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0-3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許紀霖 頁數(shù):338 字數(shù):26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在比較中西文化,探討中國封建社會何以如此漫長時,在不同的層次和程度上都觸及了中國知識分子特殊性這一問題。令人深思的是,有眾多研究者都提到了這樣一個歷史現(xiàn)象:中國知識分子缺乏近代意義上的獨立人格。分析這一現(xiàn)象不啻為了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條路徑。為何傳統(tǒng)中國的知識分子缺乏近代意義上的獨立人格?中國近代的知識分子又在多大的程度上繼承了自己前輩的人格遺產(chǎn)?
作者簡介
許紀霖,1957年出生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紫江學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大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思想史專業(yè)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校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擔任上海歷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上海哲學社會科學聯(lián)合會委員,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雜志編委。 近年來主要從事二十世紀的中國思想史和知識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的城市文化研究。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輯 歷史研究 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人格的歷史探索 從中國的《懺悔錄》看知識分子的心態(tài)人格 從陳布雷之死看“道”與“勢”的沖突 一個成功者與失敗者 狂與中國文化:一個近代的個案 出山不比在山清 20世紀中國六代知識分子 走出閣樓之后 現(xiàn)代另的社會民主主義傳統(tǒng) 朱自清與現(xiàn)代中國的民粹主義 激情的歸途第二輯 當代評論 虛妄的都市批判 在詩意與殘忍之間 探究沉默狀態(tài)中的思想預設 另一種理想主義 思想史上的又一位先知 在巨大而空洞的符事情背后 他思故他在 沒有過去的史學危機 啟蒙的命運 ——二十年來的中國思想史 中國語文教育的誤區(qū) ——答《北京文學》記者問 尋求“第三條道路” ——關(guān)于“自由主義”與“新左翼”的對話第三輯 隨筆小品 美國人的自由理念思想的缺席 思想的缺席 真正的思想者 沒有皇帝的皇帝制度 沒有假話的日記 風雨之中看韓國 變法中的陰影 另一種啟蒙 在臺灣,說上海 草根花的臺北 寂寞的胡適之 三聯(lián)的知識分子精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