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5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胡堅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介紹了《寵兒》、《RPG 楊家將》、《亂世岳飛》等小說。
自序
正被誤讀的“年輕”
這是一部關于“年輕”的小說集,而在很多人看來,作為一本書的主題,“年輕”一詞卻模糊得近乎可疑。因此,我認為有必要在這里對本書的主題詞作出一些解釋。
傳統(tǒng)的說法里的“年輕”應該是有點沖勁、有點棱角的詞。所以我很擔心,怕有人一看見青年學生們糞土當今教育制度一類的文章就會自以為找到了年輕而激動得犯腦溢血。上天有好生之德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人把幼稚當年輕,逮只蜥蜴叫恐龍。我雖不是格瓦拉,又怎能在人家的無知面前轉過臉去?
還有人可能是在當年把大好時光全部拋撒在花前月下了,由己推人,偏執(zhí)地認定廣大年輕朋友皆盡如此,乃大肆鋪陳之,談及“年輕”必有九成九的是在說愛情。早戀耽誤讀書,沒看過弗洛伊德也就算了,難道連“白馬非馬”都夾纏不清嗎?
除上述兩種人外,我還見過一種頹廢的年輕。坦白說出我的態(tài)度:不喜歡。雖然說務虛在90年代的中國算得上是反熵,但是不大的孩子就走向了信仰的背面,總是很讓旁人擔心。當然,談到這些包括了波西米亞式、亨利·米勒式等等從形式上反對體制化生活的行為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個人自由問題,對此,我無意多說。
以上三點大概是三種對于“年輕”的誤讀。在此我很難保證下邊的議論及這本小說是否對于該詞語來說又是一種誤讀。但既然小說夠運氣出版,我沒有理由再藏著掖著。
也許就本書而言,“年輕”一詞根本就是個偽問題。因為包括多數先鋒小說在內的絕大部分小說里,主人公一般都有一個成長的過程。我把其中某一階段作為三篇小說的共性提出來,除了方便給本書起個好名字之外,正如分解因式時提取了一項其值為一的公因式出來,并無什么意義可言。
當然我也可以辯解的。在本書中廣泛涉及的,包括漂浮、焦慮、懷疑、自由、信仰等等主題,除了“年輕的特征”這一大標題外,實在再難找到更好的概括。這算個不錯的理由。
本書收錄的三篇小說最早的動筆于2000年,時值中華大地IT業(yè)火爆。報頭傳言“年輕人的天下”云云,讓我很激動了一陣。但很快就有新經濟的涼水潑下,促使我對“年輕”進行反思,斷斷續(xù)續(xù)地寫下了各自代表“走向年輕”(《寵兒》)、“正在年輕”(《RPG楊家將》)“曾經年輕”(《亂世岳飛》)的三篇小說。后來,我結交了一些搞音樂的朋友,知道這么一種過程并非偶然。包括中國的搖滾以及獨立記錄片在內,好多東西都有一個由迷蒙到清醒,從混沌到有序(當然也有熵增現(xiàn)象,越變越糟的),從年輕到不年輕(年輕或者不年輕,that is the question.)的過程,套用一個電影的名字,就是“長大成人”,一切就是這么自然地、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
但是出于誠實,在這里我有必要坦白一點,那就是在我的小說生長期間,互聯(lián)網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只要你不把我歸入網絡寫手,說我是年輕人的新方式寫作。我雖然很想裝深沉不認賬,但事實是不容抵賴的——這就是這么一本年輕人的小說。
德里達把“書寫”的詞語叫做無底棋盤上的棋子,這常常讓我想起胡適先生那個“過河卒子”的比方。在國際象棋中,小卒一旦到達對方底界,即可飛升為威力最大的皇后,那么永無出頭之日的結論很悲觀。但是我還能列出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象棋,只要棋盤無底,過河小卒就永葆活力。
也許我們的年輕時代就是這么一副無底棋盤,大家都在上邊縱橫捭闔,卻不知結果是永不超生還是永遠年輕。
有的人沖殺幾十年,還沒看到邊界;而有的人,猛一回頭,卻發(fā)現(xiàn)年輕已經在后面。
2002年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