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作者:張虹,陳莉莉 著 頁數(shù):119
內(nèi)容概要
《初中古詩文:助讀與閱讀訓練(2年級)》以新《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參照現(xiàn)行教材的文言文教學內(nèi)容,以學生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為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線,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性、應用性、發(fā)展性的有機統(tǒng)一;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自主性的學習能力和發(fā)散性的思維能力;同時注重培養(yǎng)初中生綜合性學習的能力,學會探索和研究中國古代文化?! 冻踔泄旁娢模褐x與閱讀訓練(2年級)》按“故事篇”、“人物篇”、“景物篇”、“政論篇”、“詩詞篇”分五個單元,配有相關的閱讀訓練。書末附有參考答案并對相應年級的重點實詞、虛詞、句式、語法現(xiàn)象進行歸納小結。
書籍目錄
故事篇黃石公九方皋相馬劉伶縱酒劉南垣公規(guī)勸山居斗雞記傷仲永妄心越巫義犬永某氏之鼠人物篇燕昭王求士曹沫屈原張儉周處傳段太尉逸事狀李賀王冕傳徐文長傳芋老人傳景物篇喜雨亭記秋聲賦滄浪亭記黃岡竹樓記袁家渴記右溪記黃州快哉亭記政論篇諫太宗十思疏子魚論戰(zhàn)召公諫厲王弭謗天時不如地利魚我所欲也學記(節(jié)選)勸學(節(jié)選)去私詩詞篇蒹葭短歌行登幽州臺歌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聲聲慢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文言文知識小結部分參考答案
章節(jié)摘錄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自學準備】 蘇轍(1039~1112),字子由,號潁濱遺老,宋朝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是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這篇文章系作者在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謫居筠州(今江西高安縣)所作?! ∪姆秩巍! 〉谝欢?,從長江水勢寫起,引起張夢得為“覽觀江流之勝”而建亭,蘇軾為亭命名日“快哉”?! 〉诙危^大篇幅,仍然是寫景。記游一類文字,大抵也是這么個寫法,但仔細讀來,不難發(fā)現(xiàn),所有的景物描寫,都沒有離開“快哉亭”三字?! ∥恼碌牡谌危侨牡闹攸c。作者的心境,情緒,思想,在這一段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文章借宋玉、景差隨從楚襄王游蘭臺時的回答,發(fā)出“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渴蛊渲刑谷?,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的感慨;對張夢得“不以謫為患”“放自山水之間”的贊賞,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發(fā)。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文章開頭曾經(jīng)提到,這是一種超然物外,不以得失榮辱為懷的曠達樂觀的思想感情。 【古文語段】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漢、沔,其勢益張,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謫居齊安,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余兄子瞻名之日“快哉”。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shù),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至于長洲之濱,故城之墟,曹孟德、孫仲謀之所睥睨,周瑜、陸遜之所騁騖,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