者啊,從大陸逃到臺灣。我不知道姜先生為什么只說從大陸逃到臺灣,而不說從臺灣逃到美國?! 』貒痪梦腋凹s去了淄城,比姜先生晚一天。到車站接我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漢子。說姓萬,西裝革履,模樣卻很農(nóng)民。車開出去見到野地才知目的地不是市區(qū),將落的紅日在車前方跳躍,說明我們是向西行駛。萬是個沉默的人,抑或是心事重重,一路上很少與我說話,皆是我問他答,答話十分簡潔,是或者不是,唯一多說的話是催促司機快開,好像有急事在等著他。 我無所事事不停地看表。行駛了一個多小時,天黑下了,萬悶悶地說聲到了,車就從公路拐向一個廠院,映著暮色可辨清大門口有“沂東飲品有限公司”字樣。我不清楚怎么會來到這樣一個地方,心想姜先生難道在這里?疑惑間車在院中停下來,這時疑惑又升級為驚訝,四周漆黑一片,死一樣的寂靜,好像墜入一座萬丈深淵,我?guī)缀跤蟹N被劫持的感覺,警惕頓起,問萬:姜先生在哪兒?他在哪兒?萬回答說在辦公室?! 〈┻^重重的黑暗眼前出現(xiàn)一絲微弱光亮,走近見是一扇窗,我想這就是萬說的辦公室了。推門進去,看見在幽暗燭光下塑像樣的姜先生,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豢嚏娭?,我們驅(qū)車來到一座燈火輝煌的小城,落座在同樣燈火輝煌的飯店包間里。姜先生說你來得正好,有件難事請你幫忙。趁萬出去點菜的時候,我問姜先生萬是什么人?他說是公司經(jīng)理兼廠長,停下又說他就是你說的那個叫我牽掛的人,他是我一個恩人的兒子。我一時摸不著頭腦,問什么恩人?他說救命恩人,見我驚訝又加以說明:是這么回事,五十多年前我逃亡遭遇追殺,是他父親救了我的性命,也不止我,還有我的同志們。我問那么他?姜先生說他死了,以通敵罪被處決,那時他兒子剛剛出生,就是萬。我“哦”了一聲,開始對姜先生一次次到這里“旅游”有所曉悟了?! ★埡蠼壬才盼以谶@里的賓館住下,我問他住哪兒?他說公司,我表示要跟他回去,他說也好,反正一兩天后就要回來安營扎寨。我問干什么?他說恐怕要打一場攻堅戰(zhàn)了。我問與誰打攻堅戰(zhàn)?他說還有誰,政府官員唄?! 』氐焦?,又重新陷入深深的黑暗中。這時我已經(jīng)知道斷電的原因所在,也正是姜先生要我?guī)兔Φ碾y題。黑暗使人感到窒息,同時聞到了一股難聞的酸臭味兒,其實剛來時便聞到了,現(xiàn)在似更加強烈,我一陣陣惡心,想嘔吐。我問姜先生是什么東西腐爛了?姜先生說是水果,機器停轉(zhuǎn),收上來的水果只能眼瞅著爛掉,每天的損失上萬啊。我說怎么不趕緊與相關部門協(xié)調(diào)呢?姜先生說沒人管,看著我們損失無動于衷,他們斷電就是想收到這種效果。姜先生搖搖頭,又說這是些什么人啊,可就是這些人在管理著這里。 姜先生發(fā)泄一通心中的不滿,漸漸平靜下來,他帶我走出大院,說要讓我看一看周圍的環(huán)境,卻是徒勞,四周除了黑暗還是黑暗。我正要提出質(zhì)疑,姜先生卻把手向前方一指,說:看,那黑中之黑是一道山梁,當年我們逃亡就是從那里經(jīng)過的,慌不擇路,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像現(xiàn)在一樣,后來只要想到這段經(jīng)歷,眼前就像是一團黑,一團散不掉的黑…… 2 據(jù)姜先生回憶是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日這天,他與他的伙伴們逃離被解放軍重重包圍的長春市,在以后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們穿越了戰(zhàn)火紛飛的吉林、遼寧、河北三個省遼闊的地面,最后到達北平。這時他們已是心力交瘁,疲憊不堪。然而北平并不是他們預期的駐留地,他們只打算在這里稍事休息,然后重新上路向大后方轉(zhuǎn)移,以避戰(zhàn)亂。這時卻聽到一個讓他們震驚的消息:北平市議長許惠東針對大量東北學生的擁入,提出一個將學生編成軍隊打回東北的議案,這議案激怒了歷盡艱險才逃出的數(shù)萬名流亡學生,于是七月五日這天上街舉行游行示威,抗議當局讓他們充當內(nèi)戰(zhàn)炮灰的可恥陰謀。而北平當局不為所動,執(zhí)意不肯收回成命,學生又于七月九日這天舉行規(guī)模更為浩大的示威。姜先生和他的伙伴也加入到這次游行示威中,姜先生清楚地記得,當游行隊伍行進到離前門不遠時,虎視眈眈的青年軍208師師長段云命令部下向示威學生開火,發(fā)生流血,示威學生作鳥獸散,紛紛逃離北平。姜先生和他的伙伴逃到天津,欲從這里乘船到上海,然后南下,只因走這條海路的人太多,他們買不到船票,無奈只好暫住在位于大王莊的東北第四臨時中學內(nèi)。沒過幾天,解放軍開始攻打天津,與守城的衛(wèi)戌司令陳長捷部展開交戰(zhàn)。在激烈的槍炮聲中,姜先生他們感到自己正置身于命運的旋渦中,一切皆叵測不定。 姜先生認為是奇跡出現(xiàn),他和他的幾個覺醒團同志竟購得飛往青島的機票,這是此時此地逃離戰(zhàn)區(qū)的唯一途徑。飛機是軍用貨機,運送供國軍茍延殘喘的軍需物資,回程便改為客用,這便為急于撤離戰(zhàn)場的軍政要員及他們的家眷提供了便利。姜先生與他的同志屬不倫不類一輩,能搭上飛機實為幸運,只是好事多磨,一連幾日航期拖延,要么天氣原因,要么飛機臨時被“上峰”調(diào)用包乘,于焦慮中苦苦等待,終于等到可以成行,又因機械故障從上午延到下午,飛機才在陰霾中起飛升空,當飛機開始飛越硝煙彌漫的華北戰(zhàn)場,疲憊不堪的乘客方如釋重負,舒下一口氣。 姜先生記得也就在這時眼前現(xiàn)出美麗的青島,心隨之激動起來,不是為故地重游,而是不日將由此經(jīng)海路南撤至國統(tǒng)區(qū)后方,從此遠離戰(zhàn)火。姜先生在這溫馨幻影中合眼入睡,直到被飛機的劇烈顛簸驚醒,機上一片嘩然,女人已開始暈眩嘔吐,姜先生與他的同志們尚能靜定,畢竟是與日本人較量八年,經(jīng)歷過鐵窗熱血,此刻除了心里還有一些放不下的人與事,生死已置之度外。不久機組出面告知真相,飛機遭遇惡劣天氣,被氣流所阻,而氣流區(qū)域有多大,飛機能否穿越過去尚不可知,因此必須盡快做出決斷,是冒險強行穿越還是放棄目的地,繞道至便當機場降落,如此便不能確保一定會降落在國統(tǒng)區(qū)范圍內(nèi)。不言而喻,選擇是兩難的,誰也無法判斷哪是福哪是禍。一位坐前排戴少將軍銜者沖機組人員大吼大叫,說寧肯墜機也不要落入共黨之手,當他明白軍階再高在飛機上也沒有發(fā)號施令的特權,隨后像泄了氣的皮球,無聲無息。決斷權終是在機組手里,在努力無果的情勢下決定放棄飛往青島,轉(zhuǎn)向西,于太陽低懸時降落在一座簡易軍用機場上??匆姵w機包圍過來的是一群穿“國軍”軍服的軍人,大家便清楚是降落在國統(tǒng)區(qū)。 姜先生與同機人很快便知道此地也如同天津已在解放軍的包圍圈內(nèi),是一座孤島,很快便會陷落,不僅如此,大家很快又被告知,他們不能再乘坐這架飛機去青島,軍方已決定將飛機扣留,說要執(zhí)行更重要的任務。這純屬掩耳盜鈴,所謂“更重要的任務”無非是用于他們自己的逃跑。姜先生再次領教了所謂“正統(tǒng)”的傲慢無理。在日本人投降之后,他們以“自己人”的身份熱情歡迎重慶來人,卻是熱臉對上了冷屁股,接收大員們拒他們以千里之外,似乎只有他們才是抗日英雄,才有行使接收管轄權的資格。他們對此感到憤怒和失落。他們毅然離開東北不能說沒有這個因由。姜先生等與軍方人員論理,但無濟于事,軍方“鐵面無私”,說事情沒有任何余地,只是作為補償,他們答應向乘客發(fā)一點路費,作為從陸路趕赴青島之用。姜先生和他的同志以不接受表示了他們的抗議。 姜先生說我們的逃亡從飛機落地便開始了。我們覺醒社六同志,安和、建越、順東、雷覺、賈開,還有我——楚向,這些都不是本名真姓,是為地下斗爭起的化名。不知是怎么搞的,名字一律是兩個字,這種一致被捕后引起敵人的注意,逼迫我們講出真姓名,我們當然不會講,嚴刑拷打也不講,弄得敵人毫無辦法,可后來只要見到兩字名字的青年學生便警覺,懷疑是抵抗分子,嚴加監(jiān)視,這就給我們的斗爭帶來很多困難。我們這六個人既是抗日的同志也是落難的獄友,現(xiàn)在又結(jié)成逃亡伙伴??赡苁浅鲇趯Χ嗄瓴黄椒采畹牧魬俸图o念吧,結(jié)束地下狀態(tài)后我們都沒用真實姓名,仍用兩字化名,彼此稱呼起來既覺得親切,又有種凝聚力,然而在后來逃離解放區(qū)的日子里,這種凝聚力卻經(jīng)歷了種種考驗,現(xiàn)在想起來還心驚肉跳。 面對困境,當時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留在原地翟喚事結(jié)束,或者說是等待“國軍”被殲滅,趁亂奔逃;再就是采取主動,穿越前線。兩種各有利弊,前者不知要拖多久,后者要冒很大危險。當時我們舉棋不定不知怎樣才好,大家的意見也不一致,最后只好把決斷權交給會算命搖卦的建越,建越大有一副臨危受命的樣子,當場掐起指頭,告訴大家宜靜不宜動。說白了就是等。這也是他本來的立場,這就讓大家不太相信這真是老天爺?shù)母媸???梢膊缓谜f破,最后還是同意聽從十有八九被打了折扣的天意,在原地等待,由善于交際的雷覺出面與軍方交涉,讓他們允許我們在軍營食宿,直到離開。許是軍方對造成我們的這般處境感到一絲歉意吧,沒有拒絕,卻正告說:仗說打就打,打起來誰也顧不上誰,幫不上什么忙。對此我們本來也沒有指望,后來倒是老天爺幫了忙,戰(zhàn)斗很快打響了,解放軍發(fā)起總攻,“國軍”抵抗了一天一夜,拂曉時當官的帶著家眷乘飛機逃命而去,士兵舉槍投降,仗就打完了,包圍圈破了,我們能走了,我們混在一群逃難的人中間,開始了逃亡的日子。 是秋季,地里是一望無際的莊稼,剛下過一場雨,路泥濘難行,一個個都摔成了泥猴。雖說已離開戰(zhàn)場,耳邊仍不時聽到槍聲,據(jù)說是解放軍在清肅“國軍”殘余。我們倒不太擔心,我們不屬于共產(chǎn)黨鎮(zhèn)壓的范圍。我們未曾與共產(chǎn)黨交過手,甚至連面也沒見。不錯,我們曾經(jīng)是國民黨線上的人,但那是國共合作抗日時期,現(xiàn)在我們誰也不屬于,是普通百姓,是流亡學生,就是說我們不是共產(chǎn)黨的敵人,從事實出發(fā)我們還得算是同志,抗日的同志,在敵后斗爭那些年,我們知道長春有共產(chǎn)黨的地下組織,他們也知道我們,盡管我們各干各的,但目標一致,抗日救國,對付的是日本人,坐的是日本人的監(jiān)獄,用共產(chǎn)黨的說法,是“一條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所以我們不怕共產(chǎn)黨,只想早早到達目的地青島。
編輯推薦
《衣缽》作者尤鳳偉,山東牟平人,現(xiàn)居青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中國1957》、《石門夜話》、《泥鰍》、《色》等。中篇小說《生命通道》、《五月鄉(xiāng)戰(zhàn)》、《生存》等。 這部作品在《中國作家》刊發(fā)后,廣受好評,被評論界看作是尤鳳偉繼《中國1957》之后又一力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