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丹尼爾·笛福 頁數(shù):259 字數(shù):188000 譯者:金長蔚
Tag標簽:無
前言
倘若世上哪個凡人的冒險經(jīng)歷值得公布于眾,出版后又為讀者接受,那么編者認為,這個故事的情況也一定會是這樣?! 〈巳说娜松?jīng)歷超越了一切現(xiàn)有的(或者說他認為一切現(xiàn)有的)奇聞異事;人的生命恐怕再也承受不了比這更為詭奇的事了?! 」适乱灾钦邞T常采用的謙遜、嚴肅,且?guī)в凶诮淘⒁獾墓P法敘述,以此勸誡他人,也證明了上天的智慧——順其自然而又千變?nèi)f化,令人敬重?! 【幷呦嘈牛适率峭耆鎸嵉氖录涗?,沒有任何虛構(gòu)痕跡;不論是用來娛樂消遣,還是想從中尋求教誨,本書對讀者都有一定的作用。也正因為如此,編者認為,無須再向世人標榜別的什么,此書的問世確為讀者做了一件大好事。
內(nèi)容概要
《魯濱遜漂流記(全譯本)》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59歲時發(fā)表的第一部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的美譽。該書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當時社會贏得了廣大的讀者群,一年之內(nèi)就再版三次。隨后的幾十年當中,它一版再版,成為繼《圣經(jīng)》之后出版的英語語言讀物中閱讀范圍最廣的圖書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學(xué)史上沒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魯濱遜漂流記》一樣產(chǎn)生數(shù)目如此巨大的譯本和改寫本。其文學(xué)影響及對人類社會的深遠意義是許多其他著作所無可比擬的。這部作品通過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鮮明地反映了18世紀英國社會的時代特征,真實地描寫了離開社會28年之久的人所經(jīng)歷的逆境和絕望感,還有對信仰的體驗和對生活無盡的挑戰(zhàn)。
作者簡介
丹尼爾·笛福,小說家。生于倫敦。著有《魯濱遜漂流記》、《辛格頓船長》、《杰克上?!返?。
章節(jié)摘錄
我很快就察覺我住的地方不適合定居,特別是因為它地處海邊一片低洼的沼澤地,我想這不利健康;更主要的是因為附近沒有淡水。于是我決心找一個更益于健康、更方便的地方?! 「鶕?jù)我的情況,我考慮了自認為適合我的住處的幾個要點:第一,我剛才提到過,益于健康、有淡水;第二,避開太陽的暴曬;第三,能抵御人或獸的襲擊;第四,望得到海,如果上帝讓什么船只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中,我就不會錯失獲救的良機了,我還不愿放棄所有的期望?! ≡趯ふ曳线@些要求的住所時,我發(fā)現(xiàn)一座突起的小山邊有一塊平地。小山面對平地的這一邊陡得像一堵墻,因此沒有人或獸能從山頂上下來。這座山巖的邊上有一塊稍稍凹進去的地方,像一個山洞的入口,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山洞或是路通入山巖中?! 【驮谶@塊空地的前面、平坦的綠地上,我打算搭上我的帳篷。這塊平地寬不過100碼,長是寬的兩倍左右,在我門前像一片草地一樣鋪開。平地的盡頭,地勢不規(guī)則地下降,直至海邊的那塊低地。這里處在小山的西北偏北一邊,所以那兒白天曬不到陽光,當太陽轉(zhuǎn)到西南方向曬到這片地域時,已近落日了?! ≡谥饚づ袂?,我在山巖的凹處前畫了一個半圓,半徑約10碼,從半圓的起點至終點的直徑有二十碼?! ⊙刂@個半圓,我支了兩排堅實的樁子,打入地下,直到它們像建筑群似的牢牢地立在那里,大的一頭伸出地面約五英尺半,頂上削得尖尖的。兩排樁子相鄰的間距不到六英寸。 接著,我取出在船上截成的一段段的錨鏈,在半圓內(nèi)、兩行樁子之間一根一根地纏繞起來,一直纏到頂部。我又在里邊安插上另外一些高約兩英尺半的支柱,斜倚在樁子上,像樁子的支墩一樣。這道柵欄太牢固了,無論是人是獸都無法進入或是越過它。這花了我大量的時間和勞力,尤其是在林子里砍木樁,把它們帶到這塊地方,再打入地里這一過程?! ∵@地方的入口,我沒有做成門,而是用一架短梯翻越過頂部,進去之后,再隨手把梯子挪開。我想,這樣我四面都被圍了起來、防御了起來,完全與世隔離,因此夜里可以睡得安心了,否則,不可能睡得安穩(wěn)。不過事后看來,我由于擔心敵人帶來的危險所做的一切防范措施,似乎沒有必要。 我用盡體力,把前面你已經(jīng)了解到的我所有的財產(chǎn)、所有的糧食、武器彈藥以及儲備都搬進了這個柵欄或是堡壘里。我搭了一個大帳篷防雨,在那兒,一年中有一部分時節(jié)雨勢很猛。我做了個雙層的,就是說,里面一個小帳篷,外面一個較大的帳篷,最上端再蓋上一大塊柏油帆布,這是我從船帆中留下的。 現(xiàn)在,我已不再睡在當時我?guī)习兜哪菑埓采狭耍撬诘醮采?,這原來是船上大副的,還真的很不錯?! ∥野讶考Z食和所有會受潮損壞的東西都搬進了帳篷,待我所有的物品都置入柵欄后,我把直到此時一直留著的出入口堵上了。于是,如我所說,我用一把短梯子翻來越去?! ∵@些都干完后,我開始在巖壁上鑿洞,把所有挖下的泥土和石頭從帳篷里運出來,放在柵欄里的地上,這樣,它高出地面一英尺半左右。于是,我在帳篷后有了個洞穴,像是屋子里的地窖?! ≡谒羞@些事情完成之前,我可是頗費體力和時日。因此我必須回過頭來,把另幾件占據(jù)我思緒的事情追述一下。在我打算搭帳篷、打巖洞的同時,烏云密布、暴雨傾盆而下,突然電光一閃,隨后必然接踵而來一聲驚雷。一個想法像閃電一樣迅速地沖進了我的腦海,使我比對閃電本身要吃驚得多:“哦,我的火藥!”想到一聲霹靂,所有的火藥都會被炸毀,我的心就一沉。我念叨著,這些火藥不僅是我的防身武器,還是我完全依賴的、為我提供食物的工具呢。雖然火藥一旦爆炸,我都不知道是誰害死了我,但是,我沒有為自己的安危而焦慮?! 49-50
編輯推薦
《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魯濱遜漂流記(全譯本)》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1632年出生于約克郡一個富裕的家庭,他的父親希望他學(xué)習(xí)法律,但是他從很小的時候就渴望冒險,終于不顧父親的挽留,離家航海。后來,船在海上失事,他獨自來到一個荒島上。在島上,他想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辦法,努力活了下來。并且救出了被土著有俘虜?shù)綅u上的星期五,使他成了忠實的仆人,最后還救出了一位英國帆船的船長,并且?guī)椭?zhèn)壓了船上的叛亂,最后,他們一起回到了英國?!遏敒I遜漂流記》使人們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沒有文明的利器,人類真的能獨自生存嗎?”在競爭激烈的時代存活下來的現(xiàn)代人和為了在荒島上活下來而拼命掙扎的魯濱遜·克魯索之間,也是有一定的共同點的。這部作品處處表現(xiàn)了基督教的世界觀和在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決不放棄的勇氣和智慧,讓讀者認識到在社會中和他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