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100項家庭護理

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安嘉 等主編  頁數:199  

內容概要

此書分別從基礎護理、家庭用藥常識、內科疾病的家庭護理、外科疾病的家庭護理、婦科的家庭護理與保健、兒童的家庭護理與保健、五官科疾病的家庭護理、皮膚科疾病的家庭護理、老年人的家庭護理、中醫(yī)基礎護理10個方面,給大家廣泛地介紹了一些家庭護理的原理、方法和知識。我們希望廣大讀者能夠通過閱讀本書,更加關愛自己、關心他人、熱愛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面對家庭成員的傷、病、痛,不茫然,不慌張,用正確的家庭護理知識和方法減輕病人的痛苦,提高治療的效果,真正成為醫(yī)生的得力助手,病人康復的好幫手。

書籍目錄

A 基礎護理  1.如何測量呼吸和體溫  2.如何測量血壓和脈搏  3.發(fā)燒患者的家庭護理  4.如何進行熱敷和冷敷  5.疼痛患者的家庭護理  6.長期臥床患者的護理  7.褥瘡的家庭防護  8.家庭中如何消毒滅菌B 家庭用藥常識  9.藥是飯前服還是飯后服  10.家中藥物如何保存  11.怎樣識別藥品是否變質  12.如何選擇非處方藥  13.如何選用保健品  14.家庭用藥的誤區(qū)C 內科疾病的家庭護理  15.怎樣護理感冒患者  16.肺炎、支氣管炎的家庭護理  17.支氣管哮喘的家庭護理  18.肺結核的家庭護理  19.高血壓病的家庭護理  20.冠心病的家庭護理  21.心肌炎、心衰的家庭護理  22.腦血管病至癱瘓的家庭護理  23.糖尿病的家庭護理  24.消化道潰瘍的家庭護理  25.胃炎的家庭護理  26.肝炎的家庭護理  27.泌尿系感染的家庭護理  28.腎炎的家庭護理  29.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護理  30.甲亢的家庭護理  31.痛風的家庭護理  32.血液病的家庭護理D 外科疾病的家庭護理  33.皮膚受傷后如何護理  34.手外傷康復如何護理  35.如何護理縫合傷口  36.疝修補和闌尾炎術后家庭護理  37.胃及腸道手術后護理  38.腎臟和膀胱術后家庭護理  39.前列腺增生的家庭護理  40.痔瘡的家庭護理  41.頭部、胸部手術后家庭護理  42.帶有各種導管的家庭護理  43.常見頸、肩病的家庭護理  44.骨折的即時處理和家庭護理  45.股骨骨折的家庭護理  46.腰椎間盤突出的家庭護理  47.癌癥手術后家庭護理E 婦產科的家庭護理  48.月經失調的護理  49.女性生殖器炎癥的護理  50.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家庭護理  51.懷孕婦女的家庭護理  52.妊娠合并癥的家庭護理  53.流產后的家庭護理  54.剖宮產后的護理  55.產褥期的家庭護理  56.如何正確進行母乳喂養(yǎng)  57.如何進行新生兒撫觸  58.乳房疾病的家庭護理  59.滴蟲性陰道炎的家庭護理  60.患乙型肝炎產婦的護理  61.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家庭護理  62.宮頸癌放射治療后的護理F 兒童的家庭護理與保健  63.嬰兒常規(guī)護理之一  64.嬰兒常規(guī)護理之二  65.嬰兒常規(guī)護理之三  66.如何護理發(fā)熱的寶寶  67.小兒肺炎的家庭護理  68.厭食癥的家庭護理  69.寶寶腹痛、生“鵝口瘡”的護理  70.小兒預防接種反應與護理  71.麻疹患兒的家庭護理  72.腮腺炎、風疹患兒的護理  73.水痘、百日咳患兒的家庭護理  74.小兒遺尿癥的家庭護理  75.兒童多動癥的家庭護理  76.各年齡段兒童護理和保健  77.怎樣做好兒童早期教育G 五官科疾病的家庭護理  78.鼻部疾病的家庭護理  79.慢性咽炎的家庭護理  80.眼部疾病的家庭護理  81.老年性白內障術后家庭護理  82.口腔疾病的家庭護理  83.牙病的家庭護理H 皮膚科疾病的家庭護理  84.皮炎的家庭護理  85.皮疹的家庭護理  86.銀屑病、斑禿的家庭護理  87.白癜風、疥瘡、癤的家庭護理I 老年人的家庭護理  88.老年人呼吸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89.老年人循環(huán)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0.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1.老年人泌尿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2.老年人神經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3.老年人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4.老年人運動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5.老年人感官系統(tǒng)特點及護理  96.老年人心理護理  97.臨終關懷的護理J 中醫(yī)基礎護理  98.常用按摩法  99.中藥煎熬和藥膳制作法  100.常用灸法、拔罐法

章節(jié)摘錄

插圖:1.測量體溫的方法:測量體溫一般通過腋下、口腔、肛門三種方法進行。(1)腋下測溫法:①測溫時,先將體溫計水銀甩至35。C以下,揩干腋下汗液,然后將水銀端放于腋窩中央部位,夾緊體溫計,另一只手按住測量手的肘部,幫助固定。②如果孩子還很小,可以讓孩子背對著坐在大人腿上。放人體溫計后,用雙手從背后按住孩子雙臂,以夾住腋下的體溫計。當孩子劇烈運動或啼哭之后,體溫可能會高一些,要注意選擇在孩子比較安靜的狀態(tài)下進行。腋下測溫需要8~10分鐘,取出看明度數。(2)口腔測溫法:①測溫時,先要消毒體溫計,然后將口表的水銀端斜放于舌下熱窩處,告訴病人閉緊口唇,用鼻呼吸,不要用牙咬體溫計,3分鐘后取出。如果剛剛進食,請相隔30分鐘以后再測量。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病人禁用此法。(3)肛門測溫法:①此法最準確,用于嬰幼兒,測溫需用肛表,使用前應在體溫計頭部涂些凡士林等潤滑劑。測溫時要讓病人屈膝、側臥或仰臥,露出臀部,將水銀頭端輕輕插入肛門3-4厘米,并最好用手幫著輕輕提著體溫計的另一端。3分鐘后取出,擦凈肛表并為病人擦凈肛門,看清度數。②精神異常、昏迷者,心肌梗死病人禁用。在三種測量方法中,雖然口腔和肛門測溫比腋下測溫更接近體內溫度,但推薦你最好使用腋下測溫法,因為這種方法相對來說比較安全,比較適宜家庭中應用。2.體溫是否正常的判斷: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C。體溫因人因時而不相同。一般來說:(1)老人體溫略低些,而孩子體溫則略高些。(2)生理狀態(tài)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3)運動、進食后、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

編輯推薦

《你不可不知的100項家庭護理》:基礎護理17+疾病護理43+婦兒老人護理40,三分治七分養(yǎng),貼心的家庭護理,助親人早日康復。暢銷雙色版。百味人生,百趣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你不可不知的100項家庭護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