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汪傳龍 頁數:165 字數:213000
內容概要
通過視覺,我們能發(fā)現樹根外在的形式美,然而只有注入思想情趣,以根載道,人創(chuàng)天成,才能化朽木為神奇,創(chuàng)作出根藝精品。汪傳龍先生精于盆景根藝美學,從事盆景根藝創(chuàng)作三十余年,這次編撰的《中國根雕藝術大觀》?!吨袊袼囆g大觀》匯聚了華夏根藝佳作500余件,來全國各地,題材廣,內容豐富。這些作品精、奇、巧、絕,形象逼真,造型優(yōu)美,富有哲理,盡展名家風范。同時融合了各地的民族風情、地域特色、人文精髓,每件作品都飽含著自然天成物象美。其中100余件作品,編者予以賞析,見解獨到,賦予了作品新的生命,有畫龍點睛之妙。
作者簡介
汪傳龍,安徽馬鞍山市人,1983年畢業(yè)于安徽師范大學美術系。現為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理事、馬鞍山市花協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安徽分會會員。主要著作有:《圖解樹木盆景》(與吳詩華合著)、《圖解根雕藝術》、《趙慶泉盆景藝術》(與趙慶泉合著),均由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fā)行。1981年起從事樹木盆景創(chuàng)作與研究,發(fā)表有關盆藝理論與實踐的文章20余篇,其中《試談樹木盆景中的線條美》一文,在南京“中國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qū)盆景名花研究會”上作發(fā)言交流。《歲老彌壯》、《如日中天》、《好兄弟》等多件樹木盆景作品,在昆明世博會及全國性盆展中,多次榮獲一、二、三等獎。在樹木盆景理論與實踐中,主張或強調用書意的線條塑造枝干,以畫意統(tǒng)籌樹木整體景觀。
書籍目錄
總論
一、緒言
二、根藝的自然美與藝術美
(一)自然美與藝術美
(二)師法自然、順其自然、創(chuàng)造自然
(三)根寫人聲
三、根藝的美學特征
(一)天人同構與發(fā)現
(二)想象與聯想
四、根藝的藝術表現
(一)離形得似妙在神
(二)意境與簡拙
賞析篇
欣賞篇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編輯推薦
《中國根雕藝術大觀》指出根藝源自于生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遠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用木、石自然物作為飾品和器皿。戰(zhàn)國時期的“辟邪”“角形器”等根雕,形象生動,造型簡練。宋、元時期石窟廟宇中就有根雕佛像和幾架。根藝伴隨社會文明的發(fā)展而不斷完善,她以自然造物傳承創(chuàng)作理念,講究人天同構,師法自然,追求天趣美,雅俗共賞,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根藝見證了社會文明的發(fā)展,也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