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石

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作者:周洪宇  頁數(shù):384  

內容概要

  《中國中青年教育學者自選集: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石》主要由四部分組成。第一編教育公平的理論與實際,主要從教育公平理論、教育公平觀的歷史回溯、國外教育公平理論概述、世界各國對教育公平的不同探索以及中國教育公平的現(xiàn)狀分析等方面,探討教育公平的相關理論與現(xiàn)實。第二編教育公平的政策與建議,從義務教育、農村教育、教師教育、高考招生、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等方面,收集了本人近年來在公開刊物上發(fā)表的一些專題論文,以及作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的若干教育改革提案,力求從不同角度提出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議。第三編教育公平的探索與實踐,以本人近年來在武漢市第二十五中學、傅家坡小學等校的探索為個案,對具體推動教育公平的武漢陽光教育實踐作了經(jīng)驗總結和理論提升(即陽光教育論、意商論、合育論),以充分體現(xiàn)本人多年來堅持的“工作研究化、研究理論化、理論實踐化”的工作原則與研究思路,力求做到工作與研究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聯(lián)系。第四編教育公平的先驅與典范,以近代倡導教育公平并身體力行付諸實踐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為典范,著重從陶行知的大眾教育思想、終生教育思想、生活教育運動以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等方面,去探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實踐,以期從中獲得啟示。本書的撰寫與編輯,力求做到理論性、學術性與前沿性相結合,既要反映自己的教育觀點,使研究成果富有理論性、學術性、前沿性,又要體現(xiàn)內容的豐富性、可讀性,以求對教育實踐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作者簡介

  周洪宇,1958年生,湖北省武漢市人,教育學碩士,歷史學博士。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湖北大學兼職教授。曾任湖北省教育廳副廳長,現(xiàn)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兼任全國地方教育史志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科組成員、教育部全國高校設置委員會委員、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第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饕芯糠较驗榻逃泛徒逃撸曛攸c研究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著有《教育的信念與追求》(武漢出版社,2008)、《教育公平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中部教育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開拓與創(chuàng)建——陶行知與中國現(xiàn)代文化》(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樂為教育鼓與呼——周洪宇教授訪談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主編或參編《陶行知研究在海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陶行知教育學說》(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思潮與流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中國近現(xiàn)代教育實驗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千年夢想圓于建國百年——小康社會與教育新使命》(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教育大變革——全體、全面、全程的陽光教育》(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陽光教育對話錄》(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等?! ∠群蟪袚私逃俊鞍宋濉?、“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項重點課題,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學刊》、《中國高等教育》和《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發(fā)表文章80多篇。有的政策性建議(如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全免費、建立貧困生資助體系、改革大學生助學貸款制度等),通過全國人大反映到國務院和教育部、財政部等部門,促成了有關政策的出臺。研究成果十余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

書籍目錄

自序第一編 教育公平的理論與實際教育公平: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基礎和實現(xiàn)途徑教育公平觀的歷史回溯國外教育公平理論概述世界各國對教育公平的不同探索中國教育公平的現(xiàn)狀分析第二編 教育公平的政策與建議義務教育應當全免費完全免費制應自農村始農村、農民與農村教育免費義務教育的推進與《義務教育法》的修改國家財政性教育經(jīng)費應盡早達到GDP比例的4%中部教育三思我國考選歷史的回顧與反思高教改革還有多大空間終身教育是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為促進教育公平而建言獻策第三編 教育公平的探索與實踐陽光教育論意商論合育論陽光教育實踐第四編 教育公平的先驅與典范陶行知的大眾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終生教育思想生活教育運動及對當代教育的影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

章節(jié)摘錄

  建立分層、多元的評估體系。中國的國情和近年來的發(fā)展和改造造成并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在投資主體、辦學模式、體系結構、培養(yǎng)目標、質量標準等方面,愈來愈向多元、多層次發(fā)展,任何單一的或一統(tǒng)的標準都不可能奏效。建議按國家、六大區(qū)域(即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中南)和四類學校群體建立評價、認可分委員會?! 〉谝唬繉僭盒:透魇∈羞M入“211工程”的高校應為評價和認可的第一類學校群體。這些學校的評估,應由國內和國外的專家,甚至以國外專家為主建立評估專家組進行評估。首先進行課程、專業(yè)和學科的評估,然后再進行全校整體辦學水平的評估。對于其中列入“985工程”,擬進軍世界一流大學的學校的評估,評估標準應更高、更嚴?! 〉诙?,省辦和省屬院校為第二類學校群體。這一層次學校的評價、認可,可由建立的六大區(qū)域評價、認可機構進行。  第三,全國電大和眾多的網(wǎng)絡學院,為第三類學校群體。這一層次的學校有其自身特點,應由各大區(qū)評估委員會設立專門委員會,作為一個獨立院校群體進行評估。  第四,民辦高等學校,為第四類學校群體。民辦高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翼和半壁江山,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面臨著嚴重的認可和信心危機。因此,各大區(qū)域評估委員會應盡快建立私立高校評價、認可的專門機構,制定規(guī)劃,引導私立學校建立自我質量保證機制,確定努力目標,分期分批對其進行達到最起碼標準的認可評價,保證民辦高等教育合理、有序、迅速地發(fā)展?!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育公平是和諧社會的基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