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花亦果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葉球  頁數(shù):380  

內(nèi)容概要

  《亦花亦果》不分輯,更沒有目錄;沒序,沒后記,甚至沒有寫作的年月日;如果對以,希望也不要編頁碼。這不是標新立異。翻到哪,看到哪,只是片言只語,大半屬自說自話。囈語是我說故事的一種方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弄色,一朵一朵開也好,旖旎魅惑,若是亦花亦果,也獻給家人和三教九流的朋友們。這才是有意義的事。管他們認不認得字,管他們喜歡不喜歡。光芒格致。

作者簡介

  葉球,生于60年蘇州。著有詩集《后園》、《原來》、《如果》、《滂沱》,長篇小說《零零碎碎》、《生平一瓣香》、《蘇州迷墻》等。2011年6月去世。

章節(jié)摘錄

  先出胥門,再到吳趨坊,吳趨坊靠近古閶門了,然后摸到了寶林寺前,經(jīng)過十間廊屋,到了文衙弄,十點準進了藝闌大門?! 〗▏谶@之前已在延光閣等候了?! ∥胰ミ^的蘇州園林中,以為藝圃的延光閣是最賞心悅目喝園林茶的地方。延光閣臨池的一面,為一飽春色,窗戶很用心地被全卸掉了,頓時有了這樣一個感覺,仿如一個大家閨秀突然肆野了起來。建國盛情,好茶一杯,憑欄放眼,禁不住對一石一水、一草一木會心微笑?! ∫呀?jīng)記不住二十年前這里荒蕪的模樣了,我甚至很有心機地在懷念二十年前這里的一時一刻。二十年,彈指一揮間,歷史依舊蒼涼、依舊殘缺,不知道,我還能記起什么?仿佛在舊衣櫥里尋找纖靈纖感那樣精心。  卻什么也記不起來了。  一頁小折子的注解:藝圃始建于明朝,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的園林,原名“藥圃”。明末清初為名士姜埰所有,叫“敬亭山房”,后其子更名為“藝圃”。清道光年間為綢業(yè)公所的“七襄會所”,民國后荒廢為民居。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藝圃,是1982年政府在原址上重建的。  我用自己習慣的方式,讀著折子,踩著箭頭,打打勾勾,閱讀著小小五畝園林:世倫堂(文震孟當年的舊名)。東萊草堂→山東人姜埰→月廊→小姐繡房→月洞門→博雅堂→蒼蘭→延光閣→碧螺春→東廂房旸谷書室→愛蓮窩→講學讀書→西廂房思敬亭(相傳清代咸豐年間,太平天國攻打蘇州,數(shù)百人害怕城破受辱,跳池自殺,后人在此筑室,以示思念和敬仰)→響月廊→修竹、芭蕉、臘梅→芹廬→南齋→香草居→鶴柴軒→渡香橋(香風暗渡之意)→千瓣重臺白蓮(已是不復舊景)→乳魚橋→乳魚亭(觀魚而罷釣),王士謙有詩云:幽人知魚樂,為復知魚汁;策策與堂堂,宛有江湖意。時逐落花來,更向空明逝→朝爽亭→浴鷗庭院→思嗜軒(姜埰吃棗)→博飪齋→博飪餅屬、面麥之食,為姜埰書齋,以不忘其本……  走完讀完,就這樣簡單,也不那么簡單,還有許多問題,比如,為什么一個明朝人就不愿做清朝官?等等;還有許多假山,我爬不上去,只得遠望默讀?! ∥曳浅T谝獬で澳莾煽脜⑻齑髽?建國說造園有說法,前櫸后樸,前面一個舉人趾高氣揚地走著,后面一個仆人搖頭晃腦地跟著,活脫脫一幅世態(tài)炎涼的畫卷,也道出快節(jié)奏后的靜謐和呼喚。  ……

編輯推薦

  我們愛所憎之所,我們又憎所愛之地。我們離開了所愛之地,卻竭盡一生歸返。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亦花亦果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