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體介紹-書法概念(書藝珍品賞析第一輯)

出版時間:2007-5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徐建融  頁數(shù):3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書藝珍品賞析》叢書,精選自東晉至民國年間50位書法名家及10個書法概念,邀請海峽兩岸的學者專家撰文,按統(tǒng)一的編輯體例,系統(tǒng)地介紹了每位書法家的生平和藝術,以及存世代表作的風格特色,并附簡要年表,其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為大眾了解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首要入門書。該叢書蔚成系列,對了解中國千余年來書法藝術的歷史發(fā)展,風格演變及杰出成就,均有裨益。而《書藝珍品賞析》的出版,當為弘揚和發(fā)展傳統(tǒng)書法藝術作出了有益且積極的貢獻。    本書為該叢書第一輯中介紹書寫工具的一冊。

書籍目錄

書寫的工具筆墨紙硯書寫的輔助工具印章、印泥裝裱結語

章節(jié)摘錄

  我們常說:“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也就是說,不管什么藝術形式,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藝術家都可以參與它的創(chuàng)作;也不管什么形式的藝術作品,任何國家、任何民族的人民群眾都可以參與它的欣賞。大體上,這樣的認識當然是不錯的,但唯獨書法藝術,稍稍有些例外。真正能從事書法創(chuàng)作并稱得上書法家的,似乎主要是中國人,而真正能夠欣賞書法藝術的,主要的似乎也還是中國人。當然,日本、韓國的書法創(chuàng)作和欣賞也很當行出色,但它,正是從中國的書法淵源而來,屬于“本是同根生”的同一種藝術。  誠然,包括書法在內,藝術都是屬于形象思維,尤其是造型藝術的形象思維,因而不受國界、民族、語言諸因素的限制。所謂“耳之于聲有同聽,目之于色有同美”,“天下之耳相似也,天下之目相似也”,關鍵在于有沒有能夠欣賞音樂的耳朵,有沒有能夠欣賞美術的眼睛。但是,書法卻與其他的藝術有所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是中國獨有的漢字;用以塑造這樣的形象的“語言”,是中國所獨有的筆墨。這就使得其他國界、其他民族的人士,在欣賞時可能產(chǎn)生障礙。  在這里,需要附帶談談書法藝術的性質問題。作為造型藝術,在許多人的心目中,所謂“形象”,無非是具體的物象,又稱“具象”,或不可名狀的物象,又稱“抽象”。據(jù)此,有人認為書法是“抽象藝術”。其實,這樣的觀點并不確切。因為,書法的形象并不是“不可名狀”的點、線、面,而是非常“具體”的一個個漢字的點、線、面。所以,確切地說,它是“漢字”的造型藝術。  ……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中國美術的核心在“書法”,“書法”不僅是寫字的方法,更是繪畫的基本功。中國的建筑、舞臺藝術,也多與“書法”息息相關。中國美學必須從“書法”入門,中國美學到了最高意境,生命情境的領悟也體現(xiàn)在“書法”中。這套書收錄50位書法大家的生平及作品,上起王羲之。下訖臺靜農。是了解中國書法美學完整的史料。上下一千五百余年,墨痕斑斑。憑案賞玩。歷史滄桑,盡在眼前?! ?mdash;—聯(lián)合文學雜志社社長:蔣勛  雖然我們常說“書畫同源”,但在中國,書法和繪畫仍有很大的不同。繪畫是再現(xiàn)藝術,一個畫家可以將自然界雄渾或秀麗的景色繪入畫中。書法則不同,它是非再現(xiàn)性的。書法中并無“寫生”,臨摹古代大師的法書一直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我們初學執(zhí)筆,便開始臨摹古代大師的杰作,從一點一畫到結字章法,我們在反復的臨摹觀賞中。逐漸熟悉各種杰作的書法語言,并深入到歷代大師的精神世界。即使是一位有很深造詣的書法家,也依然會不斷地回到古代的經(jīng)典,溫故知新,尋求突破。書法藝術就是持續(xù)的歷史性對話,在跨越時空的對話中。中國書法的偉大傳統(tǒng)得以延續(xù)和發(fā)揚光大?! ∵@套《書藝珍品賞析》叢書,為我們學習書法經(jīng)典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mdash;—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白謙慎  《書藝珍品賞析》叢書。精選自東晉至民國年間50位書法名家及10個書法概念,邀請海峽兩岸的學者專家撰文:按統(tǒng)一的編輯體例,系統(tǒng)地介紹了每位書法家的生平和藝術。以及存世代表作的風格特色,并附簡要年表,其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為大眾了解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首要入門書。該叢書蔚成系列,對了解中國千余年來書法藝術的歷史發(fā)展、風格演變及杰出成就,均有裨益。而《書藝珍品賞析》的出版,當為弘揚和發(fā)展傳統(tǒng)書法藝術作出有益且積極的貢獻。  ——北京故宮博物院:單國強

編輯推薦

  中國美術的核心在書法,透過書法,得與歷史對話,《書藝珍品賞析》為弘揚書法藝術作出有益貢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書體介紹-書法概念(書藝珍品賞析第一輯)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此書非常的薄銅板全彩的論述沒什么特別的見地比較大的收獲是看到了幾張有臺灣蕙風堂的文房照片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