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08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瓊瑤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寫在2004年 “瓊瑤全集”出版前 今年年初,長江文藝出版社,送來一個企劃案,希望能夠再次出版我的“全集”。對于這個企劃,我當(dāng)時并沒有很大的興趣。因為,若干年來,我的書已經(jīng)在內(nèi)地出版得亂七八糟了。自從1989年起,我也曾兩度授權(quán)給內(nèi)地的出版社,出版我的“全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出版品紛紛到期。內(nèi)地的出版情形,一直是我的“痛”。幾乎每本我的著作,都有盜版。除了盜版之外,還有許多冒牌的“偽書”。盡管我有合法授權(quán),違法的書籍卻照樣出版。于是,在書店中,可以看到我的真書、偽書、盜版書……各種版本,大大小小,五花八門,形形色色。其中,讓我“最痛”的是那些偽書,看到它們公然用“瓊瑤”的名字出版,內(nèi)容卻荒誕不堪,真使我欲哭無淚,投訴無門?! ∫蚨?,長江文藝出版社提出“全集”計劃時,我不禁懷疑的問: “盜版書早已充斥在市面,正版書還有人買嗎?” 對方很肯定的告訴我: “這就是我們要出全集的原因,總要有一家出版社,把你的全部作品,作完整的、有系統(tǒng)的出版,讓正版和盜版優(yōu)劣立現(xiàn)。而且,有了正式的全集,冒牌書也就無所遁形了?!薄 ¢L江文藝出版社說服了我,所以,我再次授權(quán)文藝出版社”,是充滿了期盼的。期盼這套書能給他們,出版這套全集。在出版前夕,我對“長江夠印刷精美,設(shè)計精良。能夠真正遏止住盜版、偽書的歪風(fēng)。當(dāng)然,在市場并不缺乏的情形下,長江文藝出版社還有決心要出版這么龐大的一套書,我也對他們的熱忱和勇氣,充滿了敬意?! 戇@篇短文前,我翻開一本舊著,看看原來的“自序”,這一看,不禁心頭一驚。怎么?上次那篇“自序”,居然是1989年寫的。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15年了?! r間到底是什么東西,會這樣不知不覺的流逝?忙忙碌碌中,我又送走了許多個朝朝暮暮。日月遷逝,春去秋來。我眼看園中的樹木,葉子由綠變黃,又由黃而綠,周而復(fù)始。但是,我的頭發(fā)白了,卻無法變黑。時間對人類是很吝嗇的。人生,能有多少個15年呢?這15年,我到底做了些什么?檢點書名,發(fā)現(xiàn)我又寫了好多書,從當(dāng)初的43部,到如今的64部。其中的“還珠格格系列”,長達(dá)250萬字,可說是我最近的代表作?!懊坊ɡ印?、“煙鎖重樓”、“蒼天有淚”都是我自己很喜歡的作品。原來,這15年來,我并沒有休息。雖然,每出版一本新書,都像考試,我是一個完全缺乏自信心的人,對成績常常沒有把握。但是,不管成績單的分?jǐn)?shù)是好是壞,讀者對我是褒是貶,我一路走來,不曾松懈?! 〕霭妗叭保倳行╊檻]。曾經(jīng)有媒體訪問我說:“你出版這套全集,是不是意味著,以后不會再寫作了?” 我想,在許多人心目里,都認(rèn)為“全集”是“身后事”,只有蓋棺定論,才知道“全集”共有多少部。偏偏我是一個“諸事不忌”的人。我笑著回答: “15年前,我已經(jīng)出版全集了,那時是43部書,之后,我又寫21部。如果上蒼對我特別照顧,說不定我還能寫21部呢!” 當(dāng)然,這完全是在說笑話,我也知道,歲月不饒人,寫作生涯,并不輕松,勞心勞力又勞神,我的大好時光,早已消磨在一個個的“故事”里。最近,我深受“坐骨神經(jīng)炎”的折磨,無法再久坐書桌之前,以后再想完成像“還珠格格”那樣的作品,是根本不可能了?! 〉?,在這部“全集”中,我依然希望能有一本新書。是有關(guān)我的生活、思想、經(jīng)歷、感覺……的散文集。這本散文集,連書名都有了,腹稿早已打過千千萬萬次,只欠我去一個字一個字寫下來。(你看,寫作就是這樣,有腹稿,有計劃,有書名,都不等于存在,必須真正完成了,它才存在。) 出版社問我,是不是要修正改寫某些作品? 我真的不曾這樣想過,我的作品,在不同的時期和年代,有不同的思想和筆觸,不論它是幼稚的還是錯誤的,它都是我的一部分。我不想改變它,就讓它帶著我的幼稚和缺點,用“本來面目”和讀者們見面吧!只是,在“我的故事”一書中,那篇后記之后,我又添加了后記的后記,補(bǔ)充這15年來的“后續(xù)”?! ∥业淖髌?,一直在敘述一個不變的主題,那就是“愛”字。男女之愛、朋友之愛、手足之愛、父母之愛、國家之愛、民族之愛……寫不盡人生的愛。在這些愛的故事中,我難免有重復(fù)的對白,或大同小異的情節(jié),這是我的缺點。有些對白,我雖盡力做到流暢,但是由于我的出身,使我的“語言”很“瓊瑤”化,(其實,是很“瓊瑤家庭”化,在我家里,成語的運(yùn)用,是普通之至的事。)再加上兩岸對白有很大的差異,可能有些內(nèi)地讀者,對我的語言不能適應(yīng)。這是我無可奈何的事。至于文字,我也有“不夠用”的感覺,常常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才盡于此,力不從心”。但愿讀者抱著寬容的態(tài)度,來看我的作品?! ≡谶@漫長的寫作歲月中,我也寫電視連續(xù)劇的劇本,在我心里,劇本的創(chuàng)作和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同樣重要的。劇本比小說還難寫,因為劇本只能用動作和對白來交代劇情,不能大篇幅的作“內(nèi)心描寫”。我的劇本也是我的創(chuàng)作之一,只因為寫得比較倉卒,沒時間再去校對它,因而不想出版。我在“天上人間”最后一場戲后,寫了兩句話: 謹(jǐn)將此劇獻(xiàn)給全天下 相信人間有愛的朋友 電視劇播出之后,很多媒體訪問我,問我為什么要寫這樣兩句話?我回答說: “你不覺得現(xiàn)在很多人,都失去了愛人和被愛的能力了?在目前的社會形態(tài)上,許多人心狠手辣,才能得到一席之地。為了生存競爭而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更是人之常情。逐漸的,大家都不相信人間有愛了,甚至?xí)靶δ切┻€相信的人,覺得他們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只會作夢說夢話的人。不相信人間有愛的人,如何去愛人和被人愛呢?因此,他們失去好多心靈的饗宴,失去了好多痛楚和狂歡。沒有痛過,沒有愛過。沒有哭過,沒有愛過。沒有笑過,沒有愛過。沒有愛過,等于沒有活過!” 這是我由衷的看法,好希望,人類永遠(yuǎn)不會失去愛的能力!那么,生命里才有奇跡,活著才有意義。 所以,我把這套全集,獻(xiàn)給還相信人間有愛的朋友們! 瓊瑤 寫于2004年6月23日黃昏
內(nèi)容概要
這不是一篇“游記”,而是瓊瑤生命中一段“歷程”。這樣的旅程,像是一群候鳥的飛行??墒?,這群候鳥經(jīng)過了三十九年,才飛第一次。她把這趟飛行的經(jīng)歷,細(xì)細(xì)寫下。其中,有“接觸”,也與“感觸”。她“接觸”的不止是河山和大地,也有親人和友人。“感觸”是隨“接觸”而至,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瓊瑤回大陸,只有短短的四十天。在這四十天中,幾乎天天都情緒激蕩。她說自己本來就是個容易感動的人,常常陷在感動的情緒中,無以自拔?! 疤接H之旅”,總有一天,會變成歷史上一個“過去式”的名詞。但是,在瓊瑤的生命里,這短短四十天,將是她永恒的記憶!
作者簡介
瓊瑤,本名陳喆,臺灣最著名女作家、影視制作人。著有60多部言情小說,本本暢銷,拍成影視,部部賣座,賺盡海內(nèi)外華人的愛與淚,人稱“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瓊瑤”。瓊瑤作品感人至深、可讀性強(qiáng),讓三代人流盡熱淚,成功囊括在世的幾乎所有年齡層讀者,成為“鉆石級”純愛代言人。其各時期不同風(fēng)格代表作品均為其擁躉們競相收藏。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鄉(xiāng)愁第二章 出發(fā)前──香港第三章 北京機(jī)場與楊潔第四章 北京的“小梧桐”第五章 我們能“夜訪長城”嗎?第六章 奇人張寶勝第七章 會親第八章 圓明圓與動物園第九章 北京的四合院·北京的盧馬第十章 別了!北京!第十一章 在火車上第十二章 歸元寺與黃鶴樓第十三章 歐陽常林與隆中號第十四章 隆中號上的第一天第十五章 荊州古城與三峽第十六章 小山峽和ENG小組第十七章 萬縣與石寶寨第十八章 再見!長江!第十九章 由“大足”到“成都”第二十章 成都“逛街”與楊潔“歸隊”第二十一章 青城山與滑竿第二十二章 狼狽爬“樂山”驚心游“峨嵋”第二十三章 尋根與茶館第二十四章 勛姨第二十五章 初抵昆明,行程皆變第二十六章 迷人的“昆明”第二十七章 令人驚嘆的“石林”第二十八章 阿廬古洞與石蓮花第二十九章 人回北京去,客自故鄉(xiāng)來第三十章 出發(fā)去大理第三十一章 風(fēng)情萬種的“大理”第三十二章 最后兩天的“鄉(xiāng)愁”第三十三章 告別故國,期待來年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一、鄉(xiāng)愁 去年年底,“開放大陸探親”的消息公布了?! ∵@消息像一股溫泉,乍然間從我心深處涌現(xiàn),然后躥升到我四肢百骸,躥升到我的眼眶。我簡直無法描述那一瞬間的感動。我心底有個聲音在喊著: “三十九年!三十九年有多少月?多少天?三十九年積壓了多少鄉(xiāng)愁。如今,可以把這些鄉(xiāng)愁勾銷了嗎?” 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但是,陸陸續(xù)續(xù)有人回鄉(xiāng)探親了!這居然成了事實!我太興奮了,和鑫濤計劃著,我們也該去大陸探親了,鑫濤去紅十字會辦手續(xù),回來說: “需要填三等親的親人名字和地址!” 一時間,我們兩個都弄不清“三等親”包括哪些人,以及我們是否有這項“資格”。激動中,我沖口而出: “故國的山,故國的水,故國的大地泥土,和我們算是幾等親?我們要探的親,不止是人呀!” 不過,我畢竟不需擔(dān)憂,因為我和鑫濤分別都有舅舅姨媽在大陸,所以,我們很順利地辦好了探親護(hù)照。拿到護(hù)照的那一晚,我就失眠了。腦子里奔流著黃河,奔流著長江。不止長江黃河,還聳立著五岳和長城!鑫濤見我如此興奮,忍不住提醒我說: “大家都說大陸的生活很苦,旅行也不像想象中那么方便,至于親人,經(jīng)過三十九年的隔閡,可能已經(jīng)相見不相識,這些,你都考慮過嗎?” 考慮?我實在沒有認(rèn)真去考慮過。我只覺得鄉(xiāng)愁像一張大網(wǎng),已把我牢牢地網(wǎng)住。而且,當(dāng)行期越來越近,我的鄉(xiāng)愁就越來越深。我想,我這個人和別人是不大相同的。我有個朋友告訴我: “我也離開大陸三十九年,但是,我不覺得我有什么鄉(xiāng)愁!” 這句話使我太驚奇了,我總認(rèn)為,鄉(xiāng)愁對于游子,就像一切人類的基本感情一樣,是與生俱來的。不過,有的人來得強(qiáng)烈,有的人比較淡然。我,大概生來就屬于感情強(qiáng)烈的一型。連我的“鄉(xiāng)愁”,也比別人多幾分! 計劃回大陸的行程時,鑫濤問我: “你到底要去哪些地方?。康谝徽?,是不是你的故鄉(xiāng)湖南呢?” 我祖籍湖南,生在四川。童年,是個多災(zāi)多難的時代,是個顛沛流離的時代,童年的足跡,曾跋涉過大陸許多的省份。如今,再整理我這份千頭萬緒的鄉(xiāng)愁時,竟不知那愁緒的頂端究竟在何處?是湖南?是四川?是長江?是黃河?是絲綢之路,還是故宮北海?沉吟中,這才明白,我的鄉(xiāng)愁不在大陸的任何一點上,而在大陸那整片的土地上! “可是,你沒有時間走遍大陸整片的土地??!”鑫濤說:“我們排來排去,只可能去四十天!” 將近四十年的鄉(xiāng)愁,卻要用四十天來彌補(bǔ)??赡軉幔坎豢赡艿?!人們必須放棄許多地方。湖南,湖南的親人多已離散,家園中可能面目全非,不知怎的,我最怕面對的,竟是故鄉(xiāng)湖南,這才了解古人“近鄉(xiāng)情怯”的感覺。當(dāng)我把這感覺告訴鑫濤時,他脫口而出地說: “這也是我不敢回上海的原因!” 于是,我們把行程的第一站定在北京。北京,那兒是我父母相識相戀和結(jié)婚的地方,那兒是我祖母和外祖父母居住及去世的地方,那兒,是我歷史課本上一再重復(fù)的地方,那兒,也是我在小說中、故事中所熟讀的地方!那兒有“故都春夢”,有“京華煙云”!還有我那不成熟的——“六個夢”! 于是,我們動身,經(jīng)香港,去北京。 二、出發(fā)前一香港 我和鑫濤這次的大陸行,除了我們兩個人以外,還有鑫濤的妹妹初霞,和妹夫承賚?! 〕跸寂c承賚定居香港,在過去幾年中,他們已經(jīng)回大陸探親了好多次。對于大陸,他們是識途老馬,經(jīng)驗豐富。當(dāng)他們知道我們要去大陸時,立刻熱心地幫我們排路線、訂車票、買船票(我們要乘船看三峽,所以要買船票)、訂旅館……并決定陪同我們一起去?! ∮谐跸挤驄D同行,我確實安心多了!畢竟,大陸是個已闊別三十九年的地方!這時間的差距,造成心理上的許多壓力。大陸對于我,感覺上那么親切,實際上卻那么陌生。 初霞比我略長兩三歲,熱情、率直、思想周到,又很喜歡幫助別人。在她眼中,我是非常嬌弱的,所以,她對我真是體貼入微。我們一到香港,她就忙忙碌碌地幫我跑中國旅行社,幫我辦簽證,幫我辦各種手續(xù)。我什么事都不用做,只是在旅館中幻想北京、幻想長城、幻想三峽……直到出發(fā)去北京前一天,初霞對我說: “有件事我不能幫你做,現(xiàn)在大陸肝炎很流行,你一定要去打一針增加抵抗力的針?biāo)?!” 我去打了針,醫(yī)生和針?biāo)幎际浅跸及才藕昧说摹! ‘?dāng)然,初霞還幫我準(zhǔn)備了許多東西,例如各種藥品、酒精、藥棉、塑膠針筒、筷子、刀子、化妝紙……連運(yùn)動衣和運(yùn)動褲都幫我買了,最奇怪的是,她還為我們四個人,準(zhǔn)備了四個“奶瓶”!怕我笑她,她振振有辭地對我說: “我們這一路又是飛機(jī),又是火車,又是船,由北到南,要走上好幾千里,路上不帶水瓶是行的,但是,玻璃瓶太重,又不保溫,帶杯子也很麻煩,想來想去,只有奶瓶最合適,又輕巧、又保溫,沖了咖啡,還可以搖呢!” 說得很有理。但是,鑫濤居然尷尷尬尬地回了一句: “賢妹所說甚是。不過,我……不會用奶嘴!” 此語一出,初霞笑得岔了氣,笑完了,才瞪大眼睛說: “誰要你用奶嘴?只要湊著瓶口喝就行了!” 我對初霞想得出用“奶瓶”代替“水壺”,十分佩服,不過,總覺得這么大的人用奶瓶喝水,有點“那個”。初霞看出我的猶豫,在動身前,又用布給奶瓶做了四件“衣服”,使它們看不出是“奶瓶”,硬塞了兩個到我的箱子里。 我們的行裝十分驚人。出發(fā)時是四月初,預(yù)計四月八日抵北京,據(jù)說,此時的北京,春寒料峭,氣溫有時只有四五度。所以,我們帶足了冬衣。又因為預(yù)計要坐長程火車,初霞怕車上的棉被不干凈,要我從臺北帶了四個登山用的睡袋來。最絕的還是鑫濤,他看了許多有關(guān)大陸旅行的報道之后,做了一個決定。
編輯推薦
《剪不斷的鄉(xiāng)愁》作者瓊瑤,一位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偉大女性,雖然打拼輝煌在臺灣,卻始終眷戀著養(yǎng)育自己的故土。1988年臺灣“開放大陸探親”后,她立即提出申請,圓了歸鄉(xiāng)夢。“帶著一份無法言喻的欣喜”,40天跑了十幾個省:遍覽北京名勝古跡,夜訪長城烽火臺,攀石林鉆古洞,眺洱??春x別時淚珠奪眶而出,起飛后依然戀戀不舍,不禁喟然感嘆:“離恨恰如春草,漸行漸遠(yuǎn)還生”,“反而比來大陸前更重了”。 返臺后,她就把滿腔鄉(xiāng)情注入蕩氣回腸的散文集——《剪不斷的鄉(xiāng)愁》,以及情真意切的詩篇:“夢里的長江,濤濤滾滾,卷不走我的鄉(xiāng)愁別緒,憶里的長江,隱隱約約,填不滿我的百斛相思”。 以后,頻頻往返大陸的她,坦誠直言:“中國人愛自己的祖宗,愛自己的土地,愛自己的故鄉(xiāng),愛自己的家園,有強(qiáng)烈的‘山河之戀,故國之思’”。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