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傾向與冠心病防治

出版時間:2006-1  出版社:江蘇科技  作者:柯永勝  

內容概要

冠心病大名鼎鼎,誰都知道它是嚴重威脅廣大群眾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全世界每年都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因它而送命。如果說到冠心病傾向,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人們甚至可能連聽都沒聽過。也許人們更熟悉冠心病易發(fā)因素這個提法,但近年來,冠心病傾向這個詞漸漸被醫(yī)學界不斷提起。因此,人們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就叫冠心病易發(fā)因素有什么不好?干嘛要說成是什么傾向?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解答,畢竟冠心病不是與生俱來的病,它總得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到了這個過程的盡頭,才會發(fā)生冠心病。而冠心病傾向實際上指的就是這個過程,準確地說,指的是非常接近于發(fā)生冠心病的階段。 
  應該說,冠心病傾向與冠心病是既不相同又有聯(lián)系的。說不同,是因為性質不一樣,后者是一種明確的疾病,前者則既包括了一些明確的疾病,也包括了一些人們習以為常的錯誤的生活方式及毫無警覺的生存狀態(tài);說聯(lián)系,前者可以看作為是一個過程,后者卻是最終的結果。以前,冠心病傾向或者沒有受到高度的重視,但它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了冠心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所以說冠心病傾向不僅僅是一個或一組獨立而具體的疾病,而且是通向冠心病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或生存狀態(tài)。處在這種狀態(tài)中的入,因更接近于冠心病,成了冠心病大軍的可靠后備軍。稍不留神,這里面的一些人就會滑到冠心病的隊伍里去了。但如果通過科學地對待,里面的許多人不僅可以遠離冠心病,甚至于可以退出這種狀態(tài),重新成為健康人。
  所謂科學地對待,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中國的古人早就說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但真正要將科學對待做得中規(guī)中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人們的思維習慣上,對待疾病一般是重視治而輕視防。而不論是對待冠心病還是對待冠心病傾向,最為突出的就是一個“防”字貫穿于整個過程中,圍繞一個“防”字做文章。而這個“防”字絕非簡簡單單一個字,它實實在在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它牽涉到一大堆專門知識,不僅需要認認真真學習,更需要踏踏實實實踐。
  對任何人來說,與冠心病的斗爭都是一場持久戰(zhàn)。要在一場持久戰(zhàn)中不被打敗的關鍵,取決于是否做好相應的充分準備。而所謂的準備,一言以蔽之,還是一個“防”字。眾所周知,冠心病的發(fā)生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那么這個“防”的文章,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完,它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長到什么程度,應該是貫穿終生。而伴隨著這個漫長過程的,是一個涉及面相當寬的知識體系,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這個知識體系,才能做好這個漫長過程。因此,有志于與冠心病周旋到底的人,除了需要樹立長期抗病的思想準備外,還應樹立不斷學習的信念。只有建立了充分的知識儲備,才能打贏對付冠心病的健康保衛(wèi)戰(zhàn)。
  為了幫助讀者完成上述準備,我們在編寫本書時力求知識準確實用,突出“防”的理念與“防”的實踐。盡可能用言簡意賅、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一般人能理解、能掌握、能操作的實用部分講清楚。為此,對某些知識點,我們不厭其煩地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詳加闡述,并闡述了那些容易為人們所忽略的相關知識,如何去醫(yī)院就診、如何合理用藥以及康復訓練等。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使讀者能既快且好地樹立與冠心病斗爭的信念,掌握與冠心病斗爭的技能,從而在斗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最后,我們衷心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在抗病過程中助您一臂之力。
                       編者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冠心病傾向與冠心病防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