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彼得.湯普森等 頁數:333 譯者:檀東鍟
Tag標簽:無
前言
1900年的北京 天公不作美,雨開始下了。雨水夾雜著紅磚的粉塵落到院子的爛泥地上。1900年7月16日,莫理循和472個各國平民、三千多個中國難民以及一支由 大約400名日本兵和歐洲各國士兵組成的使館衛(wèi)隊在公使館區(qū)已經被困一個 月。狂熱的義和團拳民在冷酷無情的慈禧太后的默許和清廷軍隊的幫助下,從6月18日開始,一個月來一直包圍著各國駐北京公使館。他們隨時都能用 重炮把使館的磚式建筑物夷為平地,把他們所認為的洋鬼子消滅個精光。在 他們眼里,這些洋鬼子仗著武器精良,在中國已橫行霸道了半個世紀,掠奪 中國的資源,折磨中國人。澳大利亞人莫理循時年38歲,體格像運動員一樣健壯,相貌堂堂,滿頭 金發(fā),情緒樂觀,經常滿面笑容?,F在他卻衣冠不整,躲在坍塌的磚墻后,透過紅色的粉塵開槍反擊。雨越下越大,莫理循的朋友——英軍高級軍官斯 特勞茲上校要到附近的海關餐廳去喝早茶,他就跟在后面結伴而行。他們打 算喝完早茶后沖到肅王府去。經莫理循的說服動員,肅王府被騰出來做臨時 難民收容所,因此擠著大批中國難民。斯特勞茲打算去那里巡視,莫理循打 算為發(fā)給英國《泰晤士報》的第二篇報道收集最新素材。與此同時,他還打 算在肅王府施展醫(yī)術,對難民救死扶傷。但是,要想到達肅王府,他們必須穿過兩片受到中國狙擊手封鎖的開闊 地。斯特勞茲是個軍人,這可是他的拿手好戲;莫理循生性膽大,喜歡冒險,勇于面對任何挑戰(zhàn)。因此穿越這兩片開闊地對他們來說并非令人望而生畏 的難事。他們出發(fā)時,雨突然停了,安全到達肅王府時,遇到日本公使館衛(wèi)隊的 柴中佐。斯特勞茲在巡視時,莫理循和柴中佐朝著火線的方向走去,來到山 坡上的日軍戰(zhàn)壕里。義和團拳民在三十米開外的地方朝他們開火,幸好都沒 擊中。他們和斯特勞茲會合時,莫理循建議他去視察日軍防線,但是斯特勞茲 不想再往前走,因為他已完成任務,打算回到公使館?!澳敲次液湍粔K回去,”莫理循說?!拔乙惨黄鹱撸辈裰凶粽f。他們三人往下走了幾步,進入火線,朝防御工事的方向走去。這時,他 們聽到三聲槍響。莫理循被擊中右臀部,斯特勞茲的右腿被子彈打得粉碎。斯特勞茲叫了一聲“主啊”,就倒進柴中佐的懷里。莫理循盡管自己也負了 傷,還是冒著槍林彈雨,協助柴中佐把斯特勞茲拖出危險區(qū)。柴中佐跑去找 外科醫(yī)生,莫理循則忙著用手帕和柔韌的植物枝條充作止血帶給斯特勞茲止 血,可惜沒什么效果。莫理循覺得束手無策。斯特勞茲的斷骨從傷口處突出來,頂在褲管上。日本外科軍醫(yī)中川中佐來了后,努力按住傷口止血。斯特勞茲躺在血泊中,神智還很清醒,詢問莫理循的傷勢。莫理循咕咕噥噥地說:“一點小傷?!?可是,話音剛落,他就暈過去了,血從他身上汩汩地流了出來。當天晚些時候,倫敦《泰晤士報》的讀者驚悉,著名的《泰晤士報》記 者莫理循博士在保衛(wèi)公使館的戰(zhàn)斗中為國捐軀。第二天,《泰晤士報》刊登出整整兩個專欄的訃告,部分內容如下:對中國來說,過去的三年是關鍵的三年。在這一段時間里,正是由于莫 理循博士的杰出貢獻,英國人民才能最早、最準確地了解中國所發(fā)生的一切 事件……莫理循具有非凡的判斷力,這幾乎是他的一種本能。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他所批評的“充滿謊言”的新聞氛圍下,極其準確地區(qū)別真理和謬 誤。他是那么精明,那么足智多謀,工作起來總是那么孜孜不倦,任勞任怨。因此,他總是能搶先發(fā)出重要消息。而官方渠道都要過兩三天才能遲疑不 決地證實他的報道。在澳大利亞,人們對莫理循的死訊感到非常震驚。他的故鄉(xiāng)季隆下了半 旗,悼念自己最著名的兒子、充滿傳奇色彩的北京的莫理循……
內容概要
《中國的莫理循》講述了1894年,莫理循還是一個愛冒險、愛旅行的醫(yī)學院畢業(yè)生。這年,他揣著向媽媽借的40英鎊,一句中文也不會,從中國上海溯長江而上,穿越中國西南至緬甸,進行了為時半年的旅行。1910年,莫理循已經是世界知名的《泰晤土報》駐中國記者了。當時發(fā)行多少份《泰晤士報》,就有多少人知道這位“中國的莫理循”。這年,他進行了為時半年的中國西部考察,途經河南、陜西、甘肅、新疆等省。在考察途中,他寫了12篇報道,在《泰晤土報》上連載,為西方世界了解中國西部的政治、經濟、軍事、風情、文化開啟了一扇窗口,引起轟動。
作者簡介
彼得·湯普森,出生于澳大利亞,目前生活在倫敦。撰寫過威爾士公主、約克公爵夫人、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亞里土多德·翁內西和杰克·尼科爾森等名人傳記,以及軍事歷史著作新加坡戰(zhàn)役。目前正在撰寫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太平洋怒火》?! ×_伯特·麥克林,澳大利亞作家和編劇家。他目前正把《中國的莫理循》一書改編成電影劇本。近期出版的著作有 澳大利亞最偉大的戰(zhàn)爭英雄艾伯持·雅卡和綠林好漢弗蘭克·加德納的傳記。他還在撰寫著名政治家凱文·拉德的傳記,并創(chuàng)作一些有關中-澳題材的劇作。
書籍目錄
序言 1900年的北京第一部分 1862—1894年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第二章 最崇高的職業(yè)第三章 揭露販奴貿易第四章 追隨伯克和威爾斯第五章 新幾內亞的災難第六章 醫(yī)生的命令第七章 希望在東方第八章 愉快的旅程第二部分 1895—1911年第一章 莫伯利慧眼識千里馬第二章 秘密使命第三章 謎樣的中國第四章 龍的女皇第五章 義和團起義第六章 救援和賠償第七章 莫理循的戰(zhàn)爭第八章 北巖的魅力第九章 革命!第三部分 1912—1920年第一章 支持中國第二章 柔情蜜意第三章 背信棄義的日本第四章 傻瓜王朝第五章 傷感的旅程第六章 最后的奮斗尾 聲 高尚的新聞工作者主要參考書目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四章 追隨伯克和威爾斯 1860年8月(莫理循出生前兩年),羅伯特·奧哈拉·伯克率領一支龐大 的探險隊,從墨爾本出發(fā),往北縱越整個澳洲大陸。這次探險活動由維多利 亞皇家協會贊助,不要求有任何回報。墨爾本市民告別探險隊時,場面非常 狂熱。探險隊的成員包括隊長和隊員共15人,裝備包括25匹駱駝、國外請來 的駱駝夫、馬和馬車、足夠用兩年的食物和富足的物資,6噸柴火和45碼用 來縫制擋蠅面罩的綠色薄紗。這次探險是一部悲喜劇。探險隊到達巴庫河時(離目的地大約還有一半 路程),伯克決定只帶三個聽話的隊員(威廉·約翰·威爾斯、查理·格雷和 約翰·金)組成突擊隊,走完余下的路程。1861年2月,他們到達諾曼頓地區(qū) 卡奔塔利亞灣邊緣的沼澤地帶,發(fā)現難以穿越,只得折回。在返程途中,格雷在饑餓和精疲力竭中死去。其他三個幸存者到達巴庫 營地時,發(fā)現那里空無一人。他們不知道,那天早上留守隊已經撤離。伯克 和金動身前往阿德萊德,把威爾斯留了下來。兩天后,伯克也在精疲力竭中 死去,金只得折回營地,發(fā)現威爾斯也死了。這時,當地的土著人對他伸出 友誼之手,拉了他一把。他們很善于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而且一直非常驚訝 地觀察著這些白人。他們帶有悲劇色彩的冒險經歷撥動了無數澳大利亞年輕人的心弦,引發(fā) 了無窮無盡的熱烈討論。正是在這種氛圍中,年輕的莫理循步入成年。他心 中渴望探險的烈火在熊熊燃燒。他非常迫切地想要面對相同的挑戰(zhàn)。但是這 次他計劃僅帶一個行囊,裝上必備的物資和設備,單槍匹馬徒步跋涉。他從南太平洋報道販奴活動回來后,登上“蘭尼拉號”,前往卡奔塔利 亞灣的帕默河。不幸的是,途中船沉了。于是,他只得換船繞道前往莫爾茲 比港,然后搭乘一艘中國人的小舢板,繞著北部的海岸行駛,一路上危險重 重。途中,他在星期四島停留過,最后于1882年12月抵達諾曼頓。那時他才 20歲。在諾曼頓,當他透露自己要縱越大陸到墨爾本去時,許多人都認為他瘋 了。有的人說他“太魯莽”,有的人說他這么做“毫無勝算”,甚至還有人 說“這種旅行等于自殺”。旅館里那個上了年紀的老板娘一直嘮叨他可能會 遇到的危險。她說自己不是個膽小鬼,但絕無膽量從事這種毫無勝算的徒步 探險活動。莫理循覺得,再呆下去自己會得神經病,就急忙離開諾曼頓。他 走了24公里后,才遇到第一批行人。那是一個由5個人組成的馬幫,專門從 諾曼頓往外地倒賣羊毛和其他商品。他剛碰到他們,傾盆大雨就瀉了下來。由于要再走75英里才會趕到有人煙的地方,他只得在原地耐心地等待,這一 呆就是兩天。12月22日,星期五,莫理循看到烏云散了一些,就急忙開始趕路,把小 心謹慎的馬幫留在身后。他在日記中寫道:“我趕了30英里的路后,又開始 下雨了?!?馬幫猶豫不決,也許他們曾到過這里,對這里的天氣狀況比較熟悉。這 段路誰都望而生畏,沿途是一片曠野,稀稀疏疏地長了一些古塔膠樹、矮小 的假黃楊木和澳洲膠樹。據說,這里是黑人出沒的地盤,而且每年都洪水泛 濫。我走到半路時,突然遇上暴風雨,道路變成一片泥沼,背包泡水后更顯 得沉重,壓得我哼哼直叫喚。不過停下來休息非常不安全。我所聽到的有關 這條路的傳說使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坐下來稍稍喘口氣,所以只得在沒膝深的 泥水里掙扎著向前跋涉,在“疲憊的行走中”忘記了陰沉、令人沮喪的地方 可能發(fā)生的危險。風突然停了,陽光破云而出,雨也停了。沒走一會兒,我來到一個地方,那兒根本沒過下雨。這只是局部性的暴風雨。第二天早上,我來到文諾帕 克的一座養(yǎng)牛場,那里有兩座棚屋和一座牲畜圍場。這兩段路各長25英里,雖說一路上平平坦坦,但是非常單調無趣,幸好偶爾還能看到一些林木茂密 的沙丘。隨后,我來到一座酒吧。莫理循在酒吧中歇了歇腳后,繼續(xù)趕路。他走在通向費林德斯河的大平 原上,他必須在洪水來臨之前,跨過這條河。他在日記中寫道:“馬幫的人 告訴我,發(fā)洪水時,河水會上漲30英尺。這我完全相信,因為費林德斯河兩 岸的橡膠樹夠高了,可是在最高的樹枝上竟然卡著許多漂木。” 不過,他又有了伙伴?!斑@個人有點神經質,一定要和我結伴而行。他 騎的馬又老又難看,兩肩之間還有一處瘺管,看起來非常惡心。他為自己的 馬感到驕傲,但是他的行為卻令人感到惡心,原因是他把馬、馬鞍和韁繩賣 掉時,只開價10先令。在主人的眼里,這匹馬的唯一缺陷是它不是匹母馬。” 莫理循一路上碰到許多墾荒者,這個不知名的怪老頭是第一個。他們的 許多怪異行為逗樂了莫理循,至少后來回想起來是這樣。有一次,莫理循問 這怪老頭:“我們倆要買多少面粉呢?”他回答說:“6磅。”莫理循有點疑 惑地問:“6磅面粉肯定不夠我們吃三天,我們還要趕81英里路,才能到達 下一個有人煙的地方?!钡牵硌判?,隨后就烤了一大塊面包,重6磅,但是硬得像石頭一樣,我們的小刀都切不動。但是,這個地區(qū)的生活有其陰暗面——白人殖民者對土著人的殘忍態(tài)度。莫理循在寫給《時代報》的一篇文章中說:“可憐的黑人經常遭受無情的 殺戮。一天晚上,我來到一座牧場。據說,這座牧場的主人槍殺的黑人比昆 士蘭州任何兩名男子殺的還多。這當兒,郵遞員碰巧走了進來,報告說有個 黑人在飼養(yǎng)場周圍鬼鬼祟祟地游來蕩去。牧場主立即抓起上了膛的步槍,趕 了出去。一小時后,他垂頭喪氣地走了回來。雖然圍欄附近還能找到足跡,但是外面太暗,根本找不到那個黑人的蹤影?!?白人殖民者對土著居民的“咄咄逼人”的態(tài)度莫理循可不是第一次遇到。他在旅行途中曾與一些土著居民友好交談,有一次甚至和一個黑人結伴而 行。這個黑人給他講了許多發(fā)生在偏遠地區(qū)的驚心動魄的冒險故事。那時候,西昆士蘭部分地區(qū)對土著人不宣而戰(zhàn),但是莫理循從來沒有受到他們的威 脅,也從不傷害他們。一路上,他只想當個細心的觀察者,這剛好和他在南 太平洋報道販奴活動的角色相反。他更擔心的是那里的爬行類動物。他曾在日記中寫道:“諾曼河在諾曼 頓以北的河段稱作斯皮爾河。據說現在鱷魚大舉入侵。我很難描述見過的最 大的鱷魚有多大?!比欢?,他在談到蛇時,卻一點也不扭扭捏捏。我殺了幾條莫爾加蛇。這種蛇長大約6英尺,呈鮮棕色。我在迪亞曼蒂 娜納河上游時,一個黑人經過我身邊,一條蛇跟在他后面,長大約9英尺6英 寸,像錨索那么粗。這是一種巖蟒蛇,通??砷L12或15英尺。這個黑人對我 說這不是毒蛇。那里的人都是見蛇必殺。我殺了一條褐色的蛇、一條盾鱗棘背蛇、一條 雜斑蟒蛇和一條藍肚黑游蛇。還有許多蛇我根本沒法辨別。有一次,一條小 蛇在我走近時被驚動了,拼命地扭動。我回頭想找根樹枝,可是它竟然蹦了 起來,一頭鉆進一個不到兩個小指頭大的洞里,徹底消失了。真有趣?!霸S多有關蛇的奇聞趣事都是別人告訴我的”,莫理循苦笑地寫道,“一個沒經驗又愛輕信的人,經常會被人毫不留情地利用。” 他的好心眼經常被人利用。旅途中最珍貴的物品是水。有一次,他一大 清早就起來趕路。午飯時分,來了一個郵遞員和一個騎馬的人?!皟蓚€人都 騎著馬,還帶著馱馬,”莫理循寫道,“那一天又干又熱,因此我比平時多 帶了好多水,不但灌滿了水袋,還把容量為兩夸脫的罐子也灌得滿滿的。這 兩個家伙向我要點水喝。我還沒來得及阻止他們,他們已把一整罐水都鯨吞 了,只剩下一小杯。氣人的是,他們騎著馬,離目的地還不到兩英里,而我 還得步行28英里才能到達目的地。” “后來,我給自己定下一個規(guī)矩:不管是步行還是騎馬,決不向其他旅 行者討水喝,也決不把水給別人。至少在這方面,我體會到獨立的滿足感?!?他經常寫信回家。剛從諾曼頓出發(fā)時,他曾說自己有信心完成這次探險 使命,這其實有點虛張聲勢。現在他一路走來,自信心變得非常強。他在上 路幾星期后寫信給母親說:“您千萬別認為我的探險主意是瘋狂的,我前幾 次的旅行經驗對我是非常有幫助的。” 為了安撫在季隆對他牽腸掛肚的雙親,他盡量把自己的旅行過程往好里 寫:“我身體棒極了,日子過得非常開心。我的背包里有一條溫暖的毛毯、一塊大油布、一張輕便的阿散蒂吊床、四雙短襪、幾條白色的帆布褲、幾雙 鞋子、三條手帕、兩件襯衫、幾套睡衣褲、兩三本書、肥皂、牙刷、一個鐵 罐、一個一夸脫容量的鐵壺和一只小平底鍋、一個水袋和少量食物?!彼?給母親的信中說:“我一路上走得非常輕松愉快,一覺得餓就宿營,每天都 過得非常滋潤。早餐時,我通常喝兩夸脫茶,吃點牛肉和玉米餅,偶爾還配 上一品脫美國干蘋果。大約11點時,我就安營扎寨,給自己燒一杯可可茶,美美地品嘗一番。午餐我通常吃三道菜:牛肉濃湯、牛肉馬鈴薯和燉蘋果,當然還泡了茶。晚餐基本相同,日子過得可美了。我每到一個城鎮(zhèn),都有許 多人跑來看我,好像我是個大猩猩似的?!?實際上,他的旅行比信上說的要艱難得多。在他的日記里,他提到自己 中過一次暑。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一天,他請教小鎮(zhèn)上的一個人,往160 公里外的一座供應站小屋該怎么走。那人給他畫了一張路線圖。莫理循在日 記中寫道:“我出于好奇保留了這張圖。9英里的一段路在圖上看起來足有 24英里長。就是這圖上的一點點不精確之處,給我造成了不必要的焦慮和苦 惱?!?P37-41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