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長江文藝 作者:孫云曉 頁數(shù):27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孫云曉三十年教育實踐集大成之作為千萬父母量身打造教子書
作者簡介
孫云曉,1955年2月生于山東青島,現(xiàn)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副理事長,《少年兒童研究》雜志總編輯,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1999年被國務院表彰為有突出貢獻的教育科學研究專家。2000年被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授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健康人格 第一章 自信導致成功,自卑導致失敗 喚醒孩子們心中沉睡的自信與自尊 警惕“習得性無助” 讓孩子相信“我能行” 不要吝惜贊美孩子 第二章 愛心成就未來 培養(yǎng)孩子有孝心 珍惜孩子的愛心 學會欣賞他人 用真情啟迪孩子心中的愛 第三章 沒有責任心的孩子長不大 敢于對孩子說“不” 巧妙運用自然后果法 家庭責任感要從小培養(yǎng) 做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 第四章 自制是做人的準則 讓孩子學會等待 重視理財教育 預防孩子患上“電視病” 第五章 挫折是一種人生的財富 失敗也是一種人生體驗 引導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培養(yǎng)“彈性兒童” 懲罰的前提是尊重第二部分 關系的好壞決定教育成敗第三部分 習慣決定命運第四部分 與孩子一起成長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我認為,她關于親子關系和教養(yǎng)方式兩個家庭環(huán)境因素的分析建議尤為深刻,例如關于親子關系對初中生電子游戲使用問題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的觀點,值得格外重視。在趙春梅博士看來,破壞性的父母沖突使孩子感到應對能力差、自責、夾在父母之間左右為難并感到父母婚姻關系不穩(wěn)定,無法獲得情緒上的安全感,更有可能選擇玩電子游戲來逃避煩惱并重新獲得情緒安全,而且更傾向于玩暴力程度高的游戲。父母沖突還會影響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方式,給親子關系帶來負面影響。親子關系冷漠或沖突激烈的孩子往往自我價值感很低,以消極的方式對待自己和他人,缺乏成就動機,因此往往學習成績和人際關系都比較差,攻擊性也比較強。親子關系不和諧還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監(jiān)管的意愿,也會降低孩子對父母監(jiān)管的接受程度,從而削弱父母教育的效果。這些孩子更容易沉迷于電子游戲而出現(xiàn)沉迷和沉迷傾向,所玩游戲的暴力程度也較高,而且更看重游戲中的暴力內容。而家庭關系和諧的孩子則情緒穩(wěn)定,進取心強,而且對人友善,發(fā)展情況良好,沉迷于電子游戲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我之所以如此肯定趙春梅博士的論斷,并非只是出于個人偏好,而是依據(jù)科學研究的發(fā)現(xiàn)。2009年,我們進行過青少年網(wǎng)絡沉迷問題課題研究,課題組成員深入到27家網(wǎng)絡傷害矯治機構對受害青少年及其父母、矯治工作人員等進行立體式的訪談,小組訪談和深度個案訪談近千人以上。研究中最重要的結論告訴我們,缺乏支持性的人際關系是未成年人沉迷網(wǎng)絡的根本原因。比如,沉迷網(wǎng)絡的未成年人的人際關系如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不良的現(xiàn)象都較多,較非網(wǎng)絡傷害者更孤獨,與人初次交談更困難;尤其是與父親關系不良的問題突出,父母與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動相對較少。顯然,這些發(fā)現(xiàn)與趙春梅博士的結論是一致的。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那么,究竟該如何預防青少年沉迷網(wǎng)絡呢?在趙春梅博士看來,要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電子游戲沉迷以及沉迷于暴力游戲所引起的種種問題甚至悲劇,不能靠簡單地阻止他們接觸電子游戲。畢竟電子游戲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最喜愛的娛樂活動之一,本身并不是必然有害,禁止他們玩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明智的。解決初中生電子游戲使用問題的關鍵在于,從根本上消除導致他們對電子游戲產生依賴的心理壓力,改善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首先就是家庭環(huán)境。
編輯推薦
《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如果您想喚醒孩子心中的自信,請翻開第7頁;如果您想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請翻開第33頁;如果您想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請翻開第43頁;如果您的孩子不能正確對待挫折,請翻開第52頁;如果您的孩子沉迷網(wǎng)絡,請翻開第86頁;如果您想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請翻開第116頁;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運動,請翻開第171頁;如果您想與孩子一起成長,請翻開第189頁;孫云曉三十年教育實踐集大成之作為千萬父母量身打造教子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