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作者:陸琦 繪 頁數(shù):8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目前大多數(shù)美術高考的色彩考試采用了色彩默寫的形式來進行,這是一種看似簡化考試內容但事實上提高了考試要求的手法。首先,在構圖方面,沒有了實物的參照也就有了各種構圖的可能性,如果考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沒有仔細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往往會畫出簡單甚至空間、位置不合理的構圖,套用一些常用的構圖模式又會使畫面顯得呆板而沒有新意,在考試中采用新穎、有突破性的構圖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總而言之,合理、完整的構圖是畫面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簡介
陸琦,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F(xiàn)為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浙江省油畫家協(xié)會理事。1982至今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和全國美展,作品曾入選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美展,獲全國性獎項20余次,2005年作品《夾縫》獲浙江省油畫大展金獎。曾在韓國及中國臺灣舉辦個人畫展6次。1998年受意大利波倫亞美術學院邀請,赴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德國,比利時等國家研修與考察;2001年受中國臺灣畫廊協(xié)會邀請,赴臺灣舉辦個人畫展與交流訪問;2002年受韓國Gallery KOREA邀請,赴韓國舉辦畫展與交流訪問;2004年受芬蘭文化部門邀請,赴北歐四國訪問與寫生。出版有《完全范本水粉靜物》、《印象風格水粉靜物》、《水粉畫疑難圖解》、《中國當代油畫家風景寫生畫集——陸琦》、《陸琦油畫創(chuàng)作——漁家情事》、《油畫靜物、風景畫自畫自說》、《繪畫基礎技法的表現(xiàn)》、《陸琦油畫解析》、《油畫靜物技法新編》、《從色彩走向設計》、《國家級重點教材藝術卷·素描》等個人畫冊與專著。
書籍目錄
門道之一 一點就通——明確色彩繪畫的根本第一講:提高眼睛感覺色彩的能力第二講:養(yǎng)成現(xiàn)場作畫的習慣:寫生第三講:熟練把握繪畫的手上功夫第四講:色彩繪畫的形式:以色造型門道之二 畫法要領——畫色彩靜物的方法和要點第五講:以水粉畫為例,明畫法要領第六講:奏響構思、構成、構圖三部曲第七講:重視色調組織的和諧之美第八講:構成空間的要素:空氣及其他門道之三 經驗密集——色彩靜物的表現(xiàn)技巧第九講:一項極其重要的畫技:筆觸的運用第十講:注重靜物畫中的色塊對比第十一講:理解、把握畫面的色光映射第十二講:正視負面經驗,防止出現(xiàn)偏差門道之四 藝術表現(xiàn)——畫好畫活色彩靜物的關鍵第十三講:開創(chuàng)新意第十四講:貴似得真第十五講:以形寫神第十六講:情物交融示范附錄范本
章節(jié)摘錄
美術是一門視覺藝術。我們學習色彩靜物畫法的首要之舉就是要提高眼睛感覺色彩的能力。本講就談談這個問題?! ∈紫龋逵嘘P色彩的一些概念,比如: 一、光色:色彩是光的一種特性,光作用于人眼,引起人對色的感覺。如果沒有光,漆黑一團,人就根本不會有色的感覺。光是色彩現(xiàn)象產生的成因,色彩是物體對光的反射和吸收的結果??茖W家用三棱鏡把光分解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這些顏色被稱為光譜,并把光譜現(xiàn)象稱為色散?,F(xiàn)代科學還證實:光是一種以電磁波形式存在的輻射能,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色彩的本質是光波運動,是光輻射的結果。不同物體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是不相同的,例如我們看到的綠色物體,是因為吸收了光線中的其他色彩,而把綠色光線反射出來的結果;其他各種顏色的呈現(xiàn),都與此同理。如果某物體沒有吸收任何顏色,把全部光線都反射出來了,那就是白色;反之,把所有顏色全部吸收了,而沒有反射,那就是黑色。所以,色彩是物體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的不同結果??茖W家研究還揭示:人眼視網膜上有兩種細胞:一種是分辨明暗的“視桿細胞”,它的敏感度很高,稍有微光,就能辨別明暗;另一種是分辨顏色的“視錐細胞”,它的敏感度較低,只有在較強的光線下才能起作用,光線稍弱,便不太分辨得清楚?!耙曞F細胞”具有感紅、感綠、感藍三種視色素,它們像接收器那樣,把接收到的光波轉換成神經脈沖,把色彩的信息傳送給大腦,于是我們才有色彩的感覺??傊搜壑阅芨兄?,是光波運動和光的輻射引起的;而色彩的概念,則是由視網膜機制和大腦思維結合而形成的。二、三原色:人們把上述“視錐細胞”的感紅、感綠、感藍三色素,稱為光的三原色。繪畫上通常說的“三原色”是指顏料在畫面上呈現(xiàn)的三種基本色:紅、黃、藍。顏料三原色能混合出其他各種顏色,而其他各種顏色卻無法混合出三原色來。運用好紅、黃、藍三原色,有助于強化色彩的原始性,使畫面色彩強烈、鮮純。若加入少許黑或白,還能產生莊重感,而不流于艷俗,但要防止單一性。從三原色中可以派生出“間色”——綠、橙、紫,然后再派生出無數(shù)的“復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