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1-1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俄羅斯] 萊蒙托夫(Lermontov,M.) 頁數(shù):165 譯者:力岡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當代英雄:萊蒙托夫小說》具有豐厚的社會內(nèi)容和心理內(nèi)容,并用極其優(yōu)美的散文體寫成,在俄國小說史和散文史的發(fā)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部小說的敘述手法亦略有特別之處:由敘述者的第一人稱轉為插入文本的第一人稱,也即從外部視角過渡到主人公的內(nèi)聚焦敘事,借助敘述主體的遞進關系,寄寓了逐層深入的自審意識。實際上,作者心目中的畢巧林正是自己同代人的畫像,他要畫出這一代人的人格缺陷以警示世人。
作者簡介
米哈依爾·尤利耶維奇·萊蒙托夫(1814~1841)俄國詩人。出身貴族,不到3歲,母親去世,由外祖母撫養(yǎng)成人。蒙托夫自幼性格憂郁、孤僻。1828年入莫斯科貴族寄宿中學,開始寫詩。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學,中途轉至彼得堡近衛(wèi)軍騎兵士官學校。1834年畢業(yè)后在驃騎兵團服役。1835年發(fā)表長詩《哈吉·阿勃列克》和劇本《假面舞會》。1837年2月普希金遇難,萊蒙托夫寫了《詩人之死》一詩,憤怒指出殺害普希金的兇手就是俄國上流社會。這首帶有強烈政治色彩的詩篇震撼了俄國文壇,奠定了詩人作為普希金繼承者的地位,然而卻遭到沙皇反動當局的仇視,萊蒙托夫因此被流放高加索。同年發(fā)表《波羅金諾》,歌頌人民在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愛國主義熱情和英雄氣概。經(jīng)外祖母多方奔走,萊蒙托夫于1838年4月從流放地返回彼得堡原部隊。不久,發(fā)表民歌體長詩《商人卡拉什尼科夫之歌》,贊揚不畏強暴的精神,《詠懷》一詩譴責貴族青年缺乏思想,對生活采取冷漠態(tài)度。1839年發(fā)表歌頌叛逆精神的長詩《童僧》。1840年長篇小說《當代英雄》問世,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繼奧涅金之后又一個“多余人”形象——畢巧林。1841年2月回彼得堡休假,完成著名長詩《惡魔》。萊蒙托夫本想趁休假之便設法離開軍隊,全力投入文學創(chuàng)作,但所得到的是限令48小時內(nèi)離開首都?;馗呒铀骱?,一些仇恨詩人的彼得堡貴族唆使青年軍官馬爾蒂諾夫與萊蒙托夫決斗,結果詩人飲彈身亡,年僅27歲。萊蒙托夫的藝術天才沒有得以充分發(fā)揮,正如高爾基所說:“萊蒙托夫是一曲未唱完的歌”。盡管如此,他仍然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詩篇。
書籍目錄
序第一部一 貝拉二 馬克西姆·馬克西梅奇第二部 畢巧林日記一 塔曼二 梅麗公爵小姐三 宿命論者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