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維釗書法藝術論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金琤  頁數(shù):181  

前言

  本書作者金琤,不論從書法實踐方面還是書法史論方面,都經(jīng)過嚴格的專業(yè)訓練。她在中國美術學院從學士、碩士,一直到獲取博士學位,這是時代給予的機遇,她則很努力并很好地把握了機遇。  攻博期間,她選擇了一代書法大師陸維釗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隨著研究的深入,對陸先生有了深切的理解,內(nèi)心受到很大的震撼,這成了她更深入研究的推動力,并用異乎尋常的毅力,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的撰寫?!蛾懢S釗書法藝術論》一書,正是由她的博士學位論文修改而成的,也是至目前為止,研究陸先生書法藝術資料最豐富,論述最全面與允當?shù)囊徊苛ψ?。依筆者淺見,以為其主要貢獻有如下四點:  其一,論述全面。從天賦、學養(yǎng)、功力、品格諸方面論述陸氏何以能成為書法大師,均有資料佐證,不作泛泛而談,具可信性?! ∑涠?,不少人僅視陸為碑學大家,帖學功夫闕如,如描述陸氏晚歲喟嘆自己學二王已晚,至有夸大其詞者。本書作者苦思冥搜,并以具體資料證明陸氏學帖極早功夫極深,提出“碑體帖性”的陸氏書法特征新說,進一步論證陸氏為現(xiàn)代碑帖結合的典范,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 ∑淙?,鑒于目前書壇對“創(chuàng)新”概念運用的混亂,作者提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并以陸氏與其作品作為代表論述,觀點明確,且具有說服力。  其四,對比方法運用極為成功。俗語云:“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弊髡哌\用對比手法時,均列近現(xiàn)代書家代表作與陸氏代表作為比較,使論述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并凸現(xiàn)陸氏書法的高度與深度,不僅說服力強,且視角新穎,立論鮮明。

內(nèi)容概要

《陸維釗書法藝術論》是對二十世紀學者、書法家陸維釗書法藝術所作的個案研究,全面論述這位深受傳統(tǒng)文化教育,又曾經(jīng)現(xiàn)代西方文化洗禮的知識分子,在二十世紀時代背景下,是如何一步步成就書法大師形象的。    陸維釗以古典文史之學研究為前導,保持了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文化責任感和使命感。因天才杰出,對傳統(tǒng)廣泛吸收和勤苦磨練,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力?!蛾懢S釗書法藝術論》通過溯源尋流,對他碑學、帖學方面的基奠和成就分別進行梳理,并通過具體作品得到進一步澄清和顯彰。

作者簡介

金琤,女,1971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93年畢業(yè)于浙江美術學院一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一書法篆刻專業(yè),一獲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研究生主干課程班,獲碩士學位。2006年,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篆刻專業(yè),獲博士學位?,F(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研究論文主要有《董其昌、黃道周書法之比較》、《漢曹全碑及其筆法》、《張黑女墓志及其筆法》、《壢代書法名作楷書卷》、《閨閣才情、豪宕出之——簡談現(xiàn).當代女書家作品中的丈夫氣》、《黃庭堅草書形式及其意義》等。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傳統(tǒng)文人與古典品格  第一節(jié) 生命哲學與人生理想  第二節(jié) 新式學堂教育  第三節(jié) 國學根基——對古典文史的精研  第四節(jié) 文化個性與守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粹的自覺  第五節(jié) 書一紙,無他技第二章 書法風格的基奠  第一節(jié) 天資卓越  第二節(jié) 學貫古今  第三節(jié) 耐苦勞懷絕藝第三章 集大成  第一節(jié) 書體之大成——各體皆精  第二節(jié) 筆法之大成——古質(zhì)與今妍兼?zhèn)? 第三節(jié) 風格之大成——多樣化與個性化的統(tǒng)一第四章 創(chuàng)新求變  第一節(jié) 新變的思想基礎  第二節(jié) 畫家之眼  第三節(jié) 形式拓展  第四節(jié) 深醇的魅力結論  新歸何處——陸維釗對書壇的啟示附錄  陸維釗藝術年表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節(jié) 學貫古今  書法運用紙與筆墨為載體進行操作。精神操作層面——人的情感、心理、學識是第一位的,而相比之下,肢體的手工操作屬于第二位。對陸維釗而言,他個人的精神操守豐富而全面,國學、藝術修養(yǎng)在他從事書畫藝術實踐中自然地納入了審美過程中。他的學書過程在于臨摹前人最優(yōu)秀的作品,這個過程不僅對個人人格是一種塑造,同時在積極的審美過程中,接受書畫等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熏陶,并伴隨著審美意識的提升,推動主體的實踐需求,豐富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空間。手工操作如果沒有精神層面的依托,會走向簡單和重復的結殼,而審美越向高級的方向轉化,就越能夠脫離操作的機械和程式。精神操作又必須落實到手工操作上,轉化為書內(nèi)功。由此,精神和肉體是相互辯證合一的,只注重精神性或只追求操作性都將使藝術創(chuàng)作走向平庸甚至惡俗。  程頤有言:“不學,則老而衰?!睂W亦養(yǎng)也,陸維釗的書學過程是不斷學習進步的過程。他博研古代傳統(tǒng),關注近代名家,不為一家一派所囿,從精神和審美的角度廣泛地學習,轉益多師,從意與心方面指導筆與手的關系,操練手工技巧,直至融會貫通,出神入化?! ▽鹘y(tǒng)的學習離不開臨古。與其他藝術門類相較,學習方法的單向性更顯明確。任何書家都不可能超越這一階段而橫空出世。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書法傳統(tǒng),書家如何在其中安身立命,解決怎樣學的問題,成為形成一代大師的重要因素。對書家學習方法與學習對象的考究和溯源,是我們解讀陸維釗書法藝術的關捩點。

編輯推薦

  基于陸維釗書法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陸維釗書法藝術論》將它置于近現(xiàn)代書壇的大背景中,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詳細論述其各體皆精的高度。對隱匿于書體背后的筆法與風格特征,依靠傳統(tǒng)書論,試圖作出現(xiàn)代意義上的美學分析和論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陸維釗書法藝術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作者博士論文擴充而來的一部個案研究,喜歡的書家,不錯。
  •   書的印刷和送貨都挺好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