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沉河 編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前言
按照編選者的意思,(《本草集》這本詩選的另外一個名字應該叫“自然之書”;而且,因詩選的題旨集結在本書中的詩人也都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或者更早年代的中國出生的——這是農耕生活的最后一代親歷者。那個年代的中國,自然生態(tài)有點像今天朝鮮的樣子,因為國家在規(guī)劃工業(yè)化的同時,一度堅決地反城市化、反商業(yè)化,堅決地用意識形態(tài)和種種制度的屏障阻擋了資本主義的全球化沖動,使得中國的山水沒有遭到“自由”的開發(fā)和污染,也使得至少多了一代中國人暫時避免了“城市化”帶來的焦慮、壓抑和分裂,仍然能夠體驗到農耕中國的山水田園之美,在相對簡單、淳樸的世態(tài)人情中,在悠然緩慢的時光流逝里,心安理得地享受自然無窮的恩惠,愜意于精神世界的安寧和完整?! ∵@樣的一代中國詩人當然不是大自然的陌生人,對于他們來說,農耕時代的萬物眾生,不是觀光客收藏的明信片風景,而是曾經處身的一個個地域性特點迥異的時空場景,有著變動不居、氣象萬千的山光物態(tài),生生不患的盎然生機,交融著每一個個體生命的真實;或者說,大自然就是人類身體之外的另一種大身體,與每一個人類個體共享同樣的生命整體,有著相同的運動節(jié)奏和韻律。人生之美就來源于這種大生命之美,只要我們進入天地之間,就能體會其無比倫比的魅力,在相互的交感共鳴中,獲得無盡豐富的藝術情趣:“那些美,得于氣”?! ∪欢诮裉?,這樣的美正在因為遭受摧殘或遺棄而變成“故事”,變得“特別荒涼”,讓人疼痛到流淚。它的領地正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遠,遠在時間之外,遠在高速公路之外,而只能無助地縮減到回憶之中、詩篇之內。
內容概要
這是一部“百位詩人寫自然”的詩選。 本詩集以詩人現(xiàn)居地分“金”、“木”、“水”、“火”、“土”(它們分別對應“西”、“東”、“北”、“南”、“中”)五卷,每卷再以詩人年齡大小排序。因黃鶴樓位居湖北武漢,故在“土之卷”中設“本土特輯”收納現(xiàn)居湖北部分詩人作品。
書籍目錄
序言 錢文亮,那些美,在時間之外金之卷 于堅/蒼山之光一秒鐘前在群峰之上退去談論柳樹素馨花 翟永明/在春天(之一)在春天(之二)重陽登高 凸凹/登黃鶴樓,或中年議事物,或河風吹來聲聲慢,或我的海棠生活 楊森君/清水營湖水洞溝峽谷 李元勝/因風寄意佛圖關小路山水湖 娜夜/鄉(xiāng)村半個月亮 阿吾/大山和長江 沈葦/沙漠殘章風景:庫爾德寧 姚輝/大路雨 古馬/羅布林卡的落葉青海的草玉門關小立 雷平陽/乘飛機去臨滄途中自鸛穿著袈裟的江灌木叢《怒江記》之五 啞石/露營邛崍連綿群山不知名之蔥蘢山凹中七月某周末,與老孫、李君等游邛崍花楸山歡樂自然詩 伊沙/無題(24)無題(25)無題(94)無題(135) 馬海軼/布哈河河要向北了 張聯(lián)/有一個名字叫簇擁在太陽落下山的一刻鐘我和父親看著落日的橙色好似閑了又好似不閑在這整個下午里飛舞著雪花兒 李志勇/泉白樺樹櫻桃 花語/它們依然低頭吃草我又看到了秋天的櫸樹仙桃西郊的黃昏 馬非/所愛江南格?;愋∪聵淙~,混凝土秋天的山上散步者陷于哀傷 李海洲/春上厥類的故鄉(xiāng) 楊曉蕓/自然的安慰逐月者 張正/從前和后來鹿烏龜北方的下午 周公度/在玉女峰木之卷 陳東東/短章一江漁火七月二十五日在青城山的濃蔭里在山中一個小站等車 馬休/鷓鴣冬天晨青龍寺夏 龐培/風鄉(xiāng)土塵雨秋耕 黃梵/蝙蝠郊游又見北方的山 潘維/彩衣堂雪事 小海/勸喻田園 俞強/山中 克文/云中漫步稻草人 龔純/秋天的一些植物和事情靜寂的樹木 黑陶/獲稻之夜黎明彗星 王夫剛/一次漫游樹和樹林河流 倪志娟/山間樹語在船上 孫磊/沼澤時間的脂汁十月 宇向/月亮陽光照在需要它的地方 那勺/一天或者其它在鄉(xiāng)下5月18日 葉麗雋/秋天使我野心重重在平原村野蜂春水吟 韓宗寶/曠野河水在夜里經過水電站 津渡/木柴堆場的麻雀樹頂?shù)墓饩€海邊 陳亮/土豆蛐蛐 育邦/野貓在草叢中高傲地逡巡……秋夜 韓春曦/詠黃鶴樓水之卷 孫文波/登首象山詩札之一登首象山詩札之二登首象山詩札之三登首象山詩札之四 于耀江/冰也是水平原上 張曙光/雨蘋果樹松花江 王家新/從城里回上苑村的路上柚子第一場雪布谷 馮晏/國家公園記憶被記錄的細節(jié)之68:微觀被記錄的細節(jié)之69:晝夜 柳宗宣/和小二步行穿過高樓金登首象山記 安瀾/風雪故園 臧棣/祖國叢書他鄉(xiāng)叢書金色秘密叢書未名湖 東籬/晚居落日 魯西西/柳樹的五種形式 唐晉/春天天鵝古渡 侯馬/花非花國賓館林湖暮色 藍藍/你的山林正午 桑克/興凱湖春花田野 左岸/一只晴朗的蘋果一分鐘的鳥冰乳房 君兒/寫在河流的背面桃花雪 周瑟瑟/荷塘草枯了 安琪/康西草原陰山在后我看著樹枝黑色的筋骨感到很奇怪 十畝之間/春天是邁碎花步的小女子在草原東南風打破一冬的沉疴 葉匡政/人間世郊游冬天的環(huán)城公園 周偉馳/望星空的人河流蝙蝠 楚天舒/就在這里安個家吧下雪了 韓玉光/青龍街這首詩獻給鄉(xiāng)村枯河道雨中大雁塔 晴朗李寒/親愛的星辰微雪 廣子/在懷寧鄉(xiāng)下遇見一頭水牛母馬愛人 蘇淺/蘋果樹下湖上落葉 趙卡/謳歌敗草吹散風吹草原羊群洗澡 朵漁/深秋進山雨前書有一點薄薄的小雪……青山 姜了/水質蜻蜓病蝴蝶 孫慧峰/甜蜜的暴力瓢蟲,瓢蟲 趙大海/蛙鳴之夜蟋蟀 陳均/生活之累云意詩霧意詩 邸長鵬/島星光 胡續(xù)冬/木棉槐花雨一個路遇火燒云的男人 辛泊平/花事秋天的銀杏 沈浩波/流水湯湯 孟醒石/樹林麥收時節(jié) 余旸/2060年的野草頌荒野 牧子/草原晨景平原三月 李成恩/皖地即景八月的細雨火之卷土之卷土之卷:本土特輯編后小記
章節(jié)摘錄
尤其是站在峰頂,再一次遠眺, 看見霧靄籠罩的機場烏龜殼一樣的屋頂, 心中更加明確什么是人;無論怎樣的大欲望, 也大不過大地。所以,應該讓內心像天空一樣, 最好只呈現(xiàn)一片空洞的藍色: 然后,感覺進入比空洞更絕對的虛無 ——只有虛無是永恒的。就像看不見的風, 讓每一棵樹、每一株草、每一朵花發(fā)出聲音, 成為充滿奧秘的音樂。聽,成為向沒有致敬; ——致敬巖石;構成陡峭山勢的巖石, 沒有生命卻擁有不朽;沒有變化, 卻成為變化的見證——相比我們總是 期待文字成為見證。但是,又能見證什么? 當我寫橡子殼、絨球草;當我寫下山的 途中,碰上開著寶馬來登山的一家人?! 〉鞘紫笊皆娫 獮榱谛⑽鱽碓L而作 登山,不是為了看風景,也不是 為了鍛煉身體。登山,是尋找一首詩?! ∷赡苁菤埓娴姆e雪,干枯的落葉, 和叫不上名字的各種灌木,還有突然飛起的 全身褐色的野雞。但它們都比不上山頂?shù)娘L; 它飛鏢一樣刮過耳邊,就像在給與你 詩的節(jié)奏:必須強烈,必須刺激人的耳膜 ——不要說,還真是有用,一下子你就找到了 應該怎樣遣詞造句,應該讓什么物象入詩 ——孤獨、沉默,面對蒼涼:或者:轉換、偏離, 人也是樹。你讓這些構成一個整體。讓它們要么 表示內心的圖像,要么傳達世界的聲音?! 《矣纱丝吹?,任何時候,都必須扼制輕慢之心, 對每一種事物有敬畏的態(tài)度——是的! 怎么能不這樣呢?就像這山上的每一塊巖石, 每一棵樹,甚至看林人居住的六角形小樓, 它們的存在就是大地的見證——見證我們向遠方 眺望——氳氤的霧氣籠罩下,所有的建筑 都像漂浮物,猶如在未知中遠航,卻又不知 會駛向何處——我和你當然也是……這樣?! 〉鞘紫笊皆娫摹 ±@過棘叢,踩著雨水洗過的礫石, 今天的攀登是今年第一次——入眼的 綠色,我必須用蔥蘢來形容。很養(yǎng)眼! 雖然見過多次,我仍要說出贊美之辭?! ×卵?、野山桃,翡翠般的山棗, 帶給人安靜的感覺。盡管我已經喘著粗氣, 仍然陶醉于這樣的安靜一直到登上山頂, 直到在守林人居住的嘹望塔前坐下來, 回望平原,紅磚村舍,波光粼粼的引水渠, 以及遠方灰色薄霧中的城市。我想起 與人聊過多次的話題:一山有一山的靈性?! ∵@座山的靈性是什么?不是它的名字, 是每一次置身其中,它都能帶給我詩句?! 〗裉焱瑯尤绱恕媸堑巧饺缦炊Y?! ∷刮蚁胝f,山水對人的教育非常仁慈, 遼闊而絕對——猶如“一切的峰頂”?! O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現(xiàn)居北京。 還有準備越過石頭漂得更遠的樹葉 我用篝火將山坡支起山頂在孤獨中習慣孤獨 躲到一朵云的下面這時的雪可下可不下 還是一種想法愛情的馬匹丟失在路上 現(xiàn)在手里的韁繩只是路的一段零頭 冰從河水的上游凍過來凍到下游還是冰 鸛鳥的影子馱不動鸛鳥的思想在上面打滑 站不穩(wěn)在冰的縫隙間磨礪長嘴 就像從枕木上拔出來的釘子飛走了 火車開過的聲音有點松動空氣有點顫抖 沒有權力支配的地方一切寒冷和魚的秩序 都建立在感覺的基礎上在冰層下面 偷回一個國家的庫銀魚悄悄鑲在自己的身上 平原上 水重復了水 淺也是一種重復幾只膽小的山羊踩著石頭過河 天空倒映它們脫下的衣服最后一件白襯衫 越洗越白冰在烏鴉的眼神里化了 只剩下了烏鴉的黑估計十二月份以前 沒有一塊能夠漂回來現(xiàn)在的柔草 左一岸右一岸在厘米里生長 也生長得像長高的厘米嚼在羊齒間 充滿了變數(shù)風也無法確定風向低處吱去 有時比目光中的兩條鐵軌延伸得還低 平原上除了平原自身的幻覺 高出來了就是比病中溫度高出一點的 那個臨時停車的小站 于耀江,吉林梨樹人,1956年生人,現(xiàn)居吉林省四平。
媒體關注與評論
自然是潛伏于我們血液里永恒的東西。有時,我會懷念那些暗夜里的風,當我伸手觸摸它們或試圖捕捉它們,發(fā)現(xiàn)它們已從指縫間悄悄流走,一如語詞。我承認,詩人是自然之子,但同時也是文明之子。這或許是本書中的一些篇章將給予我們的啟迪?! 娙?、詩評家 張?zhí)抑蕖 ∫栽姼璧穆曇舳V成的自然的交響!閱讀的盛筵! 這本詩選不僅為我們提供了閱讀新詩的獨特視域,從中能發(fā)現(xiàn)新詩對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承續(xù)和拓展,它還展示了眾多中國當代詩人對自然、生態(tài)與人的精神關聯(lián)的強烈而執(zhí)著的關注?! 娙恕⒃娫u家 周瓚 以金、木、水、火、土,來重新審視中國當代詩歌的版圖,無疑是一種相當獨特的視角,不知道是不是編者的“自然觀”,潛在地塑造了他的“中國觀”、“文學觀”。對此,我沒有把握,但我相信在這本厚重的書中,“自然”不僅是一個偶然的、類型化的主題,它同時也隱含了當代詩與這個“非自然”世界的奇妙關聯(lián)。 ——詩人、詩評家 姜濤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