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設計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英] 斯蒂芬·霍金,列納德·蒙洛迪諾  頁數:176  譯者:吳忠超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宇宙何時并如何起始?我們?yōu)楹卧诖耍繛楹问怯蟹菬o?何為實在本性?為何自然定律被這么精細地調諧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們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使事物運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
  有關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問題,曾經為哲學的范圍,現在占據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相遇但卻自說自話的領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諾的新書中,他們以精彩簡樸的非專業(yè)語言表述有關宇宙奧秘的最新的科學思考。
  他們在《大設計》中解釋,根據量子論,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存在或歷史,而且同時存在每種可能的歷史。把這種思想應用于宇宙整體,就對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問。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諾描述的“從頂到底”的宇宙學方法會說,過去沒有采取確定的形式這一事實意味著,我們因觀察歷史而創(chuàng)造歷史,而非歷史創(chuàng)造我們。作者進一步解釋,我們自身是宇宙極早期的量子漲落的產物,并且展現量子論如何預言“多宇宙”——該思想是說,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自發(fā)地從無中出現的許多宇宙中的一個,每個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
  霍金和蒙洛迪諾在這過程中詰問實在的傳統(tǒng)概念,提出“依賴模型”的實在論,這是我們能夠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他們以對M理論的精彩評價來結束全書,M理論解釋了制約我們和我們宇宙的定律,它還是完備的“萬物理論”的目前可行的僅有候選者。他們寫道,如果被證實的話,它將是愛因斯坦尋求的統(tǒng)一理論,也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
  這是一部簡潔的驚人的附有大量插圖的指南,導向正在改變我們的宇宙觀并危及我們最神圣的信仰系統(tǒng)的一些發(fā)現。沒有任何一本書像《大設計》這樣信息豐富,這樣刺激。

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金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達30年之久,接受過許多獎項和榮譽,包括最近的總統(tǒng)自由獎章。他為大眾撰寫了經典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霍金講演錄》等。他住在英國劍橋。

書籍目錄

譯者序
第一章 存在之謎
第二章 定律規(guī)則
第三章 何為實在
第四章 可擇歷史
第五章 萬物理論
第六章 選擇宇宙
第七章 表觀奇跡
第八章 偉大設計
小辭典
感謝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存在之謎  我們個人存在的時間都極為短暫,其間只能探索整個宇宙的小部分。但人類是好奇的族類。我們驚訝,我們尋求答案。生活在這一廣闊的、時而親切時而殘酷的世界中,人們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斷地提出一長串問題:我們怎么能理解我們處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運行?什么是實在的本性?所有這一切從何而來?宇宙需要一個造物主嗎?我們中的多數人在大部分時間里不為這些問題煩惱,但是我們幾乎每個人有時會為這些問題所困擾?! “凑諅鹘y(tǒng),這是些哲學要回答的問題,但哲學已死。哲學跟不上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現代發(fā)展的步伐。在我們探索知識的旅程中,科學家已成高擎火炬者。本書的目的是給出由最近發(fā)現和理論進展所提示的答案。它們把我們引向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的最新圖像,這種圖像和傳統(tǒng)的,甚至與僅一二十年前我們畫出的圖像都大相徑庭。盡管如此,新概念的最初梗概幾乎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之前?! 「鶕钪娴膫鹘y(tǒng)觀念,物體沿著明確定義的途徑運動,而且具有確定的歷史。我們能夠指定其每一時刻的精密位置。盡管,對于日常的目的這種描述已是足夠成功,但在20世紀20年代發(fā)現這種“經典”圖像不能解釋在原子和亞原子的存在尺度下觀察到的似乎奇異的行為。反而,必須采用一種稱為量子物理的不同的框架。結果發(fā)現在預見那種尺度的事件時,量子物理特別精確,而且在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宏觀世界時,還重復了舊的經典理論的預言。然而,量子物理和經典物理是基于物理實在性的非常不同的觀念之上?! ?hellip;…

編輯推薦

  ★ 世界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近10年間的首部巨著,一部對生命的終極詰問最新答案的卓越簡明篇章。  ★ 作者斯蒂芬·霍金曾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長達三十年,獲獎無數,享譽全球。他的著作包括被視作科普經典的《時間簡史》。本書被媒體譽為霍金近十年來出版的最佳作品,比其他普通作品更能激起讀者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的探究。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已經在媒體上廣為傳播?!  ?本書是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將改變我們對于宇宙的理解,并威脅到我們視若珍寶的信仰體系。這將是史無前例的的驚世巨作?! ⊥⑽脑鏁馃徜N售中:The Grand Desig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大設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55條)

 
 

  •   網站上最為暢銷的書籍之一,2010年8月出版以來,已經連續(xù)8周以上名列排行總榜第一名,目前仍然在榜上前10名內。   ★ 世界偉大的思想家之一近10年間的首部巨著,一部對生命的終極詰問最新答案的**簡明篇章。   ★ 作者斯蒂芬·霍金曾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長達三十年,獲獎無數,享譽全球。他的著作包括被視作科普經典的《時間簡史》。本書被媒體譽為霍金近十年來出版的最佳作品,比其他普通作品更能激起讀者對科學的熱愛、對科學的探究。本書中的許多觀點,已經在媒體上廣為傳播。   ★ 本書是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將改變我們對于宇宙的理解,并威脅到我們視若珍寶的信仰體系。這將是史無前例的的驚世巨作。   宇宙何時并如何起始?我們?yōu)楹卧诖??為何是有非無?何為實在本性?為何自然定律被這么精細地調諧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們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使事物運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有關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問題,曾經為哲學的范圍,現在占據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相遇但卻自說自話的領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諾的新書中,他們以精彩簡樸的非專業(yè)語言表述有關宇宙奧秘的最新的科學思考。他們在《大設計》中解釋,根據量子論,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存在或歷史,而且同時存在每種可能的歷史。把這種思想應用于宇宙整體,就對因果概念本身提出疑問。然而,霍金和蒙洛迪諾描述的“從頂到底”的宇宙學方法會說,過去沒有采取確定的形式這一事實意味著,我們因觀察歷史而創(chuàng)造歷史,而非歷史創(chuàng)造我們。作者進一步解釋,我們自身是宇宙極早期的量子漲落的產物,并且展現量子論如何預言“多宇宙”——該思想是說,我們的宇宙只不過是自發(fā)地從無中出現的許多宇宙中的一個,每個宇宙具有不同的自然定律。霍金和蒙洛迪諾在這過程中詰問實在的傳統(tǒng)概念,提出“依賴模型”的實在論,這是我們能夠希望找到的最佳答案。他們以對M理論的精彩評價來結束全書,M理論解釋了制約我們和我們宇宙的定律,它還是完備的“萬物理論”的目前可行的僅有候選者。他們寫道,如果被證實的話,它將是愛因斯坦尋求的統(tǒng)一理論,也是人類理性的終極勝利。這是一部簡潔的驚人的附有大量插圖的指南,導向正在改變我們的宇宙觀并危及我們最神圣的信仰系統(tǒng)的一些發(fā)現。沒有任何一本書像《大設計》這樣信息豐富,這樣刺激。
  •   《大設計》是霍金在其《時間簡史》之后最重要的著作。這本書的主題是理解生命、萬物和宇宙的存在。它凝結了作者自《時間簡史》出版之后20多年間,對科學和哲學的探索成果,以及對這些學科的未來展望。這本書是蒙洛迪諾協助完成的。由于近現代科學尤其是量子論的發(fā)展,哲學界已不可能跟得上科學的腳步。當今不存在像康德、龐加萊和羅素這樣的人物。近30年前霍金提出了量子宇宙學的無中生有的場景,其后有識之士一直追問,為何是有非無?宇宙何以存在?我們何以存在?人類花費了幾千年才從神話的朦朧走向理性的澄明。智慧生命逐漸意識到,宇宙整體及其萬物是由規(guī)律制約的。這種決定論的觀點似乎使自由意志無容身之處。幸虧對于極為復雜的系統(tǒng),人們可以也必須采用有效模型。比如,心理學就是對于人體的有效模型,而自由意志可被鑲嵌其中,從此詩意棲居世間,情感撫慰人心,藝術之花綻放?;艚鹫J為實在不過是一套自洽的和觀測對應的圖景、模型或者理論?;艚饘⑵浞Q為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如果兩種圖景滿足同樣的條件,你就不能講哪種更實在些,你覺得哪種更方便就用哪種。如果沒有一種理論滿足這些條件,那么宇宙就消失了。自在之物在這里是多余的。這種新觀點使科學和哲學中的許多長期爭論的問題成為偽問題。宇宙和萬物的演化不只經歷一個歷史,它們經歷所有可能的歷史。費恩曼的量子論的歷史求和表述與依賴模型的實在論相協調,而與舊實在論相抵觸。量子論只有在經典的近似范圍才和舊實在論協調?;堇瞻堰@些觀點應用于宇宙尺度,于是因果的差異就消失了。過去和將來一樣不是已被確定的。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是一部偉大的史詩:牛頓的經典力學,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的電磁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論、弱電理論、色動力學、大模型、無邊界設想、超引力、超弦,直至迄今唯一的終極理論候選者——M理論。M理論中的時空是十一維的,當其中七維蜷縮成內空間后,留下各種四維時空及其表觀定律。M理論可以在無邊界宇宙的框架中預言眾多不同的宇宙及其表觀定律,但只有極少數適合我們的存在。在觀察者存在的條件下,尋求最大概率的無邊界解便得到我們宇宙的歷史。觀察者作為某種意義上的萬物之靈參與創(chuàng)造了不僅將來的而且過去的歷史。正是因為這樣,由我們的存在條件導出的結論和從表觀定律導出的相一致。宇宙似乎特別寵愛觀察者。這激起了斯賓諾莎、愛因斯坦和千千萬萬探索者的宇宙宗教情感。宇宙中的凝聚物的能量被引力勢能平衡,所以宇宙的總能量為零,由此萬物不能無中生有,而宇宙卻能。真正的太初黑洞必須讓宇宙攜帶其同步才能創(chuàng)生。如果M理論最后被接受為終極理論,那我們就尋找到了大設計。
  •   有關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問題,曾經為哲學的范圍,現在占據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相遇但卻自說自話的領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諾的新書中,他們以精彩簡樸的非專業(yè)語言表述有關宇宙奧秘的最新的科學思考。
  •   這并不是一本難讀的書,這本書非常坦誠,開篇談人,似乎對《黑客帝國》中的問題給出了答案,對表觀與實在的問題給出了真誠細致的答案,這是哲學,然后是科學,前沿物理學,宇宙學,矛頭直指人類思想范圍內的終極問題,坦誠,甚至有點大膽,和嚴謹的個性的表露。這本書我能看下來,較之前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這一本比較簡單,更加大眾化。正是我讀了它才開始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雙生子悖論和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似乎霍金知道你,一個平凡人,什么地方不懂,他有足夠的耐心和豐富而明晰的詞語告訴你那是什么,是的,這本書很棒!
  •   優(yōu)質的裝訂,精美的文字。雖然在一路懵懵懂懂中看完了本書的159頁,不敢說我懂得了多少尖端的天體物理知識,但無論如何能夠享受霍金教授又一次至玄至真的頭腦風暴的洗禮都是件讓我愉快的事情。
    我們所認為的宇宙是怎樣變成現在的樣子。是什么創(chuàng)造了這個我們人類所在的空間宇宙,還是一切如此絕對精細調控的限制定律卻完全是無中生有?熟悉的三維世界是如此的狹隘,那多層的卷縮的多維世界又存在著怎樣的定律。宇宙不僅具有單獨的存在或歷史,而且同時存在每種可能的歷史。所以這個世界的歷史不是唯一的歷史,是眾多可能的歷史中的一個。我們因觀察歷史而創(chuàng)造歷史,而非歷史創(chuàng)造我們。
    M理論或許是現在最靠近人類所探究的"萬物理論"的解釋。我們需要一個永恒正確涵蓋一切存在本身的萬物定律。相信人類最終會得到想要的答案。亦或這"萬物理論"終究只是無限接近的限制范圍內的一個數值。anyway,人類必然會對宇宙有更多更準確的認識。這是必然也是偶然。
    本書牽涉大量"高大上"物理學理論知識。想輕松消遣的小伙伴慎入。?
  •   看過時間簡史,看過果殼中的宇宙。現在看大設計,還是一個感覺:
    讀霍金的書,懂與不懂都是收獲。
    真的。
    文科生,不懂物理數學,可是因為喜愛天上的星星,所以想知道那遠方的一切。
    讀這本書,你會覺得不孤獨。在身邊大部分人關心的是升職、發(fā)財、房子車子的時候,你會覺得,關心宇宙洪荒會不會有點不對勁?可是看這本書,你會發(fā)現世界上真正有智慧的腦袋,都在思索這樣的終極問題,身邊,也還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看相同的書,多好!
  •   史蒂芬霍金的繼《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后的又一部科學巨著,啟迪我們對宇宙與自身的認識。雖然文字有些難懂,但配合插圖以后看,便能了解個七七七八八吧。書還是精裝的,很滿意。
  •   現在地球上,能夠和宇宙對話的人類代表,恐怕非霍金莫屬了!看他的書,聽他的話,其實就是在接受宇宙的暗示,從《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直到現在的《大設計》,一路走來,現代物理的每一步發(fā)展,都讓我們天翻地覆的改變著原來的世界觀,也只有霍金,把世界、把宇宙的真相,告訴了我們普通人,讓我們越來越明白,哦,世界原來是這樣!
  •   霍老先生的作品,啥也不說了
    宇宙何時并如何起始?我們?yōu)楹卧诖??為何是有非無?何為實在本性?為何自然定律被這么精細地調諧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們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使事物運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
    從這里你能得到解釋
      
  •   繼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后又一大作,繼續(xù)經典理論,讓人不禁對宇宙和人生產生遐想和探索。
  •   又是霍金的一力作,透過這本書,最主要的收獲是“模型的實在論”和“可能的時空必然存在”。模型的實在論,是指實在不能靠實在自身來展現,而必須要在頭腦里建立模型,而且模型可以調整;可能的時空必然存在,就是把量子的觀點擴展到宇宙的視覺,一個量子從一點到另一點走過了所有可能的路徑,宇宙從開始到結束,也會走過所有可能的路徑,我們所在的世界只是其中一個。
  •   這是我看過的繼《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之后霍金的另一部巨著,其影響力必將超過前二者。
  •   霍金的書· 看作者的名去買的· 估計和《時間簡史》與《果殼中的宇宙》 一樣 不會讓人失望···
  •   霍金教授的書,必買的??吹迷蕉?,理解越多越深越有趣,這是從《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得出的經驗。愿霍金教授安康。再出好書。
  •   吳忠超的譯文沒問題啊,和先前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書的中文版敘述風格接近,肯定是霍金的語言風格。
  •   但當我們仰望天空,驚嘆它的浩瀚與無窮,深深地被那漫天繁星的廣袤星空所吸引,同時我們也發(fā)出越來越多的疑惑,我們來自哪里?在我們之前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難道我們在這個世上真的是形單影孤嗎?是否存在造物主?這些問題已被人類歷史上最聰明的大腦反復思考過無數遍了。現在,科學雖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更多的本質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人類,如我們仍不能確切證實大爆炸導致了宇宙的誕生,更不知道是什么或是什么原因引起了這個創(chuàng)世之舉;在幾百萬甚至數十億的行星中,一定會有一個行星不會很熱,也不會很冷,有空氣、陽光和水,及生命,但是它們在哪里呢?我們能通過蟲洞去星際旅行嗎……

    記得小時候和姐姐在討論如何才能到達遙遠的太空,我說坐宇宙飛船可能要上百年或幾百年,人怎么能到達那里呢?姐姐說,可以生孩子啊,孩子長大了再生孩子……,總有一天能到的。我當時就被問倒了,現在想來是多么的幼稚。但對未知的宇宙和太空我總懷著深深的好奇和幻想,對此類的科幻電影或小說總是充滿著極大的興趣。

    本文作者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史上最長路線的宇宙旅行,近距離對太陽察顏觀色,到月球的背面,到金星“阿姨”家串門……甚至跳出太陽系、銀河系,進入河外星系,到達100多億光年的宇宙邊緣。書中400多幅來自宇宙探測器的最新照片及30萬字不失科學本質的趣味解讀,極大滿足了讀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作者具有較高的科學素質和文學修養(yǎng),不僅文筆流暢、語言幽默,而且知識面廣博,把枯燥的星系知識和科學理論解釋的深入淺出,沒有扎實的專業(yè)功底是很難辦到的。作者并不是簡單的羅列資料和敘述,而是由近至遠,娓娓道來,如同導游解說,不時穿插著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激發(fā)讀者更多的想像和興趣。

    書本為全彩圖,圖片精美,內容全面,字體稍顯小了,不過如果加大了,書本顯得更加厚了。
    本書不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專業(yè)性書籍 ,只要具備初中以上文化讀者,均能看懂,尤其適合對天文物理有興趣的讀者,會很有收獲的。也能夠引起青少年讀者對自然物理學的興趣,喚醒那些被應試教育扼殺了的求知的心靈。
  •   《大設計》(霍金最新著作,闡釋宇宙終極問題) 《大設計》(霍金最新著作,闡釋宇宙終極問題),很滿意的一套書,銅版紙印刷精美
  •   《大設計》(霍金最新著作,闡釋宇宙終極問題)挺不錯的
  •   大設計》(霍金最新著作,闡釋宇宙終極問題非常好,推薦購買!
  •   霍金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不但是個頂級的物理學家,還是個出色的物理教學家。懂的未必會教,而能教的一定懂。呵呵~之前看過許多介紹量子物理的書籍和電影,但是文科出身的我一直沒能透徹理解其中的道理。這本書雖然并非專門講解量子物理的,但是霍金大師用其獨特且幽默的方式將如此“糾結”的學術理論敘述得如同家常菜譜一樣的簡單明了。讀完這本書后,我第一次明白了“雙縫實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觀察者”如何影響“被觀察者”的。之后又重看了《優(yōu)雅的宇宙》以及《兔子洞里到底是什么》,發(fā)現我居然完全看懂了,而且理解起來一點都不費力。這本書絕對值得一看,因為這個除了喜歡鉆研宇宙奧秘以外還喜歡玩換妻游戲的人確實不一般哪。呵呵呵~
  •   物理學的改變總是處于時代的前沿,而霍金處于當代物理學的前沿,從物理學的角度論述了人與宇宙萬物的關系,大設計就是能解釋宇宙萬物變化規(guī)律的模型。
  •   看過時間簡史和果殼里的宇宙,也是奔霍金買的,但感覺內容沒有期待的豐富。
  •   物質化的現代科學領域,霍金的理解無異于獨樹一幟,算是領域的一大泰斗。畢竟人無完人,人類的智慧再高也無法真正理解“上帝|。 不管大設計表達怎樣的觀點,也只是描述了當前人類所能理解的世界層次。 宇宙與人究竟是何本質關系,還仍是個謎??!
  •   這幾天抽時間讀完了霍金最新的大作,覺得很有意思,人在宇宙中真的太渺小了,甚至連一?;覊m都算不上,但就是這樣渺小的生命,卻能領悟這世間最為深奧的道理,真是不可思議!
  •   霍金最新著作,闡釋宇宙終極問題
  •   書非常不錯,紙質也非常好,看過這本書后,你對于宇宙,對于生命,會有全新的理解,相信只要是喜歡宇宙的,喜歡去尋找新事物的你們一定會喜歡,真的很喜歡這本書,我一直都非常喜歡天文學,但是那些天文專業(yè)的書,看起來都太過吃力,但是史蒂芬霍金總是能以平凡的語言譜寫出不一樣的世界!
  •   讀霍金的書永遠都會把你從小空間帶到大空間,這本書用詩是一樣的語言描述我們所存在的宇宙,顛覆你理解世界的態(tài)度,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這些吧,然后再回到小尺度的地方做螞蟻。
  •   這是一部科學巨人霍金獻給人類的圖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對于我們認識宇宙很有幫助
  •   霍金的書懂不懂都是收獲。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提高科學精神,引領我們進入新的世界,理解物理的宇宙觀?;卮鹩钪娴谋倔w問題。也就是你我思考我們是什么?我們要干什么?
  •   小霍金的著作,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法去闡釋宇宙以及科學的難題,不買不看,別后悔了
  •   曾經關注此書很長時間,一直沒有下決心購買,主要是評論翻譯差的人太多了,由于一次促銷,確實很便宜,便買了下來,先說不足吧:

    1、包裝太過奢華,頁頁銅版紙啊,有點像房產公司的樓書裝訂成冊,呵呵,我覺得很不必要,翻頁很費勁,很容易將指紋留在上面。

    2、說說翻譯,作者好像是使用翻譯工具直譯過來的,根本沒有進行文字上的修飾,及語言邏輯上的考量,看著文字真是晦澀難懂,像是一個中文不好的外國人翻譯英文。

    3、說內容,字數太少,而且前面總是講物理及科學歷史的沿革,浪費了很多版面和文字。

    下面說重點吧,就是優(yōu)點:

    包裝奢華是由于此書所涉及的內容,是解決我們所有存在的終極答案,所以一定要奢華。翻譯繞口是由于譯者對霍金及其團隊工作成果的極度謹慎的科學態(tài)度。關于內容少---所有真理無需鰲述。

    我的物理學知識真的很一般,第一遍真的沒太看懂,但我知道總有一天我會看懂,人類有文字記載不過7000余年歷史,而在有生之年接觸到關于存在的終極密碼,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無不是一大幸事。所以請買到書的一定不要只看一遍,看十遍不多。最好每年看一遍,每一次都有一次新的認識。

    感覺廢話有點多:)
  •   霍金的著作,宇宙科學,有興趣才看得懂。
  •   喜歡霍金所有的著作。暢游在霍金的宇宙世界中。
  •   和家人一起閱讀,改變對宇宙和世界的看法,向霍金致敬!感受天才的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
  •   書不錯,這次買了霍金的幾本經典的書,嗯,可以好好了解宇宙的秘密了
  •   買這本書是因為自己對宇宙充滿好奇,想了解霍金的宇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宇宙,看后真的感嘆他思想的深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
  •   霍金是個了不起的人,因為揭露天機,則落下了全身的重殘疾,他若在中國啥都不是,但他生在英國,人生就不一樣了!能有宇宙般的思想,對我們地球人來說,真的是一福音!
    應該多讀些他的書.
  •   這本書太好了,霍金本人讓我敬佩,他的文章更讓我佩服。喜歡物理知識的人,喜歡探索宇宙奧秘的人都可以看看這本書。知識深奧,但文章本身通俗易懂并不深奧。強烈推薦。
  •   科學、哲學、宗教三者之間有著剪不開理還亂的淵源。當我們秉承哲學信仰時,傳統(tǒng)科學在近乎苛責的否定我們,感覺受著理性質疑的煎熬;當我們被說服堅持科學(傳統(tǒng)科學)時,還是無法解釋一些神秘而又現實的現象,我們永遠無法回避“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個人類永恒的命題,當我們的科學闡述無法完美的描述所有疑惑時,恐懼便會彌漫。
    《大設計》運用我們絕大多數人認可的那種稱之為“科學”的描述方式,無我們逐漸解開宇宙面紗,以及存在之謎,也許這種描述已然不是什么終極理論,只是人類在現有水平上最準確的闡述,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是人類認識自己,認識理解我們生存狀態(tài)的一個偉大飛躍!
  •   非常喜歡霍金和他的理論,宇宙太宏大,太神奇了。
  •   宇宙的秘密探索不盡,需要有像霍金一樣一直對浩瀚的宇宙充滿無限熱忱的人
  •   霍金的宇宙全局觀。
  •   對未來學感興趣的人可以買一本看看!霍金,諾貝爾獎得主,這本書很好的向你闡述了什么是宇宙,什么是宇宙的秘密,宇宙的未來是什么,當然如果不感興趣的最好不要買!
  •   因為對霍金和宇宙都感興趣,所以買了這本書,要仔細研讀,本人很喜歡。
  •   一直喜歡霍金的“宇宙世界”
  •   買了好幾本霍金的書,感覺宇宙是那樣玄妙,物理、哲學、宗教是那樣的彼此無法割舍。
  •   本人職業(yè)是建筑設計,離純理科的范疇漸行漸遠。少年時興趣的余韻,使我對現代物理學的理論總還有興趣,因為,物理學的終極理論能回答人對自我和宗教的疑惑。
    那么,霍金,身體機能的極度弱化凸顯了他智慧的無限開闊,這或許是一種補償。更為可貴的是,他的科普著作行文流暢、邏輯清晰同時又十分通俗,讓非專業(yè)的人也能一窺殿堂。
    本文高遠,難以參透,便如天書,卻也津津有味,恰恰使因為這樣的物理學家盡管不是上帝,卻比圣經里的先知更像是上帝的使者,向世人宣講“我是誰,我在哪,我從哪來”這樣的問題。
  •   霍金的有關宇宙書,吳啟超翻譯,不錯。
  •   因為我很喜歡宇宙,所以也很喜歡霍金老師寫的書
    不過就是有點難懂,寫得很深奧
  •   也遇上了普遍低評的翻譯問題,一些字句顯然未經斟酌,但也比自己去讀原著方便。
    霍金為了讓讀者更加容易地理解自己推崇的M理論,他從天狗食月開始,講述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并用比較通俗的語言及例子來介紹經典物理和量子理論,奠定一定理論基礎后就用最后兩章來描述了自己的宇宙觀,在一定程度上開拓了我們的視野。
    總體評價:雖然翻譯有所欠缺,但原著的內容使之仍為一本經典之作。
  •   本書是一本行文簡潔、觀點驚人、圖文并茂的宇宙探索指南,將改變我們對于宇宙的理解,并威脅到我們視若珍寶的信仰體系。這將是史無前例的的驚世巨作。
  •   大設計是霍金的新作,內容很有深度,全書圍繞著什么是實在展開,由淺入深的進行思考,進行論證,論證的精髓之處在于引進了費恩曼的路徑積分理論,將這個路徑積分理論的深刻而又清晰的物理圖景闡述的淋淋盡致,達到對實在的深刻探討。在本書的最后以“生命游戲”作結,凸顯的作者對存在的深刻本質的思考!這個游戲本身的規(guī)則很是簡單,但是它的寓意確是很深刻!引無數人產生對生命本質的思考!
  •   剛看完《時間簡史》不太長時間,又聽說了《大設計》所以才買了,真是很好的書。史蒂芬霍金真不愧是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精裝版的很好,很喜歡,打特價時買的很便宜。
  •   看完后感覺很割裂

    霍金的物理學例子講得很簡潔,雖然作者說了哲學已死,但霍金本人此書何嘗不是一種新的哲學闡釋。用物理的發(fā)展一步步逼近我們可以認知的實在,這既是科學之目的,也是哲學之向往。兩者并不矛盾,中文版讀來,完全整體的深邃感,還得重讀英文原版。
  •   恩,時間簡史我還在慢慢啃的過程中,不過實在太佩服霍金先生,于是毫不猶豫的買了大設計,呃,雖然一時半會肯定不會看完,以我這個缺乏理科細胞的腦袋,但是還是會慢慢啃的~
  •   比時間簡史更一步的解釋我我們所認識規(guī)律及其實在,人擇原理認識我們的世界。霍金在不斷地前進。
  •   作者通過宇宙學知識與哲學探討,試圖解決生命存在之謎的困惑,霍金的思想確實偉大……
  •   這是一本簡潔得驚人的科普著作,本書用平易近人的語言完美得描述了宇宙統(tǒng)一理論的建立過程及科學家們對宇宙的探索歷程。書中以M理論為核心,循序漸進地對其核心思想做了很專業(yè)但又通俗的解釋。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   霍金和 Leonard Mlodinow 在《大設計》這本書里講了一個金魚的故事,說意大利 Monza 市禁止在彎曲的碗狀魚缸里養(yǎng)金魚,因為從彎曲的魚缸往外看會看到一個扭曲了的現實,這對金魚“太殘酷了”。對此霍金提出一個莊子式問題:我們又怎么知道我們看到的現實不是扭曲的?金魚仍然可以對魚缸外部的世界總結一套物理定律。也許因為坐標系彎曲,金魚總結的物理定律會比我們總結的要復雜一點,但簡單只是個人品味,金魚的物理學同樣正確。
  •   都說西方哲學已死,這本書就是霍金從物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探討的關于世界起源的問題。相當于是科學探討形而上學,也不知本人這樣理解是否到位,只是說起來哲學乃第一學問,曾經物理也是從中分出來的咯~到頭來,仍舊要運用哲學的思維與方法就是了。
  •   相對于霍金得另外一本著作《時間簡史》來說,這本相對的通俗易懂一點,而且它詳細的介紹了一個新的體系,圖文并茂。不論能不能看懂,都能夠從中得到收獲~
  •   霍金的著作需要慢慢品讀,以及這本較時間簡史讓我讀的更舒服了一些,可能是時間隔太久,學習的東西也多了的緣故吧
  •   雖然看不懂,還是看完了。內容與《時間簡史》《果殼里的宇宙》一脈相承,并提出了對宇宙的終極提問?為何有宇宙?還有一個就是地球人應該避免和外星人接觸(如果有的話)這是從地球社會歷史現象得出的結論:先進的文明會吞并落后的文明。
  •   班上流行讀霍金,不知道屁大一點的孩子看時間簡史,大設計能看出什么來,也許中國未來的霍金就在其中?
  •   書的質量很好,包裝精美,彩印清晰,就是感覺內容是不是縮了,霍金和蒙洛迪諾倆人寫了十年,才區(qū)區(qū)150頁,有點難以置信??!
  •   粗讀了一遍,不少內容是自己已經熟悉的,只有最后霍金說到歷史也是由觀察者創(chuàng)造的,也是不確定的才覺得有點意思哦
  •   雖然沒有多少技術細節(jié),但還是有不少看不懂的地方,不過無礙理解霍金的思想理念。缺點就是和時間簡史有些似曾相識的地方~~~
  •   在看這部著作之前,最好先看看他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兩本書,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這本書的內容
  •   霍金的書一向以讓人看不懂著稱,不關翻譯的事情,而是科學的原理有時想搞懂起來是需要一定的悟性的。比如我們讀初中高中時,有的同學學習物理很輕松,有的卻很吃力。就是這個道理,霍金老頭的書即便是再深入淺出,也是無法把科學原理的難度深度降低,就如同盡管我們有了飛機,可是從中國到英國的直線距離和當年馬格爾尼乘帆船來華的直線距離并沒有多或是少哪怕一毫米。建議想一口氣了解霍金思想的人們放棄讀霍金的書的想法吧。
  •   想把大設計 時間簡史 果殼中的宇宙這三本好書用來收藏
  •   霍金的新作,一如之前的時間簡史一樣,令人向往。
  •   霍金,當代偉大的科學巨人,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   相比時間簡史,這本書更多地思考了人與宇宙的存在..有理論的解釋,也有哲學味道的思考..個人很喜歡其對波粒二象性的解釋方法...
  •   霍金三部曲中最富有哲學思想的一部。內容有些艱澀,但是很能引發(fā)人的思考~!好書!
  •   還沒細看,但是霍金的書肯定是不錯的,以前的《時間簡史》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爝f和書的質量都很不錯,很喜歡
  •   不解釋,霍金的經典之作。
  •   十分期待閱讀這一新作的興奮,只是還沒有將霍金先生的前兩部經典讀完。慢慢來吧!想要真正理解也不容易。
  •   好薄的一本啊,好貴的一本啊,不得不說這位翻譯大哥真是……好好的一句話非要用生僻詞,臭顯擺什么啊,好書都被糟蹋了,要知道霍金寫的是暢銷讀本,要是原著用詞也你這么晦澀還賣個屁啊
  •   給上初中的兒子買的,本來是想買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看網友評論說要讀相對論,最好先看了霍金的這本書才好,于是連這本一起買下,沒想到兒子愛不釋手,快期末考試了,忙得作業(yè)都寫不完,但就這樣還是抽著空就捧這本書看。
  •   可以說書里并沒有什么數學,但是讀來也很有感覺,有其對于喜歡思考的人來說,真是不可錯過,霍金沒有單純介紹物理,而是將造物主的心思,窺伺造物主的我們的思路娓娓道來。
  •   科學探索無止境,很喜歡研究霍金科學理論!
  •   之前尾品匯打折的時候沒買。。然后就漲價了,因為喜歡,也毅然決然地買了。是霍金跟另一個教授合著的,內容更傾向于科普化。各人覺得書中的霍金風格不是很明顯。
  •   霍金經典,感覺自己充實了許多
  •   霍金的著作,不管觀點是不是真理,肯定好看
  •   霍金的最新著作
  •   霍金的書都值得看,之前看過時間簡史后覺得開闊了眼界,雖然里邊很多物理相關知識看不懂
  •   浪哥一看這本書就把霍金的理論推翻了,霍金越來越不行了嘛。我們浪哥創(chuàng)造了一個N理論,比霍金那個M理論不知道好多少倍。oh,my god!
  •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都看過了,剩下的當然是看看這本。你知道嗎?其實,地球上恐龍遍地的場景并未消失,那時的場景以光的形式還在向宇宙深處無限擴散,從那里看到的地球就是一個恐龍的星球。
  •   在科學內容比不上霍金的前兩本書
    但重點在于物理研究的思想方面的探討
    值得一看
  •   霍金的大設計,大手筆??梢援斪稣軐W書看。
  •   和《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配合看真是一種享受。
  •   我買了三本霍金的書,都是這位老兄翻譯的,老實說,本人三本都沒看完,看時感覺如墮五里霧中,理解字句的意義就費了你大半心神,還那來精力去理解本來就不算淺白的霍金的思想呢。
  •   應該是霍金著作里面最通俗的了,原理通俗簡單,看的明白。
  •   大設計一書乃霍金先生近年力作。如果你有一定得天體物理學基礎,那么來讀一讀吧!
  •   霍金的著作,很好,就是翻譯的有點夸張,但沒有失去霍金所表達的含義,很有看頭,紙張和裝訂都非常完美,但對于環(huán)保人士而言,這種封面有點浪費。
  •   霍金的書都值得一讀 讓最聰明的人引領或許是了解這個復雜世界的捷徑!
  •   一直想買霍金的書,他的書寫得真的十分好,帶給人不一樣的科學知識
  •   看了《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這本也不能錯過
  •   霍金經典系列,值得藏讀。
  •   一開始了解霍金這個人就被他的精神感染,在大學上了社會學思維后經老師推薦買了這本書,圖文并茂的,紙質看起來很高級,非常喜歡,準備好好精讀其中的內容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