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家夏仁虎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王景山 編  頁數(shù):281  

前言

  余以戊戌,通籍京朝。日月不居,忽逾一世。滄桑數(shù)變,逢此百憂。鬢發(fā)已摧,名業(yè)未立。華燈照夕,明鏡窺晨。謂可以已,復(fù)何言哉!回憶年時,如隔夢寐。鷦巢既營,菟裘將老。端居鮮事,何以送日。不為無益,奚遣有涯。檢書懼勞,耽吟嫌苦。出畏風(fēng)日,臥損骨骼。小人閑居,君子所惜。越吟未忘,北籍將注??丈H?,尚復(fù)有情?!秹羧A》一篇,況乃異代。初為卑官,多習(xí)鄙事。不棄長老,時獲逸聞。歲月滋多,胸臆遂積。重以改革,凡百變更。公羊三世,隍鹿一夢。及今所述,已為陳跡。告諸后生,或疑誑汝。暇則移錄,著之簡篇。鐘虡已往,懷哉舊京。薦紳羞言,是曰《瑣記》。若其大者,有史官在。都為一集,類分十門。陳詩觀風(fēng),入國問俗。輦轂所臨,政教斯出。末習(xí)虛偽,初乃淳樸。匪曰勸懲,美惡并錄——記習(xí)尚第一。南北殊音,非蠻則傒。車書既一,言亦宜之。往往合古,是曰可師。其尤雅者,或入于詩——記語言第二。名士談兵,終以兒戲。清流植黨,末乃市肆。一蟹不如,彼貊亦是。孰為老成,寧不殄瘁——記朝流第三。宮禁事秘,孰明真際。世俗所傳,多出懸臆。紂之不善,或不如是。書其可征,以告后世——記宮闈第四。五帝弗沿,三王不襲。叔通修儀,始自綿?。華夷雜糅,論者所惜。然亦燦然,賢于廢棄——記儀制第五。英雄入彀,雄主所樂。乃其流弊,才智并錮。與謂求賢,寧云付縛。?絕紐解,亦遂不國——記考試第六。舉史十七,泰半女戎。不在顓臾,蕭?自封。宵小搆之,禍亂是叢。國本再絕,天祿永終——記時變第七。銅狄坐移,金仙淚枯。腹痛西州,感逝黃壚。泱泱大邦,自遼建都。阿房蕪城,覽者鑒諸——記城廂第八。爭名于朝,爭利于市。不龜手藥,千金可致。歌管沸天,閭閻撲地。君子于此,可以覘世——記市肆第九。北地胭脂,南都黛螺。燕蘭史散,板橋記訛。今我不樂,對酒當(dāng)歌。張魁簫聲,聞之奈何——記坊曲第十?! ≈Τ沧邮觥 “l(fā) 凡  是編僅就一時記憶所及,筆之于書。他日復(fù)有所憶,或更為續(xù)記?! ∈蔷幩洠幻庵囌`?;虍?dāng)日聞焉弗詳,見焉弗審。向壁虛構(gòu),則非所敢?! ∷洈嘧郧逋庖詠?,其非見聞所及者,有昔賢之紀(jì)錄在,寧闕焉。若征引舊聞,不在此例?! ∈蔷幟慌f京,應(yīng)至清末而止。新代逸聞,自有大手筆在,弗羼入也?! ∈蔷幎辔裟昱笳勓缌T,篝燈所錄,時代不同,近甫次而成篇。其中稱謂,或取法于民國所修之《清史稿》,或比擬于花村看行侍者之談往。舂雜之譏,所不能免?! ∈蔷幩洠卮倘‖嵚勔菔?,里巷俳談,為茶余酒后遣悶之助,間及時政朝流,亦取其無關(guān)宏旨者?! 。劬硪涣?xí)尚]  都人習(xí)見官儀,多講禮貌,周旋應(yīng)對,往往中程,然其弊也偽。風(fēng)氣剛勁,不屈不撓,勇于赴義,重名知恥,然其弊也狠。顧本性多近質(zhì)實(shí),常見故家老輩,其接子弟后進(jìn),禮倨而詞直,貌嚴(yán)而情親,尚不先失民矩范,迨末季漸澆漓耳。  婦女見客,匪特旗族為然,土著亦有之。門生謁師,固無不見師母者。親戚至,無不見家人者。余初北來,詣一遠(yuǎn)戚,乃其家閨中之人咸集,若者妗、姨、姑、姊、妹,固夙所未知也。然一片嚶嚀問好之聲,推本身以及南中之家人,一一都遍。實(shí)則余家人,固夢寐中不知有此戚也。彼輩亦不知余家究有何人,特臆想而遍詢之,謂匪是弗親耳。昔見笑劇,有不相識之人,乍見而呼曰:“趙?!贝鹪唬骸胺勤w?!薄叭粍t錢?”曰:“無錢?!痹唬骸叭羰牵瑒t孫三爺。”曰:“余無弟兄?!庇钟谐鯐?,見面極親,問其尊親好,自家人以逮雞犬,終則曰:“貴姓?”殆此禮作俑歟?  交際場中,亦多虛偽之風(fēng)。昔于筵中晤一人,談悉為世交。彼則極意周旋,堅(jiān)約來日一飲。即而曰:“明日有內(nèi)廷差,后日如何?”方遜謝,彼已呼筆書柬,議地議菜,碌亂不已。席將終,彼忽拍膝曰:“后日有家祭,奈何?”他客為解曰:“相見正長,何必亟亟?!庇鄲浩鋽_,亦謝曰:“此月中鄙人方有俗冗,得暇再趨擾耳。”后終不晤。友人云:“彼之延飲,面子也。君應(yīng)遜謝,亦面子也。君竟不堅(jiān)辭,彼只有自覓臺階以下耳?!薄 ≠F族之家,文勝于情。新婦問安視膳,但有侍立。妾媵亦然。命坐但有矮幾,弟跪于前,兄微引手而已。夫妻間禮貌亦隆。昔聞溥仲露尚書于其夫人生辰,恭具冠服,童仆持禮品先之。至夫人許,高唱曰:“老爺來拜壽,夫人出迎。”互請安道謝,肅坐進(jìn)茗,寒暄而退。尚書生日,夫人禮亦如之。遇年節(jié)亦然?! ∮H臧獲而遠(yuǎn)骨肉,講過節(jié)而無真意,舊家之通病也。樂與仕宦交,好習(xí)官樣,平民之通病也。至于好俠尚義,急人之急如其私,轉(zhuǎn)在社會中之卑賤者,其殆古燕趙之遺風(fēng)歟?  喜游覽,婦女尤甚。正月最繁,所謂六部燈也,廠甸也,火神廟、白云觀也,按時必至。春初,則出郊外,曰看青。六月,則南薰門外之南頂,永定門外之中頂,各有會。植幡、使叉、秧歌、花鼓。演者率為子弟,觀者奔波遠(yuǎn)來,揮汗相屬。大抵四時有會,每月有會。會則攤肆紛陳,士女競集,謂之好游蕩可,謂之升平景象亦可?! 卸柚?xí),亦所不免?!俄樚旄尽分^:民家開窗面街,炕在窗下。市食物者以時過,則自窗遞入。人家婦女,匪特不操中饋,亦往往終日不下炕。今過城中曲巷,此制猶有存者。熟食之叫賣,亦如故?! ≠F家子弟,馳馬試箭,調(diào)鷹縱犬,不失尚武之風(fēng)。至于養(yǎng)魚斗蟀,走票糾賭,風(fēng)斯下矣。別有坊曲游手,提籠架鳥,拋石擲彈,以為常課。鳥則有紅殿殼、藍(lán)殿殼、之類,調(diào)護(hù)珍惜,謚為鳥奴。玩日愒月,并成廢棄,風(fēng)尚之最惡者。  四時之禮,多重報(bào)本,而迷信亦甚。清明、中元與十月一日,必掃墓,男婦皆往焉。冬至,滿人必祭堂子,植竿于庭而燎祭焉。稍有力者,必用全豬羊。祭畢,招親友會食于庭,曰吃克食,必盡為度。漢人則否。立春日,各按年歲之多少,捻紙浸油燃之,曰順星。新年既過,則具酒肉而加餐焉,曰添倉?! ≌轮疅簦蚣谇伴T內(nèi)之六部,曰六部燈,以工部為最。有冰燈,鏤冰為之,飛走百熊,窮極工巧。亦扮雜戲,有役閻姓者,能演判官,立獨(dú)杠上,為種種姿式,呼之為閻判。殆亦黃胖、游春之遺歟。庚子亂后遂廢。燈市舊集于東西四牌樓,后始移廊房頭條?! ≈性嘤袩簦嘧魃徎ㄐ?,或折為蓮瓣,集成禽鳥狀?;虿删掭铮瑧蚁阌谏先贾?,密如繁星,燦如火樹,謂之蒿子燈,昔人有作蒿燈曲者。里巷小兒百十為群,各持蓮花燈而舞,亦頗有致?! 《敷皥龆嘣陧樦伍T外。飼蟲者,亦謂之把式。水食調(diào)養(yǎng),各有師傅,受酬甚豐。養(yǎng)蟲之盆,有一枚值百十金者,以趙子玉所作為最良,蓋乾嘉時人也。開場則門懸紅彩,車馬咸集,上流人士,往往與焉。勝負(fù)之?dāng)?shù)頗巨,一鳴驚人,賀者交集?! ★嬍骋匝?yàn)橹鳎棺糁?,魚又次焉。八九月間,正陽樓之烤羊肉,都人恒重視之。熾炭于盆,以鐵絲罩覆之,切肉之薄,蘸醯醬而炙于火,其馨四溢。食肉亦有姿式,一足立地,一足踞小木幾,持箸燎肉,傍列酒尊,且炙且啖且飲。常見一人食肉至三十余柈,柈各肉四兩。飲白酒至二十余瓶,瓶亦四兩。其量可驚也。水鮮惟大頭魚、黃魚上市時一食之,蟹亦然。如食某魚時,則舉家以此為食,巨家或至論擔(dān),但食此一種,不須他饌,亦不須面或餅?! ★堃悦鏋橹黧w,而米佐之。本京人多喜食倉米,亦謂之老米。蓋南漕入倉,則一經(jīng)蒸變,即成紅色,如蘇州之冬秈然。煮之無稠質(zhì),病者為宜?! ∈吖畬伲韵葧r或非時為貴。香椿、云豆、菱、藕之類,皆是也。有所謂洞子貨者,蓋于花洞中,熏培而出,生脆芳甘,其價尤巨。王瓜一莖,食于歲首,或值一二金。戚家蔣氏,昔為御果商,方其盛時,以王瓜作饋歲之品,一盤之價,至數(shù)十金,幾致破產(chǎn)。至今人呼曰“王瓜蔣”云?! ∫轮?,舊家必衷禮法,謂之款式,亦曰得樣。大抵色取其深,以塵土重,淺色不耐涴也。非京式者,謂之怯。近奇邪者,謂之匪。人皆非笑之。士夫長袍,多用樂亭所織之細(xì)布,亦曰對兒布。堅(jiān)致細(xì)密,一襲可衣數(shù)歲。外褂則多為江綢,間用庫緞。文錦記者,良綢皆團(tuán)花,初用暗龍,后乃改用拱璧、漢瓦、富貴不斷、江山萬代之類。馬褂長袖者曰臥龍袋。有中作半背形,而兩袖異色者,滿人多著之,半背曰坎肩,其前襟橫作一字式者,曰軍機(jī)坎。亦有用麂鹿皮者。仕宦平居多著靴,嫌其底重,乃以通草制之,亦曰篆底。后乃改為薄底,曰軍機(jī)跑。便帽曰秋帽。以皮為沿者,曰困秋。中淺而缺者,曰兔窩。軟胎可折疊入懷者,曰軍機(jī)六折。大抵滿官研究衣著,每解衣,則零星佩飾,攤滿一案。漢官則否?! D女衣裙顏色以年歲為準(zhǔn)。金繡淺色之衣,唯新嫁娘或閨秀服之。一過妙齡,即以青藍(lán)紫醬為正宗矣。衫袖腋窄而中寬,謂之魚肚袖。行時飄曳,亦有致。后乃慕南式而易之,則又緊抱腕臂,至于不能屈伸。旗漢裝無不綁腿者,以地氣寒也,其帶則平金繡花,爭奇斗靡。棉袴則秋深已著,春盡始去,殊損裊娜之致。庚子后漸同南化,然本質(zhì)不易也?! ∨f日乘坐,皆騾車也。制分多種,最重者府第之車,到門而卸,以小童推之而行。出則御者二,不跨轅,步行于兩旁,健步若飛,名之曰雙飛燕。次曰大鞍車,貴官乘之。京堂以上,障泥用紅,曰紅拖泥,自余皆綠色油布圍之。曰官車,尋常仕官乘之。曰站口車,陳于市口以待雇者。曰跑海車,沿途招攬坐客。車輪亦有別,曰山西較者(京語呼輪曰較),來自晉,輪皆有齒。曰伏地西較者(京語本地曰伏地),本地仿西輪為之,唯無齒。曰夯較者,斯下矣。  京師屋制之美備,甲于四方。以研究數(shù)百年,因地因時,皆有格局也。戶必南向,廓必深,院必廣,正屋必有后窗,故深嚴(yán)而軒朗。大家入門,即不露行,以廊多于屋也。夏日,窗以綠色冷布糊之,內(nèi)施以卷窗,晝卷而夜垂,以通空氣。院廣以便搭棚,人家有喜慶事,賓客皆集于棚下。正房必有附室。曰套間,亦曰耳房,以為休息及儲藏之所。夏涼冬燠,四時皆宜者是矣?! ≈邢轮畱粼凰暮戏?、三合房。貧窮編戶,有所謂雜院者,一院之中,家占一室,萃而群居,口角奸盜之事出焉。然亦有相安者,則必有一人焉,或最先居入,或識文字,或擅口才,若領(lǐng)袖然。至于共處既久,疾病相扶,患難相救,雖家人不啻也?! 【┤速I房宅,取租以為食者,謂之“吃瓦片”。販書畫碑帖者,謂之“吃軟片”。向日租房招帖,必附其下曰“貴旗、貴教、貴天津免問”。蓋當(dāng)時津人在京者,猶不若近時之高尚,而旗籍、回教,則人多有畏之者。  都中土著,在士族工商而外,有數(shù)種人,皆食于官者,曰書吏,世世相襲,以長子孫。其原貫以浙紹為多,率擁厚資,起居甚侈。夏必涼棚,院必列磁缸以養(yǎng)文魚,排巨盆以栽石榴。無子弟讀書,亦必延一西席,以示闊綽。譏者為之聯(lián)云:“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逼淞?xí)然也。曰庫丁,役于戶部,侵盜多致巨富。每歲挑庫丁時,行賄之?dāng)?shù)可驚。然恒為匪徒搶綁,勒贖巨資,謂之搶庫丁,故出入恒以多人護(hù)焉,此輩謂之保庫丁。曰吃倉,又謂之倉匪,或謂之倉老鼠。一役身后,往往百數(shù)十人。鼠雀之耗,可知矣。曰長班,有二類:曰科分,曰會館,亦子孫相襲。自各部裁書吏,銀行代金庫,南漕絕跡,科舉既停,此輩皆失所,惟會館之長班猶在?!  皫ё訒闭?,社會互助之良法也。入會者,率為工業(yè)平民。或自顧衰老,或家有老親,月納微資,猝有死亡,報(bào)之于會,則殮事畢備。至于鼓樂棚杠,以迄庖茶奔走,皆會員也。人各系一白帶,故曰帶子會?!  案C窩頭會”者,始于清末,慈善團(tuán)體之一也。京師貧民,摶黍屑,蒸而食之,曰窩窩頭。此會專為救濟(jì)貧民,故以名焉。集資于眾,不足,則演義務(wù)戲以充之。不僅賑饑,兼籌御寒。改革后,故家失業(yè),貧況可駭,有綴報(bào)紙為衣者,有夫婦共一袴者,每及冬令,凍餒途斃,無日無之,皆得于會中之報(bào)告。故侯拉車,猶為有力,可慨矣?! ⊙b飾婦女,聘賣于異鄉(xiāng)人,乘隙卷而飏焉,謂之“放鷹”,亦曰“打虎”。設(shè)為賭局,誘騙愚懦,謂之“腥賭”。代接?jì)D女,秘密賣淫,謂之“轉(zhuǎn)當(dāng)局”。引誘富家子弟游蕩、嫖賭,以博其資,謂之“架秧子’。皆社會不良之風(fēng)俗?! 「毁F人家多信佛,故僧道之地位甚高。子弟往往拜僧為師,求其保護(hù)。甚有以子息艱難,恐難長養(yǎng),而購一貧家兒,令其為僧者,謂之“替身”。他日被替之子長成,此替身僧人,若其弟兄然,舉家敬禮之?! ∷幧耍从幸庇?,亦須秘密。都下僧人,則公然行之,曾無愧色。  疾病療治,多信針灸。醫(yī)生識字者少,溫證之溫,皆書作瘟疫之瘟。弗怪也。又有蒙古大夫者,尤可危。  針灸無良師,每以待詔行之。亦有得秘傳者,往往而驗(yàn)。此外又有業(yè)傷科者,名曰按摩。又名曰摧膊。有箍桶劉者,最有名。

內(nèi)容概要

本書選編了夏仁虎的部分著作,以及一些專家學(xué)者對其著述的研究成果和后人對他的追憶。    原著者介紹:夏仁虎,字蔚如,號嘯庵,別號枝巢,江蘇南京人;與章士釗、葉恭綽、朱啟鈐并稱為民國北平"四大老人";是《城南舊事》作者、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公公。    清光緒戊戌年(1898),夏仁虎以拔貢身份參加殿試朝考,成績優(yōu)秀,遂入仕留京,從此游歷宦海30年,官至北洋政府國務(wù)院秘書長。北伐后,他棄官歸隱;日據(jù)時期拒絕偽政權(quán)入閣之邀,返歸儒生本素,專事著述與講學(xué)。先生學(xué)問淵深,其作品涵蓋詩、詞、文、曲、小說、方志等諸多領(lǐng)域,典雅質(zhì)樸,讀來怡情悅目。

書籍目錄

主編的話 王景山  追尋祖先的足跡(代序)夏祖麗  上卷◎夏仁虎著作 文選 舊京瑣記   歲華憶語   秦淮志(選錄)  枝翁殘筆(選錄)  嘯庵文稿(選錄)  枝巢四述   方志序(四篇)  詩選 枝巢編年詩稿(選錄)  和陶詩(選錄)  枝巢九十回憶篇   清宮詞   舊京秋詞  廠甸新春竹枝詞   嘯庵詞(選錄)  零夢詞(選錄)  碧山樓傳奇(選錄) 下卷◎回憶與研究 追思·其人 回憶公公夏仁虎 林海音   重讀《舊京瑣記》林海音   南十字星下的訊息(摘錄) 林海音   我們和爺爺夏仁虎 夏祖熾   一張照片 夏祖焯   枝巢老人和他的書 謝蔚明   閑話枝巢老人和周作人 謝蔚明   讀《舊京瑣記》黃苗子   讀《枝巢回憶篇》葉靈鳳   永遠(yuǎn)的潘慧素(摘錄有關(guān)夏仁虎部分)董  橋   研究·其文 枝巢老人及其著述 鄧云鄉(xiāng)   國學(xué):過去與未來 鄧云鄉(xiāng)   關(guān)于枝巢老人的著作 鄧云鄉(xiāng)   鄧云鄉(xiāng)致王景山信 鄧云鄉(xiāng)   枝巢老人夏仁虎的家世 王景山   夏仁虎的科舉之路 王景山   夏仁虎受知于張作霖始末 王景山   “多幾個讀枝巢老人詩文的”--關(guān)于夏仁虎的著作 王景山   試說詩家夏仁虎并略及其詞作與駢散文 王景山   南京來的老北京 王景山   緬懷·其事 絕代國學(xué)大師夏仁虎(摘錄)魏洲平   京華塵夢憶當(dāng)年 王彭年   美麗的稊園及其詩老們--再談文化傳承中的問題(摘錄)魏洲平   詩鐘活動之回顧(摘錄)盛星輝   關(guān)于《北京市志稿》的一點(diǎn)回憶 趙其昌   《北京市志稿》的編寫和出版 蘇晉仁   《光緒順天府志》以后唯一的北京方志 程毅中   一部填補(bǔ)北京市志空白的志書--《北京市志稿》出版 《光明日報(bào)》 夏仁虎年表  夏仁虎部分交游人物簡介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我對祖父夏仁虎(蔚如)先生最早的印象,是小時來自一張泛黃的照片,父母親1939年在北平協(xié)和醫(yī)院禮堂結(jié)婚的團(tuán)體照。母親指著照片里一位身穿深色長袍馬褂,頗有威儀的老先生說:“這就是你的爺爺夏仁虎?!闭驹跔敔斏磉叺氖且晃槐人艘粋€半頭的福態(tài)老婦人,那是奶奶張玉貞。  那時我剛?cè)雽W(xué),開始學(xué)字,看到祖父的名字里有“仁”有“虎”,覺得他一定人如其名,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948年11月父母親攜家飛離北平,臨行匆匆,除了隨身衣物外,什么都沒帶出來。那張塞在母親行李中的結(jié)婚照,也就益顯珍貴。他們很遺憾,沒能帶幾本祖父的作品出來,多年來一直設(shè)法托人尋找?! ?963年5月的一個晚上,兩位朋友來訪,帶來一摞從“中央研究院”影印的枝巢子(夏仁虎)著作《舊京瑣記》和《清宮詞》。母親拿著這疊書稿,睹物思人,激動得流下眼淚。當(dāng)夜她和父親捧讀到天明?! 「赣H(夏承楹)自小生長在熱鬧的大家庭。他行六,上有五個哥哥,下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九兄妹里只有我們這一房到了臺灣。起先父親和家人還有書信往還,很快就斷了音信。對岸那個龐大的家族,就像深沉海底,一點(diǎn)聲音都聽不到。父親認(rèn)為,他的爹娘已不在人世?! ≈钡缴鲜兰o(jì)70年代,我們才輾轉(zhuǎn)得知,奶奶早在1950年過世了。祖父是1963年7月在北京去世的,享年九十。他過世時,是我的父母得到他的舊作后兩個月。他老人家是不是藉著他兩本著作突然在臺灣的出現(xiàn),來向他疼愛的老六和六媳婦道別呢?  1970年,母親林海音女士在臺北創(chuàng)立“純文學(xué)出版社”,陸續(xù)出版了《舊京瑣記》以及《清宮詞》。當(dāng)時我在出版社協(xié)助母親,為了方便讀者閱讀,我們特別改排鉛字版,并請國學(xué)家加注標(biāo)點(diǎn)符號。書出版后反響很好,銷路也不錯。1996年純文學(xué)出版社結(jié)束后,還不時有人問起這兩本已經(jīng)絕版的書。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先翁夏仁虎在十一歲初學(xué)文時,就曾因雨夜偶得斷句云:“窗外芭蕉籬內(nèi)竹,一般夜雨兩般聲”而得到“兩聲詞人”之號?! ±先艘簧闹?,雖重方志,但寫作的興趣仍極廣泛,遍及詩詞曲賦、民俗掌故、傳奇雜劇、章回說部等。  我寫此文時,幾次停筆凝思,仿佛回到故居小樓上,看見樓下書房,公公正坐在書桌前,寫作或閱讀?;蚴撬嘀鴥闪:颂?,走向婆婆的堂屋,此時西院的兩棵白丁香盛開,正散發(fā)著濃郁的香味……  ——林海音:《清宮詞》編校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學(xué)家夏仁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jì)1條)

 
 

  •   夏仁虎先生很有意思 可惜這本書很多是節(jié)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