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楨/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楊達壽 浙江科技出版社 (2009-02出版)  作者:楊達壽  頁數:315  
Tag標簽:無  

前言

“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是由浙江省科協(xié)組織實施的一項叢書工程。此項工程計劃為近代浙江知名科學家立傳,每位傳主一冊,爭取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形成一定規(guī)模。選入叢書的浙江知名科學家主要是中國近代在自然科技領域有重大突破,或取得過重大科技成果,在全國乃至世界有影響且已謝世的科學家;他們是浙江籍科學家,或在浙江工作10年以上且其主要成果出在浙江的非浙籍科學家。自然科學是人類文化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工作者是建設文化大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軍。本叢書從弘揚科學精神、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目的出發(fā),對選人的科學家的生平、思想、學術、科研成果(特別是創(chuàng)新思想和創(chuàng)新成果)作出生動、翔實、客觀的綜合評述,力求思想性、科學性和資料性的完整統(tǒng)一。通過對傳主生平、思想演變、科技成就、學術交往,尤其是創(chuàng)新成果進行真實、生動的敘述,以及傳主的社會環(huán)境、生活背景、文化信仰、學術觀點、師習傳承和歷史影響等方面的描述,見微知著。以反映浙江近代科學技術事業(yè)發(fā)展的歷史和現(xiàn)狀,揭示浙江科技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及其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相互關系。“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是一項大型的浙江省文化建設工程項目。傳記叢書將努力體現(xiàn)浙江的地域特色,展示浙江的人文背景,管窺浙江的本土風情。通過全方位地揭示傳主對浙江、中國乃至世界的科技貢獻,用以振奮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浙江科學家的高貴品質,提升讀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反映與提煉浙江人民的創(chuàng)新精神,為弘揚創(chuàng)新文化、加強文化大省建設服務。編委會2008年8月

內容概要

  斗轉星移,春秋更替。今年3月7日是我國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竺可楨先生誕辰118周年紀念日。作者在研究浙江大學校史、研究竺可楨生平的基礎上,撰寫了《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竺可楨》。  振興中華,時不我待;科教興國,重任在肩;道路艱辛,前途光明。我們可以深信,該書的出版發(fā)行,將為廣大讀者了解以至學習竺可楨先生的思想作風、高尚品德和緬懷他的業(yè)績提供一份有益的精神食糧,從而激勵我們自己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而奮發(fā)努力。

作者簡介

楊達壽,筆名莫葉、牧憶等,浙江義烏人,研究員。1964年自浙江大學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中國寫作學會、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理事,全國科技寫作研究會常務理事,高等教育學會校史工作研究會理事和校友工作研究會顧問,浙江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第四、五、六、七屆常務理事兼科學文藝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主編、編著和著有教材、科普書等42部,論文70余篇,其中有30余部(篇)圖帖或論文獲獎。獲原國家教委“全國教材管理先進個人”及浙江大學“竺可楨優(yōu)秀教師”獎,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校友工作研究分會授予“校友工作杰出貢獻獎”,多次榮獲浙江省暨杭州市科普作家協(xié)會“優(yōu)秀科普作家”稱號,2007年被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授予“有突出貢獻的科普作家”稱號。

書籍目錄

身世篇/1故鄉(xiāng)紹興上虞市/1兩個名字有緣故/3啟蒙老師都愛護/6童年心靈種彩花/8毓菁學堂說舊事/12求學篇/14第一次艱難選擇/14一寸光陰一寸金/17風風雨雨育壯苗/19又一次嚴峻選擇/21庚款公費留美生/23求知不忘多見識/27共為祖國興科學/32教育篇/36武昌兩載試鋒芒/36心血澆灌地學花/38南高東大桃李情/41津門授業(yè)受人敬/42重振東大地學系/45氣象篇/47氣象事業(yè)勤奠基/47氣象臺站花遍開/50陽光雨露育桃李/52氣象主權守護人/54國際極年竭心力/59氣象事業(yè)開新篇/65一身二任倍辛勞/67長校篇/70避官躲入普陀山/70受命于危難之時/71竭誠心力圖興革/76四次遷校弦歌奏/82一遷天目建德/84二遷吉安泰和/89三遷廣西宜山/97四遷遵義湄潭/105馬首向東事紛繁/133子三奇冤千古謎/143朦朦朧朧話黎明/151求是精神一面旗/153躬身辦學校譽升/161堅定辦學主張,明確培養(yǎng)目標/162注重教學改革,加強智能培養(yǎng)/163大抓科學研究,營造學術氛圍/166加強學校管理,實行民主辦學/168尊師重教楷模,愛護學生典范/169建院篇/173北上受命勁倍添/173精心籌建科學院/177萬里躬行勤考察/181進軍地球力籌謀/189少壯功夫老始成/197蒼松挺拔傲霜雪/199一盞不滅長明燈/204攀登篇/209近代地理學的宗師/209近代氣象學奠基人/212自然科學史拓荒者/223自然資源考察研究創(chuàng)始人/232科普篇/234科普事業(yè)先行者/234科普工作多特色/238親情篇/245兩心相印結連理/245人間自有真情在/248生兒育女勤持家/251國危校難家亦難/255苦難歲月續(xù)姻緣/263附錄篇/268黨和國家領導人與竺可楨/268毛主席與竺可楨/268周總理與竺可楨/271竺可楨與名人/273竺可楨與陳布雷/273竺可楨與胡剛復/277竺可楨與趙九章/281竺可楨與涂長望/283浙江大學校歌/288《浙江大學校歌》今譯/289國立浙江大學西遷路線示意圖/291國立浙江大學宜山學舍記/292國立浙江大學黔省校舍記/292竺可楨生平簡明年表/294后記/314

章節(jié)摘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的學習榜樣。竺嘉祥別號吉甫,熟人常叫他開祥。他個兒不高,胖墩墩,頭戴一頂氈帽,腦后辮子粗壯,臉色黑里透紅,眼睛有神,一副憨厚淳樸的模樣。他成天忙店里的事,幸而有個好的內當家才使生意初有起色。顧金娘個兒不高,有一雙“三寸金蓮”,走路一搖一擺,窈窕多姿。她常穿著青嗶嘰面的小尖鞋,藍布旗袍合身整潔,圓圓的發(fā)髻緊貼后腦,臉盤小巧、周正,走起路來急促、利落,頗顯精神。她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式母親,具有溫良恭順的德行。除了兒時父母親昵地喚她“金子”外,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來到東關鎮(zhèn)后,有人叫她老板娘,很長時間她才習慣起來。她最大的特點是節(jié)儉、能干,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一家9口的吃穿全由她張羅。家人和店員開飯要擺兩桌,她只請了一個老保姆做家務。生下阿熊后,她自知手腳不如從前,人家勸她寬松點,該享享福了,可她總是閑不住,還說他倆這輩子是勞碌命。但如今,許多歡樂事接踵而至:長女阿桂出嫁,他們升級做了岳父母;長子可材成親,他們第一次當上了公婆;還有可材中了功名,使竺家大添光彩。這年,東關鎮(zhèn)出了兩名秀才,長塘的馬一浮考了第一名??刹目剂说谖迕_@是竺家的大喜事,樂得夫妻倆眉開眼笑。這是東關的榮耀,左鄰右舍都紛紛議論,有的還說他們家的住宅風水好。竺嘉祥夫婦自知生理上的變化,日后不會再生兒添丁了,于是對阿熊疼愛有加,并十分重視對他的培養(yǎng)教育。江南水鄉(xiāng)的青山綠水,大大小小的烏篷船上傳來的船歌……都默默地浸潤著小可楨幼小的心靈。東關鎮(zhèn)地處河網水鄉(xiāng),有一河道穿鎮(zhèn)而過。鎮(zhèn)西南頭有一座1米多寬的大木橋,竺家臺門便在橋的南邊河沿。盛夏,竺嘉祥常抱著小可楨在河邊洗澡,愛玩水的小可楨常常把在河埠上淘米洗菜的人濺成“落湯雞”,有一次正好濺在顧夫人的身上,因此,顧夫人不再讓小可楨上河沿洗澡,而在家里的腳盆里洗??墒?,小小的腳盆哪是玩水的地方呢?所以又常常被小可楨弄得水濺盆翻。稍大點后,顧夫人就將小可楨交給識水性的大哥哥,同時約法三章,只準在淺水灘玩。河網地區(qū)失足的事常有發(fā)生,懂事的哥哥們也有責任心,先要小可楨趴在河埠石階上練打水,而后再慢慢帶他踩水,練“狗爬式”。的確,在小鎮(zhèn)農村,游泳不講姿勢,只要會游、會潛水、會踩水就行。小可楨5歲那年,顧夫人在河埠洗衣服,突然有一個人潛水到河埠邊,嚇了她一跳。她正欲斥責時,一個小頭露出水面,正是小可楨。顧夫人見此情景,壓住心中火氣,只是強令他快上岸回家。此后,竺可楨的水性越練越精,玩水、游泳成了他的一大樂趣。再后來,竺可楨當了浙大校長,在西遷途中。每到一地,他總是支持體育部開辟天然游泳池,自己帶頭下水游泳,就連冬天也要下水,直到70多歲高齡時,還不間斷。愛游泳、識水性的習慣和本領,大概也是兒時留下的一個“紀念品”吧!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與教育下,竺可楨2歲開始認字,3歲就能背幾首唐詩,對街上的字號、店名也認識不少。離竺家臺門遠一點的街坊鄰里,聽說3歲小伢兒會認店名,想考考他。店主指著招牌說:“你認得上面的字,就請你吃甜醬瓜。”小可楨抬頭一看,便念道:“萬順園?!钡曛饔种盖懊嬉汇莸?,他認得是“同泰米行”。從此,街坊鄰里都把他當神童看待了。而他始終牢記父親常常嘮叨的那句話:“你要好好向大哥學習,好好寫字、讀書?!币虼耍】蓸E從小就把寫字、讀書當做自己的頭等大事。進私塾的前一天,鄰居小孩叫他去放風箏,他不折不扣地完成大哥布置的背詩、寫字任務后才離開家門。哥哥抽背唐詩時,他也總是得到好評。5歲那年,小可楨穿著白底青幫的新鞋、藍布長袍、黑色馬褂,青緞子帽頂上綴著紅色珊瑚珠,高高興興地進了私塾。課堂設在廂房正屋,老師就是大哥竺可材。竺可材是個秀才,在保駕山村和東關鎮(zhèn)已有些名氣了。竺可材勤奮好學,國學基礎深厚。他比竺可楨大14歲。白天,他們一個教書,一個讀書;晚上,他們一個備課,一個復習功課。隨班學習的課程滿足不了竺可楨。大哥就安排他超前學習。當別的孩子還在念《三字經》的時候,竺可楨已在念《聲律啟蒙》了。就這樣,小可楨在哥哥的安排下,熟讀了不少古書,如《四書》、《五經》等,都能背誦。7歲時開始作文,大哥反復啟發(fā),精心教育,有時競陪學到深夜。小可楨見哥哥博學多才,自己也很刻苦。決心要成為像馬一浮那樣考第一名的人,因此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小可楨跟大哥念了幾年書,《四書》已能熟背,并開始習八股文。大哥考得廩生后,每年要去縣城趕考。母親不放心小兒子到較遠的小學去走讀,便聯(lián)合街坊及親友,聘請了道墟鎮(zhèn)趙家樓的章景臣(鏡塵)先生來家中擔任老師。書館仍設在竺家臺門小天井南的南屋,隔壁陰暗的小屋,就是竺可楨的臥室。就讀的學生都從自己家中搬來小凳、小桌,圍在這十幾平方米的小屋里聽老師講課。景臣老師是大學問家章學誠的本家,是個秀才,也是飽學之士,只是平生不得志,在私塾任教。由于小可楨受過大哥的一些教育。有一點古文基礎,又刻苦好學,聰明穎悟,景臣老師十分喜歡他,給他講的課也比其他學生深。除了教他讀點經文以外,還向他介紹了許多宋明以后的著名理學家立身為學的事跡,激勵小可楨向先賢學習。竺可楨十分敬重景臣老師,不僅認真聽他講課,而且每到過年,總是到老師家中去拜年??吹嚼蠋熂抑杏性S多書,常常選借一些回家閱讀。日積月累。竺可楨的古文基礎更加深厚了。以后,在科學研究中能博覽群書,并引用大量古典詩文,都與他扎實的古文基礎有關。大自然是一個大課堂,長者、能者都是竺可楨的老師。竺家生活有了改善,更不忘列祖列宗。每年清明、冬至或年關,竺家都要回老家和親族們一同上墳、祭祖,有時小可楨還和母親在保駕山村住上幾天。竺家與他同輩的共有16人,小可楨年齡最小。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哥哥、姐姐們,就成了他玩耍的伙伴。他們一同上山采野果,下水塘捉魚、撈蝦,盡享大自然給予的樂趣,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有一次,他和哥哥們登上保駕山,站在山頂上向四周眺望。竺可楨感到天地真寬,向東望去,可以看到東關鎮(zhèn)全貌,而自己竟是那樣渺?。辉傧蛭髂线h眺,是連綿起伏的山地,大哥說,在那邊山塢之中,便是魯迅先生筆下賀老六打獵的地方,祥林嫂的故事與那里也有聯(lián)系;北望是一馬平川,平川的盡頭白茫茫一片,那就是錢塘江人海處的“喇叭口”,又該有多么寬闊!所有這些,大大拓展了小可楨的視野,使他對大哥的崇敬也進一步加深了。保駕山野果很多,哥哥們都幫他采集。什么烏飯草、野楊梅、山楂等等,小可楨都很愛吃。從此,小可楨對登山涉水又產生了興趣,從中認識了不少野果、花草、蟲鳥,真是一舉多得。大自然確是一個知識的寶庫,有許多事物令他目不暇接。去過保駕山幾次以后,細心的小可楨感到每次景物都有變化。有的鳥兒他這回來叫得歡,下回來又遠走高飛了;樹上的花兒有的開得早,有的開得遲。許多小問題問問小伙伴,他們只是感到從來就這樣,沒有什么新奇。小可楨帶著這些問題問可材大哥,大哥都一一作了回答。他終于知道了一年有24個節(jié)氣,種田要按節(jié)氣,燕子來去、花開花落也是按節(jié)氣更替進行的。小可楨除了暗暗欽佩大哥外,還記起了小日記,認真記下了屋檐下燕子來去、天上大雁北去南歸和院子里桃花開落的日子,留待來年印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小可楨就以大哥可材為榜樣,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并細心地從大自然中汲取知識。竺可楨的母親也識字,為人賢淑,對他尤為疼愛,家務忙完了,不是陪他做游戲,就是給他講故事,啟發(fā)他做人的道理。

后記

1987年春,在浙江大學建校9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國現(xiàn)代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的楷模,氣象學和地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原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的銅像在求是園(浙江大學玉泉校區(qū))里落成。嗣后,成千上萬的海內外學子陸續(xù)踏進求是園,來到玫瑰園中的竺可楨銅像前,或沉思緬懷,或默默鞠躬,而后按動快門,留作永存。2007年5月21日,是浙江大學110歲華誕紀念日,又一尊竺可楨銅像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qū)豎立起來,又有更多的求是之子來到銅像前致意景仰。1990年3月7日,海內外百余名求是之子,不遠萬里,不顧舟車輾轉,忘了古稀之年,或結伴而來,或由子孫護送而至,齊集求是園里,參加竺可楨紀念館的落成典禮。與此同時,紀念竺可楨誕辰100周年活動,像春風吹拂,遍及各地,一首一首紀念詩詞,一篇一篇回憶文章,似雪片飄來,落在筆者的案頭,時時撩撥筆者的心靈,令人激動。在交往與讀稿之余,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校友職務、經歷、處境不同,雖經半個世紀有余的時空變遷,但對竺可楨校長的景仰之情經久不衰,且日益加深。隨之,竺校長的高大形象也在筆者心中進一步高聳起來。2006年秋,浙江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牽頭編撰“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并責成其屬下的浙江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組稿。鑒于筆者對竺可楨生平事跡作過一些研究,并發(fā)表過一些論著的情況,在叢書編輯組一致推薦下,筆者承擔了撰寫《竺可楨》的重任。撰寫本書的目的,旨在讓青少年了解竺可楨校長倡導而今為求是學人崇尚的求是精神及其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點滴,從中汲取有益的營養(yǎng)。為適合廣大青少年閱讀的興趣,我們選用了傳記性與故事性相交融的文學傳記體裁,書中的故事是真實的。在此書前,筆者撰寫或主編過41本著述,但從未有寫此書這么興奮與激動。在本書稿改寫定稿時,時值寒冬,天天奮筆午夜,無意收心:思緒放縱,難以成眠。在日夜兼程中,筆者竟出乎意料地激情難抑,三次撩撥心扉:第一次是竺可楨在滬求學,得知母親逝世,遂連夜趕回老家,跪著進了家門,并撲在母親的靈柩前,哭得死去活來,如是盡孝虔誠確乎撼動人心;第二次是1938年7月25日,竺可楨為尋覓三遷浙江大學的校址,在外奔走20余天,后聞急電返家,在泰和浙大防洪堤上聽竺梅“衡兒(指其弟弟竺衡)沒得了”一語,繼而他的愛妻病逝,也令我十分心酸:第三次是在那場史無前例的“風暴”中,年近八旬的老人,卻拄著拐杖偕夫人去糧站扛15斤大米,途中休息幾次,仍是疲憊不堪,怎不令人動容、催人淚下呢?!筆者的妻子李栽瑤在校對中,也多次被竺校長的動人事跡催淚成行。經過近一年的“背若芒刺”般的努力,終成本書,以獻給筆者的母校浙江大學及其廣大師長和校友,獻給親人和文友,獻給親愛的讀者!本書在撰寫出版中得到多方的關懷與支持:浙江大學原黨委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特邀顧問、浙江省人民政府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張浚生教授百忙中作序,竺可楨的第三個兒子竺安教授審閱了書稿,妻子李栽瑤協(xié)助校對,還有浙江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和浙江省科普作家協(xié)會有關領導及有關同志對筆者的關心與支持,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謝!在本書編寫中,還參考了《竺可楨日記》、《竺可楨文集》等一些著作和期刊,在此也對這些著述的作者致謝。竺可楨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其業(yè)績顯著,資料浩繁。由于水平有限,來不及更多地學習、查考與汲取,難免有遺珠或謬誤之憾,誠望讀者、師長賜教匡正,對您的熱心與真誠先致以深深的鞠躬。楊建壽2007年10月18日于美國Coply初稿2008年1月18日于浙大求是村二稿2008年4月18日于浙大求是村三稿

編輯推薦

《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竺可楨》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竺可楨/浙江科學家傳記叢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