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劉劭,劉丙 譯者:楊新平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人物志
《人物志》是我國一部辨析、評論人物的專著。劉邵撰述。約成書于曹魏明帝統(tǒng)治時期(227 —239 )。作者在自序中闡述撰著目的:“夫圣賢之所美,莫
美乎聰明,聰明之所貴,莫貴乎知人,知人誠智,則眾材得其序而庶績之業(yè)興矣?!蔽簳r文帝曹丕接受陳群建議,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材。該書即是在推行九品中正品評人物、選擇人材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專著,旨在為推行九品中正制在理論上提供依據(jù),在實踐上總結(jié)經(jīng)驗,以推動這一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十六國時劉昞
為之作注,重在“疏通大義,不沾沾于訓詁,文詞簡括”。其后流傳既久,傳本頗多謬誤。明萬歷甲申(1584)河間劉用霖用隆慶壬申(1572)本舊版合官私書校之,去其重復,成為定本。今有《漢魏叢書本》、《明萬歷劉氏刊本》、《四庫全書本》、《四部叢刊本》等。其書自《隋唐。經(jīng)籍志》以后皆列于名家,《四庫全書》則歸入子部、雜家類一。
作者簡介
劉劭
1、劉劭
中國三國時魏國思想家。字孔才。廣平邯鄲(今屬河北)人。官至尚書郎、散騎侍 郎,賜爵關(guān)內(nèi)侯。受詔搜集五經(jīng)群書,分門別類,纂為《皇覽》。又與議郎庚嶷、荀詵等共同制訂律令,作《新律》十八篇,著《律略論》。魏廢帝時,專事執(zhí)經(jīng)講學。所著《人物志》,討論封建社會人才選拔問題,以為人“稟陽陰以立性,體五行而著形”,從人之形質(zhì),可觀察其才性。對人性、才能和形質(zhì)等分析甚詳,反映漢末魏初在用人制度方面之趨勢,開魏晉士大夫品鑒人物的清談風氣。所著有《法論》等。約生于東漢建寧年間,卒于魏正始年間。官至散騎常侍。著《人物志》,探討了人才選拔的標準原則問題。他認為,識人不僅應(yīng)聽其言,而且應(yīng)觀其行;不僅要看其外貌,而且要看其內(nèi)在氣質(zhì)。他把人物分作“三材”、“十二流品”,認為圣人是最高理想,英雄次之,等等。他還用道家的無名解釋儒家的中庸,表現(xiàn)出儒道合流的傾向。他的思想是漢學向魏晉玄學過渡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2、劉劭
字 孔才
籍貫 廣平邯鄲
簡明演義傳記
魏國將士。在諸葛亮第5次北伐,孫權(quán)進攻魏國時,他前去守衛(wèi)江夏,并受曹叡之命破了陸遜之計,牽制住吳軍,擊退了孫權(quán)。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