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親歷記

出版時間:2011-6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張志浩  頁數(shù):200  
Tag標簽:無  

前言

  序  兩年前,百年一遇的經(jīng)濟危機讓我在股市里面損失了一些金錢,我很懊惱,很想扳回來,那時的我覺得錢很重要。  兩天前,我乘坐中國國際航空CA929航班來到日本。踏上日本國土的第二天,就遇到了千年一遇的日本大地震,9.0級,比汶川大地震還大數(shù)十倍的能量在頃刻間宣泄而出,整個大地如海浪般起伏不定,雖然在離震中200多公里的東京,想在地震的那一分多鐘內(nèi)在房間里站立起來,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覐奈措x死亡如此之近,近到我的生命完全由上天掌握。其實不止是我,整個東京上千萬性命是否會頃刻間灰飛煙滅,全掌握在上帝的一念之間。當時的我覺得生命原來如此可貴?! ?.0級地震,風云為之變色,東京在地震的一小時內(nèi)下了一場怪雨,震中之一的福島更是三月飄雪?! ≌麄€福島的狀況可以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來形容。海嘯卷走了列車、飛機,還有無數(shù)的轎車,數(shù)千棟房屋在海嘯中不見蹤影,而殘存的建筑中,煉油廠在燃燒,煤氣泄露的民宅大火熊熊。但最讓人揪心的卻是,福島核電站是否會變成第二個切爾諾貝利到現(xiàn)在仍然不得而知。天災雖然慘烈,但日本政府和民眾的應對卻很從容。余震未到,直升機已經(jīng)升空巡視,救火車也已進入各個街區(qū)防止次生災害發(fā)生。福島所有自動售貨機震后自動轉換成免費模式,而三菱銀行則為每個丟失了銀行存款證明的人發(fā)放10萬日元救急金。3月11日夜整個東京地鐵停運,數(shù)百萬人滯留,地鐵站滿是等候的人群,但沒有一個人暴躁地叫罵,大家都很理解地鐵需要檢修后才能運行;去接丈夫的車輛造成了東京有史以來最大的塞車,所有道路無邊無際地堵著,但是,整條道路聽不到一聲不耐煩的喇叭,聽不到一句抱怨的話,你能聽到的,只是決定步行回家的丈夫們堅定而整齊的腳步聲?! 『芏嗳说郊?,應該已經(jīng)天亮了吧。地震當晚余震一夜未息,我被房子的搖動驚醒了4次,但起來之后,整個東京,依然靜謐美好?! ”M管煤氣還未恢復,手機信號也不穩(wěn)定,喪失了三分之一電力的東京短期內(nèi)也無法燈火通明,但是,災難終將過去,人類還將生存。地震第二天下午,我背著相機去尋找生命中的美好,也許,這才是我人生中真正應該留意的?! ?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于日本東京不知疲倦的余震中

內(nèi)容概要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并引發(fā)海嘯,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爆炸,引發(fā)核危機,核輻射向全世界擴散……這是被歷史永遠銘記的一刻。這一刻,讓一個與日本有著血海深仇的中國人與16年前經(jīng)歷了關西阪神大地震的年輕人諏訪太一戲劇性相逢。命運,不可抵抗的命運,讓他們一起共面災難,又一起深入災區(qū)見證災難。
他們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碰撞?地震后,官方報道之外,日本的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海嘯真是日本海底核試驗引起的嗎?東京電力公司到底隱藏了什么見不得人的秘密?中日救災機制有何差異?日本年輕人如何看待那場幾十年前給中國人帶來的比地震危害還深重的侵略戰(zhàn)爭?請讓作者用震撼的鏡頭和客觀的筆觸帶給你真實的答案。

作者簡介

  張志浩,專職法醫(yī),業(yè)余作家,移民日本第二天就遭遇了9.0級大地震,隨即親赴災區(qū)做志愿者,同時創(chuàng)作《日本大地震親歷記》。平日癡迷看書與攝影,已出版暢銷書《我是法醫(yī)》第一季,該書被譽為國內(nèi)第一本由法醫(yī)寫就的經(jīng)典案例。即將出版我是法醫(yī)第二季《面具》,正在創(chuàng)作《我是法醫(yī)》第三季《太極》。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今夜無人入睡
  決定我們走向何方的是命運的安排而不是我們的意志。而我這次來日本的經(jīng)歷就仿佛是命運的一個嘲弄,它再一次用輕蔑的神情向人類證明,你們怎么想的完全不重要。
第二章 距離地震24小時
  縱橫交錯的地鐵線把新宿變成了一個龐大無比的地下蟻巢,如工蟻般形色匆匆的路人并不知道死亡原來已經(jīng)離他們?nèi)绱酥?4小時后,昔日鮮活的生命或許轉眼就會灰飛煙滅。
第三章 地震了!命運,不可抵抗的命運
  在天災面前,人類所做的一切努力如同兒戲,10余米高的海嘯騰空而起,向巖手、福島、宮城等地襲去,深入陸地10余公里,輕而易舉地推開戰(zhàn)機、卷走汽車,把4列運行中的火車如同玩具一樣拋到一旁,更將數(shù)萬座房屋夷為平地,也將萬千生靈帶回海洋。這場劇烈的海嘯甚至在太平洋橫行一圈到達美國后,還將至少5人卷進了海里。
第四章 核能危機——怪獸在咆哮
  余震和核電危機,如同暗夜中隱藏的兩頭吸血怪獸,已經(jīng)磨尖了的利爪發(fā)出令人恐懼的寒光,低沉的咆哮在它們的喉嚨里滾動。它們隨時都會從黑暗中跳出,擇人而噬,而我就在近處,已經(jīng)聽到了它們壓抑的怒吼,甚至聽到利爪在地面摩擦發(fā)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
第五章 恐懼如暗流涌動
  日本人真的不怕嗎?回答是否定的。地震之后,特別是核危機出現(xiàn)后,種種跡象表明日本人的集體情緒在悄然發(fā)生變化:男人們雖然都在堅持工作,但很多人已經(jīng)悄悄將老婆、孩子送回了老家;擔心再次地震后地鐵停運,汽車變成唯一的逃難工具,東京一度又出現(xiàn)了排隊購買汽油的現(xiàn)象;LV、古馳等奢侈品商店一改以往的門庭若市,變得門可羅雀;伊勢丹、高島屋、西武等百貨公司銷量一跌再跌,旅游公司業(yè)績慘淡;各種放射性醫(yī)療機構的電話被打爆……
第六章 征召——面臨生離死別
  3月15日凌晨,我被妻子的電話鈴聲驚醒,在日本,大家一般都很尊重別人的私生活,單位也好,朋友也好,這個時候打電話自從我到日本以來絕無先例。半分鐘后,妻子掛斷了電話,淡淡地對我說:“全單位被征召去應對福島核危機,汽車已經(jīng)在單位門口等了?!?br />第七章 核擴散——匯入逃難的洪流
  走出門外,我親身體會到工作時無法體會到的東京人恐慌的氣氛。不僅是酒店客滿,往大阪方向去的新干線也是人潮涌動,東京所有進入新干線的重要中轉車站,東京、橫濱、町田購票的人都排起了長隊,隊伍轉了幾個彎,都延伸到了車站外面……這情形簡直和中國春運有得一拼了。
第八章 第二個切爾諾貝利
  車廂的電子信息牌還在不斷地播放著壞消息。由于長時間灌注海水到高溫的核反應堆上,核燃料棒外面已經(jīng)結了厚厚的一層鹽,重量以噸計算,這使燃料棒散熱更加困難,必須立即用超純水代替海水灌注了??涩F(xiàn)在需要的純凈水不是幾瓶,而是數(shù)百數(shù)千噸,哪里有這么多的儲備?更糟糕的是,外殼已經(jīng)破損的核燃料棒周圍的鹽那還是鹽嗎?那簡直就是放射源,這么多放射源怎么處理?
第九章 穿越死亡之城——福島
  現(xiàn)在的福島因為核危機已經(jīng)劃出了30公里的無人區(qū),任何人不敢進入,就連日本媒體發(fā)布的關于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所有圖片都是在30公里之外用超級長焦攝像鏡頭拍攝的,這里是我們無法到達的區(qū)域。……要進入災區(qū)其他兩個縣的話,我們必須從福島縣中央穿過。
第十章 尋找生的希望
  我們臨時決定到附近的難民安置中心去看看,尋找一些生的希望。在路邊,我們發(fā)現(xiàn)一棟只剩下半截的房屋,上面用斗大的字寫著:“別弄壞了,屋主啟!”這不僅僅是對自己過去生活的堅守,這是如同施瓦辛格在每部電影最后“我一定會再回來”般的男子漢宣言。有這樣鐵打的性格,災區(qū)總有一天能重現(xiàn)光彩。
第十一章 櫻花——生之絢爛
  重見東京的繁榮美麗,我們簡直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晚,往年3月就該漫天開放的櫻花直到前幾天我離開東京的時候還很寂寥,現(xiàn)在終于鋪天蓋地地燦爛了起來。
  雖然知道生命短暫,但櫻花就這么決絕地開了,開得是那么的燦爛,燦爛得不計成本,燦爛得沒心沒肺,燦爛得扣人心弦。
后 記

編輯推薦

  如果你愛日本,你應該看看這本書;  如果你恨日本,你更應該看看這本書;  如果你思索生命的真諦,你就絕不能繞開這本書;  中國作家日本地震驚魂記 重生與發(fā)現(xiàn)之旅!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日本大地震親歷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0條)

 
 

  •   重生與發(fā)現(xiàn)之旅

    ◎陳怡

    誠如作者張志浩在前言中所說,本書用筆和相機忠實地記錄了人類歷史上“足以讓災難片《2012》相形見絀”的一場大浩劫——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發(fā)生于日本東北部海域、震級高達里氏9.0級的大地震,及其引發(fā)的巨大海嘯和舉世矚目的福島核危機。作者用驚心動魄的文字和上百張親手拍攝的圖片,介紹了他極富個人色彩卻又相當能引起國人共鳴的旅日之旅,從漂洋過海的猶疑無奈到親歷地震的驚懼惶恐再到探訪災區(qū)的震撼感動……這種誠懇直白的心理剖析和微妙幽深的情感體驗,無疑使本書超脫了一般的災難紀實或報告文學:它生動的故事性和直面現(xiàn)場的沖擊性取代了平鋪直敘的枯燥與刻板,讓人跟隨作者回憶的步履不時陷入憤慨、憂慮、恐怖、同情、敬佩、感動等種種情緒的波瀾中。每一個讀者都會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完成從冷靜的看客到精誠的思考者這一角色轉變,也許這也正是本書的最大魅力之所在。
    張志浩是一名中國法醫(yī),他移民日本第二天就遭遇9.0級大地震,這種不知道該不該稱之為“有緣”的奇遇,既是本書得以誕生的契機,也是作者本人人生經(jīng)歷和價值觀念發(fā)生重大轉折的引子。緣何一名祖上與日本結下了血海深沉的中國人會在地震發(fā)生后主動請纓親赴災區(qū)做志愿者?這個一直對日本懷有特殊敵意卻不得不對現(xiàn)實妥協(xié)移民去日的中國人,怎樣克服了背井離鄉(xiāng)的惆悵、展開異地生活的迷茫,怎樣化解了夫妻間的不滿和矛盾從而挽救了瀕臨失敗的婚姻?這場災難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從大地震中學到了什么?……種種疑問和懸念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讀者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投入到對東日本大地震的私人化解讀和揭秘中。但是作者的用心顯然遠不止于此,他通過安插諏訪太一這條敘事輔線不動聲色地串入日本人自己對阪神大地震的回憶與反思,大大豐富了本書的內(nèi)容與層次。另外,諏訪太一也是一個獨特的取材和審視對象,他是一個擁有獨立思想、滿懷抱負、具有國際視野的年輕人;他家境殷實,就讀名牌大學,是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他親眼目睹了阪神大地震帶給親人同胞的創(chuàng)傷和痛苦;他屈從于父親的壓力學習了不喜歡的專業(yè),為不能自主地選擇未來而郁悶彷徨……正是從諏訪太一的本地人視角出發(fā),本書在記錄災難的基礎上對日本人的國民性格和危機觀念進行了深層解析,雖然這種解析因為時間、條件有限(作者本人遭遇了地震,之后又親赴災區(qū)救援災民,該書是其救災途中所寫)缺乏系統(tǒng)的歸納整理和嚴密的邏輯推理,顯得有些散亂,但就其借鑒和啟發(fā)意義而言,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通過作者的描述,我們認識到地震的次生災害往往會給人類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造成更大損失,比如地震引發(fā)的海嘯是人員傷亡的主因,大火和爆炸則加劇了形勢的惡化,能源供應的中斷和交通的堵塞是災后修護、重建的最大難題,核能危機則使全世界特別是周邊國家坐臥不安……作者特別提醒我們要警惕災難后的深層危機,即受災地區(qū)經(jīng)濟資源、人才和信心的流失,尤其是軟實力的流失會導致整個社會失去活力。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中國也是一個自然災難頻發(fā)的國家,我們的政府在災后重建的規(guī)劃與實施中,除了財政、行政扶助等常規(guī)應對之策,還應格外重視“地域文化的重現(xiàn)”和“地域性格的重塑”問題。地震發(fā)生后日本社會迅速而有效的通告、修護機制,健全而成熟的災害管理、操作流程,以及日本民眾的危機意識和職業(yè)道德值得我們學習。但我絕不贊成一味地“是人而非己”——極力褒揚日本政治的成熟而大加批判中國體制的缺陷;極力夸贊日本公民的道德品質(zhì)而大加撻伐國人的素質(zhì)。部分媒體和知名人士的評論甚至上升到民族劣根性的高度來進行自我批評,著實有些聳人聽聞和不負責任:一則無視了中日兩國政治、文化、民眾心理的差異,二則于實際行動和具體操作上無絲毫幫助?!澳脕碇髁x”不是空話,政府應在國情允許的范圍內(nèi)擇取好的行政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規(guī)學習之,我們每一個公民也責無旁貸,從現(xiàn)在開始逐漸培養(yǎng)起危機防范意識,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懂得如何篩選信息、自主決策。惟其如此,我們才能抵制謠言、防止動亂,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讓安全落到實處。
    跟著作者的筆觸行走,你會發(fā)現(xiàn)這不僅是作者本人的日本大地震親歷記,也是我們每一個讀者的日本大地震親歷記,我們和作者一起認識和發(fā)現(xiàn)熟悉而又陌生的日本和日本人,從而完成了一個自我審查、自我解惑、自我提升的心靈旅程。
    日本是一個說不盡道不明的話題,它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也是中華文明的學習者、后繼者;它曾經(jīng)在中國的土地上制造了無數(shù)的殺戮和劫掠,也曾為中國的民主主義運動提供了范例和榜樣……如此漫長而復雜的歷史糾葛讓我們對它又愛又恨、感情復雜,但無論你是愛它還是恨它,它都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對手或者朋友。即使不到日本,即使沒有經(jīng)歷過大地震,你也能從《日本大地震親歷記》中探查到一些你想知道或者應該知道的秘密!
  •   世界太小,地球上的每一個傷口都讓我們疼痛,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離我們并不遙遠,災難的警鐘,并非只為日本人敲響。作者反思了人類該如何利用高科技、人與自然應該如何和諧相處、生命的尊嚴與意義、中日災難文化的差異性問題,還是很能啟發(fā)讀者的。該書值得一看。
  •   1945年的日本。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襲擊后3天,兩地的電車就恢復了。這次日本遭受人類史上最高震級的地震之一,福島核電站泄漏,人們還是次日就照常上班。地震之后,即使是社會最纖細的血管也在冷靜流通。日本郵局仍然在準時送包裹。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是個災害頻發(fā)的國家,對待災難,日本人仿佛安之若素。其實,日本人并非無懼地震,而是一如他們的建筑和橋梁,彈性生存已經(jīng)嵌入到這個民族當中,使之在其社會受到?jīng)_擊時,依然能通過搖擺和彎曲來適應。忍耐力、生存以及復興所持有的集體榮譽感,使得日本盡管先前飽受毀滅與經(jīng)歷原子彈爆炸的慘狀,依然能在1945年后漸漸地復原,并且取得經(jīng)濟上的奇跡。不管我們對日本抱有何種復雜的心態(tài),不得不承認的是他仍然是我們可怕但也可敬的對手。
  •   我比較敬佩日本人在如此大的地震海嘯后的行動,他們的有條不紊令我驚訝
  •   因為做過法醫(yī),作者面對災難和生死時更加冷靜和豁達;因為是作家,作者的筆觸和圖片更加激情。他客觀而又深情地敘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歷程,感嘆生命的渺小、人類的無助、自然的偉大和殘暴;感佩日本人面對生死的態(tài)度和西西弗斯似的精神。生命只有一次,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從書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并引發(fā)人類與自然該如何相處的思考。
  •   日本在災難面前的表現(xiàn)值得我們深思
  •   本來我也就沒有什么仇日情節(jié),可以說我自己本來就是一個比較中立的人,好的、壞的我都知道,想要了解,反正對于日本我就覺得人家的秩序,組織性都比部分國人強就是了
  •   多個角度看日本
  •   因為親歷 所以真實
  •   不錯,很真實,作者的的情感到位
  •   之前沒有注意到有這本書,看到后購買,希望對防災有一定幫助,還沒有看,有空的時候再看。希望多些實際的實際例子,少些文字上的無用的東西。這樣可以作為資料保存。
  •   看過作者的很多書,感覺收益不少、
  •   為了寫畢業(yè)論文買了這本書,里面有很多我想要的內(nèi)容。很滿意!
  •   寫的很好,很好。
  •   說實話,這本書比較失望,讀完后沒有能夠從中學到什么,看一看還好。不過發(fā)生這樣的災難,心情還是很沉重。
  •   寫得還是不錯的,但是書中有些內(nèi)容不是很客觀,還是有些親日的。
  •   買這書久違了用作論文資料的 用上了 好書~!
  •   主要內(nèi)容是作者親歷,勝在真實.可以當見聞看
  •   只是講了些經(jīng)歷,詞藻太過華麗,很多事在新聞上也可看到
  •   一般,對我寫論文沒幫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