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6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史蒂芬·霍金 頁數(shù):44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在1998年首版以來的歲月里,已成為全球科學著作的里程碑。它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該書內(nèi)容是關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但是從那以后無論在微觀還是宏觀宇宙世界的觀測技術方面都有了非凡的進展。這些觀測證實了霍金教授在該書第一版中的許多理論預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險者衛(wèi)星(C
OBE)的最近發(fā)現(xiàn),它在時間上回溯探測到離宇宙創(chuàng)生的30萬年之內(nèi),并顯露了他所計算的在時空結構中的漣漪。
為了把許多觀測揭示的新知識,以及他最新的研究納入該書,霍金教授為這一增訂版準備了新的前言,全面更新了原書的內(nèi)容,而且還新增加了一章,有關蟲洞和時間旅行的激動人心的課題。
盡管霍金教授的著述極為清晰而機智,有些讀者仍然覺得難以掌握復雜的概念。為了使讀者加深理解,本版還增加了240多幅彩色插圖,包括衛(wèi)星圖象和照片。這些都應歸功于諸如哈勃空間望遠鏡和電腦三維和四維實體成像等技術進步之賜。詳細的插圖說明使讀者能體驗到星系際太空的廣漠,黑洞的奇妙性質,以及物質和反物質碰撞的粒子物理的微觀世界。
作為一本饗以讀者宇宙學的最新理解的經(jīng)典著作,《時間簡史》插圖版是探索時間和空間核心秘密的引人入勝的故事。
史蒂芬·霍金暢銷1000萬冊的巨著《時間簡史》把這位輝煌的理論物理學家的觀念帶進了全球的千家萬戶。在這次新的出版盛事中,霍金又給我們送來了插圖豐富的續(xù)篇。這部新書將闡釋在自備受贊譽的第一部著作首版以來的歲月里重要突破的神秘。
我們時代最富有影響的思想家之一,史蒂芬·霍金是—位智慧的偶像。
他的思想富有創(chuàng)見充滿靈感,他的表達清澈明晰妙語如珠。在這部新書中,霍金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里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繚亂。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我們宇宙的原理。
霍金教授和許多理論物理學家一道,正在尋求科學的最神圣的圣杯,那是謎一般的處于宇宙內(nèi)核的萬物理論。他以慣有的平易幽默的風格,引導我們走向探索宇宙秘密的征途,從超對稱到超引力,從量子理論到M理論,從全息論到對偶論。他把我們領到科學的處女地,超弦理論和P膜也許是解開這個迷惑的最后線索。而且他還讓我們見證他最激動人心的智慧探險,即“
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費恩曼的多重歷史思想結合成能描述發(fā)生在宇宙中的一切的完備的統(tǒng)—理論”。
霍金教授以他獨特的熱情,邀請我們一道作非凡的時空遨游。這個旅程借大量彩色繽紛插圖之助而變幻成超現(xiàn)實的奇境。在這個奇境里,粒子、膜和弦作十一維運動,黑洞蒸發(fā)并且和它攜帶的秘密同歸于盡,我們宇宙創(chuàng)生的種子只不過是一個微小的硬果。
《果殼中的宇宙》是每位想理解自身棲居宇宙人士的必讀著作。正如其姐妹篇《時間簡史》一樣,它讓我們分享科學家們在宇宙敞開其秘密時感受到的激動。
作者簡介
巴蒂芬·霍金生于1942年,他的生日恰好與伽利略去世的紀念日是同一天。他現(xiàn)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shù)學系教授教席(這一職位曾由艾薩克·牛頓擔任)。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于1993年出版了《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這本書是理論物理學方面
書籍目錄
時間簡史
前言
第一章 我們的宇宙圖像
第二章 空間和時間
第三章 膨脹的宇宙
第四章 不確定性原理
第五章 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
第六章 黑洞
第七章 黑洞不是這么黑的
第八章 宇宙的起源和命運
第九章 時間箭頭
第十章 蟲洞和時間旅行
第十一章 物理學的統(tǒng)一
第十二章 結論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伽利略·牛頓
小辭典
感謝
果殼中的宇宙
第一章 相對論簡史
第二章 時間的形態(tài)
第三章 果殼中的宇宙
第四章 預言未來
第五章 護衛(wèi)過去
第六章 我們的未來?《星際航行》可行嗎?
第七章 膜的新奇世界
章節(jié)摘錄
書摘作為一個粗糙的比喻,但不要過于拘泥,想象一張橡皮膜。人們可把一個大球放在膜上,它代表太陽。球的質量把膜壓陷下去,使之在太陽鄰近彎曲?,F(xiàn)在如果人們在膜上滾動小滾珠,它不會直接地滾到對面去,而是圍繞著該重物運動,正如行星繞日公轉一樣(圖24)。 這個比喻是不完整的,因為在這個比喻中只有空間的兩維截面(橡皮膜的表面)是彎曲的,而時間正如在牛頓理論中那樣,沒有受到擾動。然而,在與大量實驗相符合的相對論中,時間和空問難分難解地相互糾纏。人們不能只使空間彎曲,而讓時間安然無恙。這樣就賦予時間以形狀。廣義相對論使空間和時間彎曲,把它們從被動的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改變成為發(fā)生事件的主動的動力參與者。在牛頓理論中,時間獨立于其他萬物而存在,人們也許會詰問:上帝在創(chuàng)造宇宙之前做什么?正如圣·奧古斯丁說的,人們不可以此為笑柄,就像有人這樣說過:“它正為那些尋根究底的人們準備地獄?!边@是一個人們世代深思的嚴肅的問題。根據(jù)圣·奧古斯丁的說法,在上帝制造天地之前,它根本無所作為。事實上,這和現(xiàn)代觀念非常接近。 另一方面,在廣義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的存在不僅不能獨立于宇宙,而且不能相互獨立。它們由宇宙中的測量定義,譬如鐘表中的石英晶體的振動數(shù)或者尺子的長度。以這種方式在宇宙中定義的時間應該有一個最小或者最大值,換句話說,也就是開端或者終結,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詢問在開端之前或者終結之后發(fā)生什么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這種時間是不被定義的。 判定廣義相對論的數(shù)學模型是否預言宇宙以及時間本身應有一個開端或者終結,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在包括愛因斯坦在內(nèi)的理論物理學家中普遍有一種成見,認為時間在兩個方向都必須是無限的。否則的話就引起有關宇宙創(chuàng)生的令人不安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在科學王國之外。人們知道時間具有開端或者終結的愛因斯坦方程的解。但是所有這些解都是非常特殊的,具有大量的對稱性。人們以為,實際物體在自身引力下坍縮時,其壓力或者斜方向的速度會阻止所有物質一道落向同一點,使那一點的密度變成無限大。類似地,如果人們在時間的相反方向將宇宙膨脹倒溯回去,他會發(fā)現(xiàn)宇宙中的全部物質并非都從具有無限密度的一點涌現(xiàn)。這樣無限密度的點稱為奇點,并且是時間的開端或終結。 P35-36(果殼中的宇宙)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他機智而清晰地闡述宇宙物理的奧秘……他擁有無與倫比的頭腦?!? ——《紐約書評》 “霍金成功地完成了兩部相互糾纏的書,一部是可讀性極高的有關時間在物理學中作用的通俗讀物,另一部是高深的評論……正是霍金只用文字傳達物理學精義的本領使得這一切變得那么有趣。” ——《物理學今日》 “史蒂芬·霍金是一位極其明晰的大師……很難想象其他任何在世的人能將這些數(shù)學上令人生畏的主題表述得更清楚?!? ——《芝加哥論壇報》 “當代物理學有關宇宙組成、創(chuàng)生和演化的權威總結?!? ——《華爾街日報》 “童真好奇與天才智慧的結合。當我們領略霍金寧宙之際,為他的精神魅力所驚異。” ——《星期日時報》 “這位因研究黑洞本性而名震天下的理論物理學家,作為科普作家正像他作為數(shù)學家一樣游刃有余……其成果也許是大眾天體物理學的最佳著作。多酣你,霍金博士!” ——《圖書目錄》 “鮮明而刺激……霍金先生無疑具有教師天賦,輕松幽默,擅長以日常生活的隱喻來詮釋極端復雜的主題。” ——《紐約時報》 “迷人而清澈……讓讀者獲得直接從源泉學習高深科學的機會……一部光輝四射的巨著。” ——《紐約客》
編輯推薦
《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插圖版)(典藏版)(套裝共2冊)編輯推薦:《果殼中的宇宙》是《時間簡史》的姊妹篇,是每位想理解自身棲居宇宙人士的必讀著作。在這部書中,霍金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真理在那里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繚亂。他利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制約我們宇宙的原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