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周延良 頁數(shù):1574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據(jù)此大致可以肯定《皇覽》所集輯書,主要是漢代以來確定的經學和經學的傳注,經世濟用是目的所在。此風即成,便延續(xù)下來,直到清代仍然編撰了為數(shù)可觀的類書。但自六朝以來,類書編撰所采取的文獻則不限于經、傳氣特別是唐代以后,除去專門性的類書,一般意義上的類書則具有百科全書的特點,比如《北堂書鈔》、《藝文類聚》、《白氏六帖》、《太平御覽》、《記纂淵?!?、《玉?!?、《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御定淵鑒類函》等等。就類書的編撰主體而言,既有官修,也有私家撰修者?! ☆悤?,在歷史發(fā)展中的產生、形成,其意義在于適用,就今天看來,卻不限于此。除了依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工具書價值,還具有相當?shù)膶W術價值。首先,類書產生本身,就暗示著相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觀念,是文化現(xiàn)象、文化形態(tài),也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組成部分;其次,就歷史文獻論之,類書本身就是文獻,同時,為我們今天獲知亡佚的文獻提供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參照條件;其三,校勘或整理古籍。類書中或有殘存的文獻和保有某今仍可見文獻的部分數(shù)據(jù),是校勘古籍的重要參考。當然,類書的學術價值不僅限于此,這裹,唯撮其要亟口之。 《重廣會史》隸在類書,為研究唐前思想史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比較集中的部分數(shù)據(jù),對于研究思想文化史,應該肯定它的價值和意義,做古籍整理中的校勘,該書也有一定的價值,但其價值并不能估計過高。下就箋證中所關涉的問題做概要論列?! 〗褚姟吨貜V會史》一書,無編者名氏,宋代的目錄之書亦未見著綠,南宋鄭樵《通志·藝文略·類書類》著錄《會史》一百卷、《廣會史》二十五卷」,未著撰人,編者為誰氏?不可詳。鄭樵所著錄的《會史》、《廣會史》與《重廣會史》是怎樣的關系?亦不得而知。是書之名,始見于元代?!端问贰に囄闹尽に囄摹妨洠骸吨貜V會史》一百卷。未著撰人。以理推之,《會史》在前,《廣會史》次之,《重廣會史》又次之。三書是否次第出之?是否出于一人之勞?自亦無由考實,猶不可妄斷?! ∥粗菚?,其成書與刊刻也不甚了了。我們今天見到的《重廣會史》是從日本傳人,在傳人日本之前,藏于高麗國國,一九二八年,日本育德財團根據(jù)前田氏尊經閣宋刊孤本影印,此書才又流傳于世③?!箛鴥人姷摹吨貜V會史》便是從日本傳人的影印本。
作者簡介
編者:(宋代)佚名 合著者:周延良
書籍目錄
略例景宋本《重庸會史》解題卷第一君無為而治第一臣無為而治第二君不嚴而治第三臣不嚴而治第四天下治平第五治道清凈第六治遠自近第七以文為治第八王道第九王霸第十卷第二王者受命第一受命之符第二中興之主第三守成第四立太子第五教太子第六卷第三正家而天下定第一遷都第二徙民第三養(yǎng)民第四孤恤下民第五求民瘼第六視民如子第七民歸其主第八卷第四五運第一文質第二撥亂反正第三獨斷第四失斷第五天子無戲言第六廣聰明第七不能廣聰明第八卷第五君臣相遇第一君臣相須第二君不疑臣第三君疑于臣第四君戒于臣第五臣戒于若第六卷第六臣擇君第一知臣莫若君第二君民相須第三險阻第四在德不在險第五恃險第六偃武修文第七卷第七師臣第一賓臣第二君下臣第三尊顯其臣第四咨訪老臣第五委任大臣第六不委任大臣第七臣難獨任第八不侮大臣第九侮慢大臣第一卷第八求賢第一取賢不拘門地第二聘賢第三思賢第四得賢第五以賢為寶第六卷第九養(yǎng)士第一不能養(yǎng)士第二尊賢第三殺勢尊賢第四不尊賢第五殺戮賢智第六嫉賢第七卷第十賢愚分第一賢愚不分第二進善退惡第三退善進惡第四賢者奔亡第五無賢為輔第六不能進賢第七(缺)賢者匯征(缺)卷第十一任賢第一不能任賢第二賢人眾多第三伐國得賢第四敵國有賢第五卷第十二薦舉第一薦賢自代第二舉非其人第三內舉不避親第四外舉不避讎第五卷第十三教化第一化第二化民以德第三化民以躬第四下之化上弟五感化遷善第六教化不行第七卷第十四政第一善政第二勤政第三虐政第四政如神明第五政感陰陽第六政事以經對第七卷第十五正本第一立制第二稽古第三變法第四更弊第五不善更弊第六不作無益害有益第七興利除害第八卷第十六權第一權變第二……
章節(jié)摘錄
生行禮不如魯善氣周霸屬圖封事,于是上黜偃、霸,而盡罷諸侯弗用。三月,乃東幸緱氏,禮登中岳太[室]。從官在山上聞若有言“萬歲”云。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乃令祠官“加”增太室祠,毋似其山(太)……天子至梁父,禮祠地主……令侍中儒者皮弁縉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秘。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子侯,霍去病子[也]]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憚泰山下吐東北肅然山,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問一茅三脊為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飛禽及白雉諸物[頗]以加祠。兕牛象犀之屬不用。皆至泰山,然后去。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云出封中。天子從憚遠,坐明堂,群臣更上壽。下詔改元……封(元年)。
后記
《重廣會史》是一部私家撰修的“類書”,就此書的學術品級而言,實在不必撞得過高,因為,從北宋和北宋以來產生的“類書”總體銓衡,不要說與官修“類書”沒有相比的條件,就是與宋代私家修撰的“類書”相比,是書亦不可為上品。這樣評價,有兩個主要的原因:第一,此書分類存在明顯的隨意性;第二,引述史料存在明顯的隨意性其實,中國古代“類書”最突出的兩個特點:第一是分類的合理性(相對的》,第二是史料的準確性(相對的)就這兩點而言《重廣會史》都有可以指摘的問題。筆者所以為是書做“箋證”除了在《略例》中提到的緣由之外,還因為是書屬于流傳到海外的孤本歷史文獻。作為從事本專業(yè)的學者,有責任把它整理出來?!吨貜V會史箋證》得到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古籍研究中心的資助,在出版之際得到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和天津師范大學重點發(fā)展學科的出版資助。我衷心地感謝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guī)劃領導小組的評委專家,感謝齊魯書社社長宮曉衛(wèi)先生的幫助,感謝天津師范大學校長高玉葆先生、副校長王延文先生和研究生院院長余金城先生、學科建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郭龍健先生的支持!
編輯推薦
《重廣會史箋證(繁體豎排版)(套裝共2冊)》是由齊魯書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