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文學研究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樂黛云  頁數(shù):77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比較文學研究》作為一門學科,它興起于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比較文學研究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民族文學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以及文學與其他藝術門類和其他意識形態(tài)的相互關系的比較研究的文藝學分支。它包括影響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學科研究。

書籍目錄

導論/樂黛云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存目)/嚴  復、夏佑曾《天演論》譯例言(存目)/嚴  復小說林緣起/徐念慈譯孝女耐兒傳序/林紓紅樓夢評論.(存目)/王國維摩羅詩力說(存目)/魯迅托爾斯泰與今日之俄羅斯(存目)/茅盾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存目)/陳獨秀論新文化運動(存目)/吳  宓中國古有的文學批評的一個特點/錢鐘書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存目)/陳寅恪中西詩在情趣上的比較/朱光潛歌德與杜甫(存目)/馮至李白與哥德/梁宗岱尼采與紅樓夢/陳銓梵劇體例及其在漢劇上的點點滴滴(存目)/許地山中西戲劇之比較/冰心研究中國文學的新途徑(存目)/鄭振鐸現(xiàn)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存目)/梁實秋音樂與文學的握手(存目)/豐子愷中國印歐民間故事之相似/鐘敬文十八世紀的英國文學與中國/方重中國文學與音樂之關系(存目)/朱謙之讀西廂記與Romeo and Jdiet之一——中西戲劇基本觀念之不同/堯子中西接觸與中國文化之新趨向(存目)/錢穆《趙氏孤兒》雜劇在啟蒙時期的英國/范存忠五四運動后四十年來中國關于亞非各國文學的介紹和研究(存目)/季羨林、劉振瀛印度文學在中國/季羨林西游記與羅摩延書/吳曉鈴普希金和中國/戈寶權李漁論戲劇結構(存目)/楊絳劉勰的譬喻說和歌德的意蘊說/王元化曹雪芹不是叔本華/綠原意象派與古典詩歌(存目)/毅衡論魯迅作品與外國文學的關系/王  瑤西方影響與民族風格——中國現(xiàn)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個輪廓/唐我《梨俱吠陀》的祭祖詩和《詩經(jīng)》的“雅”、“頌”/金克木歌德一“魏瑪?shù)目追蜃印保瘲钗淠苤袊略娭械默F(xiàn)代主義——一個回顧/王佐良試論歐洲十四行詩及波斯詩人莪默凱延的魯拜體與我國唐代詩歌的可能聯(lián)系/楊憲益河、海、園——《紅樓夢》、《莫比迪克》和《哈克貝里芬》的比較研究/周玨良西方現(xiàn)代派詩與九葉詩人(存目)/袁可嘉中國與印度民間故事比較/劉守華詩無達詁(存目)/張隆溪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過去、現(xiàn)在與將來/賈植芳彌爾頓的悼亡詩——兼論中國文學史里的悼亡詩/楊周翰王國維魯迅比較論——本世紀初西方現(xiàn)代思潮在中國的影響/陳思和從中西文化看月亮文學與太陽文學/高旭東中西詩學對話中的話語問題/樂黛云接受與變形: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的后現(xiàn)代性/王  寧語言的激活——比較詩學視野下的言意之爭/陳躍紅文學翻譯:一種跨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叛逆/謝天振從道不可言到文言:中國詩學的精神奠基(存目)/方漢文道與邏各斯:中西文化與文論分道揚鑣的起點/曹順慶跨文化解釋的有效性/葉舒憲亞洲漢文學的文化蘊含(薦目)/王曉平海外華文文學的新視野/饒苊子西方文論在中國:觀察、回顧與思考/徐新建酒神精神的東方視域(存目)/張輝中西文化早期交往的復合媒介者——“扶南”的媒介特點與作用探——兼論基督教文化最早入華的上限問題/孫景堯 羅璇“文化語境”與“變異體”以及文學的發(fā)生學/嚴紹鱟形象學研究要注重總體性與綜合性/孟華20世紀比較文學研究主要論著目錄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小說林緣起小說林之成立,既二年有五月,同志議于春正發(fā)刊小說林月刊社報,編輯排比既競,并囑以言并其首。覺我日:偉哉!近年譯籍東流,學術西化,其最歆動吾新舊社會,而無有文野智愚咸歡迎之者,非近年所行之新小說哉?夫我國之于小說,向所視為鴆毒,懸為厲禁,不許青年子弟稍一涉獵者也,乃一反其積習,而至于是。果有溝而通之,以圓其說者耶?抑小說之道今昔不同,前之果足以害人,后之實無愧益世耶?豈人心之嗜好,因時因地而遷耶?抑于吾人之理性(Venunft),果有鼓舞與感覺之價值耶?是今日之小說界所宜研究之一問題也。余不敏,嘗以臆見論斷之:則所謂小說者,殆合理想美學、感情美學而居其上乘者乎?試以美學最發(fā)達之德意志徵之,黑搿爾氏(Hegel,1770-1831)于美學,持絕對觀念論者也。其言曰:“藝術之圓滿者,其第一義,為醇化于自然?!焙喲灾?,即滿足吾人之美的欲望,而使無遺憾也。曲本中之團圓《白兔記》、《荊釵記》、封誥《殺狗記》、榮歸《千金記》、巧合《紫簫記》等目,觸目皆是。若演義中之《野叟曝言》,其卷末之躊躇滿志者,且不下數(shù)萬言。要之不外使圓滿而合于理性之自然也。其征一。又曰:“事物現(xiàn)個性者,愈愈豐富,理想之發(fā)現(xiàn)亦愈愈圓滿,故美之究竟在具象理想,不在于抽象理想?!蔽鲊≌f,多述一人一事;中國小說,多述數(shù)人數(shù)事:論者謂為文野之別,余獨不謂然。事跡繁,格局變,人物則忠奸賢愚并列,事跡則巧絀奇正雜陳,其首尾聯(lián)絡,映帶起伏,非有大手筆、大結構、雄于文者,不能為此,蓋深明乎具象理想之道,能使人一讀再讀即十讀百讀亦不厭也,而西籍中富此與味者實鮮,孰優(yōu)孰絀,不言可解。然所謂美之究竟,與小說固適合也。其征二。邱希孟氏(Kirchmann,1802-1884),感情美學之代表者也,其言美之快感,謂對于實體之形象而起。試觀吳用之智《水滸》,鐵丐之真《野叟曝言》,數(shù)奇若韋癡珠《花月痕》,弄權若曹阿瞞《三國志》,冤獄若風波亭《岳傅》,神通游戲若孫行者《西游記》濟顛僧《濟公傳》,闡事燭理若福爾摩斯、馬丁休脫《偵探案》,足令人快樂,令人輕蔑,令人苦痛尊敬,種種感情,莫不對于小說而得之。其征三。又曰:“美的概念之要素,其三為形象性?!毙蜗笳撸瑢嶓w之模仿也。當未開化之社會,一切神仙佛鬼怪惡魔,莫不為社會所歡迎,而受其迷惑,阿剌伯之《夜談》,希臘之神話,《西游》、《封神》之荒誕,《聊齋》、《諧鐸》之鬼狐,世樂道之,酒后茶余,聞者色變。及文化日進,而觀《長生殿》、《海星籌》之興味,不如《茶花女》、《迦因小傳》之濃郁而親切矣。一非具形象性,一具形象性,而感情因以不同也。其征四。又曰:“美之第四特性,為理想化?!崩硐牖撸筛信d的實體,于藝術上除去無用分子。發(fā)揮其本性之謂也。小說之于日用瑣事,亙數(shù)年者,未曾按日而書之,即所謂無用之分子則去之。而月球之環(huán)游,世界之末日,地心海底之旅行,日新不已,皆本科學之理想,超越自然而促其進化者也。其征五。凡此種種,為新舊社會公認,而非余一己之私言,則其鼓舞吾人之理性,感覺吾人之理性,夫復何疑!小說林之于新小說,既已譯著并刊,二十余月,成書者四五十冊,購者紛至,重印至四五版,而又必擇尤甄錄,定期刊行此月報者,殆欲神其薰、浸、刺、提說詳《新小說》一號之用,而毋徒費時間,使嗜小說癖者之終不滿意云爾。丁末元宵后三日,東海覺我識?!涀浴缎≌f林》創(chuàng)刊號譯孝女耐兒傳序予不審西文,其勉強廁身于譯界者,恃二三君子,為余口述其詞,余耳受而手追之,聲已筆止,日區(qū)四小時,得文字六千言,其問疵謬百出。乃蒙海內名公,不鄙穢其徑率而收之,此予之大幸也。予嘗靜處一室,可經(jīng)月,戶外家人足音,頗能辨之了了,而余目固未之接也。今我同志數(shù)君子,偶舉西士之文字示余,余雖不審西文,然日聞其口譯,亦能區(qū)別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之足音。其間有高厲者,清虛者,綿婉者,雄偉者,悲梗者,淫冶者;要皆歸本于性情之正,彰癉之嚴,此萬世之公理,中外不能僭越。而獨未若谷口而司,迭更司文字之奇特。天下文章,莫易于敘悲,其次則敘戰(zhàn),又次則宣述男女之情。等而上之,若忠臣、孝子、義夫、節(jié)婦,決脰濺血,生氣凜然,茍以雄深雅健之筆施之,亦尚有其人。從未有刻畫市井卑污齷齪之事,至于二三十萬言之多,不重復,不支厲,如張明鏡于空際,收納五蟲萬怪,物物皆涵滌清光而出,見者如憑闌之觀魚鱉蝦蟹焉;則迭更司蓋以至清之靈府,敘至濁之社會,令我增無數(shù)閱歷,生無窮感喟矣。中國說部,登峰造極者,無若《石頭記》。敘人間富貴,感人情盛衰,用筆縝密,著色繁麗,制局精嚴,觀止矣。其間點染以清客,間雜以村嫗,牽綴以小人,收束以敗子,亦可謂善于體物;終竟雅多俗寡,人意不專屬于是。若迭更司者,則掃蕩名士美人之局,專為下等社會寫照:奸獪駔酷,至于人意未所嘗置想之局,幻為空中樓閣,使觀者或笑或怒,一時顛倒,至于不能自已,則文心之邃曲,寧可及耶?余嘗謂古文中序事,惟序家常平淡之事為最難著筆。《史記外戚傳》述竇長君之自陳,謂姊與我別逆旅中,丐沐沐我,飯我乃去。其足生人惋愴者,亦只此數(shù)語。若《北史》所謂隋之苦桃姑者,亦正仿此,乃百摹不能遽至,正坐無史公筆才,遂不能曲繪家常之恒狀。究竟史公于此等筆墨,亦不多見,以史公之書,亦不專為家常之事發(fā)也。今迭更司則專意為家常之言,而又專寫下等社會家常之事,用意著筆為尤難。吾友魏春叔購得《迭更司全集》,聞其中事實,強半類此。而此書特全集中之一種,精神專注在耐兒之死。讀者跡前此耐兒之奇孝,謂死時必有一番死訣悲愴之言,如余所譯《茶花女之日記》。乃迭更司則不寫耐兒,專寫耐兒之大父凄戀耐兒之狀,疑睡疑死,由昏聵中露出至情,則又《茶花女日記》外別成一種寫法。蓋寫耐兒,則嫌其近于高雅;惟寫其大父一窮促無聊之愚叟,始不背其專意下等社會之宗旨,此足見迭更司之用心矣。迭更司書多,不勝譯。海內諸公請少俟之。余將繼續(xù)以傖荒之人,譯傖荒之事,為諸公解酲醒睡可也。書竟,不禁一笑。丁未年八月十日,閩縣林紓畏廬父敘于京師望瀛樓?!涀浴缎⑴蛢簜鳌分袊庞械奈膶W批評的一個特點題目這樣累贅,我們取它的準備。我們不說中國文學批評,而說中國固有的文學批評因為要撇開中國文學批評里近來所吸收的西洋成分,我們不說中國舊文學批評,而說中國固有的文學批評,因為這一個中國舊文學批評的特點,在中國新文學批評里,多少還保留著。這種近似東西文化特征的問題,給學者們弄得瀾污了,我們常說,某東西代表地道的東方化,某東西代表真正的西方化;真實那個東西,往往名符其實,亦東亦西。哈吧小獅子狗,中國通俗喚作洋狗,《紅樓夢》里不就有“西洋化點子哈巴兒”么?而在西洋,時髦少婦大半養(yǎng)哈吧狗為閨中伴侶,呼為北京狗——北京至少現(xiàn)在還是我們的土地。許多東西文化的討論,常使我聯(lián)想到哈吧狗。譬如我們舊文學里有一種比興體的“香草美人”詩,把男女戀愛來象征君臣間的綱常,精通西學而又風流綺膩的師友們,認為這種殺風景的文藝觀,道地是中國舊文化的特殊產(chǎn)物,但是在西洋宗教詩里,我們偏找出同樣的體制,只是把神和人的關系來代替君臣了。中世紀西洋文學尤多此類比興的作品,但丁就是一個刺眼的例。西洋中世紀神學里的神人之愛保持著名分和距離,破除私情(L'amour desinteresse)而又非抽象的記號(Sylnbol)崇拜,跟中國舊名教所謂“忠”,十分相像,不比新教神學所講愛,帶有浪漫性的親匿。因為西洋有這一體詩,所以也有比興說詩的理論;但丁釋詩四義,甚深微妙義日“寄托義”(Senso anagogico)竟完全是我們常州詞派的原則。又如章實齋論先秦著作,指出一種“言公”現(xiàn)象,研究而亦略知西洋文化史的人,立刻會想到“言公”是西洋中世紀的特征,它所根據(jù)的人生哲學和藝術觀,在現(xiàn)代西洋文藝思想尚占強大的勢力?!把怨爆F(xiàn)象跟“香草美人”體的得失是非,我們不能在此討論;我們不過借來證明所謂國粹或洋貨,往往并非中國或西洋文化的特別標識,一般受高等教育的野蠻人還未擺脫五十年前中國維新變法,出版《學究新談》,《文明小史》時的心理狀態(tài),說到新便想到西洋,說到西洋便想到新,好象西洋歷史人物,跟他老人家一樣的新見世面,具有這種心眼來看文化史,當然處處都見得特點了。換句話說,中國固有的東西,不必就是中國所特有或獨有的東西。譬如,中國道學家排斥文學;同樣,西方的藝術思想史也不過是一部相斫的書,記載著《善的帝國主義》(L'imperialisme du Bien)和《美的帝國主義》(L'imperialisme du Beau)的沖突。中國道學家的理論,雖未受任何西洋影響,算不是中國特有。此類中外相同的問題,不屬本文范圍。復次,中西對象不同,理論因而差異,我們不該冒失為特點,因為兩種不同的理論,可以根據(jù)著同一原則。譬如中國文章講平仄,西洋文章講輕重音;西洋詩的禁忌,并非中國的四聲八病,而兩者遵守著聲調和諧的原則;雖不相同,可以相當。此類問題,也不屬本文范圍。最后,我們講的是中國文學批評的特色,并非中國特色的文學批評;我們不以一家一說一派而以整個的中國文評為研究對象。譬如,心解派(Psychoanalysis)的文學批評,當然是西方特有的文學批評,但是我們決不能說,西方文學批評的特色就是心解術;因為,在心解術成立以前,西洋文評早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心解術應用到文學上以后,西洋文評還有不知多少別具手眼的宗派。所以,我們所謂中國文評的特點,安是:(一)埋養(yǎng)在自古到今中國談藝者的意識田地里,飄散在自古到今中國談藝的著作里,各宗各派的批評都多少利用過;維其它是這樣的普遍,所以我們習見而相忘。(二)在西洋文評里,我們找不到它的匹偶,因此算得上中國文評的一個特點。(三)卻又并非中國語言文字特殊構造的結果,因為在西洋文評里,我們偶然瞥見它的影子,證明一二靈心妙悟的批評家,也微茫地,條忽地看到這一點。(四)從西洋批評家的偶悟,我們可以明白,這個特點在現(xiàn)象上雖是中國特有,而在應用上能具普遍性和世界性;我們的看法未始不可推廣到西洋文藝。這個特點就是:把文章通盤的人化或生命化(Animism)?!兑紫缔o》云:“近取諸身……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可以移作解釋;我們把文章看成我們自己同類的活人。《文心雕龍·風骨篇》云:“詞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瘠養(yǎng)肥詞”;又《附會篇》云:“以情志為神明,事義為皮膚”;宗濂《文原下篇》云:“四瑕賊文之形,八冥傷文之膏髓,九蠹死文之心”;魏文典《典論》云:“孔融體氣高妙”;鐘嶸《詩品》云:“陳思骨氣奇高,體被文質”——這種例子那里舉得盡呢?我們自己喜歡亂談詩文的人,做到批評,還會用什么“氣”,“骨”,“力”,“魄”,“神”,“脈”,“髓”,“文心”,“句眼”等名詞。翁方綱精思卓識,正式拈出“肌理”,為我們的文評,更添一個新穎的生命化名詞。古人只知道文章有皮膚,翁方綱偏體驗出皮膚上還有文章?,F(xiàn)代英國女詩人薛德蕙女士(Edith Sitwell)明白詩文在色澤音節(jié)以外,還有它的觸覺方面,喚作“texture”,自負為空前的大發(fā)現(xiàn),從我們看來“texture”在意義上,字面上都相當于翁方綱所謂肌理。從配得上“肌理”的texture的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推想出人化文評應用到西洋詩文也有正確性。因為我們把文章人化了,所以文章欠佳,就仿佛人身害病,一部分傳統(tǒng)的詼諧,全從這個雙關意義上發(fā)出。譬如沈起鳳《紅心客傳奇》四種之一《才人?!穼憦垑魰x李靈蕓掛牌專醫(yī)詩病,因蘇州詩伯詩翁作品不通,開方勸服大黃;又如《聊齋志異·司文郎》一則記盲僧以鼻評文,“刺于鼻,棘于腹,膀胱所不容,直自下部出”,此類笑話可以傍證人化文評在中國的流行。我們該申說,何以文章人化是我們固有的文評所特有。當然我們可以說,我們在西洋文評里,沒有見到同規(guī)模的人化現(xiàn)象;我們更可以說,我們自己用西洋文字寫批評的時候,當感覺到缺乏人化的成語國。但是,這兩個負面的論證也許太空泛了。我們要在西洋文評里找出代表性的例子,來分析,來指明它們的似是而非它們的面貌的貌同心異,算不得人化。我們把例子分為三類,由淺入深,逐類辨析。第一類象西塞羅(cicero)的議論。西塞羅云:“美有二種(pulchritudinis du genera cunt):嬌麗也,女美也(venustatem muliebrem);莊嚴者,男美也(dignitatem virilem)。這當然算不得人化:因為西塞羅根本是在講人體美,所以他下文說須眉丈夫,總得保持莊嚴本色,切勿軟迷迷,懶洋洋,衣冠言動,象個不男不女的戲子。他只說男女剛柔各有其美,并非說文章可分為陰柔陽剛。我們若講美學思想史,西塞羅的分類極為重要,因為人體美屬于美學范圍;我們若講文學批評,此說全不相干。我們當然可以把此說推演到文藝上面,但是我們要注意西塞羅自己并沒有推演。一切西洋談藝著作里泛論美有剛柔男女性的說法,都算不上人化。第二類西洋普通“文如其人”的理論,象畢豐(Buffon)所謂“學問材料皆身外物(hors de hornmen),惟文則本諸其人(le style eathomme meme)“歌德所謂”文章乃作者內心(Innern)真正的印象(eintreuer abdruck),叔本華所謂“文章乃心靈的面貌(die physiognomie des Geleter)”,跟我們此地所講人化,絕然是兩回事。第一,“文如其人”,并非“文如人”;“文章乃心靈的面貌”并非人化文評的主張為文章自身有它的面貌。第二,他們所謂人,是指人格人品,不過《文中子事君篇》“文士之行可見”一節(jié)的意見,并不指人身。顧爾蒙(Remy de Gourmont)唯物化的論文見解,認為文章是生理作用的產(chǎn)物(un produit physiologigue)健康,飲食,居住以及其他生命機能都影響到文章,也不就是人化或生命化。顧爾蒙只想以作者的生理來解釋作者的文筆,生理是文筆外面或背后的東西,而我們的文評直捷認為文筆自身就有氣骨神脈種種生命機能和構造。一切西洋談藝著作里文如其人或因文觀人的說法,都絕對不是人化。

編輯推薦

《比較文學研究》為20世紀中國學術文叢之一,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較文學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