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三部曲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美] 保羅·奧斯特  頁數(shù):334  譯者:文敏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紐約三部曲》由保羅·奧斯特所著,在紐約這座“玻璃之城”,四處游蕩的“幽靈”,闖入“緊鎖的房間”。保羅·奧斯特成名作,一組奇異的后現(xiàn)代黑色偵探小說,語雷如刀鋒般鋒利,節(jié)奏如爵士樂般即興,結構如迷宮般精巧?!  都~約三部曲》包括了玻璃之城、幽靈、緊鎖的房間三個故事?!  恫Aе恰罚荷罡R?,一個陌生電話打到偵探小說作家奎恩家里,這讓他陷入了比任何偵探小說都更為撲朔迷離的案情之中?!  队撵`》:布魯受屬于懷特去監(jiān)視跟蹤布萊克。然而,一年過去了,一無所獲的布魯幾近崩潰,他已經(jīng)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跟蹤,還是在被跟蹤?  《緊鎖的房間》:范肖失蹤了,留下妻兒和一堆非同尋常的手稿。按照范肖的意愿,“我”被要求處理這些手稿。一切很順利:手稿出版,“我”娶了范肖漂亮的妻子,“我”甚至成了孩子的父親。然而,“我”卻突然發(fā)現(xiàn)范肖其實還活著。

作者簡介

作者:(美)奧斯特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1947—),生于新澤西州的紐渥克市。在哥倫比亞大學念英文暨比較文學系,并獲同校碩士學位。    奧斯特于1990年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頒發(fā)“莫頓·道文·薩伯獎”,1991年以《機緣樂章》獲國際筆會??思{文學獎提名,1993年以《巨獸》獲法國麥迪西文學大獎,2006年10月獲頒阿斯圖里亞斯王子文學獎。作品除了小說《月宮》、《紐約三部曲》、《幻影書》、《神諭之夜》、《密室中的旅行》等,還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chuàng)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及詩集《煙滅》。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在文學創(chuàng)作之外,奧斯特也熱衷于電影劇本寫作并曾獨立執(zhí)導電影。目前與妻兒定居于紐約布魯克林區(qū)。

書籍目錄

玻璃城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幽  靈鎖閉的房間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事情是從一個打錯了的電話開始的,在那個死寂的夜里電話鈴響了三次,電話那頭要找的人不是他。過了很久,他能夠思索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時,得出的結論是,一切都不是真實的,除了偶然性。但這是很久以后的想法了。一開始,還僅僅只是那件事情和由此產(chǎn)生的結果。不管它也許會有別的種種可能,還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經(jīng)被預先注定了的(從那陌生人嘴里吐出第一個字開始),這都不必細究。問題在于這件事本身,而且不管后來的一切是否意味著什么,那都不是這件事本身所要告訴你的。    至于奎恩本人,幾乎不需要我們在他身上費多少事。他是誰,從哪兒來,他做過些什么,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比方說,我們知道他三十五歲。我們知道他結過婚,也曾為人父,然而他的妻子、兒子都死了。我們也知道他寫過書。更確切的說法是,寫過懸疑小說。那些作品是用威廉姆·威爾遜的筆名寫的,他差不多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那些書,賺來的錢夠他在紐約一處小小的公寓房里將就度日。他每年通常要花上五六個月的工夫?qū)懶≌f,剩下的時間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大量閱讀,光顧畫展,還去看電影。夏天,他在電視上看棒球比賽。冬天,他去看歌劇。不過,他最喜歡的事情是散步。幾乎每天都要出去溜達一圈,不管刮風下雨晴熱寒暑都這樣,從他的公寓出發(fā),信步穿入市廛——從來都不是有目標地出行,只是讓那兩條腿把自己帶到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    紐約是一個永遠不缺新鮮花樣的地方,一個無窮無盡的迷宮,不管他走出多遠,不管他走入了如指掌的鄰街地帶還是其他什么街區(qū),總會給他帶來迷失的感覺。迷失,不僅是摸不清這個城市,而且也找不到他自己了。他每一次散步出去,都會覺得他把自己撇在身后了,一邊走一邊就把自己丟在了街上,因為把感知能力降至僅僅是一雙眼睛的視覺,這就逃避了思考的義務,只有這種方式,才能使他得到一種內(nèi)心的平靜,一種祛邪安神的虛空。外面的這個世界,他四周的,他前面的,一直處于變化之中,他的目光不可能長時間地停留在任何一樣東西上面。重要的是他在走動,一步一步地邁出去,只不過是把自己的軀體向前挪移的動作而已。漫無目標的游蕩使得所有的步履變得意義等同,而并非是要把他送往什么地方去。在最享受的漫步時刻,他會有一種不知身置何處的感受。這種感受,最后就成了他所期望的情形:身處烏有之鄉(xiāng)。紐約就是他在自己周圍壘起來的一個烏有之鄉(xiāng),他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不想離開這兒了。    過去,奎恩也曾頗有抱負。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已經(jīng)出版過幾本詩集,寫過一些劇本和評論文章,也搞過幾部長篇譯著。但是,相當突然地,他放棄了這一切。他跟自己那些朋友說,他不想再回去和過去的自己交往,也就是從那時起他開始以威廉姆·威爾遜的名字發(fā)表作品。那個著書立說的奎恩已經(jīng)不存在了,盡管從許多方面來說奎恩還存在著,但他已不再為任何人而存在,除了他自己。    他還是繼續(xù)寫作,因為他覺得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懸疑小說似乎是某種合乎情理的解決辦法。他幾乎不用費什么腦筋就能編造出人家所需要的故事框架,而且寫得不錯,一般來說,人家似乎覺得他寫這類小說沒怎么費勁,只有他自己不這么想。因為他沒把自己視為自己作品的作者,他也不覺得自己該對那些作品負責,所以在他內(nèi)心就覺得沒有必要去維護那些作品。威廉姆·威爾遜,這不過是一個臆造出來的名字,而他出生時的名字卻是奎恩,他現(xiàn)在過著一種獨往獨來而不受約束的生活。他以自尊自敬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有時甚至還有點孤芳自賞,可他從不因此而相信他和威廉姆·威爾遜就是同一個人了。就因為這個原因,他不想從自己的筆名后面現(xiàn)身而出。他有一個代理人,但他們從不碰面。他們的接觸來往只限于信件,出于這種考慮,奎恩在郵局租用了一個編號信箱。和出版商的交往也照此辦理,對方支付給奎恩的所有費用,稿酬和版稅,一概通過代理人。所以,以威廉姆·威爾遜名字出版的書中都沒有作者照片或簡介。威廉姆·威爾遜的名字從不出現(xiàn)在任何作家的名錄中,他也從不接受任何采訪,他收到的所有信件都通過代理人的秘書答復??梢哉f,任何人都不知道奎恩的秘密。一開始,朋友們聽說他放棄了寫作,總是問他靠什么過活。他對他們的回答都是一個口徑:他從他妻子那兒繼承了一筆信托基金。可事實上他妻子根本就沒錢。實情是,他也不再有什么朋友了。    P3-5

后記

保羅·奧斯特渾身貼滿了標簽,從存在主義、象征主義、“穿膠靴的卡夫卡”到“后現(xiàn)代”,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我沒讀到他的作品之前,先在幾個英文網(wǎng)站上見到諸如此類的評述文字,感覺像是走入了艾麗絲的“迷思”(myth)之境,迷惑之中更是充滿了好奇。所以,當曹沽女士打電話來約譯他的成名作《紐約三部曲》時,我便興趣盎然地接了下來。后來才知道,那還只是“迷思”的第一步,隨著一步步翻譯下去,就漸漸被書里那些搞怪的花樣弄得暈頭轉(zhuǎn)向了,有時還真有幾分讓人透不過氣來的感覺。一邊往電腦上打字,腦子里一邊就得不停地對付那些不時撲閃而來的意象和隱喻,甚至長時間停頓下來細細推敲。奧斯特筆下的詞語實在不怎么安分,許多細節(jié)似有所指又似為閑筆,詞與詞的關聯(lián)都要字斟句酌地去梳理。就像蹲守在小巷里的偵探小說家奎恩總是久久地凝視著頭上的一方天空——根據(jù)云層和光線的變化估測天氣走向,我則老半天地對著怪怪的一個句子發(fā)愣,翻來覆去地琢磨著詞語中所暗示的敘述意圖。    從敘事角度來看,保羅·奧斯特這本書里三個故事都套用了偵探小說的外殼,即某人受雇于人,去跟蹤、監(jiān)視或是找尋另一個人,最終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等等。這很老套,好像走進了愛倫·坡的莫格街。可是在這個總的行動序列中,奧斯特的主人公所面對的并非一樁通常意義上的罪案,隨著調(diào)查一點點推衍開去,情節(jié)很快就發(fā)生了畸變與擴展,敘述的重心也從所謂的案情轉(zhuǎn)移到施動者自身境遇上來。其實,奧斯特真正關心的是施動者自身何以陷入困境,以至怎樣丟失了自我。    有趣的是施動者的被動性——奧斯特首先要告訴我們,他們是一種被動的存在。書中的那些主人公一開始就被人耍了,因為有某種絲絲人扣的邏輯一直牽引著他們,使他們在迷霧中鍥而不舍地走向窘迫之境。奧斯特的生存夢魘產(chǎn)生于幻想與真實的接觸之中,對主人公來說信以為真即是一種心理救治,也許這就是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所談論的“自欺”(mauvaise foi)狀態(tài)。譬如,在《玻璃城》里,寫偵探小說的奎恩接到一個打錯的電話,將錯就錯地攬上了私家偵探的活兒,隨后就不斷給自己設置稀奇古怪的懸念,終于將自己編織到那種不由自主的行動規(guī)程之中。接下來《幽靈》那篇里,主人公布魯算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開業(yè)偵探,卻一直在用想象填補事實的空白,雖說也曾對雇用自己的懷特產(chǎn)生過疑問,可腦筋卻在另一頭轉(zhuǎn)悠,從婚姻糾葛、遺產(chǎn)紛爭一直猜測到綁架、謀殺乃至FBI特工出軌犯事。同樣是一個走火入魔的疏離過程,這一圈兜過來眼前已是非得搏命的局面。最后的《鎖閉的房間》,一明一暗的兩個主人公都是作家,一者成了另一者的替身,此人開始還渾然不覺,后來卻陷入追蹤調(diào)查的救贖之旅??墒沁@個“我”永遠磕磕絆絆地跟在人家后頭,一步步做下去只能印證自己總是被范肖操控的事實。    在這里,偵探小說的外殼只是布設懸念而已,到了真相大白的時刻并沒有真正揭示事情的真相。三個故事的結尾很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最終的發(fā)現(xiàn)只是顛覆了窺視者、調(diào)查者(乃至讀者)對此抱有的每一個期待。我們知道,嚴肅作家借用偵探小說的套路并不少見,像博爾赫斯的《小徑分岔的花園》、《死亡與指南針》,像羅布一格里耶的《橡皮》,都玩過這一手。但是保羅·奧斯特跟別人不同,他的敘述抱有一種虛無化的目標,因而這偵探小說的框架到時候就解體了,也就是結尾沒有結果,故事撇開了一個起承轉(zhuǎn)合、首尾接續(xù)的過程。就像薩特所說“現(xiàn)象的存在”不能還原為“存在的現(xiàn)象”,于是順理成章地產(chǎn)生了某種錯位。    這樣看來很有些玄思的特點。奧斯特的敘事一方面喜歡遮遮掩掩,一方面卻是漫不經(jīng)意的粗線條。有時會賣個破綻,或是用一些不對茬口的細節(jié)以昭示什么。在整個敘述過程中,他幾乎是見縫插針地表現(xiàn)事物“不可窮盡性”的無限可能,對許多情境故意不作進一步交代。在《玻璃城》里,奎恩給弗吉妮亞打電話為何總是打不通,他再去東六十九街居然已是人去樓空,那斯蒂爾曼夫婦干嗎要避著他呢?而在《幽靈》里,關于布魯克林大橋的聯(lián)想,還有一再提起的費城小男孩的案子,有什么暗示嗎?還有與布萊克在餐館里會面的女人又是怎么回事?這類情形在《鎖閉的房間》里似乎少了些,但所有涉及范肖的動機與行為的細節(jié)也都讓人莫辨一是。所有這一切,作者一概不予解釋,或者說干脆給出了無數(shù)個答案:也許事情會有某種合理的解釋,也許根本就沒有。    正如《鎖閉的房間》第七章所說“我走得越遠,可能性就越是收窄了”,每一個行動都面臨多個選項,保羅·奧斯特的故事隱含著一種“分岔”的藝術理念。在中央車站,老斯蒂爾曼一個變成了兩個;在橘子街,布萊克就是懷特,懷特又是布萊克(有分岔就有交互)。在布魯?shù)幕貞浥c想象中,每一次思忖都把他帶往不同的方向。當“我”找那些船員調(diào)查時,范肖那一連串的人際交互關系就幾乎完整地展現(xiàn)了這種擴展模式。這讓人想起博爾赫斯在《小徑分岔的花園》中表現(xiàn)的那種無限衍生的意象。    不過,奧斯特這方面的興趣倒是更多地投注于命名與身份,在人物的對應關系(twin)上大做文章。比如《玻璃城》里,他把一個人物掰成了好幾個,主人公奎恩一方面用威廉姆·威爾遜的筆名來寫偵探小說,一方面又想象著自己就是小說中的偵探沃克,而與奎恩相對應的則有一個故事里的保羅·奧斯特,那也是個作家。說來,奎恩那個筆名威廉姆·威爾遜也大有來歷,那是愛倫·坡小說《威廉姆·威爾遜》里兩個長相酷似而如同隨身附影的同名者。不幸的是,在愛倫-坡那兒作為敘述者的威廉姆·威爾遜跟另一個威廉姆·威爾遜最終難免一番死掐,這倒可以聯(lián)想到《幽靈》里互為表里的布魯和布萊克。而在《鎖閉的房間》里,“我”作為范肖的影子,二者同樣處于這種對立而對應的范疇。    保羅·奧斯特顯然想把自己弄成一個多元的人物,作者、敘述者、主人公、主人公筆下的人物,甚至還有讀者——作為元故事的紅色筆記本的讀者。這差不多就是惠特曼在《草葉集》里采用的三位一體的人稱手法,只是他這兒比惠特曼玩得更花哨。然而,最具混淆性的是,這種身份置換有時故意扯亂了主客體關系,比如《玻璃城》就留下了一個誰是敘述者的疑問。該篇第十二章開頭自謂“作者”的第三人稱出來說話了,但是到了結尾部分又出現(xiàn)了“盡可能仔細地照著這紅色筆記本來敘述”這個故事的“我”,這兩處的虛構作者顯然不是同一者,我不知道這里是否可以代入小說中的哪個人物或是保羅·奧斯特自己,這種故意混淆的手法很像是帶有小說敘述學上所謂“僭述”(metalepse)的意圖。    在《玻璃城》第十章里,保羅·奧斯特提供了一個頗有啟示的例子。那是書中的保羅·奧斯特,他向造訪的奎恩說起自己在寫一篇考辨《堂吉訶德》作者的文章,疑點來自塞萬提斯在《堂吉訶德》第一部第九章關于該書作者的游戲之筆。塞萬提斯的說法是在托萊多市場上發(fā)現(xiàn)了一部阿拉伯文手稿,他找人翻譯過來給出版了,就像中國許多舊小說偽托“古本”行世的道理,塞萬提斯則佯稱一個名叫阿邁特·貝嫩赫里的阿拉伯人寫了這本《堂吉訶德》??墒?,憑空塞進來一個虛構作者,實際上楔入了一個敘述層,這便成了敘述學關注的一個典例。法國學者熱拉爾·熱奈特在《敘事話語》的“語態(tài)”一章里就拿這個例子來闡釋“二度敘事”的奧妙。然而,書中的保羅·奧斯特覺得這里面還大有搞頭,他的思路很大膽,干脆把《堂吉訶德》的虛構作者說成是真實作者。自然不是那個阿拉伯的貝嫩赫里,他先把虛構作者坐實為書中的人物——是堂吉訶德要為自己作傳,他授意桑丘口述,由理發(fā)師或是神甫記錄下來,再由別人譯成阿拉伯文,那就是塞萬提斯據(jù)以回譯成西班牙文的所謂貝嫩赫里的原稿。這就是說,是堂吉訶德自己策劃了這個“貝嫩赫里四重奏”。這一來事情掉了個兒,塞萬提斯倒成了虛構作者了。照保羅·奧斯特的說法,塞萬提斯只是“被堂吉訶德雇來解讀堂吉訶德自己的事兒”。這是不是很夸張?但作者這種智力游戲確實玩得爐火純青。    很難說當年在法國尋夢的保羅·奧斯特是否讀過熱奈特的著作,但熱奈特書中倒是明確提到《堂吉訶德》的例子直接引自博爾赫斯的闡發(fā)。博爾赫斯很早就注意到這種書中之書、戲中之戲的奧妙了,一九三九年他在小說《吉訶德的作者皮埃爾·梅納爾》里就借助了塞萬提斯這一手法,后來又在《吉訶德的部分魔術》(《探討別集》,1952)一文中更為詳細地討論了這種寫實手法中的“詩意的想象”。毫無疑問,如果分析一下《紐約三部曲》的文本間涉特點,保羅·奧斯特背后的確不難見到博爾赫斯的身影。當然,保羅·奧斯特的互文手法基本上可以說是一種迂回策略。在《幽靈》那篇里,看到布萊克向化裝成流浪漢的布魯講述霍桑《威克菲爾德》的故事,不能不讓人想到也很可能是從博爾赫斯那兒躉來的靈感。你別說這兒沒博爾赫斯什么事兒(一個美國作家難道不熟悉霍桑?),其實這篇小說恰是博爾赫斯在一九四九年的一次文學講演(《納撒尼爾·霍桑》)中用以分析“自我放逐”的心理案例。博爾赫斯概述原著的文字在行文方式上跟布萊克的講述相當接近(甚至更詳盡些),其中還特別提到美國評論家馬爾科姆·考利所謂“蟄居的寓意”。就像博爾赫斯所說,謎的解釋有千千萬萬,布萊克之所以向布魯講述威克菲爾德離家出走的故事,按譯者愚拙之見,似乎在暗示他們各自拋棄了自己的女人——為了進入另一種生活。在博爾赫斯筆下,霍桑那種足不出戶的“自我囚禁”的生活方式被提煉成一個古怪而殘酷的意象,這又很容易讓人想起范肖那個鎖閉的房間。    保羅·奧斯特的敘述風格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博爾赫斯那種形而上學的特點,同樣是從精神與現(xiàn)實的錯位中探討人的生存境況,那種玄思匡辨之中同樣充滿了玩味的意趣。不同的是,他這兒更少了一些現(xiàn)實的情感承載——本來博爾赫斯已是手腳麻利地翻越了現(xiàn)實的樊籬,他則干脆從一旁揚長而去。讀著這樣的小說,腦子里總有一幅神秘而虛融的畫面,我感覺到,過于超越的意圖使得這部《紐約三部曲》顯得過于空靈。這有點像是某種哲學的游戲攻略,無論怎么具有內(nèi)在的活力,也很難切入現(xiàn)實的迷宮。書中盡管謎團不少,可是每個故事的主線都顯得單薄,人物不多,場景也很簡單。也許是詞語和意象的多義性彌補了敘事的缺失,使得它并不缺少美學上的豐富性,而那些因為語焉不詳而顯得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似乎也恰好印證了事物的不確定性。我們只能說,人對自我的認知,對語言的認知,都是有限的。當然,我們可以說,這是一部寓言小說,有著卡夫卡、博爾赫斯的智慧風貌。    從某種意義上說,《紐約三部曲》也是一部具有談藝錄性質(zhì)的作品,這三個故事可以說是刻畫了作家的隱秘心理。奧斯特拿作家來說事兒,自然兼有對敘事藝術本體的探討。這里還以各種方式提到一些并非作為虛構人物的作家:除塞萬提斯,提到了愛默生、霍桑、愛倫·坡、梭羅、麥爾維爾、惠特曼等人,那都是美國十九世紀中期的文學巨匠。還各有一處提到法國的波德萊爾和米斯特拉爾。書中沒有提及任何二十世紀作家,當然也沒有出現(xiàn)博爾赫斯的名字。以前,博爾赫斯注意到霍桑就盡量避著同時代的作家——“我們同時代的人和我們總是太相似了,在古代作家中更容易找到新意?!痹捠沁@么說,但在我看來,奧斯特好像是故意繞開博爾赫斯的高宅大院。這里忽然想到一個有趣的對比,我在翻譯斯蒂芬·金的《三張牌》(《黑暗塔》Ⅱ)時遇到的作家名字比這更多,可幾乎沒有一個是文學史上有名的人物,一個個盡是美國當代通俗小說家(辭典上壓根沒有他們的條目,只能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去查詢)。斯蒂芬·金非但不避俗,反倒故意炫耀他那幫哥們似的。相比之下,保羅·奧斯特的趣味確乎有些遠離塵囂,也似乎有點“裝”。    在我譯過的十四部著作(其中九部是小說)中,不能說奧斯特的東西最難,但我覺得他是我遇到的最難捉摸的作家,而且他那種具有獨特的邏輯意味的語句對于中文表達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戰(zhàn)。以前在翻譯庫切作品時,對付《等待野蠻人》中那些復雜的意象曾讓我頭痛不已,而《男孩》中那些豐富的用典,還有南非荷蘭語和板球知識之類,說來也頗費周折??墒?,庫切的文字畢竟干凈、平實。即便喜歡制造懸疑的斯蒂芬·金,也并不在詞語本身大做文章。奧斯特則不同,他好像每句話都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后邊再提起又是另一個說法,這種風格如果推至極致,就成了范肖在那本紅色筆記本上寫下的東西——“每一句話都抹去了前面那一句,每一段文字都使下面的文字段落失去了存在的可能?!笨上攵?,對付這樣的文字很難找到一種應付裕如的感覺。倒是博爾赫斯的一個說法讓我稍感心安,他在翻譯惠特曼《草葉集》的序言中講到,一次看了莎劇《麥克白》的演出,無論是對白的譯文,還是演員表演和舞臺布景都很差勁,但盡管如此,“當我離開劇場來到大街上時,依然唏噓不已?!彼f那是莎士比亞打下了基礎。他謙虛地表示,即便自己譯得不好,那畢竟是惠特曼的底子。這里,我也不妨鸚鵡學舌地來上一句:保羅·奧斯特總歸是保羅·奧斯特。    感謝本書責任編輯柳明嘩女士和鄭幼幼女士悉心指教。    文敏    2006年11月20日

媒體關注與評論

  帶著如同雕刻大師的精準雕工,保羅在我們眼前呈現(xiàn)一個無可言喻、驚人的世界!                          ――《出版商周刊》  保羅?奧斯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特色而罕見的作家!                          ――《華盛頓郵報》  在保羅?奧斯特精彩的敘事手法之下,我們忽而喜、忽而悲,終至探見一道明光,對生命有了不同以往的醒悟。                          ――《舊金山紀事報》  《紐約三部曲》是美國當代最受矚目的作家保羅?奧斯特倍受國際贊譽的代表作。雖然奧斯特似乎總是驅(qū)策自己在書寫形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主題始終關注的是“孤獨”、“巧合”等“人”的存在處境?! W斯特透過如將三個獨特的故事結合成一本充滿驚奇趣味又發(fā)人深省,更帶領讀者體驗了一場心靈拓展的冒險之旅!  帶著如同雕刻大師的精確雕工,保羅?奧斯特在我們眼前呈現(xiàn)一個無可言喻的、驚人的世界!                           ――《出版商周刊》  保羅?奧斯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特色而罕見的作家!                           ――《華盛頓郵報》  在保羅?奧斯特精彩的敘事手法之下,我們忽而喜、忽而悲,終至探見一道明光,對生命有了不同以往的醒悟?!                          〃D―《舊金山紀事報》  憑借著對神秘小說全面徹底的探究,保羅?奧斯特也許是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小說敘述方式。                                                                                  ——《村之聲》周刊  他關于現(xiàn)代紐約的小說給偉大的美國傳統(tǒng)帶來了極其重要的活力。                            ——《星期日泰晤士報》  一部令人震驚同時也催人入眠的書……奧斯特富有藝術趣味的敘述所產(chǎn)生的效果,既充滿激情又具有疏離感,其結果是既令人驚訝又叫人信服?!                           K格蘭《格拉斯戈信使報》(The Glasgow Herald)  近年來偉大的美國文學啟示之一……奧斯特具有驚人的天賦?!                           ▏犊靾蟆罚↙’ Express)  保羅?奧斯特是一位少有的深刻的作家?!                           靼嘌?El Correo Gallego  一部令人驚異的深度和毫無疵漏的作品,一場生與死的 游戲……這是強有力的小說素材——令人坐下起不來?!                           ?Ekstra Bladet   保羅?奧斯特的緊張而令人難忘的文體表達豐富了美國文學傳統(tǒng)。                           ——荷蘭De Groene Amsterdammer   奧斯特是他那一代最具深度的作家之一?!                           獯罄?Corriere della Sera  保羅?奧斯特寫出了一部莊嚴宏大而又清澈如玻璃一樣的作品,他的作品清澈到透明而開放的程度,如水晶般折射出我們以前很少能夠見到的光澤?!                           ㄅ餐㎎an Kjaerstad

編輯推薦

寫實電影般的深刻文字,黑色幽默,希區(qū)柯克式的懸疑與卡夫卡式的存在思考,《紐約三部曲》,一本混合著各種元素的非同凡響的小說。    雖然中國讀者對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這個名字還不熟悉,但在美國,乃至歐洲,奧斯特早已是大師級的暢銷書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譯成29種文字。法國的新聞界稱贊他是美國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在德國,出租車司機也能在街上認出他來,向他索要簽名;在英國,他的代表作《紐約三部曲》在一個星期內(nèi)就被搶購一空。美國的出版商以40萬美元的高價求購他的新書的出版權。許多廣告商也試圖借助他的名氣來提高商品的吸引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紐約三部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4條)

 
 

  •   5555555555,昨晚奮戰(zhàn)到1點多,結果,就這么完了,奧斯特又給了我們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我要抓狂了,現(xiàn)在非常想拿把槍飛去布魯克林威逼他把結局給寫了。另外提一下,竊以為本書的譯者文敏不如《幻影書》的譯者孔亞雷,文筆不夠流暢,很多約定俗成的譯名是生造的,還有拽文的嫌疑,還得去翻現(xiàn)代漢語詞典,例如市廛,chan,三聲,古代指一戶平民所住的房屋。橥,zhu,一聲,意為拴牲口的小木樁,文同志生造出了個揭橥真相,不知何意,真是高深莫測啊。
  •   奧斯特的成名作,可以理解為何此書使他一舉成名。不過幻影書更能代表奧斯特ps為什么都說奧斯特有艾科的影子呢?我看是完全不同的路數(shù)嘛!
  •   這本書,我看了兩遍,因為第一遍不是連著看完的三個故事,所以心中存有一些疑問。這些疑問一直擾亂著我的心緒,讓我“不得安寧”?!安坏貌弧痹倌闷?,第二次品讀,而當我讀到結尾時,頓悟的那一刻,它帶給我的狂喜是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先是帶笑地感受著作家給讀者的那份挑戰(zhàn),再是感受到自己反擊時從被對手壓制到一步步翻身的那種興奮與愉悅感,讓我一下子幸福到了極點。不可不說,這是一本給愛思考的人讀的書,是一個不傷人的陷阱,作家為讀者準備了一個大大的餡餅,而這個餡餅只有少數(shù)讀懂作者意圖的人才能品位到它的美味,相信我,讀一次很難體會到那種超快感,帶著疑問反復閱讀,將會帶給你一個又一個的驚喜。我已經(jīng)準備好沉淀一段時間后再次開啟我的第三次閱讀了。有興趣的朋友,請多留意一、二部中的人名和地名,相信我,第三部會給你恍然的驚喜。
  •   從大家的評論里估計也能看出來,這是本看出味的人愛不釋手,看不出味的人大呼上當?shù)臅?。我覺得第一次接觸奧斯特,并以故事性為目的讀者最好慎重購買,這絕不是大家想象的偵探小說,不但不過癮,還很虛無。我當初就是廣泛看了很多介紹和評論,然后對他的這種特殊風格很感興趣才買來讀,雖然本來就沒指望看故事,可讀的過程還是很艱難的,它將你帶入一個抑郁、虛無的境界,并逼迫你一刻不停地思考完全和故事無關的一些關于人與他人與世界的存在關系及相互影響之類的晦澀問題,更令人抓狂的是,這些問題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奧斯特也不可能給你答案。我想這也是喜歡讀的人們最過癮的原因,他將你帶入哲學性的思考空間,這趟思考旅程結束時你將發(fā)生一些些不易被察覺的變化……
  •   封面舊舊的,內(nèi)書脊上還有一團黑黑的東西,簡直像二手的。
  •   喜歡第一個故事,玻璃城。主人公的心理描寫很傳神,喜歡里面偶爾冒出一句智慧的話語~后面幾個故事寫的都一般般,脈絡結構上類似,唯獨玻璃城無可挑剔~
  •   看的時候覺得有很多不明白,但看完的時候慢慢回味,很多疑問都可以解開。
  •   很討厭看西方文學一個人自言自語絮絮叨叨的內(nèi)心獨白的文章手法,很不幸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是。。。。
  •   說實在,這不是一本讀起來輕松愉快的書。喜歡他的讀者,還是建議看〈幻影書〉吧,比這個好看,容易讀下去。
  •   根本看不下去,沒有任何閱讀美感。這么有名氣的作品不應該這樣,所以懷疑是翻譯水平太低所致
  •   更多是形式上的美感。對于注重情節(jié)的人來說,閱讀起來不是很適合。
  •   讀起來有點暈 覺得評論有些言過其實。。。?;蛘?是翻譯的問題?
  •   保羅奧斯特的書不是那種能讓你一見鐘情的,需要慢火煨才能品出其中味道。
  •   奧斯特的所有作品都是精品。他是我見過的最為厲害的外國作家,文筆之流暢,思維的華麗跳躍簡直超乎想象!他是我心里的一聲驚嘆!
  •   除了有些地方有點啰嗦比如在鎖閉的房間第三章最后那頁有一段翻成 自我和非自我感覺直接寫成:我和非我或者 自我和非我 就足夠了
  •   一如既往是保羅的風格
  •     《紐約三部曲》實在是一本太過文藝的“偵探小說”,或者說,它可能不算是推理類讀物。作者提供了過于冗長的場景和感官描述,又有太多的線索沒有解釋,而結局的出現(xiàn)又是那樣的突兀?;蛟S,這里面存在著許多作者對于紐約這座城市的理解,喜愛和批判,這些文藝范兒。但若是將它視為一本推理小說,無疑會讓讀者非常的莫名和失望。
  •     這本書被歸類為偵探懸疑小說,但個人覺得他更像是探索人存在意義的哲理書。
      前兩個主人公被偵探這個職業(yè)與世隔絕,第三位則一直生活在對好友的探索和仰望當中。要說貫穿整本書揮之不去的便是這個既定的窺視他人生活的隱身衣。三個部分情節(jié)都十分簡單,相比起當今塞滿銀屏的后宮劇,家庭劇,讀這類書真身一種解脫。
      但是亮點就在這里,能夠用一句話概括的情節(jié),在作者的筆下賦予了攝人心魂的魔力,奧斯特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和廣博的學識把文章的線索像一束光一樣發(fā)散到遠方呈現(xiàn)在你面前,而又不會因為把邊緣拉得太開而讓你感到乏味。
      不過這本書吸引我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心境的相似,文章往往以一個旁觀者的口吻講述事情的發(fā)展,用旁觀者的眼光觀察人物的動作。這樣一種手法給人一種探人隱私的壓抑和緊張。這一點似乎也契合現(xiàn)代人傾向于自我封閉的社會現(xiàn)實吧。而當主人公終于與“目標”見面,以陌生人的身份相互試探交流,又讓大家的窺探心理有一種開誠布公的機會,壓抑得到緩和。而這期間的話語又是極微妙和耐人尋味的。
      看到結尾,不難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黑色幽默基調(diào)。很難接受前面那么多猜測,那么多付出,甚至拋棄自己本身植入別人的靈魂,到最后卻發(fā)現(xiàn),這些只是自己送給自己的一場鬧劇。
      書評寫道這里,突然有什么東西竭力想要從我的軀體里掙脫出來,我想大聲哭喊,想破口大罵,想跳進沼澤,那樣的掙扎應該不比現(xiàn)在的感受更加歇斯底里吧。
      回歸,書中還有一個亮點不得不提,那就是作者借助人工以外的人物所玩的文字游戲,無論是小彼特·斯蒂爾曼口齒不清但是韻律豐富的求救的陳述,老彼特·斯蒂爾曼聽到Quenn聯(lián)想起來的各種相同韻腳的詞匯,布魯喬裝成流浪智者時含沙射影的談話,還是肖恩留下來的《烏有之鄉(xiāng)》等等,所有這些都讓你有大快朵頤之感。
      是的,每次接近目標,好戲就開始了。最后,告訴你《瓦爾登湖》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夠讀下去的。
  •     我想起了兩個關于語言的笑話。一個是給教授做編輯助理時,一次他開車帶我一起去赴宴,對方說那地方叫“哈嘍”飯店,我就想,“Hello”,還挺洋貨的。后來終于到了一看,原來是“蝦佬”這樣的名字。人家說的是粵語發(fā)音。另一個是我讓媽媽留意一下哪里有奧特萊斯(Outlets)店,就是那種名品折扣店。后來她每想起來要說這個詞就說不出來,那個什么什么“勞斯萊斯”?“施特勞斯”?車、作曲家、所有的斯都被她說了個遍就是記不住奧特萊斯。外來語還真是麻煩。
      我們太容易被語言愚弄了。這個夏天我心甘情愿天天跟著老人們坐在電視機前接受某些頻道的語言荼毒,想必看到最后人話越聽越不像人話了。
      有句俗語,叫“不像話”。為什么是不像“話”,這個很值得思考。我覺得,“話”即是規(guī)矩,不像話便是不合規(guī)矩。是指做的事情不地道,超出了一般言語稱道的標準,不夠而且羞于被說的??磥砣藗冇谩霸挕眮砗饬咳说钠沸杏蓙硪丫?、根深蒂固。
      語言不僅愚弄人心,還很狡猾,因為它一旦說出來,就不是人自己的了。不管是說給別人聽的還是不說給別人聽的,不管是嘴巴不夠瓷實順縫溜出來的還是在心中腹中醞釀個百轉(zhuǎn)千回之后吐出來的,只要出了口,立馬不是那么回事了;一種聲波里的符號意義,就全然同你的意識、思考、發(fā)聲器官、語言中樞等等獨立開來。至于這種符號意義怎樣被理解被曲解被屏蔽被轉(zhuǎn)錄,那都不是說話者的事情了。
      我是想說,貌似人駕馭了語言;從語言的角度看,實則是語言駕馭了人。語言的不可或缺,就好像沒有暗號地下工作者便不能互相認出或展開行動。語言扮演了一個旨意,人扮演了傳遞旨意的道具。語言掌握在語言自己手里,而不是說話人手里。承載語言的文字和發(fā)音確實是人自己發(fā)明的,那不過是各種各樣眾說紛紜的“形式”。語言,或者更準確點,語義,是遠遠大于這些發(fā)音、文字和符號的,人們?yōu)榱素S富語言的表達力,通常還帶上了自己的語調(diào)和表情。語言傳承了文明,決定了人的思維方式,也決定了人的生理反應,決定了人的行為。
      這里又想起另一件事。上法語課的時候講數(shù)數(shù),越大的數(shù)說起來越麻煩:80即是四個二十,90則是四個二十再加十!可知9999這樣的四位數(shù)表達起來要多費勁,不像漢語里每個數(shù)都是單音節(jié)。我正在為法國人扼腕,老師補了一句,不過這也不妨礙法國出了很多有名的數(shù)學家。哦,我說怎么中國十來億人沒出幾個數(shù)學家呢,敢情是因為漢語數(shù)數(shù)太簡單,大家都太會算計了。
      除非所有的人都閉口不言語,或語言僅僅留給一個人來說(那時語言已經(jīng)沒有用處了),要不然由話語統(tǒng)治的王朝永不會衰竭。
      我在這里寫著的時候,也明白,我想玩弄文字,到頭來卻發(fā)現(xiàn)被文字玩弄了。
      有點理解了,為什么政治學科的教育工作者們會寫出那些自成一體永不走調(diào)的不像人話的文字。語言能夠給人個性,也能夠消滅個性。
      
      《玻璃城》的最后,主角把自己封閉在一間屋子里,等所有的話語消失殆盡,那時他第一個想出來的詞是什么?
      
      在讀到這篇小說之前,我一直琢磨著寫一篇只有一個角色的故事。大概是這么開始的:一個人,一個地球毀滅了之后仍然存在的唯一的人,此時忘卻了其他所有在他生活中出現(xiàn)過的角色,只能夠隱約地知道他自己還存在。甚至那種自我意識也越發(fā)淡薄——他忘記了自己的姓名、面相,即可以認證他成為他的東西。因為沒有了他人,他無需語言來溝通,也沒有用來尋求自己是什么的印證途徑。一個人,如果沒有了他的同胞做對照,他還能稱得上是人的存在嗎?于是小說的走向是,這個唯一的角色變成了哲學家還是野獸?
  •      最后的答案
      在玻璃城的一個鎖閉的房間里有個幽靈他偷來了時間,塞滿了書中書。像子彈時間般找到結局的名字。并且笑著對你說,噓,你念錯了,那不讀siwang。再念一遍,再念一遍。你就找到后面的答案了。
      
  •     一口氣看這完了這三個情節(jié)類似的故事,只有頭疼和惡心的感覺,就像好萊塢拍攝的恐怖片一樣,沒有恐懼,只有“惡心”——討厭美國。
  •     我很喜歡卡洛斯·魯依斯·薩豐在《風之影》中的表述,即一本書和你的關系是他在找你,而不是你在找他。當你無所事事,隨手從書架拿起它的時候,這緣分其實是書注定的。就像指環(huán)王里的那枚戒指,改變大小選擇自己的主人。
      
      
      我讀了保羅.奧斯特的三本書,最近的這一本是他寫就于1980年代初的作品《紐約三部曲》。
      
      
      奧斯特的小說很特別,如果說丹.布朗是表演飛車雜技的,史蒂芬.金是表演電鋸逃脫的,那他就是一個坐在你身邊,慢慢從手中變出一朵玫瑰的家伙。他是一個讓人過目就忘,但是會在幾年后還突然想起的作家。
      
      
      奧斯特的故事總是那么不緊不慢,你甚至一度都喪失讀下去的動力,但是總有著那么一點東西吸引著你,也許是文字的魅力、也許是點綴其間的小故事、也許是那個詭秘又些許荒誕的懸疑。在《紐約三部曲》的末尾,譯者文敏(可能是中國最NB的美國通俗小說翻譯家)寫了一段不可謂不精彩的書評。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解讀。
      
      
      奧斯特的風格實際上是從《紐約三部曲》一直延伸到《神諭之夜》,那些精心編排的故事都有同樣一個隱藏的模式:一個不愁吃穿、過著安逸生活的中產(chǎn)階級,他生活循規(guī)蹈矩且平淡無奇。有一天他突然開始有了一個目標,大都是找一個人、找一個問題的答案,于是對這個問題的專注開始蠶食他自己原來的生活,他開始失去或者不關注,原來組成他那個看似完美家庭的元素:穩(wěn)定的職業(yè)、溫柔的妻子、可愛的孩子、房子、可口的食物。他主動或被動的離開家庭、他失蹤了。
      
      
      他的生活開始毀滅,但是他不在意,有可能他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所擁有的一切的虛偽性(碰見女友和別的男人在一起),有可能他發(fā)現(xiàn)生活還是可歌可泣的(家人悲傷欲絕)。但是一切總會過去,逐漸的,人們都已經(jīng)忘了他,而他也忘了他們,他被自己的目標吸引著。
      
      
      于是,他身處社會的邊緣,沒有固定人際關系,沒有需要取得的成就,沒有需要承擔的責任,他過著簡單的生活,遇見陌生人,監(jiān)視陌生的人,接近陌生人。
      
      
      最后,他發(fā)現(xiàn)那個吸引他去追尋的案件、那個人、那個秘密,不過是一個陰謀,一個陷阱,一個虛幻的沒有任何意義的存在。然后,然后故事就結束了,什么也沒有了,一扇門關上了,一個人離開了,一封信沒有地址,一個電話沒有人接……
      
      
      人通過剝離自身的社會性之后——主動的抑或是被動的——自然就會凸顯出自身的存在,對自己獨立存在的強調(diào),會帶來個體存在的荒謬感、超現(xiàn)實感。剝?nèi)ト唠s的附著,什么都沒有了。這是最原始、最接近真實的狀態(tài)——什么都沒有了——有什么意義呢?
      
      
      這也許就是米蘭.昆德拉的輕和重,卡夫卡的城堡,薩特的存在于虛無。
      
  •     I will have to say the beginning is quite creative and very attractive. I enjoyed the first part, especially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Babel and langu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mortal and human being. The part with Don Quixote is in fact the main line of the story, the way by which the writer look in to the deep inside of writers. It is quite funny, just like you have the same 2 mirrors A&B face to face, where you get the reflection of A in B with the reflection of B in A with reflection of A in B and endless like a nightmare. While once you get in to observe them, the endlessness would be broken or we may say limited by the observer itself.
      
      But the case is when I finished the second part, I saw a weaker story than the previous one and really get a little bit disappointed. Not much more is told, compare to the first part, only to repeat, or maybe to strengthen the same idea.
      
      Anyway, perhaps I need to finish the whole thing before I make any comments. I hope I could see something more general for humanity instead of self-pity writers only.
  •   語言不僅愚弄人心,還很狡猾,因為它一旦說出來,就不是人自己的了。不管是說給別人聽的還是不說給別人聽的,不管是嘴巴不夠瓷實順縫溜出來的還是在心中腹中醞釀個百轉(zhuǎn)千回之后吐出來的,只要出了口,立馬不是那么回事了;一種聲波里的符號意義,就全然同你的意識、思考、發(fā)聲器官、語言中樞等等獨立開來。至于這種符號意義怎樣被理解被曲解被屏蔽被轉(zhuǎn)錄,那都不是說話者的事情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