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楊合理 頁數:333
前言
合理博士的大作《論宗教自由權的法律保障》即將付梓出版,囑我寫個序言,說實話,受之有愧,但又卻之不恭。在我的印象里,能夠幫別人寫序的人,要么是名重宇內的學術大家,要么是作者的授業(yè)恩師。我這兩個條件都合不上。但合理不合理地選上了我,又讓我有受寵若驚的感覺。為了感謝作者的瞧得起,只好拉拉扯扯寫上幾句,以示對該書出版的慶賀?! ∪耸蔷竦膭游?,這就決定了人與其他動物不同,除了滿足生存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之外,人還要有思想,要有個精神寄托。這就是我們常言的信仰問題。自然,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大部分人都不信教的國度而言,信仰并不是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國人所強調的更多的是理想、信念,而不是信仰、虔誠。然而,就理想與信仰而言,兩者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明顯的:理想更多地強調的是追求、行動,為了一個既定的目標不懈地去努力、奮斗,但信仰則主要是精神層面的認知、尊崇,它讓信仰者有一份精神的自得,以守護心靈的寧靜;理想需要的是血與火的執(zhí)著,而信仰則是默默的堅守;理想要求的是人們對高尚目標的服膺與犧牲,而信仰則希望人們遵從自己的良心行事。從這種意義上說,理想并不能替代信仰,一個有理想的民族并不一定就是一個有信仰的民族。然而,在我們看來,一個有活力的民族,不但應當有著理想,還應當擁有信仰。共同的信仰能夠把民族中的各個成員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他們有著深層次的精神合作與精神交流?! ?/pre>內容概要
宗教自由是指個人或一定團體所享有的基本人權,并由憲法確認為基本權利加以保障?!墩撟诮套杂傻姆杀U稀分饕f明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則、國際標準、主要制度和界限、保護宗教自由的國家義務等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我國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建議。為此,本書對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含義、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歷史進程和意義、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則與主要制度、我國宗教自由法律保護的成就和建議等問題進行系統(tǒng)探討。 宗教自由不僅包括內在的宗教信仰自由,而且包括外在的宗教行為自由。從其內在邏輯結構上看,宗教自由包括權利主體、權利客體、權利內容三個要素。宗教自由的主體,不僅包括個人,而且包括宗教團體;宗教自由的客體是宗教,當宗教活動在法律規(guī)定范圍之內時,就是合法的,受憲法和法律保護;當宗教活動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時,就必須受到法律限制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宗教自由的特點有:不受侵犯性和易受侵犯性、無對價性、個人性和群體性、普遍性。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經過曲折歷史進程。就世界范圍看,各國憲法關于宗教自由的規(guī)定有三種類型:宗教自由、信仰自由或信教自由權、宗教信仰自由權。 宗教存在有其特定的社會歷史依據,宗教是人類一種精神需求。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意義重大,表現(xiàn)在:宗教自由是民主憲政的必然要求;保障宗教自由,有利于提升公民道德和社會整體道德;保障宗教自由,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宗教自由,有利于國際之間友好交往。宗教容易被否定,因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宗教自由的憲法保障,并形成一系列原則。這些原則主要有宗教自由原則、平等保護原則、國家中立原則、宗教寬容原則等?! ÷?lián)合國非常重視宗教自由的保護?!妒澜缛藱嘈浴?、《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視宣言》等國際人權公約規(guī)定宗教自由的平等保護、界限以及國家保障宗教自由的義務等國際標準。此外,其他專門公約也對宗教自由作出規(guī)定?! 〗詠?,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并逐漸形成一系列法律保障的主要制度:一是政教分離制度;二是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限制制度,具體有形式規(guī)范上的限制和實質手段上的限制(公共利益理由、比例原則);三是宗教團體的自治,表現(xiàn)在:宗教團體新成員的補充和教育、維護宗教團體的秩序、宗教團體的經濟自主等方面;四是尊重和保障宗教自由是國家的義務,包括國際人權公約關于尊重和保護宗教自由的國家義務、政教分離制度下尊重和保護宗教自由的國家義務。作者簡介
楊合理,法學博士,中共河南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河南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秘書長、鄭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律咨詢委員會成員、鄭州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學術成果有:主持、參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課題8項,其中本人主持《目前我國宗教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批準號:OIEZJ001)與《提高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能力研究》(批準號:12BDJ029)(目前在研)2項:主持、參與完成省部級課題6項,其中本人主持3項。主編、副主編法學教材多部。在《政治與法律》、《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探索》、《學習論壇》、《中國民族報》等學術報刊發(fā)表《關于建立憲法訴訟制度若下問題的思考》、《全球化語境中宗教法制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目前我國宗教自由法律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提高黨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能力初探》、《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意義與宗教自由》等論文30余篇。書籍目錄
內容摘要序導言一、問題的緣起及研究意義二、研究現(xiàn)狀和存在問題三、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第一章 宗教自由概述一、宗教及其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二、宗教自由概念理解三、宗教自由的邏輯結構四、宗教自由的特點第二章 宗教自由的法律化進程一、宗教自由的歷史沿革二、宗教自由的憲法保障三、宗教自由憲法保障的意義第三章 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則一、宗教自由原則二、平等保護原則三、國家中立原則四、宗教寬容原則第四章 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主要制度一、政教分離制度二、宗教團體自治制度第五章 國家對宗教自由的適當限制一、國家限制宗教自由的原則二、國家限制宗教自由的界限——公共利益第六章 我國宗教自由的法律保障一、我國宗教自由法制建設取得的成就二、進一步完善我國宗教自由法律保障的思考三、認真對待宗教自由第七章 我國的宗教法制建設一、宗教法制概述二、加強宗教法制建設的必要性三、目前我國宗教法制建設的成就四、目前我國宗教法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五、加強和完善我國宗教法制建設的對策參考文獻附:黨和國家關于宗教信仰自由的重大政策、重要法律及圈際公約1.關于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問題的通知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節(jié)選)4.《宗教事務條例》5.《世界人權宣言》(節(jié)選)6.消除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視宣言后記章節(jié)摘錄
佛教傳人中國之后,漢語把Buddha譯成“佛法”、“心法”或“一切法”,表達出dharma超越一切的神圣力量。在漢語里,最早出現(xiàn)“宗教”一詞是在佛教的《景德傳燈錄·圭峰宗密禪師答史山人十問》里,其中說:“佛滅度后,委付迦葉,展轉相承一人者,此亦蓋論當代為宗教主,如土無二王,非得度者唯爾教也?!笨梢?,“宗”與“教”的聯(lián)用出現(xiàn)得較晚,而“宗”與“教”在最早的語源上,已有了現(xiàn)今宗教的大部分內容?!白凇钡囊饬x,一是指祖廟,如《書,大禹》云:“受命于神宗?!倍侵缸嫦?,如“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左傳》)。三是指宗族,“荒墜厥緒,覆宗絕祀”(《書·五子之歌》),還有諸如“歸向”、“朝見”、“朝覲”、“尊敬”、“主旨”、“派別”等意義?!敖獭钡囊饬x一是指“教化”、“政教”之意,如《書,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倍侵浮皞魇凇?、“說教”、“命令”、“指使”、“學說”、“理論”之意;三是用來表達人們對神道的信仰,《易經·易傳》中有,“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說法??梢姡白诮獭痹谥袊幕瘋鹘y(tǒng)中歷來就有對祖先、神靈及神圣等的禮敬之意?! 【C上所述,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東亞還是西亞,對于“宗教”的使用都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人對于神靈及其律法的敬畏與崇拜?! ∥鞣阶诮虒W創(chuàng)始人麥克斯·繆勒( Max Muller,1823-1900)曾經說:“各個宗教的定義從其出現(xiàn)不久,立刻會激起另一個斷然否定它的定義??磥?,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會有多少宗教的定義。”有的學者把宗教理解為以神(或是某種超自然的存在)為中心的信仰系統(tǒng),認為宗教乃是人對超然力量的討好并祈求和解的一種手段。有的學者把個人的宗教體驗視為宗教中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因素,認為宗教是“個人在他孤單時候由于覺得他與任何他所認為神圣的對象保持關系所發(fā)生的感情、行為和經驗”。還有的學者把宗教理解為一種終極關懷,認為“宗教是一種執(zhí)著的終極關懷狀態(tài),它是人的其他關懷的前提并蘊含著人的生命意義的答案”?!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