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趙建軍 頁數(shù):39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魏晉南北朝美學范疇史》屬魏晉南北朝美學范疇的斷代史,在寫作過程中,筆者趙建軍等試圖貫徹這樣一種原則:視美學范疇為美學的文化、歷史蘊涵的還原,以孕育、生成中國美學范疇的原生性知識形態(tài)為基礎,通過文化視野的哲學、宗教學、倫理學與藝術學的整體觀照形成有關美學范疇蘊涵的學科概括。我們把范疇的生成及歷史蘊涵相對于學科發(fā)展的意義,作為美學范疇史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
書籍目錄
大文化的美學(代自序)
引言
第一章 美學范疇的邏輯進路
第一節(jié) 美學范疇的玄學化建構
第二節(jié) 穿越倫理審美的哲學與宗教
第三節(jié) 探尋人生的藝術化境界
第二章 玄學美學本體論范疇
第一節(jié) 道:作為哲學審美
第二節(jié) 氣:氤氳萬物與人生運化
第三節(jié) 無:玄學本體之理則
第四節(jié) 有:玄學本體論的另一解讀
第五節(jié) 自然:一種審美的精神本體
第六節(jié) 性:自然人生的人文意蘊
第七節(jié) 化:人生化運的時空呈現(xiàn)
第八節(jié) 意:人文心理的意義之無
第三章 佛玄、佛學美學范疇
第一節(jié) 禪:大慧之“美”
第二節(jié) 般若:格義·佛玄·中觀
第三節(jié) 相:佛學美學意蘊種種
第四節(jié) 涅槃:圣智之美
第四章 儒玄、儒學美學范疇
第一節(jié) 性情范疇的人文推進
第二節(jié) 心性:天地至理的主體實現(xiàn)
第五章 藝術美學范疇
第一節(jié) 氣范疇的藝術化根性
第二節(jié) 韻范疇的藝術意涵拓展
第三節(jié) 律范疇的藝術韻致之遷變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這的確是個問題。在分析“禪”、“般若”時,我們實際上也觸及這樣的問題,但因為這兩個概念的歷史蘊涵過于集中,使我們集中分析其由佛學、哲學蘊涵轉化為美學體系的包孕時,即便不對這種涉及佛學性質(zhì)的內(nèi)在特點置論,仍可把握住基本的歷史蘊涵的走向,而“相”就不同了。“相”作為名相,指陳的是具體的形狀、顏色乃至呈示之方式等等,而與我們的官能相對。名相的指稱,在語義學中,固然可以有多種分割,如指陳具體的存在物、指陳涵義、指陳名相在特定語句之邏輯中的意義定位等等,但不論怎樣分割,語義的分析與人們在把握一個思想體系時,對這個概念的基本涵義的基本把握不能矛盾,也就是說,必然有一個基本的意思作為名相成為體系中被使用的理由(若為單一之分析對象,此或為不充分的,而此際在思想體系中,它卻是自身納入邏輯的充分條件件理由),因而,“相”指陳具體的相狀與呈示方式,就是其最基本的名相蘊涵。以如此之“相”納入體系,猶如面對瀑流而拂塵,自然是飛花隨沫,飄失如煙了,我們又從哪里來找到它的美學的真在與意蘊呢?然而全部佛學的奧妙大概就在這里。馬克思說:“在細微之處可以證實的東西,當各種情況在更大范圍表現(xiàn)出來的時候就更容易加以說明了?!雹佟跋唷痹诜饘W里,具有與西方美學和中國傳統(tǒng)不同的名相定位。
編輯推薦
《魏晉南北朝美學范疇史》是由齊魯書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