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壽光古國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李灃  頁數(shù):340  字數(shù):462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探尋壽光古國》是一本研究己族、己(紀)國和紀姓祖先歷史的史學專著。
  考古資料顯示,位于濰、淄兩河流域的古己國族是少皋己族、伯益其族和夷羿族的一個大的部落聯(lián)合體。夷羿族的英雄祖先是帝嚳和堯的射官;伯益父子輔佐舜、禹,功勛卓著;商代武丁朝的祖己可以訓王,并享有王一級的待遇;西周立國以后,己國族的先人為封建諸侯、開拓疆域、維護君統(tǒng)作出過重要貢獻,一度形成己、魯、齊三國鼎立東方的政治局面。
  春秋時期,在紀國即將為齊所滅之際,紀侯“大去其國”,遠走他鄉(xiāng),永不再返。從此,紀國臣民以紀為姓,客居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臺灣等地,與故鄉(xiāng)失去了聯(lián)系。
  《探尋壽光古國》作者李灃是山東壽光人,他有很濃烈的故鄉(xiāng)情結,他對山東壽光古國的研究,填補了東夷古史研究的一項空白。

作者簡介

  李灃,1937年8月生于山東壽光城南岳寺李村。1952年至1958年在天津一中讀書。195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1962年大學畢業(yè)后參軍入伍。在北京軍區(qū)的師、軍和軍區(qū)的司、政、后機關和院校工作三十七年,1999年退休。大校軍銜、教授。主編《軍事管理論文集》、《房地產交易指南》,著《中國軍事經濟史-宋元明》、《話說畫眉》,在軍內外學術會議和學術刊物上發(fā)表《經濟規(guī)律在軍事管理中的作用》、《毛澤東的軍事經濟思想》、《大禹出生山東考》等學術文章二十余篇。

書籍目錄

前言
序一
序二
上篇 古斟灌國——兼論后羿與夏
 第一章 神話傳說中的后羿
 一、后羿其人
 二、后羿是為民除害的英雄
 三、羿射九日的傳說
 第二章 后羿“因夏民代夏政”
 一、春秋經傳中的后羿與夏
 二、關于夏之方衰
 三、關于衰弱中的夏王朝
 四、關于后羿“因夏民代夏政”
 五、后羿被害與寒浞篡權
 第三章 斟尋、斟灌山東壽光說
 一、古人對斟尋、斟灌地望的說法
 二、近現(xiàn)代學者對斟尋、斟灌地望的說法
 三、在普遍聯(lián)系中思考斟尋、斟灌的地望
 四、需要進一步弄清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斟灌國的歷史淵源
 一、季荝與斟灌
 二、驩兜(歡頭)與斟灌
 三、對斟灌姓氏的分析判斷
 四、蘇阜屯大墓與斟灌
 第五章 斟灌山東壽光說的考古學證明
 一、這個地域是古代聚落的密集區(qū)
 二、朱封龍山墓的夏痕跡
 三、這個地區(qū)有著名的邊線王古城
 四、斟灌的盛世和滅亡
 五、對考古文化的辯證思考
中篇 文獻中的古代紀國
 第一章 紀國的概況
 第一節(jié) 紀國的流源
 第二節(jié) 紀國的地望
 第三節(jié) 紀國的勢力范圍
 第四節(jié) 紀國與齊國
 第二章 春秋經傳中的紀國
 第一節(jié) 春秋紀國的一般情況
 第二節(jié) 齊國吞并紀國的戰(zhàn)爭
 第三節(jié) 紀國的尾聲
 第三章 對紀國族源和歷史的討論
 第一節(jié) 巳、已、己、以、紀的原始含義及相互關系
 第二節(jié) 紀國的祖先
 第三節(jié) 從紀國附庸國的名稱看紀國族的歷史特征
 第四節(jié) 已□器對紀國歷史的啟示
 第五節(jié) 對紀氏族源的探討
下篇 殷周青銅器和甲骨文中的己其□國族
 第一章 殷商時期的己其□國族
 第一節(jié) 武丁時期甲、金文中的己其□國族
 一、武丁時期金文中的亞其國族
 二、武丁時期甲骨文中的己其?國族
  (一)、武丁時期甲骨文中的“其”
  (二)、武丁時期甲骨文中的“己”
  (三)、武丁時期甲骨文中的“己其”
 第二節(jié) 對武丁時期甲、金文中已、其、己其的理解
 一、己字和己姓、己族
 二、其字、其族和其地
 三、己、其和□的關系
 四、亞醜與亞其
 第三節(jié) 祖庚、祖甲時甲、金文中的己其族
  一、甲骨文中的“□”
 二、青銅器銘文中的“□”
 第四節(jié) 稟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時甲、金文中的已其族
 一、稟辛、康丁時甲骨文中的已其族
 二、武乙、文丁時甲骨文中的已其族
 三、帝乙、帝辛時甲骨文中的□族
 第五節(jié) 稟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時金文中的已其□國族
 一、已、其金文中的母系人物
 二、《我方鼎》中的已、其族先人
 三、關于已□
 第六節(jié) 帝辛征人方與周興商亡
 第七節(jié) “亞□”族與“北子孫”族的錯綜復雜關系
 一、徽文中“北子孫”與“己其”族氏的合文
 二、“北其”也是族氏名
 三、“北子孫”與“□”的關系
 第八節(jié) □是□族的重要人物
 第九節(jié) 小臣缶與己其族的關系
 第十節(jié) 《乙卯尊》或曰《子黃尊》中透露的己、其族信息
 第十一節(jié) 己其族團中的“臤”氏
 第二章 周初金文中的□□國族
 第一節(jié) 西周早期的□□族
 一、西周早期的□國銅器
 二、□國銅器背后的□國歷史
 第二節(jié) 周初的衛(wèi)國與□□族的關系
 一、沫司徒與衛(wèi)國初建
 二、□氏族是己其國族的一個重要分支
 第三節(jié) 周初北方的燕國與□□族
 一、周初北方燕國的□器與□族
 二、對周初北方□器的分析和判斷
 三、周王室善待□國族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jié) □□國族在周初征東夷過程中日漸強大
 一、周初征討的東夷在山東半島的東端
 二、征東夷的軍事首領白懋父與□國族
 第五節(jié) 西周早期政治生活中的□□族人物
 一、關于己中(仲)
 二、關于己公
 三、《高卣》中的□長疑
 四、康王時的己侯貉子
 第六節(jié) 西周王室對東方經營中與魯、齊、己的關系
 一、周初權力紛爭中齊太公的陰謀被周公識破
 二、三監(jiān)叛亂后齊國在政治上逐漸被邊緣化
 三、在周王室與齊太公的矛盾中己國的政治影響和實力日益強大
 第七節(jié) 周穆王時的東方與己國
 第八節(jié) 西周中期的己(紀)國
 一、周夷王時,王室與己、齊的三角關系
 二、夷王是位順應歷史潮流的國君一
 三、夷王烹齊哀公,是對孝王篡位的政治報復
 四、西周中后期,王室與齊國關系疏遠,與紀國關系親密
 五、紀國與莒、萊的關系
 第九節(jié) 西周晚期的紀國
 一、己侯鐘
 二、煙臺己器
 三、黃縣□器
 四、《師寰簋》與征淮夷
 五、兮仲與己
 第十節(jié) 春秋早期的紀國
 一、《冥夫人□》
 二、《□公壺》
 第十一節(jié) 對紀國姓氏的討論
 一、春秋紀國,姜姓無疑
 二、己,少皋、祝融之后裔
 三、對己(紀)國姓氏的推斷
 四、紀國姜姓探源
 第十二節(jié) 紀姓族譜的補證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畎夷只不過是東方“九夷”之一,《后漢書·東夷列傳》:“夷有九種:日畎夷、于夷、方夷、黃夷……”因此后相所征的“畎夷”是東夷之“夷”,與西方的“畎戎”無涉。征討完畎夷后,后相的軍事力量已經到了今山東的東南部。順著谷地再向北,就到了北海平壽、壽光東的膠萊平原,也就是風夷、黃夷的地域。元年征淮夷、畎夷,二年征風夷、黃夷,說明這四夷距離都不遠,因為由元年到二年,征討這四夷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進攻黃夷、風夷前,按照作戰(zhàn)慣例,需要進行休整和擴充力量。北海平壽、壽光附近,有后羿的友鄰和同盟部族逢蒙,還有夏后部族斟灌。而有寒與逢蒙具有特殊關系,后來的事實證明,有寒也是后相要依靠的力量。在這里進行休整和重新集結后,后相于二年征風夷、黃夷。六、關于后羿代夏與夷夏之爭后羿代夏不是個人的反常行為,而是具有客觀的必然性。傳統(tǒng)觀念雖然承認東夷文化對夏文化的影響,夷夏關系十分密切,但仍然把夷夏分割開來,視夷為華夏的異族。從政治和文化發(fā)展的歷史看,夷夏應該是一個整體。堯時,命羲和觀察日月,敬授人時,羲和之子,出于湯谷。羲和者,伏羲之后,東夷人也。堯命羿射天射地為民除害,羿,東夷人也。堯的主要助手和繼承人,虞朝的帝王舜,東夷人也。堯、舜、禹的大功臣皋陶父子——皋陶和伯益,東夷人也。禹夏王朝的形成與秦、漢不同,秦、漢都是經過長期、殘酷的軍事斗爭,依靠軍事實力取得了政權,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而禹夏政權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是因大禹治水有功,眾諸侯擁戴大禹為王,這個王權的實質是信仰,不是武力。而這個信仰的形成與治水關系甚密,而在治水的過程中,東夷人皋陶、伯益是最大的功臣,是大禹的股肱。在治水過程中,夷夏是一家,是密友,夷夏的族氏鴻溝已經泯滅。大禹的德政和功勛,是夏人和夷人共同締造的。也正因為如此,《孟子·萬章》和《史記·夏本紀》均有“禹薦益于天”、“(禹)而后舉益,任之政十年”、“以天下授益”的記載。最近發(fā)表的上博楚竹書《容成氏》也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為后,見皋陶之賢也,而欲以為后。皋陶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讓益,啟于是乎攻益自取?!痹凇坝硭]益”、“禹授益”、“禹傳之于益”的政治前提下,是“啟于是乎攻益自取”,是“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戰(zhàn)國策·燕策一》),是“啟代益作后”(《楚辭·天問》),是“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史記·燕召公世家》)。

編輯推薦

《探尋壽光古國》由齊魯書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探尋壽光古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