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9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羅大華,何為民 頁數:57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紀心理學叢書15:犯罪心理學》之寫作,既有我們自己的獨立見解,又不囿于作者的理論觀點,盡力做到博采眾長,較為全面地反映國內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對于各學派的觀點,力求客觀介紹,不作褒貶之評論,使讀者了解其本意。在古今資料之采用上,既要以現實研究為主體,又要對古代犯罪心理學思想作一定的介紹,以求古今為用。在理論與應用的關系上,既要探討理論,又時時著眼于應用,希冀對刑事司法工作者有所幫助。為此,在體系結構上采用了準廣義的犯罪心理學體系,即在基本理論、類型論的基礎上,增寫了對策論的內容。
作者簡介
羅大華 教授。1936年8月生,福建省武平縣人。1955年7月畢業(yè)于福建省長汀師范學校后,從事小學教育工作1年。1956年9月至1960年7月就學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1960年8月分配到北京政法學院(即中國政法大學前身)任教至今。1990年12月晉升為教授。新中國犯罪心理學科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多年從事犯罪心理學、刑事司法心理學、證言心理學、罪犯矯治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著作有:《犯罪心理學》、《法制心理學詞典》、《司法心理學》、《罪犯改造心理學》、《證人證言心理》等?,F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法制心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犯罪與矯治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警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關心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北京市監(jiān)獄學會顧問?!稒z察日報》等報刊介紹過其事跡。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其傳略被輯入《法律心理學大詞典》、《中華法學大辭典》、《中國當代教育名人大辭典》等辭書。
書籍目錄
世紀心理學叢書總序世紀心理學叢書目錄自序自次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歷史和現狀 第四節(jié) 本書的體系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二章 犯罪心理形成與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原因 第一節(jié) 西方學者個體犯罪原因論 第二節(jié) 海峽兩岸學者的個體犯罪原因論 第三節(jié) 犯罪綜合動因論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三章 犯罪心理機制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機制的概念與理論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的形成機制 第三節(jié) 犯罪行為的發(fā)生機制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四章 犯罪心理結構 第一節(jié) 結構和心理結構與犯罪心理結構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結構的類型和要素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結構的作用與特性 第四節(jié) 犯罪心理結構形態(tài) 第五節(jié) 中國大陸犯罪心理結構的學術爭論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五章 犯罪心理的發(fā)展變化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和階段 第二節(jié) 犯罪過程中的動機變化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結構的強化 第四節(jié) 犯罪心理的抑制 第五節(jié) 犯罪人在不同情境的心理狀態(tài)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六章 犯罪的動機與行為 第一節(jié) 動機與犯罪動機 第二節(jié) 一般動機與犯罪 第三節(jié) 不良動機與犯罪 第四節(jié) 潛意識動機與犯罪 本章摘要 建議參考資料第七章 不同經歷犯罪人心理第八章 少年犯罪心理(一)第九章 少年犯罪心理(二)第十章 群體犯罪心理第十一章 過失犯罪心理第十二章 變成心理犯罪第十三章 刑事司法心理第十四章 犯罪心理的診斷與矯治第十五章 犯罪的預測與預防參考文獻索引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本書特色:系統(tǒng)謹嚴,觀點創(chuàng)新。充實犯罪心理結構理論。建立犯罪心理完整體系。內容詳實,兼容并蓄。博采古今中外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犯罪心理歷程。充分闡釋犯罪預防矯治。案例豐富,體用兼顧。學理論述配合實踐應用。幫助讀者獲得完整概念。
編輯推薦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我們通過廣泛搜集案例資料與實證研究,進一步充實了犯罪心理結構理論,以此為核心,開展原因論、機制論、發(fā)展變化論、類型論、預防和矯治論等多方面的研究,試圖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犯罪心理學理論體系。此可謂《世紀心理學叢書15:犯罪心理學》的重要特色。再者,根據叢書撰寫體例要求,我們注意將有關專門名詞標準化,同國際上通用的概念接軌,并說明其資料來源與相近的術語,以便于讀者理解其涵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