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客清話

出版時間:2001-9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英] 艾薩克·沃爾頓  頁數(shù):278  譯者:繆哲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為十七世紀英國近代作家講釣漁的書,不是技術指南,而是關于垂釣的哲學、垂釣中體現(xiàn)的做人的理想。自出版后,幾百年不衰,被后人視作散文的經(jīng)典讀本。

作者簡介

   艾薩克·沃爾頓,17世紀英國著名作家,著有多種傳記,筆調(diào)雅潔可賞。60歲那年出版《釣客清話》,從此不朽。此書成為垂釣者的“圣經(jīng)”,風行三百年不衰,互聯(lián)網(wǎng)上“亞馬遜”書店的書目中,仍有此書的多種新版本,并有現(xiàn)代人的擬作、續(xù)作等。

書籍目錄

譯序?qū)а葬灴颓逶掄嚰s翰傳

章節(jié)摘錄

   說鯉魚鯉是河中的女王,它雍容、婉雅、敏慧。惟初不產(chǎn)于英國,入國之日亦淺,但如今已歸化。據(jù)說引之進英國的,是一位姓馬斯考的先生,他當時住在蘇塞克斯的普魯姆斯迪德,故該郡的鯉魚,每盛于他郡。   你該記得,我曾引葛斯納的話說,在西班牙,是通國不見狗魚的;故百余年前,英國之無鯉魚,亦可推想。里查·貝克的《列王本紀》里,有兩行詩似可為之佐證:   忽布與火雞,啤酒和鯉魚   攘攘一歲間,翩翩入英侖?!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釣客清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9條)

 
 

  •   雖是老書,質(zhì)量還算差強人意,當然可能恰恰是因為是老書,所以在質(zhì)量方面沒有過高期待??娬艿姆g是沒得說的,其人其文俱佳,《禍棗集》一書管窺蠡測,亦可見一斑?!夺灴汀肥桥笥淹扑]的,理由之一是我是一釣魚迷,這理由多少有些不靠譜,但于我很有說服力。加之是繆哲所青睞的,豈能放過?拿到手是不算厚的一冊,紙張居然有三色,于今日書市中,也算是找到了斑斕之氣,摩挲把玩,一樂也。只不過,釣魚一事,我素服王朔所謂的“賭徒心理”一說,自己正掙扎于其間,不知此書有何高見,看過再說……
  •   沖著譯者買的,沒想到十年前的書還能找到,用紙比現(xiàn)在許多再生紙的書好得多,書脊厚道,壓手。封皮略有壓折,紙張稍見黃點,但總體還好,畢竟放了那么些年頭了。。。譯得精彩,很有生活味,確實能激起人垂釣的興致。
  •   英國范兒
  •   經(jīng)典!翻譯也很經(jīng)典!但書有點舊了。
  •   書不錯,裝幀比較精美~
  •   書有些舊,但,值得買,值得讀!
  •   慕名已久的書,終于買到了
  •   因為譯者,買來看看,便宜,2001年的書了,得空看看
  •   因為譯者而買的書
  •   從書的序言中就已經(jīng)體會到這本書所能帶來的巨大驚喜。相信讀下來會是一個愉悅的過程,也會從中汲取很多營養(yǎng),學習譯者的翻譯處理技巧。
  •   繆哲的翻譯通常是很好的。但是感到這本書的翻譯,筆調(diào)不是很自然(當然是高要求的說),文白不是協(xié)調(diào)得很好。文的時候太文,白的時候太白。評分還是要給最高的,因為格調(diào)畢竟不賴。
  •   活動時湊單購入,價廉物美。
  •   文筆老辣 譯文流暢 老練
  •   有趣且精彩的閑書,繆哲的翻譯也很好!
  •   非常難得的好書,簡直驚喜!
  •   本來有2本,在國內(nèi)是最好的版本了,就多收了一本
  •   找了很久的作品.
  •   艾薩克・沃爾頓,17世紀英國著名作家,著有多種傳記,筆調(diào)雅潔可賞。60歲那年出版《釣客清話》,從此不朽。此書成為垂釣者的“圣經(jīng)”,風行三百年不衰,互聯(lián)網(wǎng)上“亞馬遜”書店的書目中,仍有此書的多種新版本,并有現(xiàn)代人的擬作、續(xù)作等。
  •   花城版經(jīng)典散文叢書系列的一種,這么早的書居然還能買到,不錯
  •   居然還能買到,出版好多年了
  •   已買過一本,覺得這書的翻譯需要水準,再買一本繆哲譯的看看
  •   聽說不錯,老早的書又有貨了,看大家買就買了本??醋g筆確實挺好的。
  •   比較有歷史的書,看設計就看出來了,老時代的樣式。但是內(nèi)容,贊!譯者:繆哲,贊!譯者序,大贊!
  •   竟然有錯別字!沒辦法了,繆哲翻譯的只有這個版了。
  •   這個太值了
  •   舊版名著
  •   釣客清話
  •   很意外、很高興
  •     
       我不能不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沉思者經(jīng)典譯叢”是一個譯得非常官僚、非常粗糙、原意盡失的譯叢。讓人對此社心生鄙夷。讀的譯著越多,我也就越鄙視中國人,這是個注定越來越粗鄙、越來越功利、越來越?jīng)]有創(chuàng)造性的民族,是一些見利忘義、失盡傳統(tǒng)的蒙昧之徒。何出此言,坊間眾多人文書籍,絕大多數(shù)的翻譯都錯漏百出。老一輩的翻譯名家們消失后,新一代的翻譯者外語功力不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功力也不夠,無法譯出名著的原味,甚至更多的譯者只是將原文用翻譯軟件過一遍,再自己校一校就算譯完了。而出版社為了省掉翻譯費,更愿意尋幾個大學生共譯一本書……在這樣的國家,我們想要讀一本原滋原味的譯著,何其困難也。
       艾薩克·沃爾頓《釣客清話》就是這樣的受害者。此書譯得最好的是繆哲的譯本,繆哲算個不錯的譯者,譯文半文半白,風雅十足,將《塞耳彭的自然史》等西方自然文學譯得神彩飛揚、滿室清香。但我找不到他的譯本。只好買了本巫和雄的譯本,巫的譯本將書名都改得毫無意味:高明的垂釣者。不明就里者一看,嘩!一本教釣魚的說明文。事實上,“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員,曾連續(xù)三次獲得‘韓素音青年翻譯獎’”的翻譯者,硬有本事將這本“充滿了空氣、露水和陽光”的自然文學名著譯成了一本索然無味的說明書,一本給釣魚人士使用的說明書。
       看,這就是中國人對文化的態(tài)度!
  •     一.繆哲先生譯書四本——《釣客清話》,《塞爾彭自然史》,《甕葬》,《美洲三書》——素享盛名,前三本收藏有時,近來發(fā)憤學習散文名譯,先請繆哲先生上坐?!夺灴颓逶挕啡氩匚迥?,終得展讀,快意何如。
      
      繆哲先生譯古典著作,少有與比肩者。譯文之古色古香,可窺先生國學之淵博,退而自慚,何敢望其項背。方行一曝十寒,才始跬步,先生已在千里之外也。
      
      釣魚之事,少時嘗為之,至成年則絕矣。然后視釣事及釣徒,殊不理解,且多有狹見。今觀《釣客清話》,乃悟:此中或有真義乎?為釣客者,或有世之高人乎?痛覺己之偏見甚夥,后或略有改進之處,有讀繆哲先生妙譯《釣客清話》之功。此書可為釣客全書,經(jīng)驗甚豐,足為釣者升堂入室之指引,又時發(fā)政、史、哲、藝之妙論,讀者即無皈依釣事之愿,閱此書,足長見識,又如讀“人生之書”然。
      
      照例抄書兩則:
      
      P96 我記得您也說過:“寧作個有禮、有節(jié)、有度的窮釣手,也不作渾渾噩噩的醉君王?!?br />   
      P105 像這樣用“死竿子”釣魚,或用“夜鉤”,好比是拿錢放貸;主人不勞動,自有錢、竿子為之奔忙;人只管吃、睡、玩,像我們剛才,萬事不操心,悠然如維吉爾筆下的素心人,在櫸樹的闊蔭下,閑坐、俯仰,一欠,一伸,不亦快哉!不是我睡說,徒弟,釣魚的人,自己有把持;說什么快樂,道什么幸福,誰比得過他?
      
      二.一如積習,不舍愚見,下欲討論繆哲先生此書譯筆得失,或與有心人共議。譯文優(yōu)美與否,端賴中文水平如何,此為共識。(“準確”則賴于譯者閱讀、理解能力高下,此雖常識,強調(diào)者少,蓋“流暢”、“優(yōu)美”可以遮百丑也,余未嘗不為之所失。)又有譯學前輩薦讀古文、讀明清小說,以增譯文之“文”,吾亦舉雙臂贊成。繆先生即為一例,譯古典著作,古意沛然,殊不負經(jīng)典之名。此《釣客清話》,后附《鄧約翰傳》,均為沃爾頓所著,惟前為對話體,后為典雅傳記,繆先生譯筆遂前稍活潑,讀之如坐春風,后稍拘謹,或繆先生自覺“用古”太甚,遂白話語迭出,然時有“不平”之感,如油水分離。抄錄幾則,讀者或可辨之,譯者亦宜加思。
      
      P230 “辱賜書,闕然久不報者,是接手翰時,我如坐愁城;目下也如此:家里除我外,已更無健康人了:我的一個孩子幾瀕于死,拙妻逢此大難,中心飄搖,痛苦已無以復加;別的孩子也都患了病,有一個于生無望,她已木然如偶人。又加缺醫(yī)少藥,生而靡歡,上帝縱以死喪紓解我們的苦厄,只怕我也不能應對喪禮。痛苦之傷生,以此為極,但我以這個希望來自解:我也不久視于人間了。”
      
      P247 在這憂愁的時刻,鄧先生年輕時的伙伴、朋友,即林肯內(nèi)學院老成的主管們,央懇他接受他們的講席,因蓋忒克博士的離去,如今它空缺了;鄧先生接受了它,與親愛的的朋友們,睽隔多年,如今可重續(xù)舊好,他自然很高興。
      
      P253 可上帝,如約伯感激的,卻護持他的精神,故他神志湛然,無異于初染病時;惟纏綿日久,幾有卒然不可為諱者,可他一點不害怕。
      
      又,成語特具中國味者,余意不用為上,如繆先生此譯作所用“舍鄭衛(wèi)”,“得隴望蜀”,“傖音古調(diào)”,“魯?shù)铎`光”,“心懷魏闕”等詞。一已之見,或昧于道,博雅君子一笑可也。
  •   《釣客清話》這個譯法確實挺好,不過《高明的垂釣者》似乎也不算離譜啊,陸谷孫曾有此譯,而楊周翰則將它譯成《垂釣大全》,那豈不更像教釣魚的科普讀物?書名原文The compleat angler是雙關語,譯成《高明的垂釣者》不能算是“改動”,只是怎么處理都似乎無法盡善盡美。而且書名往往是出版社決定的,跟譯者其實沒多大關系。
    初來乍到,胡說而已。
  •   僅一個書名說明不了多少問題,我翻了一下,雖然說不上翻譯的有多好,至少還算靠譜。翻譯本來就是丟失的過程,只要譯者相對準確的傳達出作者的意圖與觀點就基本算合格了,至于說譯的神采飛揚之類,那有些強人所難。
    翻譯的事還想多墨跡幾句,現(xiàn)在人人都在罵翻譯,可罵的人大部分自己沒讀過原文,或不愿意、懶于去讀原文,不愿意自己操刀來翻譯,這對譯者有些不公平,至少算是對別人勞動成果缺乏尊重吧。
  •   我識得幾個英文。本來我也喜歡對別人的翻譯挑眼,但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了,覺得譯的還行就多看兩眼,不行就不看。另外有一個原因,使我也不輕易說人家譯的不好,比如我看金融時報中文版的翻譯,有時候覺得人家譯的不妥貼,有時候覺得人家譯出來的也有人家的風格以及翻譯方法的考慮,參考總歸還是可以的。
  •   繆哲的文筆我也略領略過,覺得有時候當然是風雅,但艱深的詞還是多了一些,也不是艱深就一定不好,主要是你無法一直用統(tǒng)一的風格,這是拽文言文的一大難處,一會兒文一會兒白的就不是好的趣味,不過繆哲已經(jīng)不容易了。
  •   作為一個譯者, 感慨萬千。
  •   忽而今夏,忽然古文。
  •   思生活。
  •   在圖書館不經(jīng)意間翻到 非常想買一本下來 但遍尋不見
  •   剛看了麥克萊恩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是釣魚的故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