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9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陳兆聰 頁數:140
Tag標簽:無
前言
科學普及工作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全社會的重視,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的頒布和實施,使得科普工作有法可依,《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頒布,使得科普工作的目標和實施步驟更加明確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我國科普工作的內涵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同時對科普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的科普工作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 】破展ぷ骱苤匾姆矫媸且岣呷竦目茖W素養(yǎng),這就要求科普工作在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的同時,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已經是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非常重視的問題。對個人來說,它關系到每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發(fā)展和生存質量;對國家而言,提高公民科學素養(yǎng)對于提高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普工作不是某些個人和團體的自發(fā)和業(yè)余行為,而是國家政府的事業(yè)和全社會的工程,需要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市場有效推動,同時還需要一支專業(yè)化的科學普及隊伍?! 】茖W普及和科學研究兩者是互補的,缺一不可??茖W研究工作是在科學技術的前沿不斷探索突破,科學普及是讓全社會盡快地理解和運用科學研究的成果。
內容概要
本書不僅是對有關知識的通俗講述,也是對基因科學快速進展的探索和剖析。另一方面,為了普通讀者的需要,對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認識誤區(qū),尤其是針對那些在一般書本里很少談到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說明,例如,如何吃油和吃魚;如何看待膽固醇水平的問題等,希望對多數的讀者除了能夠學習到基本的理論,也能夠和生活實際掛起鉤來。
作者簡介
陳兆聰,1956年畢業(yè)于同濟醫(yī)科大學并留校任教于生化教研室:1969~1979年參加燒熱病及主持低血鉀軟病的調查、治療及病因研究,總結發(fā)表我國獨特的《燒熱病》、《低血鉀軟病》文獻兩篇;1980~1983年在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及慕尼黑大學進修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1985年在同濟醫(yī)科大學創(chuàng)建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任主任教授,1990~2004年在美國耶魯大學醫(yī)學院工作,主要進行癌癥研究。主要著作:主編我國最早的《醫(yī)學分子生物學》教材(1987年版),主編《癌癥的基因治療》(2004);國內外發(fā)表論文數十篇和基因克?。▋Υ嬗诨蜚y行)若干。
書籍目錄
引言 一把開啟人體奧秘的鑰匙第一章 基因身份證——從娘胎那里帶來的“天書” 1.基因先生講“命運” 2.身體的基因書在哪里 3.人體“大社會”的成員——細胞 4.基因的主要功能——三生萬物第二章 基因異常是百病之源 1.正確對待你的致病基因 2.為什么基因書會有差異:基因突變 3.細胞生銹——自由基導致的損傷 4.身體有兩個方面軍來對抗自由基 5.如何對待體育運動第三章 基因與先天性疾病 桃花源里侏儒呆子多——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的基因 解析第四章 與第一號殺手周旋,你有勝算嗎——談心腦血管病 1.防不勝防,措手不及 2.來自案發(fā)現場的調查 3.動脈粥樣硬化癥和慢性炎癥 4.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 5.動脈粥樣硬化和基因的關系 6.談談老人和吃肉的事兒 7.幾個熱點問題的爭議第五章 癌癥——還要忽悠人類到幾時 1.癌癥是一大類由于細胞繁殖失控引起的疾病 2.癌細胞的來源 3.癌基因和抗癌基因 4.其他有關的基因 5.端粒酶重出江湖 6.癌干細胞 附注:你知道么,有時癌癥能夠不治自愈第六章 病毒和人之間的基因戰(zhàn)爭 1.越小越厲害的微生物感染 2.人和病毒之間的戰(zhàn)爭是怎么打的 3.病毒與癌——理不清的撲朔迷離的關系 4.利用病毒進行基因治療第七章 健康之追求——大話長壽 1.人的壽命最長是多少 2.健康、長壽一些現實可行的方法 3.減少飲食使人長壽——饑餓療法 4.“長壽紅葡萄酒”——長壽靈丹的發(fā)現 5.干細胞衰老 6.長壽基因 附注:超人主義第八章 開發(fā)人體固有的特異功能——談再生醫(yī)學 1.大眾牌汽車的遐思 2.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3.干細胞 附注:克隆簡介第九章 什么時候買你自己的基因書 1.現在已經有誰買到了自己的基因書嗎 2.有沒有機會買到免費的基因書 3.隱私問題 4.這部基因書到底有多大的用處 5.我們應該如何決定
章節(jié)摘錄
基因治療上有所進展,但是還沒有達到臨床使用的階段。 現在你注意到嗎?這個“分子病”的提出,是醫(yī)學概念的一個飛躍,它表明人們對疾病的認識從表面現象(在中醫(yī)是望、聞、問、切;西醫(yī)是問、視、觸、扣、聽等)到細胞水平再進一步到分子水平的飛躍。對于鐮狀紅細胞貧血來說,表面水平,就是指臨床癥狀:貧血;細胞水平,指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形態(tài):鐮狀紅細胞;分子水平:DNA基因突變,血紅蛋白結構異常?! ∨e一個例子來說吧,一個痰中帶血的病人來了,只把一下脈,或用聽診器聽了一下,顯然無法斷定是肺結核、肺癌或是支氣管擴張等,因此要接著照X光,查痰里有沒有結核菌或癌細胞,更新的技術還要查細菌的藥物敏感性或者癌細胞的類型。到達基因水平的時候,還可以檢查癌細胞的特有基因型是什么,因為同樣一種細胞類型的肺癌,它們的基因型各不相同,它們的惡性度,預后和治療方法可能大相徑庭。這樣我們對肺癌的認識就更深入更全面了?! ∮辛诉@個方向,科學家們擴大戰(zhàn)果,發(fā)現了其實幾乎所有的疾病都和。DNA以及蛋白質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尤其是癌癥,現在發(fā)現根本原因都是DNA出了毛病。例如,在我們的大腸細胞中,有一種抗癌基因,叫做APC抗癌基因(身體細胞里邊有幾百種抗癌基因,APC抗癌基因只是其中的一種),由這個基因產生的APC蛋白質,可以抑制大腸癌的發(fā)生。這種抗癌基因和別的許多基因一樣,都是一式兩份,來自父母各一份。如果父親的那一份壞了,母親的那一份可以勉強頂著用,如果兩份都壞了,就可能發(fā)生大腸癌。因此現在正在針對這個病變的基因進行研究以期能進行基因治療和研發(fā)新的藥物,到那時患了大腸癌就不是把大腸割掉,而是打針吃藥了,而且效果會更好。當然,癌癥的發(fā)生通常要牽連到許多基因病變。
編輯推薦
◎如果DNA復制的機密、雙螺旋結構的發(fā)現能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相提并論的話,那么本書的中心論題——人類基因密碼的破譯,則可以與人類登月創(chuàng)舉相媲美。 ——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 ◎本書深入剖析基因之謎的同時普及了健康知識,頗具特色?! 袊こ淘涸菏壳褓F興 ◎醫(yī)生:“你的基因圖譜帶來了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巴德年就未來病人就醫(yī)時的情景如是暢想 ◎看完本書后,我吃葡萄不再吐葡萄皮了?! K科學技術出版社醫(yī)學出版中心編輯王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