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薛西林 主編 頁數(shù):226
內容概要
馬駿醫(yī)師摯愛中醫(yī)事業(yè),在臨床中勤耕不輟,診治疾病中擅于勤求古訓,擇善而從,精于辨證,用藥靈活,在內科、婦科等疾病診治中頗有心得,尤其在脾胃病的診治中更是駕輕就熟,療效斐然。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馬駿臨床醫(yī)案集萃,主要采集馬駿部分驗案驗方并加以適當?shù)陌凑Z;下篇主要介紹馬駿的學術思想和診療經驗,其內容或來自馬駿醫(yī)師的言傳語授,或是學生跟師學習的心得體會。既可作為自己臨證時的手邊指南,也可供后學者參閱。
書籍目錄
上篇 臨床醫(yī)案 一、胃痛(胃痞) 二、呃逆 三、嘔吐 四、泄瀉(下利) 五、便秘 六、脅痛 七、腹痛 八、積聚 九、發(fā)熱 十、眩暈 十一、頭痛 十二、咳喘 十三、胸痹 十四、心悸 十五、不寐 十六、水腫 十七、淋證 十八、遺尿(多尿) 十九、遺精 二十、痹證 二十一、汗證 二十二、虛勞 二十三、梅核氣 二十四、口瘡 二十五、帶狀皰疹 二十六、痤瘡 二十七、癤腫 二十八、皮膚瘙癢 二十九、蕁麻疹 三十、脫發(fā) 三十一、婦人臟躁 三十二、閉經 三十三、月經不調 三十四、痛經 三十五、小兒疳積下篇 學術經驗 一、馬駿醫(yī)師治學經驗 1.精研經典,博采眾長 2.博古通今,擇善而從 3.勤于臨床,精益求精 4.知常達變,重在參悟 5.審證求因,精于辨證 6.中西互參,融會貫通 二、馬駿醫(yī)師治療脾胃病的學術思想 1.強調脾胃在臟腑學說中的主導地位 2.強調升降失司是脾胃病的病機特點 3.治胃貴在通,治脾貴在運 4.強調腸病宜從脾胃論治以腸胃同調 5.強調久瀉宜先消后補以通為治 6.重視飲食調理對治療脾胃病的輔助作用 7.重視情志因素對脾胃病的影響 8.重視節(jié)氣變化和體質因素對脾胃病的影響 9.重視脾陰的作用 三、馬駿醫(yī)師脾胃病診治特色 1.治療胃病貴在平衡通順 2.除胃痞宜溫清通補 3.重視舌診,確立脾胃病治療法則 4.活血化瘀調脾胃 5.止泄瀉應法隨證轉 四、馬駿醫(yī)師雜病治驗 1.雜病從痰論治,久病不忘治瘀 2.補通結合治胸痹,虛實兼顧調心悸 3.抗衰老以補脾養(yǎng)腎為主 4.慢性腎炎當固本澀精 5.糖尿病辨治宜虛實兼顧 6.高脂血癥逐痰行瘀并用 7.從郁論治內障眼病 8.治療痰證重在健脾溫腎,不忘滋陰祛瘀 9.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經驗 10.治療原發(fā)性肝癌的經驗 11.治療小兒泄瀉的經驗 12.治療婦科病的經驗 13.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經驗 14.治療痹證的經驗 15.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經驗 16.治療惡性腫瘤的經驗 17.治療脂肪肝的經驗 18.宣、降、散、固治咳嗽 19.治療失眠不可唯以養(yǎng)心安神 20.皮疹辨證重視局部參以四診八綱 五、馬駿醫(yī)師臨床用藥特點 1.臨床處方用藥特點及常用藥物舉例 2.提倡嚴峻用藥,縮短臨床療程 3.擅用經方,靈活化裁 4.二陳湯化裁多法眾方 5.玉屏風散合陳夏六君湯防治氣虛久咳 六、臨證雜談 1.“上火”與清法 2.辨證與辨病結合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3.調治氣血治便秘 4.調心肝治失眠 5.嘔吐的常法與變法 6.論肝胃不和 7.脾胃虛弱怎么補 8.莪術的應用 七、馬駿養(yǎng)生經驗談 1.飲食有節(jié) 2.起居有常 3.知足常樂 4.勞逸適度 5.自我調理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