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只手指

出版時間:2000-04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白先勇  頁數(shù):62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白先勇回來了。六月底回來的。他只是回來玩。文藝的公開聚會根本見不到他的影子。耕莘文教院舉辦的暑期寫作班請他講兩堂課,這位在美國教中國文學的講師一再叫苦:“講些什么呢?我從沒用中文講過課——非講不可嗎?”余光中拍拍他肩膀:“在臺北,作家演講是常事。你再待上三個月,電視、電臺通通會找你來了!”但白先勇不會待那么久。九月初,他就要回中州大學圣塔·巴巴拉分校上課去了。

作者簡介

作者自先勇是臺灣當代著名作家, 1937年出生于廣西桂林,畢業(yè)于臺灣大學外文系, 1965年在美國獲碩士學位?!赌踝印肥亲髡叩牡谝徊块L篇小說,是一部洞察人性、關懷社會現(xiàn)狀的上乘之作,在海外頗有影響。

書籍目錄

第一輯  散文驀然回首《現(xiàn)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明星咖啡館弱冠之年文建、文教要合乎時代需要蕉風椰雨的人間樂士天天天藍第六只手指豈容青史盡成滅寫給阿青的一封信驚變《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立的時代背景及其精神風貌不信青春喚不回石頭城下的冥思殉情于藝術的人冠禮文學不死樹猶如此落葉賦臺北上海童年第二輯  文藝評論秋霧中的迷惘鹿港神話崎嶇的心路談小說批評的標準……

章節(jié)摘錄

樹雖如此人卻不朽——讀白先勇的散文“我走過她房間,瞥見她孤獨的身影,就不禁心中一沉,白天在外的繁忙歡娛,一下子都變得虛妄起來。我的快樂明姐不能分享絲毫,我的幸福更不能拯救她的不幸?!?    這是白先勇在《第六只手指》一文中發(fā)出的慨嘆。講中文的人,素喜用“鳥獸散”來表述人間覆水難收的分散局面。可憐的是,白先勇的三姐卻既不可以像鳥那樣飛去,又不可以像狡兔那樣奔走,獨自守在臺北的老家,在父母皆逝,兄弟姐妹紛紛離去的舊宅里長夜孤守,孤燈獨對。仿佛是宿命,每個大家庭里都會潛生出一種悲絕的勢力,它常常以生物性的病狀依附在某個最良善的成員身上,向全家人發(fā)起攻擊,讓他們?yōu)樗硎艿降臍g樂感到慚愧,讓他們因為“愛莫能助”而重新看待個人的能量。   《第六只手指》像《寂寞的十七歲》一樣,道出了中國人間的某種親情的、悲哀的經(jīng)典。   在《白先勇文集》第一卷的“自序”之前,“壓卷”著白先勇和王國祥在臺北的黑白雙人照片,恰同學少年,二人都是英姿勃發(fā),給人一種青春永駐的印象?!稑洫q如此》記述的故事,卻是寫真中的兩個人,分別離開黑白的畫面,進入美國賓州和圣芭芭拉的彩色畫面。同是少年壯志,白先勇似乎處處坦途,王國祥卻前路多舛。每臨假期,王國祥就會到白先勇位于巴薩隆那道940號的宅院中與舊友廝守。可是,由他建議栽的三株意大利柏樹中最欣欣向榮的一株卻突然死去了。此后不久,他的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舊病又復發(fā)了。三年之后,“我執(zhí)著國祥的手,送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霎時間,天人兩分,死生契闊,在人間,我向王國祥告了永別?!?  誦文至此,不禁淚流。彩色畫面終結,他們又回到了17歲,1954年夏天,二人在樓梯上跌撞在一起的黑白片斷。44年間的七彩人生,構織出的結尾,并不是執(zhí)手訣別,而是初識在臺北的瞬間……   白先勇散文的意義,不止于為文。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中國文學的一大特色,是對歷代興亡,感時傷懷的追悼,從屈原的《離騷》到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中所表現(xiàn)出人世滄桑的一種蒼涼感,正是中國文學最高的境界,也就是《三國演義》中“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的歷史感,以及《紅婁夢·好了歌》中“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的無常感。

編輯推薦

由于家庭的關系,《第六只手指》的作者白先勇所描寫的人物大多是他所熟悉的與他的家庭有密切關系的國民黨社會的上層人物,以及附屬于這個上層社會的各種小人物,其中包括國民黨的將軍,中級軍官,富豪、商人,將軍夫人,經(jīng)理,舞女,交際花,士兵,傭人,妓女等。白先勇早期的作品,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才華,但他的創(chuàng)作仍處在探索和試驗階段。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第六只手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我剛收到白先勇的《第六只手指》,但書裝訂有問題,中間斷裂,現(xiàn)在靠封皮撐著,隨時都有可能爛掉。找客服,客服說貨了,可以先退貨。我想換一本,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換成。
  •   2000年版的白先勇集的其中一本,價錢很便宜,書又很好,也正好是需要的,非常滿意。
  •   白先勇,一個真正的貴族——白崇禧將軍之后,所以他筆下的金粉沒落,斷壁殘垣是入骨的荒涼。這本書包裝不錯,內(nèi)容很豐富,如果你是白先勇迷,值得購買
  •   書的內(nèi)容很好,可惜儲存時間長了,都脫膠散了。
  •   白先勇的書,沒什么好說的。絕對精品。
  •   白先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像這種作家的作品,重要的更在于內(nèi)容,因此,啊,總之,卓越還是要多多引進此類圖書。
  •     我不是特別愛買書的人,所以一般去逛書店,都是大概翻翻,覺得不錯的,就忍耐站著看幾頁。當時看到這本書,也想翻翻算了,沒想到從第一頁開始,就深深被吸引,越看越感動,最后竟是含淚看完第一篇文章,當然也就毫不猶豫買了下來,回家細看。
      
      白先勇在這本散文集的代序里說是對他“上海童年”的一個紀念,其實書中收錄的散文有各種類型,除了上海童年,還有很多事學術方面的。而最打動我的是他寫的關于“情”的文章,親情,友情,愛情。
      --------------------------------------------------------------------------------------------------
      親情:
      書名“第六只手指”其實是第一篇文章的名字,白先生為紀念三姐而寫。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白先勇父親白崇禧和夫人育有十個子女,幾乎個個都杰出有為,只是這個排行老六的三姐,因為環(huán)境時代的原因,從小性格內(nèi)向,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懷,加上成長遭遇挫折,漸漸的變成了一個極其單純善良的,“拒絕長大”的女孩,成年后,又得了精神分裂癥,雖然后來家人親戚無微不至的愛護,但最后還是提早走完了她孤單的一身。白先勇從小和三姐最親密,文中細細講述了小時候和三姐玩耍,被三姐疼愛,三姐善良的性格,后來三姐去美國讀書,不知經(jīng)歷了什么事情,回來后得病,全家為之自責懊惱,盡力的對三姐補償以前缺失的關愛,而三姐卻變得越來越單純,越來越天真,生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但是誰也不知道,到底三姐內(nèi)心是否有多么承重的痛苦和孤獨。
      三姐離世后,她少年時代好友寫了一首詩紀念三姐,名字叫《十只指兒》
      
      十只指兒
      --懷先明
      
      大哥會飛 常高翔
      二姐能唱 音韻揚
      你呢
      你有那菩薩心腸
      最善良 最善良
      
      大姐秀俊 又端莊
      二哥 三哥 名祿 交游廣
      你呢
      你有那菩薩心腸
      最善良 最善良
      
      四弟工程 魁異邦
      五弟文墨 世世傳
      你呢
      你有那菩薩心腸
      最善良 最善良
      
      六弟忠厚 七弟精
      爸媽心頭手一雙
      十只指兒 有短長
      疼你那
      菩薩心腸
      最善良 最善良
      ------------------------------------------------------------------------------------------------
      友情與愛情
      《樹猶如此》講述的是白先勇與摯友王國祥的君子之情,生死之交。
      王國祥是白先勇的中學同學,從那時起兩人就建立了終身的情誼。之后他們又到美國,共同開荒拓野,親手栽種屬于自己的花木,布置自己的家園。他們在一起度過了人生最美麗幸福的一段時光??墒窃煳锱?,惡魔隨行,王國祥年輕時候得過的一種罕見貧血病在他中年時候復發(fā),于是一場生死場的較量,與時間的競爭開始。白先勇陪伴王國祥對抗病魔,兩人同心協(xié)力,全力以赴,但最終沒有戰(zhàn)勝病魔,一敗涂地!
      不知道如何用語言形容這場戰(zhàn)爭,只是讓人覺得驚心動魄,無比慘烈,可歌可嘆!
      看這篇文章的時候并不知道白先勇是同志,文章也沒有直接點明兩人關系,所以一直覺得納悶,這樣的君子之交簡直包含了所有的友情與愛情,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感啊!我想大師是以這樣一種飽含尊重與圣潔的情感來寫這篇文章。
      在我的腦海里一直有一個理想愛情的畫面,那是一個無聲的世界,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自己,那也不是一個花哨的世界,所有點綴都是多余,因為心靈都已想通,信任早已銘刻。白先勇與王國祥的情誼,真正契合我的理想畫面。
      
      白先勇的文字很口頭很簡單,但字里行間透出的都是真摯樸實的情感。他是一位至情至性的文學家,一位充滿大愛的同志,一位可愛的老者,一位傳統(tǒng)藝術的保衛(wèi)者。
  •      “第六只手指”中“她對智姐也是一向敬愛的——還親自上街去買了一束鮮花插到房間的花瓶里,她指著花羞怯的低聲向智姐道:“姐姐,你喜不喜歡我買給你的花”,智姐頓時淚如雨下,一把將明姐擁入懷里?!?br />   讀到這兒時心里一陣酸楚,我想智姐那時一定是心疼、愧疚、感動......,像是母親擁著受傷孩子。
  •     白先勇之于我就好比某人口中的王大DJ之于我一樣,是耳濡目染的結果,是“挖”的結果。然而這一些都是有益的,就像三用的比喻,是打開了不同的窗,看到了更絢爛的世界。
      
      散文的形式很好,隨性而寫,夾敘夾議,突破時間的界限,不受固定寫作模式的拘束。于是很喜歡《散文》這本雜志?!渡⑽摹飞系奈恼露际酋r活的,因為是時文。不像白先勇的這本,是精編,是以前作品的薈萃與總結。白先勇生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如果時間再往前推移一些,或許我就看不下去了,比如林徽因的文,總覺得有些冷有些硬,難以接近,無法消化。
      
      這本書雖然是作者各個時期的散文作品雜合在一起的產(chǎn)物,然而卻有很好的契合度。從頭看到尾,仿佛在看作者的回憶錄。從孩提時代一直到青春不再,仿佛歲月不曾留下痕跡。然轉眼間卻又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無怪乎作者在尋訪舊跡時總喟發(fā)出時光交錯之感。那么多光鮮明亮的人兒已經(jīng)成為舊夢,難再尋覓。
      
      作者運筆自如流暢,信手拈來,這自是讀書破萬卷的結果。字里行間流淌的是濃濃的親情和深深的友情,還有一份專屬于有志青年的熱情與執(zhí)著。語言是如此輕快明朗,完全不似出自中年人之手,儼然一個年輕人。
      
      看到文中寫他小時候因病被幽閉在屋中的一段時,我忽然覺得這段文字很熟悉。仔細一想,原來曾經(jīng)在翻譯課上翻譯過,于是不禁大為感慨,終于認同了扉頁上對于他的介紹與定位:國際知名文學家。
      
  •   這與你脆弱與否是無關滴。
    也并非他寫得感人,這與寫作本身是無關滴。
    這是他真摯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是你與他之間珍貴的共鳴。
    恩??吹竭@里我也很感動的說。
  •   特別心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