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如童話.半如陷阱

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福建教育  作者:潔塵  頁數(shù):177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必須坦白地說,由于時間的原因,潔塵的這本新書,我只能先跳著讀其中的一些。潔塵在這本書里推薦的書和電影,我也只讀過和看過其中的一部分?! ∧伪?、赫拉巴爾、卡爾維諾、奧斯特、帕慕克……  我先引用她的兩段文字:  帕慕克描述他黑白的伊斯坦布爾,那些在冬天的傍晚時分裹著黑色大衣、穿過年久失修斑駁暗淡的街道回家的人們,那些在寒風(fēng)中顫抖的枯枝,那些凝固在伊斯坦布爾上空揮之不去的排山倒海的憂傷……這不是一種簡單的容易被稀釋的懷舊,而是一種宿命般的生存現(xiàn)實和內(nèi)心現(xiàn)實。帕慕克不動的、反復(fù)的、持續(xù)的凝視、底片似的影像儲存,呈現(xiàn)出了一個極富魅力的舊日帝國斜陽映照下的古城,其要素就是黑白兩色,里面蘊涵著“呼愁”(土耳其特有的說法,意謂集體憂傷)、雪、一個被稱作廢墟之城的城市那完美的天際線。

內(nèi)容概要

人對于情緒的記憶是最不準確的。情緒本身的漂浮在當下都是最難以捕捉的。但情緒有一個核心,這個核心的東西會結(jié)晶,會凝固。大悲大喜這些最基本的核心情緒凝固下來后,隨時間的流逝會變,也許會融化,也許會轉(zhuǎn)化。最幽微的核心情緒是傷感,而這最為漂浮不定的情緒到后來都會轉(zhuǎn)化為最美妙的記憶。

作者簡介

潔塵,作家,六十年代后期出生于成都,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曾任文化記者、副刊編輯、出版社編輯。現(xiàn)居成都,從事職業(yè)寫作,出版有長篇小說、散文集和隨筆集近二十部。

書籍目錄

序:讀潔塵楊子第一輯 抵達之迷 抵達之迷 被打動了嗎? 關(guān)于城市,卡爾維諾這樣說 始終于書,始終于愛情 半如童話,半如陷阱 神諭和幻影 遙遠的黑白和身邊的紫 那種筆記本 保羅·奧斯特的作家們 烏有之鄉(xiāng) 赫拉巴爾的陽光 那個曾經(jīng)是自己的孩子 記憶 稀薄的理性之光 你得慣于無聊 當一個完美的封閉的傳奇被打開時 平底鍋與百合花 成為一個母親 在余震中讀余震 箱根的愛情 東京的淺灰 京都一日 房間里四處都是漂浮的陰影 不談感情,不講道理第二輯 漿果處處 五月之前之后 硬得像膝蓋的果子 人·建筑·植物 玫瑰之書 漿果處處 同一時間的溫柔和絕望 紫羅蘭和接骨木 四月靡麗 藤蔓和等待實現(xiàn)的讖語 庭院深深深幾許 芳香繩索 石榴樹下石榴裙 芒果和狗 神諭之花 豹子和蘭花第三輯 紅麗恰好 像植物一樣的安忍 十年老友,久而敬之 絕色之一種 清福和眼?!∥铱匆姵靥晾镌苑N有睡蓮 泡桐和兩把刀子 紅麗恰好 與孫文波無關(guān) 在中間的讀者 找到了自我的人 胭脂

章節(jié)摘錄

  08年夏天,在東京淺草寺,花100日元抽一觀音簽,是吉簽。簽文日:“正好中秋月,蟾蜍皎潔間。暗云知何處,故故兩相攀?!焙炍呐赃吀接薪夂灥奈淖郑埻械娜瘴姆g解釋了一下,大意是說,這個簽跟我當時的心境、處境、環(huán)境很吻合,如同中秋明月一般澄澈皎潔,很是安靜祥和。這讓我很歡喜?! ≡跂|京街頭,的確有一種安詳?shù)母杏X。按理說,應(yīng)該有一種比較濃厚的異國之感,也應(yīng)該比較興奮,但我真是不興奮,也沒有太重的異國感覺,心情只是一味淺淡愉悅。這中間的緣故,也許是與一大幫中國人在一起,也許是周圍日本人與中國人無甚差異的黃色人種的特征,還也許是正好是清涼的雨天,再也許是行人和街景的色彩都很素淡雅致,就是霓虹燈無數(shù)的銀座和東京灣,也顯得很素淡雅致?;貒院?,我想起東京留給我的印象,色彩基調(diào)是淺灰的,然后從淺灰中透出亞光的青、綠、橙、紫,有絢麗的感覺,但并不鮮艷。這跟我在日本買的一條方巾的味道是一樣的,那條方巾的基調(diào)是淡青灰色,上面浮著一簇簇淺水紅色的櫻花,看上去,一股早春里仰望天空和花樹的氣息撲面而來?! ∥液軡M意自己在東京的心情。到了這個年齡,我討厭郁悶、同時也害怕狂喜,最有把握最享受的就是那種淺淡愉悅的心境,只有在這樣的心境里,眼睛才是靜的、才能看得多且看得深透一些;也只有在這樣的心境里,細節(jié),最為美妙的細節(jié),才能出現(xiàn)。我以為,細節(jié)一向不是抓來的,它是自己出現(xiàn)的,在一個人心境合適的時候,它才能開出花朵來?! ≡阢y座街頭,我和周圍的人注意到一個中年女人。她穿著黑地白花的和服,撐著傘,著白襪踏著木屐碎碎地走著。行人盡是T恤便褲,穿和服的這個女人顯得十分突出。街這邊,我們這群中國觀光客紛紛舉起了相機。女人沒有朝這邊看,但她分明感覺到有很多鏡頭正對著它,她加快了腳步,在“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中,輕盈地逃開了,那姿態(tài)有點貓的感覺?! ∫苍阢y座。夜色中,我站在著名的三越百貨的屋檐下,陪著幾個同行的男士打望日本美女.終于,來了一個美女,身形纖細、五官清麗,一雙長長的美腿在超短裙擺下十分顯眼。美女也穿得很素凈,黑白搭配。男士們舉起了相機。美女微微側(cè)過頭來,看了一眼,嘴角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腳步節(jié)奏依舊,不更快也不更慢,飄然而過。畢竟是年輕人,灑脫多了?! 『芷婀值氖?,我讀過看過那么多關(guān)于東京的作品,小說、隨筆、電影,還有日劇,但在東京,我卻什么都想不起來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半如童話.半如陷阱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5條)

 
 

  •   追尋永恒的美麗
    ----讀潔塵《半如童話,半如陷阱》
    u 胡忠偉
    久雨的日子,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潮濕和陰郁。這樣的雨天,最宜讀書。讀潔塵的隨筆集《半如童話,半如陷阱》,被她冷靜與從容、華麗與唯美的文字感動著。在這個一切都速成、一切都變得短暫而易朽的時代,潔塵以一份敬畏心,一份天真和一份喜悅,心無旁騖、風(fēng)雨無阻地將眼光和精力投向電影、小說和書本,投向這些“無用的”智慧和美的事物面前,加入自己的凝望和創(chuàng)造,精心的摘錄,細致的品嘗,并將這些美的事物留給我們這些行色匆匆的人,讓我們回味,讓我們靜靜地修復(fù)已然敗壞的心靈。
    最早看到潔塵的文字,是在《散文》雜志上,大概是兩三年前吧,她在《散文》上開了一個“物質(zhì)主義”的專欄。那些華美的篇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記得有一篇關(guān)于薔薇的文章,她深情地寫道:
    薔薇是我癡迷的一種花卉。這種癡迷中,漢字薔薇從字形到讀音的組合給予我的美感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種花盛開的景象,花朵本身的細致微小和藤生植物特有的蔓延繁茂結(jié)合在一起,既謙卑又驕傲,既嬌弱又強壯,既喜興又凄涼。每年四月,它們大規(guī)模地開……
    像這樣的文字,唯美,樸實,素凈,又極具張力,給人滿心的想象。潔塵,她的文字,一如她的名字一樣,素凈,簡潔,精致,耐看,沒有絲毫的污染。她生于成都,長于成都,成都的慢文化給了她充裕的時間,悠閑的氣質(zhì),她的文字中流露出一份閑逸之心。她在《在印度支那的海上》、《情人》等篇中,盡情地穿梭于原著的小說文本和電影之間,她記得“飄流”那一段里的細節(jié):
    狂潑而至的陽光、沒有帆的小船、藍得令人心悸的海水和天空、一個永遠繞不出去的有小島構(gòu)成的迷宮般的海域、兩個堅定的奄奄一息的出逃者(法國軍官和他的越南情人)以及他們虛脫時眼前搖晃著的斑斕的光斑。一段絕望的男女之情放在一個美麗的、古怪的風(fēng)景里,告訴我們那片迷離海域的禁地意味和不倫之戀的不得善終。
    潔塵是敏感的,她用自己灼灼才華,完美地表達著小說文本和電影展示出來的美麗和憂傷。她的細膩,將女性特有的柔美與機敏發(fā)揮到極致,用詞精妙,有出眾的語感之魅。但她從不膩味,一書一影,一花一木,雖多是寫情寫景,卻不會泛濫,更多的是點到為止的靈性和妙不可言的意會。悠長歲月和豐富的閱讀在她身上反映出其特有的重量和質(zhì)感,洇出了皺紋、斑點和一些練達的、狡猾的、不那么單純的東西,由她的作品我們會看到一個保持成長性的作家面對時間而呈現(xiàn)出來的獨特的敏銳和智性。看潔塵的文章有種親切感,常常感到某些論調(diào)似曾相識,又突然觸目驚心,好像是自己也曾想過同樣的問題但又沒想完似的。她說,寫作并沒有摧毀自己的容顏,使自己感到身心交瘁,她卻從《邦尼和克勞德》里當時只有24歲美國女演員唐納薇身上發(fā)現(xiàn),一個曾經(jīng)美艷現(xiàn)在已57歲的女人快速老去的另一種秘密:
    最容易在女人臉上留下摧殘痕跡的‘物質(zhì)’恐怕就是野心了。我覺得杜拉斯、夏奈爾、波伏娃,跟唐納薇一樣,臉上都有這種‘物質(zhì)’,有非常獨特的動人效果。這種面容,男人都不喜歡,有一大半的女人也不喜歡;母親不喜歡,但男人中的例外————父親往往喜歡;現(xiàn)實不喜歡,歷史喜歡;生活不喜歡,小說喜歡。以后一定會有關(guān)于唐納薇的傳記電影,由另外一個有野心的女演員來演她。
    她的文字除卻小說,基本是兩類,書評和影評。她稱這兩類文字是“借他人的酒杯倒我自己的酒”。她用心釀造的文字之酒,“可以觸碰那些平時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動”。
    讀她筆下的奈保爾、格林、伍爾芙、薩藤……看她寫法國片的華光麗影、西班牙片的活色生香、日本片的清雋淡雅……迷醉在她編織的紛繁文字與陸離光影里,流連,逡巡。她的敘述,挾帶著濃烈的書卷氣息,精心摻進了她的思想、她的閱歷、她的感悟、她的氣息。那是從逝去的年華中粹取的精華,那是自豐沛的情感中提煉的光華。
    她的深刻,超越了性別的局限,行文大氣,雖處處機鋒,卻不會置人于逼仄,讓人心生虛無與悲涼。她愛生活,愛家庭,愛讀書,愛寫作,文字里彌漫的是迷人的智性。她最終體現(xiàn)的,是一個作家最本質(zhì)的情懷,對文字不曾消褪的摯愛。她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華麗炫目之窗,讓我們感受她的摯愛和真誠,摯愛之下是噴薄而出的誠意,對寫作的誠意,對閱讀的誠意,對生活的誠意,而這樣的書寫,是一個讀書人最私密的享受。
    潔塵行走在文字的王國里,外在的一切其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掌握了自己的內(nèi)心,達到了某種修為。因此,文字之于她,似乎代表著一種概念,一種孤獨而芬芳的遠方生活,它代表著野外、跋涉、體力和心靈的艱難付出及高度融合,背離了物欲,放眼自然和專注內(nèi)心。
    作家楊子在《半如童話,半如陷阱》序言里說:潔塵花費時間閱讀和看影碟,并不是一種苦役,而恰恰是文字里透出的輕盈、精致、細密和熱愛玩賞美麗事物的女人氣息互為因果,所以,“潔塵不會為她用在細讀上的時間懊悔,她摘到的,一定是這一株月季上的月季,這一株薔薇上的薔薇,而不是玫瑰上的牽?;?,或者蘋果樹上的土豆?!?br /> 今年,潔塵推出了她的散文隨筆文集----《一種發(fā)狠的青春》、《在轉(zhuǎn)角處告別》、《美得不寒而栗》、《愛情的盡頭是愛情》、《半如童話,半如陷阱》、《流年》,這樣,我們就有了重密集閱讀她的條件和理由,在這樣的閱讀里,潔塵所散發(fā)出來的對美麗事物的追尋,安詳、強大而久遠。
    (全文2114字)

    713500 陜西彬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精致,雅致,別致。這是潔塵在書中不斷提到的三致。其實還有細致,呵呵。
    這本書剛看完第二遍。好書,一般我都會讀2遍,昨晚還寫了一篇讀后感,鑒于“版權(quán)”的問題,暫不發(fā)布,哈哈。

    抵達之謎,漿果處處,紅麗恰好。讀第二遍時方才領(lǐng)略了文字的精華與深邃。
    一座實體花園和一座心靈花園。亦是作為一個女子,最豐盛的經(jīng)營與收獲。
  •   喜歡潔塵的書幾乎買下了她的所有的書很美好的成都女子很美好的文字
  •   潔塵的小說比較少,但里面有很多話會讓人產(chǎn)生共鳴。第一次讀潔塵的中毒時,驚喜的很,后來又陸陸續(xù)續(xù)看了四五次。直到再找不出新的好句子。
  •   每次看潔塵的書都有種心靈得到釋放的感覺,她看過的書都會激起我想看的欲望,大愛~
  •   潔塵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被稱為書房作家,她的書,幾乎本本都買,收藏。
  •   一直喜歡潔塵的書,無論是小說還是評論,所以一看到當當上有她的書賣,那肯定是必買無疑的。所幸,潔塵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這次當然也是。這幾年來,她一直在精神上引導(dǎo)著我,我在她的帶領(lǐng)下讀書,看碟,用朋友的話來說是思想境界提高了不少。
  •   很有味道,對潔塵的書的喜歡是不斷地積累的,那是不錯的體驗。
    太悲太喜都不是好事情,有一個遞進的過程,反而是一種收獲。
    看了她的書會想去看她提到的作者的作品,想看那些電影。
    某種程度上來說,她是一個成功的評論家了。
    起碼引起了別人對那些作品的興趣和關(guān)注。
    我尤其喜歡她提到的那些寫植物、園林的作者寫的那些簡句——簡單而有內(nèi)涵。
    那就是炎熱的夏日里的涼風(fēng)或是秋天的黃昏吧。
    有一絲絲的涼快和憂傷。
    帶起心的漣漪。
    輕輕的痛和疼在蕩漾著。
    不傷人,但引起你的思考。
  •   潔塵的書幾乎都要買下的。
  •   一下子買了好多的書,沒來得及看,我喜歡潔塵的文字,是她的書只要有的都買了。
  •   潔塵的文字冷靜、理性,往往一語中的,又不失溫情,令人感動。,一如她的名字,干凈,纖塵不染。
  •   “半如童話,半如陷阱”,書名就很有誘惑力。
  •   給同學(xué)買的生日禮物,聽說是她喜歡的一位作家,內(nèi)容應(yīng)該不會讓人失望
  •   書很不錯,物超所值,值得購買。
  •   好呀,開看!
  •   她的書雖然發(fā)行量不是很大,但是基本都買全了。從華麗濃烈到極度絢爛再歸于平淡,見證了她的嬗變,分享了她的成長。這本就是歸于平淡的體現(xiàn),圖畫、照片都沒有,只有白紙黑字。還是那么有洞察力,敏銳、睿智、風(fēng)趣,我喜歡。
  •   休閑時看看挺有趣的
  •   喜歡作者的風(fēng)格,她的作品買了不少,這本也舍不得拉下
  •   有一次在論壇幫好友整理書評集的時候,為了不太單調(diào)的寫“某某書評”,便想給他的合集起一個名字,就像電視臺的“子午書簡”般,有些筆墨的味道。思來想去,還是在另外一個好友的提醒下,想到了“字字珠玉”一詞,便取了“珠玉”二字作為他書評合集的名字,正好應(yīng)了他妙語連珠,字字入扣的評論風(fēng)格。
    當從讀者原創(chuàng)的書本推薦的潔塵的《半如童話,半如陷阱》一書時,一看是書評與影評的合集時,便有了想看一看的沖動。卻想著,這為何會是這樣一個名字呢?是在說他看過的書,還是她的文字風(fēng)格呢?
    在看得過程中,才發(fā)現(xiàn),她的書名是取自一篇她的書評,關(guān)于約翰.伯蘭特的《午夜善惡花園》。不禁有些唏噓。但讀完所有的文字之后,回頭想想,書名如此,也是有些道理的。書,對于我們愛書之人來講,便是如此,不管是新鮮出爐的新書,還是流傳已久的舊作,都是充滿著誘惑,同樣也充斥著“雞肋”的危險。所以很多人買書之前,都去會翻看一下相關(guān)的評論,而此時的書評尤其顯得格外重要,對于寫評的人來說,真的是要有責(zé)任心的。
    作者的書中,所提到的書,我并沒有全都看過,有的甚至是第一次聽說。但是卻絲毫不會影響到閱讀的效果,看過便交流一下,沒看過完全可以當做是一篇散文來讀。作者的文字是優(yōu)雅的,清麗的,溫暖的,所寫的評論并非是一種純評論的,論述的應(yīng)用文字,更多的一些心情以及感想的拾遺。
    雖然如此,但是并不影響其對于書或者電影的評論效果。而這里,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并沒有用過多的所謂“好與壞”的詞語,更多的是通過自己的語言的描寫,讓讀者根據(jù)自己的閱讀風(fēng)格來感受是否值得。
    就如,她在評論《藍莓之夜》電影一文中,說到王家衛(wèi)這些年來電影時,她寫到“作為觀眾,我希望看到一個藝術(shù)家在其作品中流露出來某種歲月的痕跡,也就是說,歲月應(yīng)該是這個藝術(shù)家身上反映出其特有的重量,我想看到一些練達的,狡猾的,不那么單純的,最好還是比較復(fù)雜的東西,還想看到一種保持成長性的藝術(shù)家面對時間東西呈現(xiàn)出來某種幽默感?!边@是批評么?不然,更是一種對于她對于導(dǎo)演,對于電影的一些真實的感觸,而這,確實不讓人反感。
    或許這便是她的一種觀念,通過這么多的書評和影評的寫作中的提煉,升華凝結(jié)而成的一種風(fēng)格。雖然不那么凌厲如利劍直入人心,卻如繞指柔般的在心頭緩緩地,久久的不能退去,忘懷。
    看此書,對我來說,是一種學(xué)習(xí),所學(xué)的內(nèi)容并不是她的寫作方式,而是她的態(tài)度,一種認真的去對待品味思考每一本書的內(nèi)容和思想的態(tài)度。這是我所欠缺的,是我所需要補充努力地。
    認真看書,仔細品味。寫評,要的是一種態(tài)度。
  •   今天收到潔塵的兩本新書已快晚上6點了,送貨員說因為是替哥哥幫忙,不太熟悉地址路線所以來晚了,看著他認真又憨厚的樣子真是讓人感動,祝他們?nèi)倚腋?。帶著這份溫馨,好好享受潔塵的美文吧。
  •   我其實是期望看到更豐富的內(nèi)容,但是感覺面還是有點窄了。我一直都挺喜歡潔塵的,覺得她很細膩。
  •   初看都不覺得怎么像潔塵,如作者在書中說道,‘不談感情,不講道理’。但是以后她出書還是會一直買下去的
  •   還未看到書,不過應(yīng)該沒有損壞
  •   好像舊書,封面都臟了
  •   不錯的,書名看著蠻玄乎的,內(nèi)容倒是不錯~
  •   清楚閱讀時,并沒有看到封面形容到的細膩美好,但安靜下來靜靜看,會體味到作者美好單純的悠閑生活。這樣在朗日下做最純粹的閱讀,這樣癡迷于文字,筆記的日子一樣干凈而美好。盡管沒有多么打動人心的文字,但依然能夠感知到不同的閱讀心境。
  •   不是很喜歡這種風(fēng)格的寫法。
  •   內(nèi)容紙張不錯
  •   影評一般。。。。
  •   我看別人書評寫的好象挺好看的,但是買回來,發(fā)現(xiàn)一般!不知道是不是不合我的調(diào)調(diào)!
  •   感覺寫得一般。但是能知道不少未曾讀到的書。
  •   非常差,好像一本舊書,封面很臟,非常失望?。。具€沒翻開,就失望透頂,這是什么情況,不是對書內(nèi)容不滿意,是對當當發(fā)的這本書很不滿意,希望換貨!?。。?!
  •     面對這樣的大災(zāi)難,理性的作用于我是很微弱的,而神秘主義和泛神論多少可以算是消除內(nèi)心高壓和抑郁的一個途徑吧。
      
      葉芝在《凱爾特的薄暮》一書中說:
      /夜里,如果你走在灰色小路上,在白色村舍便發(fā)出芳香的接骨木中穿行,看著遠方若隱若現(xiàn)的云峰吞云吐霧,你就輕易地越過理性那層薄薄的蛛網(wǎng)般的面紗,發(fā)覺那些生物,那些妖仙們,正從北面的白石方門中匆匆飛來,或者正從南面的心湖里紛紛涌出。
      
      我很贊同這樣的觀世方式,我所理解的葉芝這段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們能適度突破理性的"面紗",在神秘主義的湖水中浸潤一下,對于沉重的生命來說,也是一種輕盈的機會。
      
      ————————————————————
      隨便摘抄
      
      偶爾的段落和標題很美
      ep
      抵達之謎
      漿果處處 紫羅蘭與接骨木 平底鍋與百合花
      紅麗恰好
      
      
  •     潔塵曾經(jīng)是我最喜歡的中國當代女作家,但她的新書《半如陷阱,半如童話》卻讓我覺得似乎有些平淡,可能是我對西方現(xiàn)當代文學(xué)了解不夠的原因,半個晚上就看完了這本書。
       書中唯一使我深受教益的是《房間里四處都是漂浮的陰影》文末的一段:“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討論應(yīng)該具有的‘景深’:放松,自在,卸下,接納,嘗試,不凝神聚氣于某一點,也不懼怕傷害,甘于吃癟,適當示弱,坦然面對可能無法把握的局面,順勢,勇敢,接受一切的可能,接受自己的失敗,后悔,哭泣和疼痛——這樣的‘景深’面對變幻的生活,可能比較合適。生活史變幻的,也是強硬的,唯一的辦法是讓自己的景深耕深遠一點更豐富一點。這樣一來,就開闊了,開闊了就柔和了,柔和了就自由了,自由了就強大了?!?br />   
      這段話真是深得我心,但話說回來,喜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文字,本身就是停留在“舒適區(qū)”的表現(xiàn)呢。
      
  •     邊看潔塵的書,邊做記錄,不知不覺竟也列了一個書單出來,都是她書里提到的那些閱讀。
      很多都是我沒有看過的。看來,我也要加緊看書速度了。
      
      《抵達之謎》 V.S.奈保爾
      《星空下的嬰兒》 安德魯?西恩?格利爾
      《看不見的城市》 伊塔諾?卡爾維諾
      《風(fēng)之影》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
      《天使墮落的城市》 約翰?伯蘭特
      《午夜善惡花園》 約翰?伯蘭特
      《紐約三部曲》 保羅?奧斯特
      《幻影書》 保羅?奧斯特
      《神諭之夜》 保羅?奧斯特
      《伊斯坦布爾》 帕慕克
      《我曾伺候過英國國王》 赫拉巴爾
      《底層的珍珠》 赫拉巴爾
      《過于喧囂的孤獨》 赫拉巴爾
      《自傳三部曲》 赫拉巴爾
      《獲救之舌》 卡內(nèi)蒂
      《耳中火炬》 卡內(nèi)蒂
      《眼睛游戲》 卡內(nèi)蒂
      《凱爾特的薄暮》 葉芝
      《一把雨傘給這天用》 威廉?格納齊諾
      《霍亂時期的愛情》 加西亞?馬爾克斯
      《迷惘》 卡內(nèi)蒂
      《耳證人》 卡內(nèi)蒂
      《金閣寺》 三島由紀夫
      《在地圖結(jié)束的地方》 保羅?奧斯特
      《月宮》 保羅?奧斯特
      《伊豆的舞女》 川端康成
      《芒果街上的小屋》 桑德拉?希斯內(nèi)羅絲
      《玫瑰圣經(jīng)》 約瑟夫?雷杜德
      《獨居日記》 梅?薩藤
      《海邊小屋》 梅?薩藤
      《過去的痛》 梅?薩藤
      《夢里晴空》 梅?薩藤
      《感覺的自然史》 戴安娜?阿克曼
      《花事》 科萊特
      
  •      喜歡和愛,終究不一樣。
       我喜歡很多作家,獨愛的是這一個,這個在成都的女人,潔塵。獨愛她,會每天看她的博客,早早在網(wǎng)上下訂單等她的新書。獨愛她,會把她評論過的電影,一部部找來看,把她寫過的書,一本本買來讀。
       獨愛她,便覺得她什么都好,寫下她的名字,“潔塵”,也是一片超凡脫俗的意象。獨愛她,反而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開始,談?wù)撍?br />   好在很多人談?wù)撨^她。同一戰(zhàn)壕的趙趙說她有書閨范兒,“透徹的眼神在這城市中穿梭”;作家岱峻評點她的文字,“在制造語言異端,又以四兩撥千金的手段,化激揚為干戈為天花亂墜”;編輯小安喜歡她,“不僅僅是一個厲害的作家,她也是一個厲害的賢妻良母,家庭幸福到讓我羨慕”。諸多評論中,還是橫跨詩歌、建筑、酒吧業(yè)的翟永明最通透直白,在這位大姐信手編成的《白夜譚》一書中,潔塵單獨成篇,篇名即是“生女當如潔塵”。
       到底,這些都是她(他)們眼中的潔塵,不是我的。我定下心,把她今年出的書—《一種發(fā)狠的青春》、《在轉(zhuǎn)角處告別》、《美得不寒而栗》、《愛情的盡頭是愛情》、《半如童話,半如陷阱》、《流年》,重新一路讀了下來,試圖找出我獨愛她的理由。
       她很好看?!懊琅骷摇钡拿^,配不起她,太輕飄了。她端莊不拘謹,沉靜不封閉,素顏不寡淡,是我獨愛的類型。她散發(fā)出的光芒,溫婉,不刺目,卻有穿透力,能打動人。我將這光芒,武斷地稱之為知識的力量,安詳,且強大。安詳,是青春沉淀之后的對人生的安排不再擰巴的安詳;強大,是博大的閱讀量累積撐起的對情感對生活智性評判的強大。
       她的好,還在于她順意的人生。志同道合的夫君,活潑聰穎的兒子,帶兩個花園的大屋子,不受干擾的書房。在作家,尤其是女作家中,這樣順意的人生,實屬罕見,簡直像一個標本。她中過毒的杜拉斯,有那樣陡峭的人生,所以,杜拉斯一出場就已是滄海桑田千瘡百孔。她迷過的張愛玲,有那樣漂泊的經(jīng)歷,所以張愛玲從來都是冰冷的拒人千里之外。她沒有遭遇那樣的人生,愈發(fā)顯得珍貴。她喜歡對愛情有判斷力的女人,我獨愛對人生有自制力的女人,像她這樣的,寫相當感性的文字,過非常理性的生活。
       她的口碑也好。經(jīng)??此诓┛蜕习l(fā)照片,一撥一撥的閨蜜,愜意的飯局,輕松地郊游。都是真性情的朋友,極認真推薦她的新書,極認真評點她的文字。我知道,她不喝酒,抽一點煙,很淡的芙蓉?zé)?。這幾年,照片上一點看不出她的變化,歲月之手對她很留情,不舍得劃出痕跡。她曾說“心靈復(fù)雜的人是會變形的人。如果一個單純的人,無論經(jīng)歷什么無論多大歲數(shù),長相都不會走形。”她應(yīng)是心里保留純凈之地的人,因為,她的眼神清澈淡然,我很愛她笑的樣子。
       不過,她的這些好,還是抵不上她的文字好。這是我最著迷的部分,是我獨愛她的最核心之處。她的文字除卻小說,基本是兩類,書評和影評。她稱這兩類文字是“借他人的酒杯倒我自己的酒”。是的,她的酒如此甘醇可口,“可以觸碰那些平時秘而不宣的脆弱和感動”。
       我迷戀這一杯杯的美酒,像個無可救藥的“貪杯者”,一次次沉醉,在她編織的紛繁文字與陸離光影里,流連,逡巡,不知所措,格外清醒。她的敘述,挾帶著濃烈的書卷的氣息,不是腳踩云端空無著落,而是精心摻進了她的思想、她的閱歷、她的感悟、她的氣息。那是從逝去的年華中粹取的精華,那是自豐沛的情感中提煉的光華。
       從沒在她那里感受到戾氣與矯情。她深刻,具備超越了性別的思想深度,行文大氣,有獨道的哲思之魅。但她不尖刻,雖處處機鋒,卻不會置人于逼仄,讓人心生虛無與悲涼。她細膩,將女性特有的柔美與機敏發(fā)揮到極致,用詞精妙,有出眾的語感之魅。但她不膩味,一書一影,一花一室,雖多是寫情寫景,卻不會泛濫,更多的是點到為止的靈性和妙不可言的意會。她那么愛生活愛家庭,想必她的本意,是要寫出世間的好,所以她溫潤通透,散出的是沁人的平和。她那么愛讀書愛寫作,想必她的世界,是豐富有趣的美好,所以她明朗豁達,傾出的是迷人的智性。她最終體現(xiàn)的,是一個作家最本質(zhì)的情懷,對文字不曾消褪的摯愛。摯愛之下是噴薄而出的誠意,她對寫作的誠意,對閱讀的誠意,對生活的誠意,對職業(yè)的誠意。是的,正是這份誠意,讓我毫不猶豫的、堅定的獨愛她。
       許多個夜晚,我在閱讀她的閱讀中度過,讀她筆下的奈保爾、格林、伍爾芙、薩藤……看她寫法國片的華光麗影、西班牙片的活色生香、日本片的清雋淡雅……那些個夜晚,她為我打開了一扇又一扇華麗炫目之窗,我不知疲倦地抄錄她擅長制造的“警句”, 我甚至無比熱愛鉛筆尖劃過書頁的聲音,我以為,那是一個讀書人最私密的享受。
       我這樣獨愛她,愛了很久?,F(xiàn)在,我到了她所說的“神賜女人力量的年齡”,她說過,“35歲也是一個坎了,就你的一生來說,最美的時光過去了,但最好的生活似乎還沒有到來?!?br />    我不怕時光的流去,因為我可以想象的到,在還沒有到來的最好的生活里,一定會有她和她的文字,賜給我力量。而我,當然還會追隨她的文字一直,一直老下去。
      
      
  •     潔塵的新書《半如童話,半如陷阱》,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我用3月16日—3月26日前后大約十天的時間看完了它。時間的前后連續(xù)起來,看起來是十天的時間,可能花在這本書上的時間就是兩三天比較集中的時間,看這本書的其間,我也在看其他雜志和其他書籍。
      這本書,“是新的讀書隨筆集,里面收錄的文字都是之前的書沒有收錄過的?!逼鋵嵗锩嬉灿袔灼?jīng)在其他集子里看過的文章,雖然它們只占到1-2%左右。這只是一個小問題。散文集的特點,就是常常是曾經(jīng)輯錄過的文章,重又在另一本散文集子中出現(xiàn)。習(xí)慣,也便寬容。
      
      這本書,“去年,2009年春節(jié),我催著朋友楊子給我寫序,催得他頭大,但沒辦法,因為出版社催我?!笨梢?,早在2009年春節(jié)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出版的意向以及出版計劃。
      雖然吧,這本書的出版計劃已久,但是,卻出現(xiàn)幾處小錯誤。
      1、P30,第四段,“……這種迷戀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于能夠抽離,能夠把現(xiàn)實場景幻化為烏有之鄉(xiāng);……”(《保羅·奧斯特的作家們》)(兩個“在于”,難以理解。)
      2、P32,第二段,“……那部迄今為止讓保羅在·奧斯特在電影方面成就最大的電影《煙》,……”(《保羅·奧斯特的作家們》)(“保羅·奧斯特”的名字錯誤。)
      3、P68,第四段,“……孩子一半是父母的,一般是老天爺?shù)摹!保ā冻蔀橐粋€母親》)(另一個一半,卻成了“一般”。)
      4、P103,第二段,“……玫瑰是被闡釋和衍生的最多最豐富的花卉之一,……”(《玫瑰之書》)(“的”字,或許應(yīng)該是“得”吧??。?br />   這類小錯誤,并不是語法問題,也不是時間匆忙問題。這類問題,不知道是出在寫作者自我審定的不仔細上,還是出版社編輯的馬虎上。
      只是,我真的想說,對于一本2010年2月剛出版的書,能夠比較集中的發(fā)現(xiàn)這一些小問題,只給了我一種感覺,買到了盜版書的感覺。
      而閱讀《半如童話,半如陷阱》這件事,也就成了一件極度忍耐的事。一個喜歡閱讀的人,對于盜版書,大多是抱著討厭情緒的。
      
      閱讀潔塵已經(jīng)有一年多時間了,2008年暑假那段時間,把學(xué)校圖書館里所藏的所有潔塵的書,都一并借來看了。后來,也斷斷續(xù)續(xù)買了她好幾本書。
      那一個問題,老是存在,有人也許會當做是她的寫作特點。王朔說過,一些寫作者老是在引用,好像跟被引用文字的作者很相熟的感覺。
      潔塵也會引用其他寫作者的文字,而這同時,她也常常引用自己曾經(jīng)的文字?;蛟S吧,只有自己是跟自己最相熟的人。
      這本《半如童話,半如陷阱》中,潔塵引用自己文字的篇目有:《當一個完美的封閉的傳奇被打開時》《箱根的愛情》《四月靡麗》《藤蔓和等待實現(xiàn)的讖語》等四篇。
      
      我想,我還是會讀潔塵,會在一些文字中被迷惑,被牽引。
      一半欣賞,一半恰是挑剔。對于自己喜歡的作者,我們常常做這樣的事情。
      
      
  •     讀一本散文的樂趣,在于近觀一種生活。
      懷著些許偷窺的興奮,隨潔塵衣袂翩然,步入她的花園——雖不是深宅秘院,等閑也入不得啊——園里,伊手植的薔薇、芍藥、梔子、茶花次第綻放,藤蔓迤邐爬上墻壁,在窗前篩下微微蕩漾的清影。偶有朋友來訪,花氣茶香里,言笑晏晏,自是往來無白??;而大多時日,晝長人靜,是充實而空靈的獨處時光,待她泡上茶,順手拈起一冊書,閑閑度過陽光微醺的午后,或是開電腦,寫兩段文字,看一部電影,都是賞心樂事。
      被文學(xué)、電影、花朵錦簇圍擁,過著詩般生活的女子,卻也無時不享用著人間煙火——就像“潔”與“塵”在同一個名字中的完美共生:她是一個恬靜的妻,結(jié)婚十幾年,會“墻邊掐兩棵蔥,煮面的時候用”,洗碗時恐懼油麻藤后壁虎出沒的擔(dān)心,也能敷筆成文;她還是一個寵溺而又忐忑的母親,懂得在天才的傳記里尋覓育兒成敗的蛛絲馬跡……
      當然,不時,還有瀟灑的遠行,淺灰色的東京,吃街頭芒果冰的越南……
      家庭與事業(yè),物質(zhì)與精神,達到完美的平衡并互相促進,過著這等生活的女子,再籍七分慧心、三分閑情,所思怎能不幽深剔透,所寫怎能不華美從容?
      這一切,于我,一個在京城無根漂泊的小白領(lǐng)來說,便是理想生活最閃閃發(fā)光的范本了。
      帕慕克、卡爾維諾、奈保爾、赫拉巴爾、麥卡勒斯……都是我的心頭好,然而我沒時間。在擁擠的地鐵上、昏昏欲睡的床前,在每個奔忙的日子,他們的影子掠過我眉間,虛浮一晃,我把握不住。
      我營生如蟻,唾血如燕,卻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簡陋巢穴,更豈敢奢念一座姹紫嫣紅開遍的花園?何時才能凝望每一朵花的開放,并叫出它們的名字?
      我被生活壓著,像背著十頭疊羅漢的大象狂奔,無暇顧及那些細微之美,而它們隨即一閃而逝,如一尾受驚的小魚,再也無法聚攏。
      現(xiàn)實永遠冷冽而干枯。若過不上理想的生活,幸好還能遐想;若想象不出,就去讀書吧。
      她寫道:“人們都說,居家寫作的女人弄弄園藝是最好的調(diào)劑。我深以為是,也受惠已久。其實我認為所有女人弄弄園藝都是最好的調(diào)劑。有一個園子,或者一個庭院,植物的靜謐與豐饒,對應(yīng)著女人的豐饒和靜謐,這中間有一種同質(zhì)的氣息交流和能量互換。在這種交流和互換中,有一種很深的東西在滋長?!斉藢χ参镉们楹苌畹臅r候,植物也會以一種微妙的方式,通過各種感官把深情反饋回女人。這一過程中,花嬌葉媚,而女人的內(nèi)心也靜若止水,也搖曳多姿,也有些風(fēng),有些涼,有些濕潤,有些幸福?!?
      潔塵熱愛植物成癖,更鐘情描寫植物的文字,每遇精彩的句子,也會如獲至寶,小學(xué)生似的趕緊抄下來。她最愛是梅?薩藤寫庭院里的那些事兒,每隔一段時日便翻出來重讀。梅?薩藤之于潔塵,正如潔塵之于我?!拔宜喿x的梅?薩藤是一個獨居且隱居的六十多歲的老太太了,寫作和園藝,創(chuàng)造和享受,勞動和冥想,入世又出世,既熱情開朗又安靜內(nèi)省,既世俗化又精神化,我覺得她是一個非常美麗非常迷人的女人?!?她的筆下全是仰慕。
      同是愛花成癡的女作家,梅?薩藤與《花事》的作者科萊特下筆又迥異。“薩藤是把花放在她的餐桌上來寫的,而科萊特似乎用的是呈現(xiàn)鉆石的方式,她把花仔細掐了下來,然后放在一塊黑色的天鵝絨上,還加了一束追光。相比之下,我當然更喜歡薩藤那些周圍圍繞著廚房、事物、貓、雨水、青苔的味道以及些許霉味的花兒們?!?潔塵的比喻生動、恰切,三言兩語,盡得風(fēng)流。此類玲瓏妙句,在書中俯拾即是。
      一個四十歲的女子,尚未被歲月侵蝕得黯淡粗糙,甚至,竟還保持著少女般的容顏,以及少女般純凈的筆致,或許不得不歸功于這種寧謐、悠然的生活方式。你看,她的散文——爛漫、自由,如林間閑步,隨興所至;雖布滿令人敬畏的人名與作品,卻不艱深;花花草草、書書卷卷,距現(xiàn)實很遠,卻離靈魂很近;是純女性的視角,卻不黏纏于尋常情愛,“不談感情,不講道理”;不再歸納,而醉心于細節(jié),在一個個細節(jié)的美妙呈現(xiàn)下,人生逐漸緩慢下來,通透起來,寬廣而去……
      她評價約翰?伯蘭特的作品,是“半如童話,半如陷阱”,這充滿靈性的斷語,用于她自己的作品,用于理想生活之一種,亦是恰切不過。
      
  •   又是你,在這里偶遇,不在自己的頁面發(fā)表卻出現(xiàn)在此地。
    充滿情感的文字,每每讓人讀后難以忘懷的情書般的評論。
  •   真不好意思,我以為這也是在自己的頁面發(fā)展。
  •   我也喜歡她,這或許是我在這所校園讀她的最后一本書了
  •   寫了我想說的。
  •   一半欣賞,一半恰是挑剔。很好。半如欣賞,半如挑剔
  •   一個四十歲的女子,尚未被歲月侵蝕得黯淡粗糙,甚至,竟還保持著少女般的容顏,以及少女般純凈的筆致,或許不得不歸功于這種寧謐、悠然的生活方式。你看,她的散文——爛漫、自由,如林間閑步,隨興所至;雖布滿令人敬畏的人名與作品,卻不艱深;花花草草、書書卷卷,距現(xiàn)實很遠,卻離靈魂很近;是純女性的視角,卻不黏纏于尋常情愛,“不談感情,不講道理”;不再歸納,而醉心于細節(jié),在一個個細節(jié)的美妙呈現(xiàn)下,人生逐漸緩慢下來,通透起來,寬廣而去……
  •   太好了。我也想去看她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