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搗森林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十畫  頁數(shù):16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小男孩霍小皮到“鼓搗森林”去尋找隱居在那里的爸爸,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悲喜交加同時妙趣橫生的事件以后。終于找到了爸爸??墒?,爸爸卻愛上了鼓搗森林無拘無束的生活,不愿回到他和媽媽身邊。

作者簡介

  十畫,本名吳金桃,四川科技大學老師,網(wǎng)絡高人氣童話寫手,一個潛質(zhì)極好的童話新秀。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我要離家出走1.生日神秘訪客2.爸爸是不是魔法師?3.鼴鼠名叫Kilikuoluo4.帶著Kilikuoluo去上學不是容易的事5.Kilikuoluo不是一只普通的鼴鼠6.禿鼻子火山的誘惑7.Kilikuoluo被老師發(fā)現(xiàn)了8.Kilikuoluo的亂語課9.校長請來了喜劇老師10.出走了第二章 通往鼓搗森林的神奇列車1.遇到了強盜2.紅盜和綠懶的第一次搶劫3.浣熊大嬸被開除了4.我和Kilikuoluo被劫持了5.Kilikuoluo講了一個關于鼓搗路的故事6.尋找通往鼓搗森林的路7.蚯蚓蚯蚓你要去哪里?8.出走專列上的怪乘客9.火車怎么開?10.奇特的燃料11.住在面包里的糖婆婆12.巨人出現(xiàn)第三章 鼓搗森林到了1.我們成了鼓搗的囊中之物2.倒著跑還是正著跑?3.為什么要用力擁抱?4.我的家在哪里?5.飛來的海6.紅盜和綠懶再次出現(xiàn)7.尋訪鼓搗兔8.我變成了一只兔子!9.鼓搗鬃虱10.爸爸的秘密和我的新必密11.頭碰頭12.Kilikuoluo鼓搗鼠第四章 禿鼻子火山的鼻子問題1.把所有東西都揉皺2.誰把海水燒開了?3.禿鼻子火山發(fā)火了4.我沒有騙你5.鼻子問題是個大問題6.海水涼了的時候7.兔子變成人8.鼓搗描和最初的音樂……第五章 菠蘿家族的秘密第六章 禿鼻子火山的秘密第七章 我回家了

章節(jié)摘錄

  “噢,今天已經(jīng)來了八個被嚇歪了心的小孩兒,我得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也可以跟著我走!”  阿倉婆婆帶著我們,來到一個小山腳下。  那里有一大群小山貓、小松鼠和小刺猬,他們在玩捉迷藏。  有一只小松鼠蒙著眼睛,四處摸索?! ⊥蝗?,從樹上跳下來一個小妖怪,綠色的頭發(fā)里插著紅色的山果,臉是黛青色的?! ⌒∷墒笠幌伦訐ё×诵⊙郑⊙指吲d得咯咯笑,也緊緊地抱住小松鼠不松手。  小松鼠號啕大哭起來.  “不妙不妙!”阿倉婆婆說道?! 」唬勺⌒∷墒笱劬Φ牟紬l一解開,小松鼠和小妖怪就齊聲大哭。  小妖怪傷心地跳進了樹叢?!  八煲盐遗榱耍锰?!他的樣子太可怕了,青色的臉,綠色的頭發(fā)!”小松鼠向老山貓哭訴著?! ⌒⊙值牧馓罅?,他在小松鼠身上抱出了一道一很深的勒痕,小松鼠的體形變得跟細腰馬蜂一樣?! “}婆婆決定幫助孩子們徹底解決“心嚇歪”事件, 也決定幫助小妖怪找到朋友?!  ?/pre>

編輯推薦

  我拿來個拼圖玩具,心不在焉地拼湊這些碎塊。居然拼圖出來媽媽和我的模樣,我沒有出聲?! 髡f,四葉草由夏娃從伊甸園帶到大地,分布在三葉草叢中。四片小葉子,一片代表希望,一片代表付出,一片代表真愛,而罕有的第四片,則代表幸福?! √稍诖禾斓牟莸厣希覀冏鲋宀拾邤痰膲?。若撥開草叢,仔細尋找,也許就有一株四葉草在等待著我們。盡管發(fā)現(xiàn)四葉草的幾率只有萬分之一,我們?nèi)匀幌嘈牌孥E--關于夢想,我們永不妥協(xi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鼓搗森林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山色有無中——漫談桃話的寓意之二
       談及童話時候,我們總想到童話的“透明性”:童話人物都是玻璃人,他們是好是壞,透過他們透明的胸腔一打量,就一目了然了。小紅帽是好的,大灰狼是壞的;狐貍是狡猾的,獵人是聰明的;仙后是仁慈的,巫婆是邪惡的……就連王子和公主也分好壞,好王子是英俊的,壞王子是丑陋的;好公主是完美的,壞公主是有缺陷的。而童話的主題往往也是透明的——“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至于故事情節(jié),雖然曲折,但不會過于復雜。這些特點是由童話這一體裁決定的——童話是給兒童看的,應力求簡潔透明。
       然而,我們也可以留意到童話的另一種趨勢,即其不透明性。這種童話故事里,主人公不能簡單地用“好壞”來區(qū)分,而其主題也不僅僅局限于道德說教。如《小王子》、《愛麗思漫游幻境》、《愛麗思鏡中漫游記》這類故事的主題,我們很難再用“好壞”這樣的字眼來概括,這些故事的主題也具有豐富的可闡釋性。
       十畫的許多童話故事也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間。比如鼓搗鬃虱,它知道了許多秘密,長出了許多鬃毛。這到底是好是壞?作者并沒有過多流露她的傾向性。短耳朵、短牙齒、短尾巴的鼓搗虎,整天在地上畫著一個一個小圈子,這個形象的涵義或許不能僅用“好玩、有趣”來概括,但涵義到底是什么,或許需要讀者去思考、去補充。再如怪婆婆、花兔子、阿滿這些形象,我們會覺得很親切,他們勾起我們許多回憶,但當我們試圖進一步接近他們時候,忽然間又跟他們產(chǎn)生了距離,他們退得很遠,他們開始跟小紅帽們分道揚鑣,他們藏到了我們的內(nèi)心深處,喚醒我們許多深刻的存在體驗——這種體驗是讀小紅帽故事時候得不到的。
       說道這里,我想起一個話題,是不是有的童話適合孩子,而有的童話適合成人讀——雖然它們?nèi)允峭?。?006-6-14)
      
  •      鼓搗鳥?另一半
       傳說中的鼓搗鳥,是雙面鳥。
       就像人類的連體嬰孩一樣。
       傳說中的鼓搗鳥,總是形影不離。它們或是脊背相連,或是翅膀相連,或是腳丫相連,甚至還有鼻子相連的。
       傳說中的鼓搗鳥,能吟唱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和聲。比如說,一只唱:花開了,另一只唱:開了,開了。聲音就這樣飄上了天。
       小鼓搗鳥卻不是這樣的。
       小鼓搗鳥是孤獨一鳥(特別是朋友們都冬眠以后):它只能獨自跳舞、獨自覓食、獨自在雨后的池塘里洗澡、獨自計算自己在樹葉上留下的腳印。
       唱歌的時候,也只能發(fā)出一聲長長的“咕——”,即便徹夜練習,依然是這樣單調(diào)。
       小鼓搗鳥非常非常想,成為一只傳說中的鼓搗鳥。
       …………
       在十畫這個迷人的小故事里,蘊含著一個古老的文學母題——尋找另一半。故事的最后,鼓搗鳥還是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他是抓住了夢之花后才找到的。夢之花——這個隱喻是否可以理解為只有在夢境里,鼓搗鳥才能找到他的另一半?我們無法臆測作者構(gòu)思這個故事的緣起,但卻可以藉著這個故事的觸發(fā),回味一下眾多“另一半”故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靈與肉,形與神;上半身與下半身……這些故事,主題各異,有時表現(xiàn)了人們對完美的向往,有時幫助人實現(xiàn)了某種愿望,有時體現(xiàn)了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另一半故事或許也包含了人類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認知菁華。
       在《圣經(jīng)》故事里,夏娃是亞當?shù)囊粭l肋骨。人們多從愛情角度理解這個故事,如果我們換個視角的話,這個故事也可以理解為,人是不完整的,人渴求一種完整。我們在數(shù)不盡的愛情故事里讀到過這樣的主題——得到了愛情的男女也找到了完整的自我。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里,章永麟在得到了黃香久的愛情后,他成了一個男人,一個完整的男人??杀氖牵斈腥送暾?,他便丟棄了愛情——至于女人還完整不完整,那是另一個道德故事所關注的了。在眾多的唐璜故事里,有個版本被理查?施特勞斯譜寫成了交響詩。這個唐璜不是一個始亂終棄的花花公子,而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想遍歷所有的女性來尋找一個完美的女性。在他一場場風月故事里,愛情的助推器或許不僅僅是情欲,或許還有一種對完整的追求——只不過唐璜的結(jié)局沒有章永麟幸運,他在失敗后死去了。這個故事里的女主角們的命運,或許連道德故事都懶得關注了。
       水仙少年是另一種類型的尋找另一半的故事,只不過他所愛戀的對象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他愛戀的對象是自己。耐人尋味的是,他是在水中照見了自己的美麗身姿,而水的作用無疑相當于鏡子。鏡子處于水仙少年和他自己的倩影中間,鏡子的兩邊一半是現(xiàn)實,一半是映像。對水仙少年來說,如果缺少了那一半映像,他也感覺自己是不完整的。類似的故事中國也有一個,故事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只山雞。在“山雞舞鏡,顧影自憐”這個典故里,山雞扮演的角色和水仙少年一樣,只不過少了點浪漫。那喀索斯也好,山雞也罷,他們都是通過鏡子找到另一半,這鏡子的隱喻意義就頗耐尋味了,而且鏡子還會以其他面目出現(xiàn)??瓢B栽凇稛捊鹦g(shù)士》里講了王爾德版的水仙少年的故事:
      水仙少年死后,那個湖變成了一個含有咸味淚水的水潭。
      “你為什么哭呢?”山林女神們問道。
      “我為水仙少年而哭。”湖回答道。
      “啊,我們對你為水仙少年而哭并不感到驚訝?!鄙搅峙駛冋f道:“說到底,盡管我們所有女神總在森林里跟在他后面奔跑,但惟有你有機會能從近處觀看他的美貌?!?br />   “水仙少年長得美嗎?”湖問道。
      “有誰能比你更清楚這一點呢?”山林女神們驚訝地回答道,“他每天都趴在你的邊沿欣賞自己的美貌?!?br />   湖沉默了片刻,最終說道:“我是為水仙少年而哭,但我從未注意到他長得很美。”
      “我為水仙少年而哭,因為每次他趴在我的邊沿時,我都能從他的眼睛深處看到映出來的我自己的美麗?!?br />    多動人的故事——另一半就在鏡子里,始終如此。而鏡子不僅可以是湖水,也可以是他人的眼睛。
       卡爾維諾《分成兩半的子爵》也是一個另一半的故事。一發(fā)炮彈把梅達爾多子爵分成了兩半,不可思議的是這兩半都活了下來,兩半子爵先后返鄉(xiāng),同時愛上一個姑娘。為了贏得姑娘芳心,兩半子爵打算決斗,決斗中同時砍中了對方,醫(yī)生把兩半子爵縫合為一個人,完整的子爵開始了新生。
       這個故事里,子爵的身體分為兩半時候,他的心靈和人性等等也分成了兩半,和上面的故事不同的是,這兩個兩半并沒有去尋求對方,相反,他們卻視對方的存在為威脅。然而結(jié)尾卻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重新合并為一體,而且分裂的經(jīng)歷讓他更加珍視自己的善和惡。
       與此類似的是《被砍頭的女神迦利》,在這個故事里,迦利的身體沒有左右分開,而是上下分開了。女神迦利原是因陀羅天堂上的一朵純潔的白蓮花,“她的目光中閃爍出鉆石一樣的光芒,整個宇宙都隨著她心臟的跳動而收縮、擴張”。嫉妒她的神們用陰謀把迦利劈成了兩半,并把她丟入了地獄。后來神們后悔了,想把迦利的頭顱和軀干重新接在一起,不料他們又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把迦利的頭顱和妓女的身體接在了一起。從此,這個具有妓女身體和女神的頭顱的迦利不再純潔,她“不斷委身于囚犯和賤民,同乞丐和粗野的船夫睡在一起,……勾引孩子們,誘惑老年人……”
       后來,罪惡的迦利遇到了一位圣賢,她對圣賢說:“我純潔的頭顱被接到了無恥的身軀上。我有欲念,又沒有欲念;我遭受著痛苦,卻又在享樂;我厭惡活下去,卻又害怕死?!?br />    圣賢說:“我們所有人都不是完人。我們都是拼湊而成的,只是些碎片、影子和看不見摸不著的幽靈?!?br />   ……
       “我真厭倦了。”她訴苦道。
       圣賢用指尖碰了一下她沾滿灰燼的烏黑發(fā)辮說:“欲念使你懂得了欲念的空虛,懊悔使你了解了懊悔的無用。忍耐吧!錯誤我們?nèi)巳擞蟹?,正因為不完美,完美才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狂熱也并不是永遠不滅的……”
       兩個一半的錯誤組合,讓人體驗到了缺憾,卻也讓人意識到了完整。
       在《漁夫和他的靈魂》里,身體并沒有分成兩半,是靈魂脫離了身體獨自流浪去了。年輕的漁夫愛上了“比晨星還要美麗,比月亮還要皓白”的小美人魚,為了跟她在一起,漁夫必須弄走自己的靈魂。他用了巫婆教給他的方法,背著月亮,把影子從腳邊割走,于是他的靈魂也被割走了,成了孤獨一魂。
       這個靈魂四處游歷,取來了智慧之鏡、財富之戒送給漁夫,要求漁夫把“心”送給它,可漁夫說:“愛情比(智慧)財富更好,而且小美人魚愛我?!睆牟豢习研慕o它。因為漁夫的心是屬于小美人魚,屬于愛情的。靈魂百般引誘漁夫,漁夫未能禁得住誘惑,還是讓靈魂進入了自己的身體。可巫婆起初沒有告訴漁夫,一旦被割走的靈魂重回體內(nèi)就無法再次割走了。于是,重獲靈魂的漁夫失去了小美人魚。
       靈魂想控制漁夫,它用邪惡誘惑他,用善良打動他。但漁夫愛情的力量比靈魂的力量更強大,靈魂失敗了。它想重新進入漁夫的心里,跟他成為一體??蓾O夫的心緊緊閉鎖了,被愛包圍了,靈魂找不到進入的地方。
       終于,小美人魚死了,漁夫抱著她哭,親吻她那冰冷的紅嘴唇,撫摸她那琥珀色的濕頭發(fā),漁夫因悲傷過度,他的心碎了,靈魂趁機鉆入了他的心。
       漁夫和他的靈魂分分合合的故事,也是對愛的歌頌:因為愛,可以拋棄靈魂,可以抵御誘惑;因為愛,心可以破碎;因為愛,連最固執(zhí)的神甫也被感動。
       這個故事讓人想起杜麗娘還魂的故事,杜麗娘也是因為愛情而靈魂出竅——湯顯祖和王爾德隔著遙遠的時空距離在故事構(gòu)思上竟有幾分類似,這讓人不得不感嘆愛情具有魔咒一般的神力。
       《暗店街》中,“我”的生活分成了兩半:一半是現(xiàn)在,一半是過去。過去的我是一片朦朧,而現(xiàn)在的我則試圖尋找、確認、重建過去的自我。在拜訪了一個又一個人物、查找了一個又一個地名之后,我卻發(fā)現(xiàn)連自己的名字到底叫什么也無法確認?!拔沂钦l”這個問題自始至終沒有弄清楚。沒有過去,我們的現(xiàn)在就建在了流沙上,它沒有任何根基。因此,尋找過去的那一半,也就是尋找自己的根。
       我知道,在眾多的‘一半’故事里,我的列舉實在微不足道,但我想這沒有關系的。是一半讓人意識到了完整,是不足讓人向往圓滿,或許會有更多類似故事加入這個行列里來,就像十畫的故事所做的一樣。(2006-5-24)
      
  •      愛爾加《謎語變奏曲》和鼓搗系列
      
       所謂變奏,就是變化的反復,在對主題進行變奏時候,雖然旋律還大致相同,但速度、力度、節(jié)奏、音色、伴奏音型都發(fā)生了變化。簡單地說,變奏就是在重復中有變化,在變化時有重復。變奏有固定旋律變奏、裝飾旋律變奏和自由變奏幾種形式。
       在文學作品中,也有這種重復和變化。但文學作品中,變化顯然要比重復更為多見?!对娊?jīng)》中許多作品,由于和音樂關系密切,就出現(xiàn)了重章復沓的形式,這更近乎固定旋律變奏或裝飾變奏(就歌詞內(nèi)容而言)。
       愛爾加的《謎語變奏曲》是自由變奏的代表曲目,在這部作品里,核心音調(diào)大致還保存著,但結(jié)構(gòu)、性格等已經(jīng)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在自由變奏里,變化的內(nèi)容要比重復的內(nèi)容更多。在《謎》里,愛爾加用14個包含著主要主題的變奏來表現(xiàn)他14個朋友的性格,他們有的開朗、有的憂郁、有的溫柔、有的熱情,聽來別有情趣。
       十畫的鼓搗系列,也是篇類似于《謎》的作品:其一,鼓搗系列每段文字出場一個主角,跟《謎語》類似;再者,這些鼓搗主角有一個共同的核心主題,那就是鼓搗;最后,很關鍵的一點是鼓搗系列在結(jié)構(gòu)上具有《謎》那樣的整體性。
       鼓搗系列的核心主題顯然“鼓搗”,鼓搗的核心內(nèi)涵是小主角們都有許多奇思妙想,這體現(xiàn)了重復的原則。但在奇思妙想之外又有差異,比如鼓搗鼠的溫情易感,鼓搗獸的羞怯易驚,鼓搗蟲變化無端,鼓搗虱耐力超?!@又體現(xiàn)了變化的原則。
       在從音色方面來看,如果我們把每次出場的主角比作一種樂器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鼓搗虎像大管一樣神秘,鼓搗鼠像雙簧管一樣抒情,而鼓搗熊的大腳丫分明踩出了定音鼓的節(jié)奏,鼓搗花像低音單簧管一樣——讓人想起《藍色狂想曲》那段低音單簧管,它變幻、游移不定。
       當然,這樣解讀十畫的鼓搗系列有牽強附會之嫌,但我想這沒有關系的,就像有人在聽音樂時候喜歡吃餅干,雖然音樂是音樂,餅干是餅干,忽然,他咀嚼的節(jié)奏就應和上了音樂的節(jié)奏,音樂是“咚-咚咚”,咀嚼是“嚓-嚓嚓”。這時候他忽然冒了一句,這餅干是音樂餅干。
       音樂餅干——這是鼓搗餅吧?
       (2006-6-23)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