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文明理論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論)

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姚介厚,王逢振,楊深 著  頁數(shù):741  
Tag標簽:無  

前言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持的研究課題《世界文明通論》,經過二十余位學者的協(xié)力合作,歷時五載,付出了辛勤勞動,其成果終于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繼該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世界文明大系》和《世界文明圖庫》之后又一關于世界文明的多卷本專著。如果說《大系》和《圖庫》的目的是對世界上一些主要文明做分別的研究、介紹和論述,那么《通論》則試圖從總體上對有關世界文明的若干理論問題進行綜合研究,并將中華文明納入全球文明的視野,以三卷的篇幅做進一步的較全面的論述。在我國,關于世界文明的綜合性的理論研究還剛起步不久,我們組織這一課題研究希望能引起學術界對世界文明的理論問題更多的關注。近一個時期以來,人們對文明問題的研究興趣日益高漲,在某些國家甚至有成為顯學的趨勢,這是與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的變化有關的。冷戰(zhàn)結束后,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速,科技進步帶來了便捷的交通運輸和通訊,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和普及,大大地縮短了人類的地理和心理距離,有力地促進了國際貿易、人員往來和信息交流。各國和各地區(qū)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依賴性增強,整個世界越來越像麥克盧漢所謂的“地球村”。

內容概要

文明思想與理論這一概念具有雙重含義,一是對人類文明整體演進作系統(tǒng)的研究與探索;一是思想家對自身所處階段性文明及其前景的反思。本書主要著眼于西方文明思想史作嘗試性研究;這是一個有待開拓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對于我國當前文明理論建設和國家文化戰(zhàn)略制定,有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姚介厚,194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57~1965年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本科、研究生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副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1982-1984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系訪問學者。曾兼任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長(現(xiàn)為顧問)、國際哲學團體聯(lián)合會指導委員會委員:現(xiàn)兼任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代希臘羅馬哲學、當代歐美哲學、西歐文明、西方文明理論。獨著有:《當代美國哲學》《柏拉圖的(國家篇)導讀》(多卷本)《西方哲學史》(第2卷)《古代希臘與羅馬哲學》。合著有:《十八世紀法國啟蒙運動)《希臘哲學史》(1-3卷)《西歐文明》《當代世界思潮》。發(fā)表多篇論文與譯文。王逢振,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國際美國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和英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先后任美國加州大學批評理論研究所和美國杜克大學批評理論中心客座研究員,多年從事批評理論研究和文化研究,多次到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從事研究和講學。在國內外出版多部專著、譯著或編著,發(fā)表了幾十篇論文,主編的“知識分子圖書館叢書”和“先鋒譯叢”產生了廣泛影響。楊深,1952年出生于北京。199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98-2001年間曾到荷蘭萊頓大學和美國克萊蒙特研究生大學進行學術訪問?,F(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西方哲學史研究室研究員。主要從事法國和美國現(xiàn)代哲學、近現(xiàn)代西歐文明、外國文明理論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的研究工作。已出版、發(fā)表專著、譯著和論文數(shù)十種,其中主要論著有:《存在的呼喚》《走出東方——陳序經文化論著輯要》《薩特傳》《文明的沖突與合作》《西歐文明》,譯著有:《啟蒙的時代》《后現(xiàn)代主義與社會研究》等。汝信,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學部委員、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主任。1931年出生,江蘇吳江人。1949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1956年攻讀著名學者賀麟先生黑格爾哲學專業(yè)研究生,畢業(yè)后留哲學所從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并兼任哲學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中曾擔任的主要職務有: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以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東德科學院外籍院士、韓國啟明大學名譽哲學博士等。主要從事西方哲學史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美學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黑格爾范疇論批判》(與姜丕之合著)《西方的哲學和美學》《西方美學史論叢》《西方美學史論叢續(xù)編》《美的找尋》等。

書籍目錄

前言古代篇 第一章  早期希臘文明思想的萌發(fā) 第二章  柏拉圖的城邦文明論和“理想國”設計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和對希臘城邦文明的理論總結 第四章  伊壁鳩魯學派的文明進步觀與素樸的社會契約思想 第五章  斯多亞主義的自然法與世界主義思想 第六章  奧古斯丁的“兩城”說與基督教文明觀近代篇 第七章  霍布斯論“利維坦”:西方近代文明理論之先聲 第八章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倡導啟蒙與變法的文明理論 第九章  盧梭的激進民主主義文明理論 第十章  孔多塞的人類精神進步史論現(xiàn)代篇 第十一章  奧古斯特·孔德的人類理智發(fā)展階段論與社會發(fā)展階段論 第十二章  赫伯特·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與社會進化論 第十三章  福澤諭吉的文明開化論 第十四章  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比較文化形態(tài)學和西方沒落論 第十五章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文明觀 第十六章  湯因比的文明形態(tài)史論 第十七章  布羅代爾的總體史觀的文明理論當代篇 第十八章  沃勒斯坦:現(xiàn)代世界體系 第十九章  質疑亨廷頓的文明沖突論 第二十章  愛德華·薩伊德和后殖民理論 第二十一章  民族—國家、民族主義和身份 第二十二章  后現(xiàn)代主義的文明與文化論 第二十三章  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赫西俄德描述主神克洛諾斯、宙斯相繼塑創(chuàng)、埋落黃金種族、白銀種族、青銅種族、英雄種族直至當時生活著的黑鐵種族,來象征性地喻指人類已經歷的五個時代。在他看來,從人類控制外在世界的能力來說,這種歷史其實是進化的;但這種進化又注定地伴隨著“潘多拉之盒”撒出的不幸、爭斗與惡,正義與非正義的倫理問題日益突顯。黃金時代人們只靠“肥沃的土地自動慷慨地出產吃不完的果實”,可以和平輕松地像神靈那樣生活,他們手腳強勁,無害、善良,沒有道德性的紛爭。這實際上是對人類原始社會的美好想象。白銀時代是非常短暫的、原始社會沒落后的過渡時代,人類善良之心猶存,但已不能避免犯罪與彼此傷害的紛爭。這實際上是喻指原始公社沒落的分化時期。青銅時代有了青銅工具、青銅兵器,此時的人類強悍壯實、孔武有力,但已喜愛制造哀傷的爭斗和暴力行為。實際上青銅時代人類控制外在世界的能力確已大為增強,但隨著階級分化、國家產生而有暴力與戰(zhàn)爭,在古希臘就是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時代。而英雄時代就是喻指邁錫尼文明沒落時期,詩中明確地說英雄種族生活于“我們前一代”,已有大規(guī)模的不幸戰(zhàn)爭,并指明如“有些人為了美貌的海倫渡過廣闊的大海去特洛伊作戰(zhàn),結果生還無幾”。至作者所處的黑鐵時代,實際上是指從荷馬時代至古樸時代引人、發(fā)展了鐵器生產力,從詩篇后半部描述的農耕田功、勞動增財富、航海貿易、城邦競技會等等,可見此時代人類的生活能力已大為增進。但同時也給人帶來嚴重的勞累煩惱,善惡不清,造成父子、兄弟、主客、朋友之間倫理關系的退化、混亂,罪惡滋生,而那些城邦的掌權者信奉“力量就是正義”,據(jù)此信條可征伐、奪占其他城邦,并贊美、崇拜作惡者及其蠻橫行為,長此以往,人類將陷入深重悲哀。①當時希臘的城邦奴隸制社會已大體成型,社會不平等與階級壓迫日益明顯,貴族巧取豪奪、強占平民耕地已盛行,赫西俄德用鷂鷹以利爪擒夜鶯的寓言批判這種靠暴力侵占財富的非正義現(xiàn)象,譴責貴族統(tǒng)治者以不公正的審判攫取不義之財。

編輯推薦

《世界文明通論·國外文明理論研究(套裝上下冊)》: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 中國社會科學院A類重大課題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國外文明理論研究(上、下)(世界文明通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雖然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研究成果,但是自我感覺分析的還不夠細致,空話比較多。不過全書細致梳理了文明史研究中各大名家的思想,作為參考數(shù)還是不錯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