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0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周國平 頁數(shù):34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讓我們學(xué)會傾聽沉默—— 因為在萬象喧囂的背后,在一切語言消失之處,隱藏著世界的秘密。傾聽沉默,就是傾聽永恒之歌。 因為我們最真實的自我是沉默的,人與人之間真正的溝通是超越語言的。傾聽沉默,就是傾聽靈魂之歌。
作者簡介
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哲學(xué)家。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哲學(xué)系,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哲學(xué)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xué)術(shù)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xué)》,隨感集《人與永恒》,詩集《憂傷的情欲》,散文集《周國平作品精選》、《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歲月與性情》等,大學(xué)里曾流傳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敝車降淖髌芬云湮牟珊驼芩稼A得了無數(shù)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獲智慧和超然。
書籍目錄
第一輯 論真性情 在義與利之外 豐富的安靜 自己的園地 生命中不能錯過什么 品味平凡生活 從容中有一種神性 真性情 傾聽生命自身的聲音 享受生命 寧靜的心 走在自己的路上 成功是優(yōu)秀的副產(chǎn)品 比成功更重要的第二輯 論簡單生活 精神棲身于茅屋 世上本無奇跡 消費=享受? 習(xí)慣于失去 生活的減法 心靈的空間 談錢 簡單生活 不占有 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 有所為必有所不為 親近自然 敬畏自然第三輯 論自我 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 記住回家的路 成為你自己 獨處的充實 一個人和三個人稱 擁有“自我” 做自己的忠實朋友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交往的限度第四輯 論幸福和苦難 幸福是靈魂的事 可持續(xù)的快樂 面對苦難 論幸福 尋常的苦難 人得救靠本能 苦難與人的素質(zhì)第五輯 論死亡 思考死:有意義的徒勞 超驗的死和經(jīng)驗的死 死亡不是一個思考的對象 臨終的蘇格拉底 臨終的尊嚴 正視死亡 思考死的收獲 死亡形而上學(xué)第六輯 論命運第七輯 論沉默第八輯 論人性第九輯 論做人與處世第十輯 論愛與孤獨第十一輯 論精神生活
章節(jié)摘錄
自己的園地 你們讀過法國作家圣??诵跖謇飳懙摹缎⊥踝印穯幔咳绻麤]有,那就太 可惜了,一定要找來讀一讀。在我看來,它是世界上最棒的一篇童話,哪怕 你們拿全世界的唐老鴨和圣斗士來跟我交換,我也決不肯。 童話的主人公是一個小王子,他住在一顆只比他大一點兒的星球上,與 一株玫瑰為伴,天天為她澆水。有一天,他和玫瑰花拌了幾句嘴,心里煩, 便離開他的星球,出去漫游了。他先后到達六顆星球,遇見了一些可笑的大 人。例如有一個商人,他的全部事情就是計算星星,他把這叫做“占有”。 他就為“占有”而活著。他告訴小王子,他已經(jīng)“占有”了一億零一百六十 二萬二千七百三十一顆星星。小王子問他:“你拿它們做什么呢?”他答: “我把它們存到銀行里去?!毙⊥踝硬幻靼走@是什么意思,商人便解釋說: “這就是說,我在一張紙條上寫下我的星星的數(shù)目,然后把這張紙條鎖在抽 屜里。”小王子問:“這就完了嗎?”商人答:“當(dāng)然,這樣我就很富啦。 ”在別的星球上,小王子遇見的大人們也都在為他不明白的東西活著,什么 權(quán)力、虛榮、學(xué)問呀。他心想:大人們真是怪透了。 小王子最后來到地球。在一片盛開的玫瑰園里,他看見五千株玫瑰,不 禁懷念起他自己的那株玫瑰來。他的那株玫瑰與眼前這些玫瑰長得一模一樣 ,但他卻覺得她是獨一無二的。這是為什么呢?一只聰明的狐貍告訴他:“ 是你為你的玫瑰花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變得這么重要。對于你使之馴服的 東西,你是負有責(zé)任的?!?這句話說得好極了。一個人活在世上,必須有自己真正愛好的事情,才 會活得有意思。這愛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的,而不是為了某種外在的利 益,例如為了金錢、名聲之類。他喜歡做這件事情,只是因為他覺得事情本 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這就好像一個園丁,他僅僅因為喜歡 而開辟了一塊自己的園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許多美麗的花木,為它們傾注了 自己的心血。當(dāng)他在自己的園地上耕作時,他心里非常踏實。無論他走到哪 里,他也都會牽掛著那些花木,如同母親牽掛著自己的孩子。這樣一個人, 他一定會活得很充實的。相反,一個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園地,不管他當(dāng)多大 的官,做多大的買賣,他本質(zhì)上始終是空虛的。這樣的人一旦丟了官,破了 產(chǎn),他的空虛就暴露無遺了,會惶惶然不可終日,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世界上無事可 做,也沒有人需要他,成了一個多余的人。 事實上,我們在小時候往往都是有真性情的。就像小王子所說的:“只 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些什么,他們會為了一個破布娃娃而不惜讓時光流 逝,于是那布娃娃就變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拿走,他們就哭了?!焙?子并不問破布娃娃值多少錢,它當(dāng)然不值錢啦,可是,他們天天抱著它,和 它說話,便對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錢的東西更有價值了。一個人在衡 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在市場上能 賣多少錢,這樣一種生活態(tài)度就是真性情。你們長大了當(dāng)然不會再抱著一個 破布娃娃不放,但是我希望你們不要丟掉小時候?qū)Υ撇纪尥薜倪@種態(tài)度, 不要丟掉真性情,不要丟掉自己真正的愛好。 小王子十分幸運,他在地球上終于遇見了一個能夠理解他的大人,那就 是這篇童話的作者。他和小王子特別談得來,不過,正因為如此,他在大人 們中間真是非常孤獨。他和大人們談什么都談不通,就只好和他們談橋牌、 高爾夫球、政治、領(lǐng)帶什么的,而他們也就很高興自己結(jié)識了一個正經(jīng)人。 后來,小王子因為想念他的玫瑰花,回到那個小星球上去了。那么,現(xiàn)在這 位圣??诵跖謇镌谀睦锬??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法國最出色的飛行員,在 一次飛行中失蹤了。我相信,他一定是去尋找他的小王子了。 生命中不能錯過什么——《綠山墻的安妮》中譯本序 安妮是一個十一歲的孤兒,一頭紅發(fā),滿臉雀斑,整天耽于幻想,不斷 闖些小禍。假如允許你收養(yǎng)一個孩子,你會選擇她嗎?大概不會。馬修和瑪 莉拉是一對上了年紀的獨身兄妹,他們也不想收養(yǎng)安妮,只是因為誤會,收 養(yǎng)成了令人遺憾的既成事實。故事就從這里開始,安妮住進了美麗僻靜村莊 中這個叫做綠山墻的農(nóng)舍,她的一言一行都將經(jīng)受老處女瑪莉拉的刻板挑剔 眼光——以及村民們的保守務(wù)實眼光——的檢驗,形勢對她十分不利。然而 ,隨著故事進展,我們看到,安妮的生命熱情熔化了一切敵意的堅冰,給綠 山墻和整個村莊帶來了歡快的春意。作為讀者,我們也和小說中所有人一樣 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她。正如當(dāng)年馬克·吐溫所評論的,加拿大女作家莫德 ·蒙格瑪麗塑造的這個人物不愧是“繼不朽的艾麗絲之后最令人感動和喜愛 的兒童形象”。 在安妮身上,最令人喜愛的是那種富有靈氣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 此健康蓬勃,到處綻開愛和夢想的花朵,幾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擁有兩 種極其寶貴的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對 于她來說,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驚喜。她不怕盼望落空,因為她已經(jīng) 從盼望中享受了一半的喜悅。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創(chuàng)造的美麗世界中,看見五 月花,她覺得自己身在天堂,看見了去年枯萎的花朵的靈魂。請不要說安妮 虛無縹緲,她的夢想之花確確實實結(jié)出了果實,使她周圍的人在和從前一樣 的現(xiàn)實生活中品嘗到了從前未曾發(fā)現(xiàn)的甜美滋味。 我們不但喜愛安妮,而且被她深深感動,因為她那樣善良。不過,她的 善良不是來自某種道德命令,而是源自天性的純凈。她的生命是一條雖然激 蕩卻依然澄澈的溪流,仿佛直接從源頭涌出,既積蓄了很大的能量,又尚未 受到任何污染。安妮的善良實際上是一種感恩,是因為擁有生命、享受生命 而產(chǎn)生的對生命的感激之情。懷著這種感激之情,她就善待一切幫助過她乃 至傷害過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和憐憫、仁慈、修養(yǎng)相比, 這種善良是一種更為本真的善良,而且也是更加令自己和別人愉快的。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雖然是近一百年前問世的,今天仍然很值得我們 一讀。作為兒童文學(xué)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今天的孩子們一定還能夠領(lǐng)會它的魅 力,與可愛的主人公發(fā)生共鳴,孩子們比我聰明,無須我多言。我想特別說 一下的是,今天的成人們也應(yīng)當(dāng)能夠從中獲得教益。在我看來,教益有二。 一是促使我們反省對孩子的教育。我們該知道,就天性的健康和純凈而言, 每個孩子身上都藏著一個安妮,我們千萬不要再用種種功利的算計去毀壞他 們的健康,污染他們的純凈,扼殺他們身上的安妮了。二是促使我們反省自 己的人生。在今日這個崇拜財富的時代,我們該自問,我們是否丟失了那些 最重要的財富,例如對生活的驚奇感,使生活煥發(fā)詩意的想象力,源自感激 生命的善良,等等。安妮曾經(jīng)向從來不想象和現(xiàn)實不同的事情的人驚呼:“ 你錯過了多少東西!”我們也該自問:我們錯過了多少比金錢、豪宅、地位 、名聲更寶貴的東西?P6-9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