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5 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劉西振 編 頁數(shù):432 字數(shù):624000
內容概要
隨著人類文明進程不斷進步及社會、經(jīng)濟、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臨床外科學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以此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健康生活的需求。新的理論與技術不斷涌現(xiàn),社會進步與醫(yī)學模式向生物-醫(yī)學-社會模式的轉變,同時也賦予臨床外科工作以新的時代特點。 本教材以臨床外科工作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重點,并結合臨床外科的新進展、新技術、新手段,突出臨床外科的工作特點,使其內容先進,實用性強,博而不繁,詳而有要。本教材圍繞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教學特點,著重強調職業(yè)能力、實踐能力和技術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盡量縮短畢業(yè)生與臨床實踐的距離,并力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工作態(tài)度、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全書共分四十二章,在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的診治、防治方面,著重闡述在基本條件下如何處理實際問題。除每章列出重點內容提示外,章末并附有復習思考題,以便學生學習時參考。在寫作手法上,盡量穿插圖表等直觀性教學內容,力求易教、易學、易記。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外科學的范疇 第二節(jié) 如何學習外科學第二章 無菌術和手術基本技術 第一節(jié) 無菌術 第二節(jié) 手術基本技術 第三節(jié) 較新外科手術設備基本介紹第三章 麻醉 第一節(jié) 麻醉前準備與麻醉前用藥 第二節(jié) 局部麻醉 第三節(jié) 椎管內麻醉 第四節(jié) 全身麻醉第四章 外科患者的代謝 第一節(jié) 體液平衡 第二節(jié) 水、電解質失衡 第三節(jié) 酸堿平衡失調 第四節(jié) 體液失衡的綜合防治第五章 圍手術期處理 第一節(jié) 手術前準備 第二節(jié) 手術后處理 第三節(jié) 手術后常見并發(fā)癥第六章 輸血 第一節(jié) 輸血的適應證、禁忌證、途徑和注意事項 第二節(jié) 輸血的并發(fā)癥及防治 第三節(jié) 自身輸血 第四節(jié) 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漿增量劑第七章 外科感染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淺部化膿性感染 第三節(jié) 手部急性化膿性感染 第四節(jié) 全身性感染 第五節(jié) 特異性感染第八章 損傷 第一節(jié) 損傷分類 第二節(jié) 損傷的病理 第三節(jié) 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和并發(fā)癥 第四節(jié) 損傷的修復 第五節(jié) 損傷的處理第九章 燒傷 第一節(jié) 熱力燒傷 第二節(jié) 電燒傷 第三節(jié) 化學燒傷第十章 急性腎衰竭第十一章 腫瘤 第一節(jié) 腫瘤總論 第二節(jié) 常見體表腫瘤第十二章 顱內壓增高癥第十三章 顱腦損傷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頭皮損傷 第三節(jié) 顱骨骨折 第四節(jié) 腦損傷 第五節(jié) 開放性顱腦損傷第十四章 頸部疾病 第一節(jié) 甲狀腺疾病 第二節(jié) 頸部腫塊第十五章 乳房疾病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急性乳腺炎 第三節(jié) 乳腺囊性增生病 第四節(jié) 乳腺腫瘤第十六章 胸部損傷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肋骨骨折 第三節(jié) 損傷性氣胸 第四節(jié) 損傷性血胸第十七章 膿胸第十八章 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療第十九章 食管癌第二十章 腹外疝第二十一章 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第二十二章 腹部損傷第二十三章 胃及二十指腸外科疾病第二十四章 腸外科疾病第二十五章 直腸肛管疾病第二十六章 肝外科疾病與肝門靜脈高壓癥第二十七章 膽道疾病第二十八章 胰腺疾病第二十九章 外科急腹癥的鑒別診斷第三十章 泌尿系統(tǒng)疾病第三十一章 男性計劃生育第三十二章 男性性功能障礙和不育第三十三章 周圍血管疾病第三十四章 運動系統(tǒng)檢查方法第三十五章 骨折第三十六章 關節(jié)脫位第三十七章 手外傷第三十八章 骨與關節(jié)化膿性感染第三十九章 骨與關節(jié)結核第四十章 骨腫瘤第四十一章 頸肩痛和腰腿痛第四十二章 運動系統(tǒng)慢性損傷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一節(jié) 外科學的范疇外科學是醫(y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范疇是在整個醫(yī)學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并不斷更新變化的。在古代,外科學的范疇僅限于一些體表疾??;但隨著醫(yī)學科學的發(fā)展,對人體各系統(tǒng)、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獲得了較為明確的認識,診斷方法和手術技術的不斷改進,現(xiàn)代外科學的范疇已經(jīng)包括許多內部疾病。按病因外科疾病大致可分為5類。1.損傷 由暴力或其他致傷因子引起的人體組織破壞,如內臟破裂、骨折、燒傷等,多需手術或其他外科處理,以修復組織和恢復功能。2.感染 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侵襲人體,導致組織、器官的損害、破壞,發(fā)生壞死和膿腫,這類局限性的感染灶適宜手術治療,例如壞疽闌尾的切除、膿腫切開引流等。3.腫瘤 絕大多數(shù)的腫瘤需要手術處理。良性腫瘤切除有良好的療效;對惡性腫瘤,手術能達到根治、延長生存時間或緩解癥狀的效果。4.畸形 先天畸形, 如先天性心臟病、肛管直腸閉鎖等,均須手術治療。后天畸形,如燒傷后瘢痕攣縮,也多需手術整復,以改善外觀和恢復功能。5.其他性質的疾病 常見有器官梗阻、血液循環(huán)障礙、結石形成等;內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等,也常需手術治療予以糾正。
編輯推薦
《外科學》圍繞高等職業(yè)技術教育的教學特點,著重強調職業(yè)能力、實踐能力和技術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盡量縮短畢業(yè)生與臨床實踐的距離,并力求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工作態(tài)度、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