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吳振華 編著 頁數(shù):337 字數(shù):200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序跋猶如書的旁白,一份欣賞,一番批評,一段思緒,一種興味,寫的是書人書事,又是世態(tài)人情和生命感觸。閱讀某一本書的序跋,若是其中一句話打動了你,或某一種情緒感染了你,或許你便與那本書結(jié)緣,從此它亦是你的故人。
本書《書卷似古人——序跋小品賞讀》收錄的就是此類序跋小品,有注釋,有賞讀。 《書卷似古人——序跋小品賞讀》由吳小林主編。
書籍目錄
衛(wèi) 宏 毛詩序
曹 植 《畫贊》序
嵇 康 《琴賦》序
左 思 《三都賦》序
郭 象 《莊子》序
干 寶 《搜神記》序
王羲之 《蘭亭集》序
陶淵明 《閑情賦》序
宗 炳 畫山水序
沈 約 《棋品》序
謝 赫 《古畫品錄》序
劉 勰 《文心雕龍》序志
蕭 統(tǒng) 《文選》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序
庾 信 《哀江南賦》序
殷 瑤 《河岳英靈集》序
韓 愈 荊潭唱和詩序
柳宗元 愚溪詩序
白居易 《荔枝圖》序
李 翱 題《燕太子丹傳》后
劉禹錫 《竹枝詞》序
杜牧 《李賀詩集》序
陸龜蒙 《笠澤叢書》序
皮日休 《酒箴》序
司空圖 題《柳柳州集》后
歐陽炯 《花間集》序
歐陽修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梅圣俞詩集》序
題薛公期畫
蘇 軾 《南行前集》序
書淵明《飲酒詩》后
書《黃子思詩集》后
書吳道子畫后
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后
跋文與可墨竹
書蒲永升畫后
黃庭堅 《小山詞》序
《胡宗元詩集》序
題王荊公書后
題自書卷后
跋米元章書
題東坡字后
秦 觀 書《晉賢圖》后
李格非 書 洛陽名園記》后
米 芾 跋自畫《云山圖》
楊萬里 題曾無逸百帆圖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序
周 密 《武林舊事》序
吳自牧 《夢粱錄》序
陸游跋 《岑嘉州詩集》
跋《花間集》
朱 熹 跋韓魏公與歐陽文忠公帖
元好問 跋東坡《和淵明飲酒詩》后
戴表元 題畫
鐘嗣成 《錄鬼簿》序
宋濂跋 《張孟兼文稿序》后
高啟跋 《眉庵記》后
徐 渭 《抄代集》小序
《選古今南北劇》序
書《草玄堂稿》后
題青藤道士七十小像
題自書杜拾遺詩后
陳繼儒 《茶董》小序
《酒顛》小序
《牡丹亭》題詞
《花史》題詞
袁宏道 小修詩序
《會心集》序
識伯修遺墨后
識張幼于惠泉詩后
馮夢龍 《情史類略》序
《笑府》序
鐘 惺 自題詩后
倪元璐 王謔庵《悔謔鈔》序
張 岱 《陶庵夢憶》序
《西湖夢尋》序
跋徐青藤小品畫
自題小像
卓人月 《新西廂》序
李流芳 江南臥游冊題詞·橫塘
江南臥游冊題詞·虎丘
題斷橋春望圖
題孤山夜月圖
陳仁錫 題春湖詞
董其昌 《蘇黃題跋》序
幔亭過客 《西游記》題詞
屠 隆 《青溪集》敘
毛晉跋 《客齋題跋》
華淑題 《閑情小品》序
湯顯祖 《牡丹亭記》題詞
錢謙益 《邵幼青詩草》序
題張子石臨蘭亭卷
金圣嘆 《水滸傳》序
周亮工 題徐青藤《花卉手卷》后
歸 莊 題墨竹為吳鹿友相公
余 懷 《板橋雜記》序
朱彝尊 書《花問集》后
黃百家 書《葦碧軒》詩稿后
廖 燕 選古文小品序
自題竹籟小草
蒲松齡 《聊齋志異》自序
錢大昕 跋方望溪文
王士稹 《唐賢三昧集》序
鄭 燮 題畫·竹
金 農(nóng) 題畫(四則)
張惠言 《詞選》序
書《劉海峰文集》后
焦 循 《花部農(nóng)譚》序
張維屏 《聽松園詩》序
王 拯 《罌砧課誦圖》序
龔自珍 書《湯海秋詩集》后
書桌帖后
王慶麟 書《魏叔子集》后
姚 鼐 袁香亭畫冊記
袁 枚 《隨園隨筆》序
洪 舁 《長生殿》自序
孔尚任 《桃花扇》小引
梅曾亮 《管異之文集》書后
曾國藩 書《歸震川文集》后
施補華 題《登高圖》
王閩運 《比竹余音》序
劉 鶚 《老殘游記》序
吳汝綸 跋《蔣湘帆尺牘》
林 紓 書杜襲喻繁欽語后
王國維 《宋元戲曲考》序
章節(jié)摘錄
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②。至于山水,質(zhì)有而趣靈。是以軒轅、堯、孔、廣成、大隗、許由、孤竹③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④之游焉。又稱仁智之樂⑤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賢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不亦幾乎? 余眷戀廬、衡⑥,契闊荊、巫⑦,不知老之將至。愧不能凝氣怡身,傷貼石門之流⑧,于是畫象布色,構(gòu)茲云嶺?! 》蚶斫^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載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書策之內(nèi)。況乎身所盤桓,目所綢繆⑨,以形寫形,以色貌色⑩也?! ∏曳蚶錾街?,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shù)里,則可圍于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綃素以遠映,則昆、閬之形,可圍于方寸之內(nèi)。豎劃三寸,當(dāng)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是以觀畫圖者,徒患類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勢。如是,則嵩、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于一圖矣?! 》蛞詰?yīng)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則目亦同應(yīng),心亦俱會,應(yīng)會感神,神超理得,雖復(fù)虛求幽巖,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棲形感類,理入影跡,誠能妙寫,亦誠盡焉?! ∮谑情e居理氣,拂觴鳴琴⑩,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獨應(yīng)無人之野。峰岫蟯嶷⑩,云林森眇,圣賢映子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fù)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 宗炳一生酷愛游覽山水,大半生盤桓優(yōu)游在廬衡、荊巫一帶,晚年老病纏身,不能親歷山水,于是就施展他的畫技,將曾經(jīng)游歷過的名山大川畫在墻上,躺著進行臥游,并說“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在宗炳眼中,山水是有生命有靈魂的,可以說山水已經(jīng)融入了他的生命之中。這就是他寫作此序的理由。 山水的美令人陶醉,還讓人精神境界有所提升,因為山水的靈趣與人的精神相通。道家向來主張“神與物游”“天人合一”,認為從山水中可以體悟自然之道,并進而認識整個世界發(fā)展變化的“天道”。正是在道家自然觀念的影響下,人們對內(nèi)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心靈世界,對外發(fā)現(xiàn)了山水自然之美,山水畫迅速發(fā)展起來,宗炳就是山水畫大師,也是山水畫理論名家。他認為山水畫就是對大自然的寫生,即“以形寫形,以色貌色”。首先追求形似,展現(xiàn)山水真實的狀態(tài)。,其次就是要包含畫家對山水的情感,對“自然之道”的獨特理解和畫家的胸襟氣度。觀畫可以知人,知人可以求旨,求旨可以悟道。第三,宗炳提出了“澄懷味象”的重要觀點。認為欣賞山水或者山水畫時需要心定神閑、靜心凝慮地去體味山水中包含的自然真趣,從而使自己身心舒暢。當(dāng)此之時,才能進入人與山水合一的“暢神”境界。第四,宗炳還特別總結(jié)出畫山水的技法,就是“豎劃三寸,當(dāng)千仞之高;橫墨數(shù)尺,體百里之迥”的“遠小近大”的透視法?! 】傊?,這篇小序,既是宗炳一生意趣的寄托,更是對山水畫藝術(shù)的高度概括,他提出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方法對后代影響深遠,此序被譽為文苑《南華》,畫壇《典論》?! ?/pre>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tài)'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 ?-袁宏道《序》 熱腸如沸,茶不勝酒;幽韻如云,酒不勝茶。酒類俠,茶類隱。酒固道廣,茶亦德素?! ?-陳繼儒《小序》 花竹禽魚,溪山風(fēng)月,造物所贈,吾何私焉!惠然肯來,與眾共之?! ?-張維屏《序》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