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行草卷/中國歷代法書粹編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浙江人美  作者:路振平  頁數(shù):53  
Tag標簽:無  

前言

  王寵少年時代就志向高遠,聰明過人,性格清純,風(fēng)度翩翩。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稱他“議論英發(fā),言吐如鐘,儀狀標舉”。文徵明在《王履吉墓志銘》中說他“資性穎異,于書無所不窺,而尤詳于群經(jīng)。手寫經(jīng)書皆一再過,為文非遷(司馬遷)、固(班固)不學(xué),詩必盛唐,見諸論撰,皆有法程”。王寵父親王貞雖以經(jīng)營酒館為業(yè),卻喜愛收藏.并結(jié)交了許多文人學(xué)士。正因為如此,少年時的王寵才能游學(xué)于文徵明,并成為他們家的常客,且隨后結(jié)識了祝允明、唐寅,常呼朋引類,尋幽訪勝,聲譽鵲起,馳騁于吳中文場。正德六年(1511年),經(jīng)莆田提學(xué)黃如今的推介,18歲的王寵跟隨蔡羽在包山精舍讀書三年。蔡羽精通《易》學(xué),擅長先秦兩漢古文,性格孤傲自許。王寵扎實的文學(xué)功底與落拓不羈的性格莫不與蔡羽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王寵27歲時曾重游包山,寫下了《游包山集》共23首詩,表達了他對蔡羽的崇敬以及對包山的留戀。嘉靖元年(1522年),蔡羽、文徵明等在楞伽山下建石湖草堂,由王寵主持。王寵在此度過了他一生中最悠閑的時光。文震孟在《姑蘇名賢小記》中詳細記載了王寵的這段生活:“竹草堂石湖之陰,岡回徑轉(zhuǎn),藤竹交陰,每入其室,筆硯靜好,酒美茶香,主人出而揖客,則長身玉立,姿態(tài)秀朗;又能為雅言,竟日揮塵,都無猥俗,恍如閬風(fēng)玄圃間也。時或偃息于巖石之下,含醺賦詩,倚樹而歌,邈然有千載之思?!边@是一種多么愜意的生活圖景啊!可惜的是,王寵并不總是生活在這樣的氛圍里,他的一生實際是在非常矛盾中生活著。一方面,他覺得讀書人應(yīng)志向遠大,揚名千古,不應(yīng)追求“曳紱垂朱,高爵豐祿”;另一方面,他的大半生又耗費在科舉考試的怪圈中。據(jù)歷史記載,他一生曾八次應(yīng)試,孜孜汲汲,還不是為博得一官半職,但每一次總是名落孫山。在他38歲時,才得以年資貢入太學(xué)。屢試不第,使他的精神倍受打擊,加之他自幼身體贏弱,所以40歲時就病卒于虞山白雀寺。  王寵的學(xué)書經(jīng)歷,據(jù)王世貞說:“正書始摹虞永興、智永,行書法大令,晚節(jié)稍出自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麗遒逸,奕奕動人。為時所趣,幾奪京兆(祝允明)價?!睆耐鯇櫾缙谛袝髌分?,我們不難看到蔡羽的影子。

內(nèi)容概要

  王寵(1494-1533),字履吉,號雅宜山人,蘇州人,文征明弟子,工詩、書。明代書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書學(xué)晉、唐,書風(fēng)樸拙、疏秀,與文征明、祝允明并稱“吳中三家”,人稱文徵明之后“當以王雅宜為第一”。  此卷書法一氣呵成,飄逸、奔放、儒雅,是其去世前十天的“絕筆”之作。王寵的“長篇大作”國內(nèi)僅此一件。書法之外,我們還能欣賞到王寵詩作的“高古”之美。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王寵行草卷/中國歷代法書粹編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西苑詩和游包山詩行草兩部分.封皮質(zhì)量很好,過塑防水.王寵很可惜,身體沒保健好,考試不上也不必太哀怨嘛.他的道家思想,他的詩,真是水平高,引人入勝.寵字深可觀研,悟其筆勢,弄清始終來去.竊以為寵沒有腹式呼吸,影響了其書藝水平乃至身體健康.
  •   王寵以小楷聞名,行草其實也寫得不錯
  •   經(jīng)典的王寵作品,適合仔細臨摹。但是西苑詩不是原色,很淡。
  •   當當網(wǎng)的書就是好,就是發(fā)書的速度嗎了些,叫人等的煎熬。買書的手續(xù)不太方便。
  •   很喜歡這套書,印刷得很精美。爭取早日買齊全套。
  •   印刷的質(zhì)量不錯,釋文準確,版面清楚
  •   發(fā)貨很快,書的質(zhì)量也不錯,晚上有點反光
  •   很喜歡的草書,線條婉轉(zhuǎn)自如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