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作者:鄧平祥  頁數(shù):68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文獻,從辭義的角度說,原指典籍與宿賢。朱熹注:文,典籍也;獻,賢也。二個注解都說明文獻既是經(jīng)典的、又是德性的,功在歷史的。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2006》,既為文獻,當然在編輯時就應按“文獻”的意旨來要求,然而“歷史”總是在一定距離才能看得清楚,否則就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了。但是一旦有了歷史的距離(時間的跨度和時間的量),由于時間的屏蔽和消解作用,又勢必失去很多真實的東西(感性材料和直覺判斷),這就是一個矛盾。    我們在編輯《中國當代藝術文獻2006》一書時充分考慮到上述因素,故本著盡量客觀如實地編選,力求能為文化的多種需要和歷史提供一個真實的,可供研究、參考、查證、索引的藝術文獻性書籍。當代人編輯當代藝術文獻的優(yōu)勢在于:由于入選的藝術家和入編的材料都是現(xiàn)實的“存在者”,故可資編輯的材料都是第一手的,可信度大;由于是在歷史的“第一時間”內,材料基本沒有流失,亦少有訛傳,故能收到“立此存照”之效。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文獻2006》,  “當代性”是我們編選的一個原則。  “當代性”從辭義上說可以有二義,即當代發(fā)生的文獻;當代性的文獻。在二義中,我們主要取后者,即當代性的。所謂當代性的,系指文獻的文化狀態(tài)。本著這一宗旨,我們編選的藝術家及其作者,基本上都是具有當代文化意義的,亦即是代表這一時代的,在藝術的精神法則和形式法則上都是具備當代意義的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    這樣“當代藝術文獻”在進入歷史之后,就會自然地呈現(xiàn)出“斷代史”的特征。和編年史比較,“斷代史”是歷史的一個斷面,它無須交待歷史的上下文關系,但它卻是歷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正是許多這樣的歷史的環(huán)節(jié)構成了整個的歷史?! ∪绻麑?0世紀發(fā)生的“85思潮”,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標識性的起點,那么中國的當代藝術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的歷史了。在這短短的二十多年歷史中,中國的藝術經(jīng)歷了從來未有過的變革,而變革的一個根本特征就是藝術和中國整體的文化思潮和思想運動共起落、共命運。在這個過程中,藝術作為文化的一個同構體系表現(xiàn)得這樣的鮮明,鮮明性顯示出了藝術(視覺藝術)在文化變革中的敏銳性和前衛(wèi)性。

書籍目錄

前言之一前言之二蔡錦蒼鑫曹力曹小冬常青朝戈陳鴻志陳琦陳淑霞陳曦陳興偉陳余陳彧君成勇叢培波崔憲基鄧箭令鄧榮斌丁方杜可西段建偉范勃方力鈞方敏俸正杰李虹李路明李曙光李天元李梟李新華李彥伯李洋李胤梁長勝梁敏齡子劉大明劉虹劉宏源劉竣劉軍劉騏鳴(劉琦)劉慶和劉紹雋劉小東劉彥劉延剛劉野架上作品……雕塑影像廣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06-中國當代藝術文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