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品格的養(yǎng)成

出版時間:2009-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吳繼霞  頁數:376  字數:350000  

內容概要

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誠信品格及其養(yǎng)成教育。論述了誠信品格的意義、因素及其評價,闡述了兒童謊言心理、誠信心理及人性觀發(fā)展,探索了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品格結構、職業(yè)價值觀以及誠信品格量表編制等,提出了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他律機制的建立方法和推進主體自律的策略;從個體的自我概念,從依戀理論、誠信教育干預、大眾傳媒、同伴關系和人際信任等角度,闡述了自我、社會、家庭、學校與誠信品格的養(yǎng)成問題,對誠信教育提出了一些頗具操作性的建議。    本書可作為心理學和教育學等學科的專家學者、研究生、大學生的參考用書,也可供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閱讀。

作者簡介

吳繼霞,哲學博士,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教授、主任,碩士生導師,“基礎心理學”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學、生態(tài)心理學以及心理學與生活。曾在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曾為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和臺灣銘傳大學訪問學者?,F(xiàn)為西南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誠信的涵義  第二節(jié)  誠信品格的意義  第三節(jié)  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第二章  誠信品格結構  第一節(jié)  誠信品格的三因素  第二節(jié)  誠信品格結構的研究現(xiàn)狀  第三節(jié)  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品格結構的初步探索第三章  誠信品格評價  第一節(jié)  誠信品格研究中的評價方法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品格與職業(yè)價值觀關系  第三節(jié)  大學生誠信品格量表的編制第四章  誠信品格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兒童對謊言的理解及其發(fā)展特點  第二節(jié)  兒童心理理論水平與其誠信特點的關系  第三節(jié)  人性觀發(fā)展的研究第五章  學生誠信品格現(xiàn)狀及養(yǎng)成教育  第一節(jié)  學生誠信品格現(xiàn)狀及其分析  第二節(jié)  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品格現(xiàn)狀及其分析  第三節(jié)  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第六章  誠信品格的自我修養(yǎng)  第一節(jié)  自我概念與誠信品格  第二節(jié)  自尊與誠信品格  第三節(jié)  自我同一性與誠信品格第七章  家庭與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  第一節(jié)  依戀與誠信品格養(yǎng)成  第二節(jié)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其榜樣與誠信品格養(yǎng)成  第三節(jié)  家庭中的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第八章  學校與誠信品格養(yǎng)成教育  第一節(jié)  學校是學生誠信品格養(yǎng)成的重要場所  第二節(jié)  學校主體性誠信品格教育模式  第三節(jié)  學校誠信品格教育中內觀法的應用第九章  誠信教育干預實驗研究  第一節(jié)  誠信教育干預的理論及相關研究  第二節(jié)  誠信教育干預實驗的過程  第三節(jié)  誠信教育干預實驗的結果及建議第十章  社會與誠信品格養(yǎng)成  第一節(jié)  大眾傳媒與誠信品格  第二節(jié)  同伴群體與誠信品格  第三節(jié)  人際信任與誠信品格附錄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誠信品格結構  本書中的誠信是指個體在一定關系中所表現(xiàn)出的以誠實、信用、信任為核心的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傾向。誠信,即誠實、信用、信任。此定義有三層含義:第一,誠實待人贏得信用;第二,以信用取信于人;第三,信任他人。為此,我們首先論述誠信品格的誠實、信用和信任三因素,進而對當前誠信品格結構研究的現(xiàn)狀加以描述,最后對大學生就業(yè)誠信品格結構進行初步探索?! 〉谝还?jié) 誠信品格的三因素  人的內在的德性。它包含著真實不欺,即在無人監(jiān)督或可以不受輿論譴責的情況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靶拧笔钦\外在的表現(xiàn)??傮w來看,具有較高誠信品格的人一定要誠于內而顯于外;心有誠意,口則必有信語;對他人不存詐偽之心,不說假話,不辦假事;開誠布公,取信于人,即誠信品格包含了誠實、信用和信任三因素?! ∫?、誠實  誠實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道德要求之一,也是在道德品質養(yǎng)成中,人們比較重視的基礎品質。作為誠信品格的因素,誠實主要是指真誠篤實,言論行為跟內心思想一致,是一種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這就要求具有誠實品質的人在與他人交往中說真話,向別人傳遞真實信息,不掩蓋或歪曲事實真??梢钥闯?,誠實強調的是不欺騙,言行一致,不文過飾非。通常當我們說自己很誠實的時候,意思就是我們沒有說謊。我對你很誠實,因此我告訴你的都是實話。此外,你也可以對自己誠實,不對自己說謊。  誠實的理論研究,主要是從與誠實相對的概念進行研究,例如說謊、欺騙等不誠實的方面。說謊的研究主要探討說謊概念及其發(fā)展和影響因素,其中主要有命題原理、原型原理和民俗原理三大理論觀點,后兩者受到較多的研究關注。原型理論通過語言表述與事實相違背(事實成分)、說話者知道此言語表述是錯的(信念成分)、說話者有意欺騙聽者(意圖成分)來定義說謊的特征。民俗理論強調社會和文化因素在個體定義說謊時所起的作用。Sweetser在1987年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一種言語表述是否被認為是謊言,不僅僅取決于說謊的原型成分是否出現(xiàn),還取決于交談發(fā)生的背景。徐芬、荊春燕等的研究證實: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對不同類型的謊言和真話的道德評價越來越多地考慮交往動機或者情境的因素?! ∧敲丛谌粘I钪?,謊言、詭計或者欺騙究竟為何產生?它們是否如某些觀點所言,僅僅是人類保護自身利益的本能和控制他人的方式?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貝拉女士從社會各階層招募了3000人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一般人談話進行到10分鐘后五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開始說謊;但是,如果談話者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那么三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人開始說謊。她說:“高等教育使一些人的詞匯量大增,也使他們更有信心進行欺騙。當然這種謊言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姑且稱之為無傷大雅的謊言,但這些人比社會上的其他人更善詭辯,說的話也更似是而非?!睆男睦韺W上說,做一個“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的“透明人”既不利于自己的生存,也不利于維持正常的社會關系,會給自己和別人制造出無窮的麻煩和苦惱。如果說不誠實是必然的、必要的,那我們應該對它保持適度寬容的心態(tài)。撒謊并不都是不道德的,生活中有時需要必要的撒謊或者善意的撒謊。有研究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可以允許使用“必要謊言”或者“善意謊言”:不在信任關系中的人(敵人、騙子);對方不能理解、承受事實真相(如實話會引起癌癥病人病情惡化);自己做好事不留真名。當然,在教育學生做這種區(qū)分的時候有時候會顯得非常困難和帶有冒險性?! ∪毡君R藤勇教授在《人為什么會言行不一》這本書中說,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凡是‘人’,就不可能完全做到言行一致?!彼踔琳f:“言行不一致,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呢!”相反,那種心口一致、言行一致的人實際上會給自己“產生另一種壓力,使自己吃不消”。幼兒由于存在主客不分的心理,很容易出現(xiàn)非道德的不誠實。認知上的主觀化容易造成別人眼中的我與自己眼中的我不一致,這樣,別人就可能會說我“言行不一”。如果對所做的事有很強的罪惡感和羞恥心,人也會用謊言掩飾自己,以避免難堪?! ⌒睦韷毫σ彩窃斐伞安徽\實”的原因。出于某種壓力(如金錢、權威、生存),人可以心口不一。費斯汀格在《認知失調理論》中指出,在解決心理失調的時候,如果受到外在的強化而不能讓說的與想的取得一致(不能如實講心里話),那么,人就會想辦法讓想的與說的取得一致,先說服自己,讓自己從心里認同嘴上所說的——盡管他知道自己所說的內容并不正確。這樣,人看上去好像還是按照自己的“心”去“言”,但是實際上,“言”已經下意識地支配了“心”。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拉皮爾(I aPiere,Richard)在1930-1931年做過一個著名的“言行不一”實驗。他邀請一對很有風度、富有魅力、容易贏得欽佩和尊重的中國夫婦做了一次環(huán)美旅游。由于那個時候美國人對亞裔人存在嚴重的偏見和歧視,他估計沿途的旅館會拒絕讓中國人住宿。而實際情況卻是,所到之處,大多都禮貌地接待了他們,在67家旅館中,只有一家旅館不予接待,接待質量處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的有61家;在184家餐館和咖啡館中,沒有一家拒絕接待,接待質量處于中等及中等以上的有178家。然而,六個月后,他通過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73家旅館和l51家餐館給出的筆頭(口頭)答案竟然各只有一家表示愿意接待中國客人。這非常雄辯地說明,在“當面”的壓力下,人的實際行為與不“當面”時的心理態(tài)度之間往往很不一致?! 檮倢?91名大學畢業(yè)生的求職行為進行了研究,也發(fā)現(xiàn)個體說謊行為會受到環(huán)境壓力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低分組(高就業(yè)壓力感)35.3%的被試選擇不說謊,而64.5%的被試至少選擇說謊一次;35.8%中間組的被試選擇不說謊,而64.2%的被試至少選擇說謊一次;42.3%的高分組(低就業(yè)壓力感)被試選擇不說謊,而57.7%至少選擇說謊一次。不同壓力感的三組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說謊行為的選擇在0.05顯著性水平上存在差異。這也證明了較強的壓力感更容易使個體做出“不誠實”的行為。  是否有些人比他人更誠實和可信?回答是肯定的,但這點不像差異一樣與生俱來。在實驗室實驗和實地研究中都存在有簡單的例子可以說明,在信任他人或自身的可信賴性方面,每個人總體的判斷差別是很大的。人們通常從他們早年的與誠信相關的經驗進行推斷,以此來建立對他人的一般看法。因為期望分別來自于各個不同的社會代表,人們各自獲得的對他人信賴程度的期望值是發(fā)散的,從而最終以相對穩(wěn)定的個性特征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通常的情況是,誠實的人們更容易相信別人?! 《⑿庞谩 ≈v信用、守信用、有信用就是誠實、真實無欺的表現(xiàn),具體表現(xiàn)為“遵守諾言、踐行約定”。信用是對行為的一種規(guī)范要求,是指人與人在合作、交往中對他人誠實守信。隨著經濟活動中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fā)展,信用逐漸被賦予越來越多的意義。因此不同學科的學者對“信用”的外延或內涵的理解也有區(qū)別。于是“信用”概念具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如在經濟領域表現(xiàn)為經濟信用,一般被定義為經濟交易主體之間的一種借貸活動、關系或能力;在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人們談論的信用大多是指經濟信用;在政治領域表現(xiàn)為政治信用;在社會生活領域表現(xiàn)為社會信用,即在社會生活過程中“遵守諾言、踐行約定”,一般被理解為由個人信用、企業(yè)信用與政府信用三者構成的一個有機系統(tǒng)。可以看出,在實際生活中信用概念在不同領域的具體內涵是不同的。然而,信用不僅是一個經濟或社會問題,同樣也是一個道德品質的問題。  信用作為一種社會交往的行為規(guī)范,是行為主體雙方在社會交往中,堅持以誠實守信為道德支撐,在履行成約的基礎上,相互信任,是社會活動主體在社會活動中履行承諾的意愿和能力。這里所說的信用是指個體這種心理對秩序預期的現(xiàn)實結果或信任的客觀結果。因此,道德信用是在人們(包括人格化的集體)的社會活動中由一定的約定、承諾、誓言等引發(fā)的一種倫理關系及其相應的原則和品行,并通過履行約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道德信用的生長空間是廣闊的,它不僅涵蓋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而且涉及一切有約要踐的社會活動,無論其是書面的正式契約還是口頭的承諾。因此,信用是能夠履行構成整個社會的個體在從事一切行為的時候,對做出的約定保守承諾,而取得他人或公眾信任的一種品質。  可以用一種評價來體現(xiàn)信用的客觀性,這種評價是他人或公眾對主體的各種行為的綜合誠信評價,一般用“信用度”來表示。信用度也可以作為主體誠信品質的衡量指標之一。守信和失信,是信用度的兩極。守信,就是遵守諾言,實踐成約,從而取得信任。失信就是違背諾言,背棄成約,從而失去信任。無論個人還是群體,守信就會獲得良好信譽和發(fā)展機會,失信就會失掉機會,甚至受到懲罰。另外,個體對信用的態(tài)度和觀念也可以作為衡量其信用度的一個指標。文亞青等人對“大學生信用認識、社會信用評價、自身信用行為和對社會信用建設的建議”等四個方面的抽樣調查統(tǒng)計結果表明,大學生的信用觀念總體說還是較清晰、較強、較好的,但同時也存在不夠全面、不夠穩(wěn)定、不夠深刻的特點。在個人信用行為狀況的調查中,有96.5%的被試“在與陌生人交往中”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設防心理。這反映出對現(xiàn)行社會信用持不同程度的否定態(tài)度。然而對“拖欠學費者態(tài)度”的調查中,66.5%的被試選擇不同程度的“寬容行為”。這兩個調查的結果看似矛盾,但實際上反映出被試對信用態(tài)度的不穩(wěn)定性。研究者認為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根源之一是社會風氣不佳,“糟糕的”社會信用機制客觀上造成“守信者受損、失信者獲益”,扭曲了學生的誠信思想。當然,人們信用與否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周圍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是影響人們信用與否的主要原因之一?!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誠信品格的養(yǎng)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值得一讀,開卷有益,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誠信品格及其養(yǎng)成教育
  •   書的質量還不錯,但打開的時候感覺封面臟臟的,快遞一般,都還行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