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凈空法師 頁數(shù):217
Tag標簽:無
前言
一、緣起 我知道凈空法師,是由于偶然邂逅的兩位朋友?! ∫晃皇莿倓偮淠_南京做小生意的廣東人,他得知我寫過一部《釋迦牟尼佛傳》,于是跟我聊及宗教上的問題,說在他們家鄉(xiāng),信佛的人頗多,凈空法師的名氣很大。他聽過凈空法師的講座,感覺很好,也很受教益,問我是否跟凈空法師熟悉。他以為我是了解凈空的,殊不知,我也是第一次從他這里得知有這樣一位法師,心里便暗暗地記下了?! ×硪晃灰彩桥既坏臋C緣,一次私人聚會,正巧中視金橋的李明珠女士與我同桌。李明珠女士是東北人,薄施粉黛,卻有一種素凈的端莊,閑聊之下,沒有想到她也信佛,而且很虔誠,也是得知我對佛教有些認識,便主動講起自己學佛的經(jīng)歷。她說,她經(jīng)常聽經(jīng),聽法師講解的CD碟片,講經(jīng)的人是凈空法師——聽她說到這里,我的耳朵突然不自覺地豎起來。又是凈空法師! 我很是好奇,也很想聽一聽這其中的因緣故事,便說:“聽了什么經(jīng)?感覺怎樣?”她也許看出了我的驚異神情,頗有感慨地說,“你也許想象不到,像我這樣一位在商場也算是歷練了多年的人會喜歡聽佛經(jīng)。其實說起來,佛是離我們很近的,只是我們平時被許多欲望遮蔽住了,當佛經(jīng)過我們的身邊時我們眼睛看不到,耳朵也聽不見。但自從我聽了凈空法師講的《無量壽經(jīng)》(只要一有空,我就每天晚上聽上一段),就像被人在迷悶昏沉的睡夢中輕輕拍了一巴掌,告訴你,‘佛從你身邊經(jīng)過了!’我一激靈醒過來,突然發(fā)覺自己置身于一片清新的天地之間。
內(nèi)容概要
關(guān)于《認識佛教》,凈空法師對此有過很多場講座,分別在不同的地方,如在美國的邁阿密、在美國的阿拉巴馬,還有在新加坡、澳洲和臺灣地區(qū)都有講述,而以1991年12月啟講于美國邁阿密的《認識佛教》集數(shù)最長,也最系統(tǒng)全面,所以本書選編的就是這個講座的版本。本書是對于初學佛法者有用的,它對佛教是什么、佛教教育的目標以及修學的科目和修學的次第都有系統(tǒng)的闡述,這是一個既有知見,而又著重在“行”的佛教基礎(chǔ)教科書?!斗饘W十四講》是在李炳南老師十四講表的基礎(chǔ)上,給以深入的闡發(fā),而成就的一部佛學基礎(chǔ)教科書。十四講表是李炳南老師特別為大專學生編的,把整個佛法做一個輪廓,簡單地介紹給同學,好像是佛法的說明書一樣。
作者簡介
凈空老法師俗名徐業(yè)鴻,法名凈空,1927年2月15日生于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甌??箲?zhàn)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勝利後就讀于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赴臺灣,服務於實踐學社,公馀之時研讀經(jīng)史古文,先后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及佛學大家李
書籍目錄
序前言一前言二佛學十四講認識佛教佛學十四講 第一講 先明佛義 第二講 研究佛學須先略知別相 第三講 消除幾種誤會 第四講 人生當前之所受(觀受是苦) 第五講 人生三際之抉秘(十二因緣) 第六講 宇宙有情概況 第七講 宇宙器界概說 第八講 內(nèi)容設(shè)施梗概 第九講 方便五乘解脫 第十講 五戒十善 第十一講 四諦十二因緣 第十二講 六度萬行 第十三講 行門中一特別捷徑 第十四講 吾人應有之警覺認識佛教 第一講 第二講 第三講 第四講 第五講 第六講 第七講
章節(jié)摘錄
丁、消極兩屬 有人說學佛是消極,李老師告訴我們:消極彼此都有,他說我們消極,他自己又何嘗積極? “善消極屬于他”,那些人說學佛的人消極,他自己對于善事不肯做,不肯做就是消極?!斑M德修業(yè),濟困扶危,為眾犧牲”,這都是好事,他不肯做,可見得他消極?!皭合麡O屬于佛”,學佛的人也消極,哪些地方消極?“縱欲享受,營私害公,爭名奪利”,學佛人都不要,這消極。他看到我們這一些方面是消極,好像在社會上沒有進取心,不跟人爭名奪利?!皭悍e極屬于他”,“身殺盜淫”,“口四種惡”就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意貪嗔癡”,這是十惡業(yè)。世間人積極在造,這是惡的積極?! 吧品e極屬于佛”——“離欲出家,莊嚴地獄,不舍一人,帶果行因”,這是積極到極處?!半x欲出家”,我們看到這一條,學佛要不要出家?學佛一定要出家,不出家決定不行;家是累贅,是煩惱的根源??墒沁@個家,不是家庭之家,那個家出了沒用處;你出了自己的家,到寺廟變成大家,小家換成大家,更糟糕了!出什么家?出五欲之家——財、色、名、食、睡,離開五欲就是出家;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 〕黾矣兴姆N。一、“身在家心出家”,大乘菩薩居士是心出身不出。你現(xiàn)在有家庭,身在家庭,心超越了,這是真出家。二、“身出心不出”,如果身出家,住在寺廟里,心還是貪圖世間名聞利養(yǎng),那就糟糕了。三、“身心俱出”,就是我們現(xiàn)在講出家人,這是非常難得??墒沁@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決不是說剃了頭、受了戒,就是出家;家是出了沒錯,出了家以后多半都入了魔王的圈套。出了家之后很容易墮地獄,為什么?出家之后,把佛教的形象敗壞,這個罪多大,不得了!出家眾是代表佛陀續(xù)佛慧命、弘法利生,是代佛住持佛法,教化眾生,如果沒有把這個責任肩負起,沒有把這個事情做好,護法神不會饒恕你。出家好不好?當然好。真正如理如法地修行,把這個責任真正肩負起來,盡心盡力去做,福報非常之大,諸佛護念,龍?zhí)鞊碜o。如果沒做好,就非常地麻煩,罪過無量無邊。因此,出家這個事情不能勸,真正明理之后,他自己發(fā)心。四、“身心俱不出家”?! 那俺黾也幌瘳F(xiàn)在這么容易,以前是經(jīng)過帝王的考試。出家除了要考進士課程之外,還要考三藏經(jīng)典,所以出家人為社會大眾所尊敬??荚嚰案瘢实郯l(fā)給文憑準許你出家,這文憑就是“度牒”?;实郯l(fā)度牒給你,就是承認你有資格做他的老師、有資格做全國老百姓的老師,所以度牒決不是輕易發(fā)的。從前出家人有這么高的素質(zhì),才能夠?qū)⑷鐏碚鱾鞯浇裉臁K砸欢ㄒ獣缘贸黾业囊饬x,真正發(fā)心出家弘法利生,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莊嚴地獄”,地獄是沒人愿意去的,菩薩愿意去。我不入地獄,誰人地獄?入地獄救度那些苦難的眾生。到地獄里面說法度眾生,這是莊嚴地獄?!安簧嵋蝗恕?,一個人發(fā)心,度你一個,多人發(fā)心,度多人,一個人都不舍棄。“帶果行因”,這就是倒駕慈航。他圓滿菩提成了佛,退居到菩薩地位上,還是念念不舍眾生。因就是菩薩道,從如來果位上,再退回菩薩地位來教化眾生。像我們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他早就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等覺菩薩的地位,在華嚴會上他是第七回向的地位,在楞嚴會上他是圓教初住的地位,這都是帶果行因??腺H低自己的地位來幫助眾生,這是積極?! ∥?、他尚神權(quán) 神權(quán)在佛法里決定沒有。佛法相信有神,譬如此地講的天帝、神鬼,佛法相信他確實有。可他也是凡夫,他的福報比人大,也有一點小神通,不足以信畏。所以佛法對鬼神跟孔子一樣,敬而遠之。我們對他尊敬,可不能學他,學他就錯誤。一般宗教認為“天帝”是“造物主”。前天,有兩位美國人提到上帝是造物主,問我看法如何?我說我同意,上帝這個造物主造天堂就像華盛頓造美國,像孫中山先生造中華民國,這個意思、這個看法就對了。如果你說這一切萬物都是他一個一個做出來的,那他太無聊了,做出這個干什么?做出之后又不聽話,又要背叛他,那他就太顛倒了。所以造物主這個概念要搞清楚。真正造物,佛法講是“心”,一切法唯心所現(xiàn)、唯識所變。就好像我們作夢,夢中境界是我們心造的。宇宙森羅萬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如本性變現(xiàn)之物。天主教這些年來開放,現(xiàn)在他們講上帝意思不一樣了,他說上帝就是佛教講的真如本性。這就是盡量吸收佛教的教義,改變他們的思想,充實他們的教義;因為科學越發(fā)達,它的教義越有很多的困難。 “神鬼司賞罰”,像我們講十殿閻王,他是不是真管?也得有因緣。譬如刑警隊管懲罰,你不犯罪,他不敢加給你刑罰,要犯罪他才能判你罪。由此可知,善惡還是自己做的,他在當中得其便,他有這個權(quán)勢;你做善,他賞你;你造惡,他懲罰你;你善惡都不做,他對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吧瘛笔枪淼览锩娴墓倮舳?,城隍是鬼道里的縣市長,土地公就是鬼道里的鄉(xiāng)鎮(zhèn)長、鄰里長,就是這一類的,管的是鬼,是鬼里面有福德、有地位的,他退休后跟普通的鬼沒有兩樣。所以對鬼神決定不能迷信。“偽教”,像過去白蓮教之類,不是正統(tǒng)的宗教,假借神仙這些名義駕乩扶鸞。這都是崇尚神權(quán),一切聽命于神。受這些鬼神擺布,這是愚癡?! ∷猩駲?quán),佛法與這個恰恰相反,“佛尚自權(quán)”。底下是簡單說明,“萬法心造,自轉(zhuǎn)因果,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所示現(xiàn)的相,“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有些外教的人看到這一段經(jīng)文很不舒服,他說佛教未免太自尊自大,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那其余的人都瞧不起了?這是莫大的誤會。這個“我”不是指我這個人身,這個我是指自性,指真如本性。這個我是講真我不是假我,是指大我不是指小我,小我有什么好尊貴的?這是一定要搞清楚的。唯有真性獨尊,因為真性能現(xiàn)萬法。在唯識里面排在第一位,唯我獨尊的是第八識,因為第八識以下都是第八識變的,第八識是能變,其余是所變,能變是尊;可第八識比起真如本性,那又要差一截。真性才是真我,才是真正的獨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