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之旅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長江文藝  作者:李元洛  頁數(shù):243  
Tag標簽:無  

前言

  一位優(yōu)秀的作家,性情真誠則未必學養(yǎng)深厚,學養(yǎng)深厚則未必胸襟廣闊,胸襟廣闊則未必氣質高華,古典精神和現(xiàn)代意識雙劍合璧,則尤其難能可貴?!八拿谰撸y并”,這樣的優(yōu)秀作家在熙熙為名、攘攘為利的中國當代文壇早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數(shù)。我從文二十余年,有幸認識其中一位,他就是李元洛先生。李先生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筆、哲人之思和豪俠之氣,他的文章給我們打開了現(xiàn)實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門,在那扇門外,是盛唐隆宋絕勝的人文景觀?!短圃娭谩?、《宋詞之旅》、《元曲之旅》以及《絕唱千秋》,四部皇皇大著,將千年的美麗、千年的雄奇、千年的憂傷、千年的苦痛和盤托出,對此誰又能視而不見,無動于衷?  李元洛先生獨具手眼,另辟蹊徑,他的散文將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生活熔于一爐,將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合為一事,給散文這種極其古老的文體注入了新鮮的生命活力,不僅能使人產生真實的感動,而且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啟迪。細細尋繹,他的散文至少具備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質:  其一是身臨其境的現(xiàn)場感。今人讀古典詩詞,多多少少都會感到隔膜,主要是情境上的隔膜、思想上的隔膜和文字上的隔膜。李元洛先生破此屏蔽的高招是溯流而上,去尋覓原始詩境的活水源頭。他欲追躡李白的詩蹤,則必登廬山觀其瀑;他欲訪求杜甫的舊跡,則必赴鞏縣謁其墓;他欲解開陸游的心結,則必入沈園勘其景;他欲領悟杜牧、徐凝的詩意,則必至揚州賞其月;他欲體驗蘇東坡的流放生涯,則必往海南儋州拜其廬?,F(xiàn)場感能消除層層隔膜,在作者的強力牽引下,讀者亦能身臨其境,仿佛穿越了橫亙千古的時空隧道,與古人作一對一的心靈交流。  其二是強烈的憂患意識。沃爾特·本雅明曾對知識分子有過一語形象的描繪:“眼鏡架在鼻子上,秋天裝在心里。”李元洛先生不僅借古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而且對人類的命運滿懷憂思,他的著眼點終歸會落到現(xiàn)實上來。

內容概要

《元曲之旅》系“中國文學之旅文化大散文叢書”之一。    在中國詩歌史上,唐詩、宋詞、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風光各異的峰巒。以唐詩、宋詞、元曲為散文創(chuàng)作的題材,并構成自成系統(tǒng)與系列的專著,這是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造,也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創(chuàng)舉。    唐詩宋詞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單篇之作,目前元曲則無人涉獵?!对谩分饕栽械纳⑶婕半s劇為抒寫對象,含英咀華,感性與理性交織,力求發(fā)掘古典的當下意義與現(xiàn)代價值;文采斐然,抒情與議論交融,企望為讀者提供別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誰不談笑風生?”讀者三書在手,亦當如是。

作者簡介

  李元洛,湖南長沙人,1937年生于河南洛陽,1960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湖南省文聯(lián)、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研究員,多所高校名譽教授或兼職教授,現(xiàn)為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已出版《詩美學》等詩學著作十種,散文集《鳳凰游》、《書院清池》等多種,作品被選入百種散文選本,《月光奏鳴曲》獲“第五屆中國廣播文藝獎”一等獎。
  背向文壇,面向文學,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娛或以娛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會人生,是為生存狀態(tài)與文學信念。

書籍目錄

詩人的自畫像小漂泊與大漂泊詩國神偷手鳴冤訴屈的恨曲與悲歌黃鐘大呂浩然正氣石破天驚西北與東南異數(shù)與奇跡騙你沒商量財神爺與孔方兄柴米油鹽醬醋茶與狼共舞生存還是毀滅臣妾與怨婦末世文人的英雄情結悲愴的豪放喪鐘為誰而鳴翠袖佳人 白雪陽春異性之情與同好之誼花開三朵春蘭秋菊不同時桃李東風蝴蝶夢好花行到半開時語言藝術的奇葩美如繽紛的禮花繆斯的點金術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詩國神偷手  凡是讀過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和元朝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的讀者,都知道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故事發(fā)生在普救寺,也難免不對那一雖法相莊嚴卻浪漫過風流旖旎的佛寺心向往之,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普救寺并非作家的虛構,而是實有其地呢?  在今日山西省之西南,西南邊遠之永濟縣,永濟縣城所在地趙伊鎮(zhèn)西南十里名曰峨嵋原的土垣上,與潼關隔黃河而相望,一塔凌空,其旁巍峨著一座始建于齊末隋初的千年古剎,那就是名動古今的普救寺。寺前那條由長安迤邐而來經蒲津關通往北京的古驛道,見證了千年來多少大大小小的人物多少悲歡離合的故事多少歷史興亡的滄桑。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的一天,對普救寺進行修復的工程人員在清理鐘樓基址時,一塊金代的石碣照花了他們的眼睛,也如一盞聚光燈照明了金元文學史的有關章節(jié),那就是金代蒲州副使王仲道所作的一首七律,題為《普救寺鶯鶯故居》:  東風門巷日悠哉,翠袂云裾挽不回?! o據(jù)塞鴻沉信息,為誰江燕自歸來?  花飛山院愁紅雨,春老西廂繅綠苔?! ∥铱址祷旮Q宋玉,墻頭亂眼竊憐才。  此詞寫于金世宗完顏雍大定元年(1161)至十三年(1173)之間,何以為證?因為在王仲通詩之后,詩碣上有一段個別字跡已被歲月磨凈的跋,那皋一位名叫王文蔚的官員所撰,開跋就說:“美色動人者甚多,然身后為名流所記者鮮矣”,而當年蘇軾記徐州關盼盼,大定年問王仲通游普救寺以吊崔鶯鶯,大約都是因為蘇、王均乃“風流才翰,有以相惜”。王仲道之真跡為好事者收藏,三十年后訪得,“恐其字跡漶滅,故命工刻石”,時間是“泰和甲子冬至前三日”,即公元1204年,亦即金章宗完顏景泰和四年。這塊記錄了王仲通詩王文蔚跋而由院僧“興德立石,吳光遠刊”的詩碣,本來立于寺內,不知何時湮埋于地下而不見天日,直到幾百年后又重新出土,為鶯鶯的故事作無聲的石證有情的實證。有一年我從江南遠去普救寺,手撫石碣,王仲道的詩句似乎仍有余溫,但逝去的遙遠歲月啊已經冰涼。  如果你也有緣遠訪山西的普救寺,不是像一般的游客那樣只知在菩薩之前許愿燒香,而是想去重溫近千年前已涼的時光,于月明之夜在墻下看張生怎樣跳過墻來,聽西廂邊花影里鶯鶯心中怎么涌動“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詩句,那么舌燦蓮花的導游就會一一為你指點舊跡遺蹤,好像他或她當年都曾親聞親睹,今天只是為你提供見證人的證明辭。是的,在那個禮教森嚴男女授受不親的時代,張生與鶯鶯的大膽之舉是屬于衛(wèi)道士們斥責的“偷情”或“偷香竊玉”的了。

編輯推薦

  他具足雅士之情、才子之筆、哲人之思和豪俠之氣,他的文章給我們打開了現(xiàn)實功利之外的另一扇門,在那扇門外,是盛唐隆宋絕勝的人文景觀。他就是李元洛先生!他著有《唐詩之旅》、《宋詞之旅》、《元曲之旅》以及《絕唱千秋》,四部皇皇大著,將千年的美麗、千年的雄奇、千年的憂傷、千年的苦痛和盤托出,對此誰又能視而不見,無動于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元曲之旅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元曲之旅》主要以元曲中的散曲兼及雜劇為抒寫對象,含英咀華,感性與理性交織,力求發(fā)掘古典的當下意義與現(xiàn)代價值;文采斐然,抒情與議論交融,企望為讀者提供別具一格的散文文本。
    元曲之旅》系“中國文學之旅文化大散文叢書”之一。   在中國詩歌史上,唐詩、宋詞、元曲鼎足而三,有如三座風光各異的峰巒。以唐詩、宋詞、元曲為散文創(chuàng)作的題材,并構成自成系統(tǒng)與系列的專著,這是作者個人的創(chuàng)造,也是中國散文史上的創(chuàng)舉。   唐詩宋詞尚有其它作家的散文單篇之作,目前元曲則無人涉獵。   古羅馬詩人賀拉斯有言:“一杯在手,誰不談笑風生?”讀者三書在手,亦當如是。
     背向文壇,面向文學,以出世之心,作入世之事,自娛或以娛人,祈望不惟提升自我,而且有益社會人生,是為生存狀態(tài)與文學信念。
  •   書頁有些泛黃,古老??催^李先生的唐詩之旅和宋詞之旅,很是仰慕。中華文化豈止厚重、精彩可言。讀完之后,對宋詞唐詩更加欲罷不能了
  •   研究元曲的專業(yè)書籍
  •   很好的一系列書,我原有的錯給朋友的孩子看,給丟了。所以重新買。我認為不僅適合喜愛古典詩詞的朋友看,更適合高中生課外閱讀。比之于某些流行的關于唐詩宋詞的書要厚重。
  •   大師之作,精彩絕倫!
  •   書還沒讀,看著質量挺好,贊一個
  •   當當網,值得信賴啊。書的質量還可以
  •   厚重、典雅。
  •   這本書印刷精美,內容充實,很適合中學生看。
  •   給朋友買的,她說很值得
  •   應該值得一看的說,朋友說是一直想買的書,老是找不到機會,所以我想書本身的內容一定讓人受益非淺。
  •   幫人買的還行吧
  •   不錯,兒子喜歡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