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公使夫人日記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德]海靖夫人  頁數(shù):235  譯者:秦俊峰  
Tag標簽:無  

前言

一個公使夫人眼里的中國    在晚清和民國,德國人在中國的聲譽不錯。從傳教士到商人,從士兵到親王,凡是來華的德國人,跟中國人相處得大體和諧。嚴謹?shù)娜斩撕痛蟠筮诌值闹袊?,居然彼此都有好感。以至于一?zhàn)期間日本人占了青島和膠濟線,中國人反彈強烈,一些美國人很是不解,說德國人占了那么長時間,好像沒聽說你們這樣反感,怎么日本人剛來,你們就這樣憤怒?中國外交官的回答是,德國人守規(guī)矩,而日本人不規(guī)矩。    在一戰(zhàn)期間,中國政府為了是否跟在協(xié)約國屁股后面參戰(zhàn),總統(tǒng)府和國務院之間,還起了矛盾。因為這樣參戰(zhàn),就意味著要跟德國宣戰(zhàn)。而中國人不樂意跟德國人鬧翻的,大有人在。包括力主參戰(zhàn)的總理段祺瑞,他最親的智囊徐樹錚,就是一個親德派。當年日本進攻青島,青島德軍嚴重缺乏陸戰(zhàn)武器,時任陸軍次長的徐樹錚,還瞞著他的主公,偷偷給德國人運去了一萬支步槍。    當1917年中國參戰(zhàn)成為定局,德奧變成中國的交戰(zhàn)國時,在中國的一些德國軍人,被關進了戰(zhàn)俘營。但在北京郊區(qū)的戰(zhàn)俘營,里面的德國人得到了最大的優(yōu)待,每人每天的伙食,達到幾十個大洋。要知道,那年月,一個中國家庭,一個月能有5到7元,就過得挺好的了。戰(zhàn)俘營里,里面游泳池、網(wǎng)球場一應俱全。想要出去溜達溜達,也悉聽尊便。有人說,這些德奧的俘虜,不是在蹲戰(zhàn)俘營,而是在度假,有人伺候的度假。這樣良好的中德關系,一直延續(xù)到中國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若干年。雖然二戰(zhàn)期間德國和日本是盟友,但凡是來過中國的德國人,對中國人其實更有好感。如果讓他們選擇的話,盟友應該是中國而非日本。    不過,中德關系也有嚴冬,嚴冬就在中日甲午戰(zhàn)后到庚子義和團運動這一段。而這段時間的德國公使,有兩位,一位是海靖,埃德蒙多·馮·海靖男爵(Edmund Friedrich Gustav von Heyking,1850—1915),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克林德。在前者手里,德國人強占了膠州灣,把山東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而后者繼續(xù)著海靖的事業(yè),但不幸地趕上了拳亂,死在了將要進攻使館區(qū)的清軍手里。    海靖夫人,就是德國公使海靖的夫人,一個在非常時期來到中國的外國公使夫人。出身普魯士貴族的小姐,一個來自歐洲中心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對19世紀末的中國,能有什么印象,不問也能猜到一二。那時的中國,雖然有了少數(shù)的工廠,部分軍隊裝備了洋槍洋炮,但整體的面貌卻還是中世紀的。即使北京城,也到處都是垃圾,行人隨地大小便,晴天~身土,雨天一身泥。太后的驕奢淫逸,跟平民的困苦貧窮,皇城和少數(shù)皇家園林整潔優(yōu)雅,跟平民區(qū)的惡臭熏天,形成鮮明的對照。踏上中國土地的海靖夫人顯然是被這骯臟和惡臭給嚇到了,在她的日記里,隨處可見這樣的抱怨,在她的眼里,除了個別拉纖的纖夫一身的紫銅色的肌肉,沒有什么中國人和中國東西能給她留下好印象。連一向有外國人緣的李鴻章,在她的眼里,也舉止粗鄙,當眾挖鼻屎,還有一個專門盛鼻屎的銀杯子。    中德禮儀之別,不止事關文明,而且有關政治。我們知道,自打中國設立總理衙門,同意外國公使駐京,可以覲見中國皇帝,遞交國書以來,所有的外國公使,進紫禁城見皇帝,不僅要從旁門進來,而且進來之后只能走兩旁的小道。雖然從理論上萬國共主、萬國來朝的天下格局被粉碎了,但暗地里中國人依然用進門走路這種小把戲,占老外的便宜,實踐著精神上的勝利。盡管老外也未必不知道中國人這種小把戲里面的名堂,但只要能在交涉中占到便宜,一直都沒有人在意中國人這點小小的“外交勝利”。    但是,德國公使海靖不肯。他來中國,身負著德皇威廉二世占領更多天空下土地的使命,揭開了甲午戰(zhàn)后,列強瓜分中國的第一幕。這個后起列強的代表,自身的使命,就帶有挑戰(zhàn)性。他不僅處處鋒芒畢露,充滿挑釁,連外出旅行,碰上小孩子在后面扔石子(并沒有傷到誰),都要求中國地方官道歉。一次覲見光緒皇帝之后,出來的德國公使,居然昂然走在了中間的通道上。同去的總理衙門官員馬上把他拉了回來?;氐绞桂^,他就借口這一拉,正式提出抗議,否則不再出席任何總理衙門的宴會。無論總理衙門怎樣解釋,當事人也道了歉,但只要沒有經(jīng)過正式的手續(xù),海靖就是不肯妥協(xié)。弱國無外交,無尊嚴。最終,還是由李鴻章領著當事人,親自來到德國使館道歉,才讓事態(tài)平息。    海靖的蠻橫和跋扈,在德國占領膠州灣的過程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盡管總理衙門王大臣恭親王奕訴和實際上的主事人李鴻章都表現(xiàn)出空前的憤怒,雙方關系一度劍拔弩張,也有朝臣宣稱不惜一戰(zhàn)。但剛剛在甲午戰(zhàn)爭中一敗涂地的中國人,面對德國人的寸步不讓,得寸進尺,還是只能妥協(xié)。中國北方的第一良港,膠州灣就這樣被強租了去,99年,到期中國政府收不回,就只能歸日耳曼人了。橫貫中國腹地,圣人之鄉(xiāng)的膠濟鐵路,路權也丟在德國人手里,順便,山東成為德國人夾帶里的物件。什么時候,只要人家想要,就是人家的。德國人開了頭,列強的強租強占成風,中國的邊疆危機凸顯,良港被人占遍,自己的海軍,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停泊港口。中國人最屈辱的歲月,是海靖夫人親見,也跟她的夫君有點關系。充滿了白人優(yōu)越感的海靖,雖然身份是外交使節(jié),但其兇悍一點都不亞于進入中國領土的普魯士大兵。    愛記日記的海靖夫人,留下了一份在華經(jīng)歷的日記。[這日記盡管充斥了偏見,甚至不乏敵意,但還是給我們留下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史料,一個第三只眼看中國的現(xiàn)場記錄。]剔除那些偏見和敵意,我們可以從中找出好些好玩的東西,有了這份記錄,現(xiàn)在的中國人就能更好地了解那段歷史,和中國人曾經(jīng)的政治、文化和生活狀態(tài)。顯然,在百年后的今天,我們看了這份日記,不能只是憤怒,而更多的應該自省和反思。面對曾經(jīng)的屈辱,僅僅抱怨、痛苦甚至哭鬧是無益的。中國人自立于民族之林,靠的是多少年來在屈辱中的奮進和建設。今天的世界,過去的殖民暴政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人類已經(jīng)告別了叢林,步入文明。已經(jīng)不大可能會有哪一個國家,強租人家的港口,侵占人家的土地了。即便是落后國家,也不大可能有亡國的危險,但這樣的國家,要想讓人真正看得起,不僅要有經(jīng)濟總量的增加,還需要國民邁向文明的努力,一點一滴的文明建設。    張鳴    2011年9月中旬旅次

內容概要

  我們在中國仿佛面對著一堵高墻,所有歐洲的思想和觀點撞擊在這堵墻上.如同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響,不僅如此,中國人和歐洲人在觀念上有著天壤之別,在他們中間飛跨著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作者簡介

秦俊峰,l975年出生于古都南京,南京大學德語系學士,德國漢堡大學國際政治系碩士。1997年大學畢業(yè)后進入外交部工作。先后派駐中國駐漢堡總領事館和駐德國大使館工作。駐外期間曾任《環(huán)球時報》、《揚子晚報》、《羊城晚報》等國內媒體駐德國特約記者,并在《德國研究》、《漢堡大學和平研究與安全戰(zhàn)略研究所學報》等期刊上發(fā)表多篇文章?,F(xiàn)主要從事國際關系研究,側重中德和中歐關系。

書籍目錄

“中德文化叢書”總序/葉雋
序言一個公使夫人眼里的中國/張鳴
前言
第一章 骯臟的北京城
第二章 李鴻章 的銀杯
第三章 中德“抓袖事件"
第四章 緊張的公使生活
第五章 游覽長江
第六章 德國強占膠州灣的幕后風云
第七章 海因里希親王來華
第八章 外國人眼中的戊戌變法
第九章 晉謁慈禧太后
第十章 對中國說再見
附錄:
德國篇
日本篇

章節(jié)摘錄

1897年11月12日    我很早就起床謄抄埃德蒙多昨晚寫好的長篇報告。這期間埃德蒙多草擬好了一封寫給張之洞的信,向他游說德國關于出資修建南京至蘇州鐵路的提議。    中午1點我們拔錨起航,饒有興趣地看了一眼距離我們不遠的“阿爾科娜”號。我們沿途超過了許多艘船只,埃德蒙多特意指出其中一艘懸掛德國國旗的給我看。這艘名叫“長月亮”的貨輪是迪德里希斯將軍特意為往膠州運送軍糧和帳篷而租借的,它在日本長崎辦完了海關手續(xù)。我看著這艘貨船時心臟止不住地撲騰亂跳,因為我即將親身經(jīng)歷一本最為緊張的關于戰(zhàn)爭和海盜的小說。在吳淞河上停泊著許多艘中國小型軍艦,我們大家都在一個勁兒地算計它們會不會對我們采取什么行動。    1897年11月13日    這是一次非常愉悅的海上航行。天氣很暖和,不需要穿著大衣就可以坐在甲板上。我第一次在海上為埃德蒙多謄寫電報,為此還特意把泰西曼“捉”了上來,成立了一個船艙辦公室。埃德蒙多在一旁反復斟酌給總理衙門去函的語調。當行駛到與膠州差不多的緯度時,我們眼巴巴地瞅著膠州的方向,心里默默地企盼德國國旗將在不久之后從那里冉冉升起。    1897年11月14日    上午10點我們抵達了煙臺,倫茨隨即登上了我們的軍艦。他帶來了柏林發(fā)給迪德里希斯將軍的一封電報,將軍又分別以電報和郵差的形式抄送了膠州。電報用海軍密碼寫成,所以它的語句非常明白,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外交部要求我們將進攻膠州的時間推后。這一決定讓我們大吃一驚,但我們最終還是接受了這項指示??磥戆亓址矫媸窍M扔砂5旅啥嗵岢鏊髻r要求,然后再行占領膠州,因此我們此前約定的時間根本不現(xiàn)實。    當我們在港口停泊時,天氣突然大變,一時間狂風大作,海面泛起層層浪濤,可以看見浪尖隨波逐流,一個高似一個。倫茨博士離開軍艦時,海面已是波濤洶涌,排山倒海的波浪將他乘坐的小船甩來甩去。盡管氣候十分惡劣,我們還是于下午2點起航,此時信號臺上剛好打出了“風暴”的字樣。這就是風暴!我記不起來是否還曾經(jīng)歷過較此次更為兇猛的風暴;我看見海面上有一條小船,它在煙臺卸下了全部的貨物后又裝載了石油準備出海,船身看起來很輕,即便很小的海浪也能夠將它拋來拋去。大海的顛簸和翻滾簡直無以形容,我們軍艦上的所有零部件仿佛全都松動了,相互撞擊著發(fā)出隆隆的聲響;我們也搖晃得厲害,不停地被海浪澆淋了一身。    晚餐時只有埃德蒙多和輪機長在座。船長因為喝了煙臺的雞尾酒而暈了船,正躺在床上休息,真是屋漏偏逢連綿雨。    晚上10點鐘左右我躺到了床上,埃德蒙多躺在沙發(fā)上,這時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我們感到船身迅速下沉,仿佛就要傾覆一般,響聲也很嚇人;行李箱和盛放密碼的鐵皮箱從一個船艙飛到了另一個船艙。船長很快來到我們的房間,告訴我們他認為頂著風暴繼續(xù)航行會很不安全,眼下正試圖尋找一個避風的港口緊急???。    我們此時恰好位于廟島群島,于是趕緊駛進了望響灣并在那里拋錨停泊。但海上來回翻滾的風浪依然很嚇人,埃德蒙多和我心照不宣地都在擔心我們的鐵錨能否經(jīng)得住大風大浪,我們會不會最終被浪濤掀到礁石的包圍中而觸礁沉沒。我開始搶救我的首飾和日記本,特別是密碼箱。整晚我都和衣躺在床上。這是讓我終生難忘的驚悚時刻!    1897年11月15日    天色漸漸亮堂了起來,被風暴鞭笞了一整夜的港灣清晰地顯露在我們的面前,四周環(huán)繞著鋸齒狀的礁石。不知疲倦的白色浪濤兇狠地撲打著黃褐色的大海,天空中烏云密布,狂風怒號,凜冽刺骨,不時還飄著雪花。除了我們的軍艦外,還有一艘大輪船和許多條可冷的小帆船??吭诟蹫忱?,而且整個上午它們的數(shù)目還在不斷增長,一條接一條狼狽不堪地駛了進來。于是我們只好一整天都在這里待著。埃德蒙多和我一方面慶幸躲在了安全地帶,另一方面卻為由此造成的時間上的延誤感到焦慮和不安。    1897年11月16日    風暴漸漸平息下來,我們終于在早晨起航離開了港灣,傍晚時分抵達了外層的大沽防御工事。    1897年11月17日    今天的天氣十分宜人,陽光普照,幾乎看不到風暴留下的痕跡。當我們經(jīng)過大沽防御工事時,那里升起了德國國旗并向埃德蒙多鳴禮炮17響以示致敬,與我們一年半前抵達中國時如出一轍。但我們此番卻是帶著別樣的心情來到了這里!    埃斯瓦爾特派來一名仆人,交給我們羅登漢發(fā)來的一封密碼電報,上面寫道:自從尼古拉皇帝向我們的皇帝承諾讓出膠州灣后,俄國政府卻對此提出了異議,并要求在該問題上適用優(yōu)先權,兩國正就此進行談判。電報命令將軍推遲攻占膠州,一切須等候埃德蒙多向中國提出他的賠償要求并遭到拒絕后方可進行。如果在此期間已經(jīng)攻占了港灣,暫時不得提出主權要求,埃德蒙多應當便宜行事。我們全都傻了眼,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在他們的皇帝親口許諾過后俄國人還會給我們制造困難。我在從大沽開往天津飛馳的火車上緊張地解密電報,眼淚卻止不住嘩嘩地往下流。    埃斯瓦爾特和克勞澤為了與我們會合,早我們兩天就去了塘沽。他們正想派船出海搜尋我們。整段旅途和抵達火車站時的經(jīng)歷都讓我感覺亂糟糟的,仿佛被人重拳打傻了一般——因為在我們的希望中摻雜了太多的意外和殘酷!    科隆瓦爾公司的一名代表在天津火車站上候時已久。我們剛下了火車,他就一把將埃德蒙多拽到一旁,告訴埃德蒙多他認識翁同穌的一位兄弟,并且打聽到巴布羅福和呂班去過總理衙門,據(jù)說還口放狂言,要求中國不得允許割讓領土,因為俄國和法國完全控制了德國。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們一抵達天津領館,即馬不停蹄地開始解碼那里積攢下來的許多封由柏林和其他領館發(fā)來的密碼電報,在這當中我們突然看到了一條令我們非常興奮的消息:迪德里希斯將軍已經(jīng)于14日占領了膠州灣的幾處軍事工事。從這一刻起我們重新鼓足了干勁,因為我們知道煮熟的鴨子再也飛不走了。請求上帝賜福我們的海軍吧!    P104-108

編輯推薦

海靖夫人編著的《德國公使夫人日記》涵蓋了海靖夫婦的在華歲月,即從1896年7月16日抵達吳淞口,至1899年6月4日離開青島。在日記里,不僅可以讀到海靖夫婦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從中深切體會到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代表們在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打量中國和中國人民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極度的傲慢、鄙夷和偏見;還可以回顧晚清末年中國與西方列強屈辱卑微的弱國外交,身臨其境地感受正在崛起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在與日漸衰微的大清帝國的每一次外交交鋒中展現(xiàn)出來的刀光劍影和貪得無厭。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國公使夫人日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德國公使夫人日記,好
  •   衛(wèi)禮賢的日記,值得一讀,譯者文筆不錯,贊!
  •   看了讓人深思,堅決擁護黨的政策
  •   一個傳奇,一個傳奇的女人,了解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東西
  •   從一個西方人的角度了解那段晚清的歷史,避開了陳腐的教科書角度,完全是一種全新的感覺
  •   書讀著還是挺好的,質量也不錯。。。
  •   如題,一本印刷很讓人遺憾的盜版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