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代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  作者:赫爾奇·克勞  頁數(shù):560  譯者:洪定國  
Tag標簽:無  

前言

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追尋科學本身的原動力,或日追尋其第一推動。同時,科學的這種追求精神本身,又成為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一種最基本的推動。科學總是尋求發(fā)現(xiàn)和了解客觀世界的新現(xiàn)象,研究和掌握新規(guī)律,總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科學是認真的、嚴謹?shù)?、實事求是的,同時,科學又是創(chuàng)造的。科學的最基本態(tài)度之一就是疑問,科學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的確,科學活動,特別是自然科學活動,比較起其他的人類活動來,其最基本特征就是不斷進步。哪怕在其他方面倒退的時候,科學卻總是進步著,即使是緩慢而艱難地進步,這表明,自然科學活動中包含著人類的最進步因素。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科學堪稱為人類進步的“第一推動”。科學教育,特別是自然科學的教育,是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重要因素,是現(xiàn)代教育的一個核心??茖W教育不僅使人獲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獲得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以及科學方法的熏陶和培養(yǎng),使人獲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獲得非與生俱來的靈魂。

內(nèi)容概要

19世紀末,有些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底層的基本原理業(yè)已知道,未來物理學的工作將只是填補細節(jié)。他們的看法是極其錯誤的。過去的一個世紀,目睹了量子力學、相對論、宇宙學、粒子物理學與凝聚態(tài)物理學,以及其他領域的崛起。這些學科基本上改變了我們對于空間、時間與物質(zhì)的理解。它們也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掀起了包括無線電、電視、激光、核能與計算機的發(fā)展在內(nèi)的一場技術(shù)革命。在《量子世代》中,赫爾奇??藙冢晃皇澜珙I軍級的物理學史家,對于過去一百年的這些非凡成就,提供了一覽無遺的說明。

作者簡介

 赫爾奇·克勞,赫爾奇·克勞是丹麥阿哈斯大學科學史教授。他的著作還有:《科學史學導論》、《狄拉克:科學和人生》與《宇宙學與爭端:兩種宇宙理論的歷史發(fā)展》。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從堅實到革命  第一章 19世紀末的物理學:流動中的世界圖像 第二章 物理學的世界 第三章 氣體放電及后續(xù)事態(tài) 第四章 原子的建構(gòu)學 第五章 量子理論的緩慢崛起  第六章 低溫物理學 第七章 愛因斯坦相對論及其他 第八章 一場失敗的革命  第九章 工業(yè)與戰(zhàn)爭中的物理學第二部分 從革命到堅實  第十章 德國共和中的科學與政治 第十一章 量子躍遷 第十二章 核物理學的崛起 第十三章 從二粒子到多粒子 第十四章 量子力學的哲學蘊涵  第十五章 愛丁頓的夢與其他異論 第十六章 物理學與新專制 第十七章 人才流出與人才流入 第十八章 從鈾的迷惑到廣島第三部分 進展與問題 第十九章 核主題 第二十章 軍事化與大趨勢……第四部分 回顧 附錄進一步閱讀 文獻目錄 人名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19世紀末的物理學:流動中的世界圖像哲學家與數(shù)學家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曾經(jīng)把19世紀后四分之一時期稱為“成功的科學正統(tǒng)時代,沒有受到太多非常規(guī)思想的干擾……自第一次宗教戰(zhàn)爭以來思想最為死氣沉沉的時期之一”。(Whitehead 1925,148)人們?nèi)匀徽J為,該世紀末的物理學是一項有點單調(diào)的事業(yè),它堅實而令人滿意地建立在牛頓及其追隨者們的決定論的機械世界觀之上。那些知名的物理學家們,全然沒有準備好應對發(fā)生于兩個階段的叛亂:首先,沒有預料x射線、電子和放射性的發(fā)現(xiàn);其次,真正的革命,發(fā)軔于1900年普朗克發(fā)現(xiàn)作用量子和1905年愛因斯坦的相對性理論。按照這個流行觀點,牛頓力學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新理論難以匹敵;并且,勝利的一代物理學家也天真地相信:一切值得知道的事物,或許已經(jīng)知道了,或者,遵循現(xiàn)有物理學的途徑而很快就會知道的。偉大的美國實驗家阿爾伯特·邁克耳孫,1894年說:“或許,宏大基礎的大多數(shù)原理已被堅實地確立;進一步的進展,主要靠將這些原理嚴格運用于出現(xiàn)于我們細察下的一切現(xiàn)象之中。”(Badash 1972,52)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僅在一年之后,他就宣布發(fā)現(xiàn)了倫琴教授的新射線——那是拒絕用已知的基礎原理做出解釋的第一個發(fā)現(xiàn)。如果跟邁克耳孫之類的觀點轉(zhuǎn)變相比較,20世紀早期的新物理學就顯得重要得多了。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一部易讀和極有價值的著作。”     ——格拉罕怯梅羅,《自然》“這是一部有雄心的單卷史書,第一部論及20世紀知識史中大部分有意義方面的綜合性教程??藙诘某删褪鞘至钊瞬毮康摹徊坎豢扇鄙俚馁Y源?!?   ——戴安娜·巴肯,《物理學世界》“不是專業(yè)性學術(shù)著作,也不只是通俗讀物……綜合性、極翔實與精心解說……它是一本令人欽佩的參考書,是一本嚴肅的、值得一讀的書。”    ——《出版周刊》

編輯推薦

《量子世代》相當扼要、極度濃縮和有選擇地介紹了20世紀的物理學。 全書分三個大的按時序編撰的部分:第一部分涵蓋從19世紀90年代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末的發(fā)展;第二部分跨度為1918~1945年,集中介紹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各種發(fā)展;第三部分則收集了20世紀的其余發(fā)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量子世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第一近推動的書使我大開眼界,加深對于物理學的理解。
  •   你能夠找到一些關(guān)于量子力學基本概念之間的邏輯,熟悉用通俗的語言來表達深奧的原理。很好看。是國內(nèi)外比較優(yōu)秀的量子力學科普了!另外,第一推動,里面有很多好書。
  •   極為簡略的概括了20世紀物理學的發(fā)展,極有參考價值
  •   關(guān)于科學關(guān)于理論的極限,形而上的世界是否是我們唯一的困難
  •   翻譯實在不行,好像是個門外漢在對著原文直譯,“第一推動”也應該注意翻譯質(zhì)量,有幾本書的翻譯太糟了
  •   超喜歡這個系列,深入淺出,收藏一套。
  •   本書質(zhì)量一般般,但內(nèi)容不錯哦
  •   看了目錄,感覺寫的還行
  •   書的翻譯質(zhì)量與譯者的水平根本不相稱.語言不通順,同一個人名在前后頁中不一致,與索引也不一致.看來譯者也開始應付了,過去翻譯Bohm的幾本書可不是如此.
  •   詞句稍有晦澀難解,但是角度非常獨特。
  •   質(zhì)量差強人意。沒有在書店看的質(zhì)量好。
  •   書厚內(nèi)容又亂。那個誰,郝爾奇·克勞,寫的也太差勁了吧?這也不怪他,一個物理學史家,能寫出什么好書呢?畢竟是史學家,不是專業(yè)的物理學家。
    還是《宇宙的琴弦》好看,人家布萊恩·格林,哥倫比亞大學的數(shù)學、物理學教授,專門研究弦理論和量子引力的。
    這破書,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   感覺這書的字里行間透露著種族傲慢的色彩,作者多次在書中強調(diào)某某工作都是由白種人完成的,有必要嗎,雖然在近代黃種人沒有對科學作出重大的貢獻,但是我相信在將來,我們黃種人一定會為人類的發(fā)展作出比你們白人更多更好的成就!年輕的朋友,加油!
  •   第一推動的書都是較通俗的,適合于看著玩,但也需要一點基礎、也能獲得一點啟示。
  •   這本書還是有特色的,畢竟以量子理論發(fā)展為線索的物理學史類的書在國內(nèi)并不多. 但是本書的翻譯問題比較多,最不能容忍的是人名的翻譯前后不一,甚至與常用譯法不同.比如,能將“丁肇中”先生譯成“薩繆爾.廷”,將“南部陽一郎”譯為“約奇羅.納姆布”.
  •   喜歡物理,先看看物理學歷史吧
  •   挺深奧 有一些看不懂 ,但還是喜歡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