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吳冠中 頁數(shù):6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二十多年來,文化熱潮此起彼伏,歷久不衰。熱潮之中,相關話題以及論述方式,范圍日漸寬泛,頗有朝著兩極方向拼命拉開距離之勢?;蜈呄蚝甏?、籠統(tǒng),以玄妙、空泛、繁復方式進行闡述;或趨向瑣碎、細微,以新奇、通俗甚至低俗吸引眼球。各類文化圖書,應運而生,成了出版界的寵兒,其中利弊優(yōu)劣,很難界定,好在真正熱愛文化、有文化情結的讀者,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有選擇權,由此,文化也就有可能真的熱鬧起來了。
作者簡介
吳冠中(1919-),江蘇宜興人。1942年畢業(yè)于國立藝術??茖W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1950年秋返國。先后任教于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筑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出版有《吳冠中畫集》、《吳冠中畫選》、《吳冠中油畫寫生》、《吳冠中國畫選輯》及《東尋西找集》、Ⅸ風箏不斷線》、《天南地北》、《吳冠中素描、色彩畫選》、《吳冠中文集》等十余種。
書籍目錄
前言一畫之法與萬點惡墨——關于《石濤畫語錄》《石濤畫語錄》評析 一畫章第一 了法章第二 變化章第三 尊受章第四 筆墨章第五 運腕章第六 絪缊章第七 山川章第八 皴法章第九 境界章第十 蹊徑章第十 林木章第十二 海濤章第十三 四時章第十四 遠塵章第十五 脫俗章第十六 兼字章第十七 資任章第十八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在第十三章“海濤章”中,談山與海的比較,蒼山似海,實質是覺察了二者間類同的抽象形式因素。海之汪洋、海之含泓、海之澎湃、海之鯨躍龍騰、海潮如峰、海汐如嶺與山之重重疊疊、高低起伏,加之煙云繚繞,山群中的景觀就仿佛是海的洪流與吞吐。石濤歸結說:“如認識了海而未聯(lián)系到山,或認識了山而忽略了海,均是由于感受的失誤。”他自己的感受中,山即是海,海即是山,而他的感受仍能交待是山是海,那就是憑一筆一墨表現(xiàn)手法的風流了。在第七章“綱組章”中談到從一可以發(fā)展成萬,從萬可以歸納為一。不久前李政道博士論及科學與藝術的比較,他說最新物理學說中認為最復雜的現(xiàn)象可分析為最簡單的構成因素,最簡單的構成因素可擴展為最復雜的現(xiàn)象。他并希望我作一幅透露這一觀點傾向的作品,我看石濤這幾句語錄倒恰恰吻合了這觀念。現(xiàn)代荷蘭畫家蒙得里安(Mondrian)的某些作品也體現(xiàn)了這簡與繁之間的通途。石濤更有兩句妙語,一是“墨海中立定精神”,可用來規(guī)范在墨黑色調中探尋構架的當代法國畫家蘇拉日(Soulages)的作品;另一句妙語是“混沌里放出光明”,則適合于評價在糾葛纏綿中找尋秩序的現(xiàn)代美國畫家波洛克(Pollock)的作品。
編輯推薦
《我讀》:名家文化小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