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江蘇科技  作者:郭孔輝  頁數:42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系統(tǒng)地介紹了汽車操縱性與穩(wěn)定性的基本概念、評價理論、試驗方法、輪胎的特性理論與實用模型以及汽車操縱運動的計算機仿真與性能預測,并討論了各種設計參數對汽車操縱性能的影響。《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是作者郭孔輝一系列研究工作的總結,對從事汽車設計、試驗、研究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有實際的重要參考價值,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汽車專業(yè)的教學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概述第一節(jié) 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問題的提出第二節(jié) 汽車是一個反饋系統(tǒng)第三節(jié) 汽車操縱動力學系統(tǒng)第四節(jié) 操縱穩(wěn)定性的定義第二章 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評價第一節(jié) 評價的基本概念一、指令反應評價與擾動反應評價二、力輸入反應與角輸入反應三、不同“工作點”下的評價四、線性區(qū)與非線性區(qū)五、穩(wěn)態(tài)評價與動態(tài)評價六、“開環(huán)評價”與“閉環(huán)評價第二節(jié) 常見的試驗評價方法一、角階躍試驗二、角脈沖試驗三、正弦角輸入試驗四、“回正性”試驗五、“撒手穩(wěn)定性”試驗六、“蛇行”穿桿試驗七、“移線”試驗八、“8”字形行駛試驗九、穩(wěn)態(tài)圓周試驗十、路擾反應試驗十一、風擾反應試驗第三節(jié) 各種試驗評價之間的聯(lián)系一、階躍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系——“杜阿密積分”的推廣二、脈沖輸入反應與其他輸入反應的關系三、由斜階躍反應推求等速輸入反應與理想階躍反應四、起躍時間的推換五、疊加推斷的實例六、開環(huán)特性與閉環(huán)特性的關系第四節(jié) 頻率特性分析方法一、頻率特性與任意輸入反應二、由脈沖試驗求系統(tǒng)頻率特性三、提高分析精度問題四、階躍試驗的頻率特性分析第五節(jié) 求系統(tǒng)近似傳遞函數的一種方法一、穩(wěn)態(tài)增益G0的求法二、T2與T1的求法三、1的求法第六節(jié) 動態(tài)反應誤差分析一、操縱誤差的時域分析二、操縱誤差的頻域分析第七節(jié) 在較小的場地上提高試驗評價車速的方法第八節(jié) 高速不足轉向性的測定方法第九節(jié) 識別汽車方向控制特性的能量相平面表示方法一、能量相平面二、能量相平面上的車輪側偏角三、能量相平面上直角坐標與極坐標的意義四、能量相平面的一般特征五、相平面軌跡的一些特例六、不同輸入響應的能量相平面七、小結第十節(jié) 汽車側偏角瞬變過程的間接測定法一、按最小總方差優(yōu)化數據方法二、“非零終態(tài)”的一種處理方法第三章 滾動輪胎的靜力學特性第一節(jié) 作用在輪胎上的力和力矩第二節(jié) 側偏角與側向力特性第三節(jié) 側偏角與回正力矩特性第四節(jié) 輪胎側偏特性的簡化理論模型一、不同載荷分布下側偏特性的一般表達式二、兩種簡單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三、幾種非對稱分布載荷下的側偏特性四、小結第五節(jié) 輪胎側偏特性的半經驗模型一、側向力半經驗模型二、回正力矩半經驗模型三、關于參數擬合方法……第四章 懸架系的靜力學特性第五章 轉向系的靜力學特性第六章 空氣力學特性第七章 簡化模型的轉向運動動力學分析第八章 最小總方差設計第九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角輸入操縱運動第十章 考慮側傾自由度的轉向盤力輸入操縱運動第十一章 穩(wěn)態(tài)轉向特性仿真第十二章 在轉向驅動與制動輸入下汽車動態(tài)響應的仿真研究第十三章 駕駛員-汽車閉環(huán)操縱系統(tǒng)動力學仿真研究附錄A 汽車操縱穩(wěn)定性指標限值與評價方法(GB/T13047-1991)附錄B 力矩中心附錄C 汽車振動與載荷的統(tǒng)計分析及懸架系統(tǒng)參數的選擇附錄D 輪胎側偏特性試驗結果之例附錄E 板簧變形運動學分析及其應用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汽車操縱動力學原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郭院士的這本書,第一版出來時我還沒出生,第二版出來時我才小學一年級,現在工作三年了,看到網上這本書的前兩版的電子版,真的很想買,想珍藏,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終于如愿得到了這本期盼已久的書,很開心,出版社應該多印幾冊,讓更多童鞋也能看到優(yōu)秀作品……
  •   郭院士的新版書,里面增加不少一些新的東西,如仿真、試驗方面的東西,不過理論還是那些。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